时间:2024-05-04
关嘉昊
长期处于“文化营养不良”的国人们,为寻找精神慰藉与信仰寄托,近年来在不断追寻着古代传统文化。没有统一宗教信仰的我们,在新世纪内被外来文化淹没,将民族自豪感、团结感寓于追溯中华文化。
但,这似乎戏剧性的与阿Q相似,阿Q说:“我祖上也姓赵,也阔过的。”
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重担,无论压在哪一代中国人身上,都是不合适的。有一个观点:“崖山之后再无中国。”陆秀夫背少帝投海,十万众臣民追随,两天后,崖山之下,浮尸接天,自此南宋灭亡,中国走入了少数民族统治的时代。
宋,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自然科学发展至鼎盛时代,未抑制工商业发展。而中国所有的精英阶层因宋灭而殉国。传统文化从此一蹶不振,国人再没有无畏勇敢,创新图强的精气神。
让年轻的一代,去背起在1279年1月沉没的传统文化,无疑天方夜谭。
如今的中国人,在追溯传统文化的路上踽踽独行。课本上教授着星汉灿烂的唐宋遗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这些十分重要且有效,但是 也出现误入歧途的探寻者。北京新修的孔子塑像本是对传统文化的提倡,却因9.5m的高度(取九五之尊之意)而与当代社会的民主平等等现代精神背道相驰;各地争先恐后重建,争夺某某遗址,某某之墓,更是对传统文化的物质化与浅薄化。
继承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批判甚至奉为“九五至尊”必定不免流于阿Q自我安慰的媚俗。新一代责无旁贷的,是从中华文化的三千弱水中,取一瓢精华,创新符合当代社会的文化,形成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只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不落窠臼的精神文化,“阔”于当下。
【荐评理由】
如果说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物质支柱的话,那么,文化则是强大的精神支柱。愈是弘扬文化,社会的文明程度愈高。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然而在当前社会的转型阶段,却出现了许多遗忘甚至损害文化传承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让文化“阔于天下”既是作者对民族文化进程的反思,更是激励每位炎黄子孙以振兴民族文化为己任,以推进文明协和为追求,放开眼光,增强自信,运用“取精去粕”的科学方法,弘扬好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早日复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