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孙子兵法》的三大特点

时间:2024-05-04

吴琼

在具体研读《孙子兵法》的内容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孙子兵法》的整体特点。

由于《孙子兵法》产生的年代很早,又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华夏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影响,拿《孙子兵法》和西方近现代的《战争论》和《战略论》相比较,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孙子兵法》“文略而意深”“舍事而言理”,是一部军事哲学和战略哲学著作。

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关系看,《孙子兵法》的特点是“少而精”,或者说,它有“言简意赅”“言简意丰”的特点。我国宋代《孙子兵法》的研究者梅尧臣在《孙子兵法注》中说,《孙子兵法》的特点是“其文略而意深”,也就是说,《孙子兵法》虽然文字少,只有6000字左右,篇幅也不长,只有十三篇,然而它所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理论很深刻,涉及很多有关战争和战略的基本问题。例如,战争的本质、规律、指导规律问题;战争的目的、手段、方法、战略和策略问题;“大战争”“大战略”“军事战略”“作战战略”和“战术”问题;战争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民生的关系问题;战争所特有的矛盾和运动形式“进攻”和“防御”的问题;指导整个战争的国君和在战场上指导作战的统兵之将的关系问题;统兵之将应该具备的政治、军事素质和思想修养问题;在战争中既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的问题;用“文”“武”两手治理军队的问题;驻军、行军、在战场上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地形条件下使用的不同作战方法;在本国国内、在国外、进入敌国之后的不同作战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战斗和战役中用火器进攻敌人的方法;使用间谍、特别是使用“大战略”间谍,全面掌握敌情的方法,等等。总而言之,《孙子兵法》是一部把非常丰富而深刻的战争和战略理论高度地“浓缩”起来的军事哲学和战略哲学著作。这部著作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有关战争和战略的方方面面,虽然文字不多、篇幅不长,但哲理性却很强,理论思维很深刻。而且,《孙子兵法》还有“舍事而言理”的特点,它在论述战争和战略问题时,只讲理论,并不涉及具体的战史、战例。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孙子兵法》“文略而意深”和“舍事而言理”、哲理性很强的特点,我想把它和《战争论》《战略论》进行一番比较。

与《孙子兵法》只有十三篇、6000字左右,却包含丰富的战争和战略理论不同,《战争论》的文字篇幅却多得惊人。克劳塞维茨撰写的《战争论》共有三卷、八篇、一百二十四章,由德文译成中文约80万字,书中有大量西方战争史和拿破仑战争中的战例,但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主要论述的只是“作战战略”,很少讲“国家战略”和“战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和战略理论体系很不完整。利德尔·哈特的《战略论》的文字篇幅也不算少,共有四编、二十二章,由英文译成中文约38万字,其中有西方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大量战史、战例,但是,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主要论述的是“大战略”和“军事战略”问题,很少涉及“战术”,其战争和战略理论体系也不完整。

既然《孙子兵法》有“文略而意深”“舍事而言理”、哲理性很强的特点,那么就要求我们把它当作一部真正的战略哲学和军事哲学著作来研读。在研读《孙子兵法》时要非常认真、细致,反复推敲,不但要了解其中许多概念、范畴字面上的含义,还要透过其中的许多名言隽语,搞清概念与概念之间、范畴与范畴之间隐藏着的原理;既要掌握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明确说出来的意思,也要掌握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没有明确说出来的意思。切不可在研读《孙子兵法》时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囫囵吞枣。

第二,《孙子兵法》的另一个特点是重方法而轻本体。

从战争和战略理论的侧重点和性质上看,《孙子兵法》全书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指导规律组成的,这些战争指导规律很便于实际应用。整部《孙子兵法》的内容不是侧重回答“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术”等问题,即不是侧重回答“What”的战争和战略的本体论问题,而是侧重回答“怎么进行战争”“怎样制定和实施战略”“如何使用战术”,亦即侧重回答“How”的方法论问题。民国时期《孙子兵法》的研究者金典戎说得很对,他说:孙子“十三篇,是一部关于如何应用原则的书,所以对原理的部分,非常简略”(金典戎:《孙子的价值思想与西洋兵法》,见李浴日编《东西兵学代表作之研究》,第3页,世界兵学编译社1943年版)。民国时期另一位《孙子兵法》研究者林夏说得也很对,他说:“外国的兵学是以探究兵学乃至兵术的学理为重心,其应用是适切于一般学理的理解;我国的兵学是以应用为主,指示若干的原则或方法以教示其应用的极致。外国的兵学是以论理的推论以达到条理的结论,我国兵学是以直观立刻把握住事实的本体。两者一般的差别,完全是由于东西两洋哲学的不同点而起的现象。总之,我国兵学是在求应用之妙,而不拘形式的推理。这点是我国兵学独有的特色。”(林夏:《孙子兵法的特色及价值》,见同书,第15页)

总之,《孙子兵法》是对中国古代战争和战略经验的直接总结,又由于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人特有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其基本内容是战争指导规律和方法论的集合,便于实际应用。为了更好地说明《孙子兵法》的这个特点,在这里也有必要把它和《战争论》《战略论》作一番比较。

在《孙子兵法》的十三篇中,大多数篇章的标题具有动词的性质,如第一篇《计》、第二篇《作战》、第三篇《谋攻》、第七篇《军争》、第九篇《行军》、第十二篇《火攻》、第十三篇《用间》等。我们只要看一看这些篇章的题目,就知道这些篇中所要讲的内容是“怎样做”,讲的是方法论。而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的“作者自序”中强调的是:“本书的科学性就在于要探讨战争现象的实质,指出它们同构成它们的那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克劳塞维茨著,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作者自序”,第17页,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这是强调三卷《战争论》要侧重对战争本体论的研究。而且,《战争论》由八篇组成,这八篇的篇题分别是《论战争的性质》《论战争理论》《战略概论》《战斗》《军队》《防御》《进攻(草稿)》和《战争计划(草稿)》。显然,这些篇题都是名词性质,是侧重讲战争和战略的本体。利德尔·哈特《战略论》论述的侧重点也是战争与战略的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战略论》由四编组成,这四编的题目依次是“第一编 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六世纪这段历史中的战略”“第二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第三编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战略”“第四编 军事战略和大战略的基础”。显然,一看这些编题,我们就可以知道在《战略论》中,利德尔·哈特论述的重点也是战争特别是战略的本体论问题;至于怎样具体制定和实施战略和“大战略”,他很少论述。

《孙子兵法》重方法、轻本体的特点,既与《孙子兵法》产生的年代很早、古代中国人还不可能洞察到战争现象背后的种种奥秘有关,也与中国人重实践经验、轻分析和逻辑的文化传统有关。这种情形就像在西方的医学还没有传到中国以前,老中医给病人治病:首先观察、询问病人,给病人把脉;然后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和自己以往的治病经验,给病人开几付中草药;病人吃了这些汤药以后,药到病除,就万事大吉了。至于病人的身体构造怎样、中草药里有哪些化学成分、病人吃了这些中草药以后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作用、为什么药到病除,老中医并不做探索。所以,过去的中国老中医给病人治病,本质上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方法。

经验主义的作战方法既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其长处在于,在上一次打仗中行之有效的作战指导规律,在下一次打仗中使用这些战争指导规律和作战经验也往往会行之有效,能够赢得胜利。中国古代战争频发,掌握许多行之有效的作战经验和战争指导规律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认为不仅要掌握这些战争指导规律,而且要搞清楚这些战争指导规律为什么行之有效才可以打仗,那就失去了战机。但是,经验主义的作战方法也有其短处,那就是从长期看,有关战争和战略的本体论问题搞不清楚,战争指导规律行之有效的内在机制搞不清楚,只凭借以往的经验打仗,这叫作“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没有完全了解战争和打仗方法的本质和规律,还不算是完备的科学知识。而真正的科学知识必须要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正是从这个角度看,西方战争和战略理论重本体论的传统是值得肯定的,像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利德尔·哈特在《战略论》中,都想努力搞清楚战争和战略的本体论问题,努力搞清楚战争和战略指导规律行之有效的机制。总之,西方战争和战略理论重本体的传统是值得肯定的,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孙子兵法》既重视构成战争事物的整体联系,其思维方式又有模糊性,整部《孙子兵法》大体上是由“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战术”三大部分内容构成的。

从哲学和思维方式的特点考察,《孙子兵法》还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和原始的辩证法阶段。《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原理既有重视构成战争事物的整体联系,具有“整体性”“综合性”“辩证牲”“开放性”的优点,同时又有轻分析、轻逻辑、“模糊性”“混沌性”“比喻性”“猜测性”的缺点。这是因为,《孙子兵法》中的军事哲学和战略哲学还处于直观的唯物主义阶段,也和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重视事物的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古人很早就习惯把日常的衣食住行、战争与和平、国家兴亡等问题与大自然的运行变化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注重对天下万物进行感性直观的综合分析、判断,而不善于把种种事物分开来,分门别类地进行观察和研究。这就导致了《孙子兵法》里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原理的包容量很大,互相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整体性、综合性、辩证性、开放性,是发展变化的,但又是模糊的、混沌的。例如,《孙子兵法》中的一个“兵”字,在今天看来就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战争艺术等许多含义。又如,一个“形”字,在《孙子兵法》中的三个论断“强弱,形也”(第五篇《势》),“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第五篇《势》),“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第六篇《虚实》)里,就既有内在联系,意思又有很大的不同,指的是三种不同的事物。

在这里,我还想强调,这种既有整体性、辩证性,同时又有理论模糊性、混沌性的现象,不但表现在《孙子兵法》的一系列重要的概念、范畴和原理之中,例如“兵”“战”“形”“势”“虚实”“奇正”“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等等,而且还表现在《孙子兵法》全书的理论体系之中。几千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于《孙子兵法》中究竟有没有一个理论体系和有一个什么样的理论体系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较大的分歧。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不仅关系到怎样理解《孙子兵法》本身的战争和战略理论真相,也关系到怎样掌握中西战争和战略理论的同异,甚至关系到怎样才能从历史的、逻辑的高度了解清楚人类战争和战略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律,最后掌握战争和戰略的基本原理。我经过多年研究,认为在《孙子兵法》中确实存在一个理论体系,那就是沿着从战争的全局到局部、从战略的高层次到低层次、从抽象到具体,在《孙子兵法》中大体上可以划分出“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战术”这三大部分内容。可是,我认为这种划分也仅仅是“大体上”而已,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在这三部分之间还有一些内容和逻辑方面的交叉和重复。

而且,我们还要注意到,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每一篇里,一些概念、范畴和原理也有“整体性”“联系性”,同时又有理论“模糊性”“混沌性”的特点。换言之,《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每一篇都有一个主题和中心思想,但是,我们可以发现,每一篇所论述的内容并不完全受这一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限制,有时在这一篇里往往会出现另一篇的主题所要论述的内容。例如,在《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中,本来论述的主题是用智谋进行“进攻”,特别是要对敌国进行“国家战略”性质的进攻,但是,在《谋攻》的后半段,又论述了“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问题。这种情形,就像在一章交响乐中,突然之间又出现了另一章交响乐的内容,出现了一支“插曲”,似乎与这一章交响乐的主题无关;可是,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反复琢磨,就会发现这不是一支纯粹的“插曲”,而是在整体上和这一章交响乐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有内在的联系。

总之,既有“整体性”“联系性”,同时又有理论“模糊性”“混沌性”的特点,不但表现在《孙子兵法》的全书之中、十三篇的每一篇之中,而且还表现在《孙子兵法》的一些重要概念、范畴、原理里。《孙子兵法》是一个既重整体联系,又有一定模糊性的战争和战略理论体系。

(选自《西方战略与〈孙子兵法〉》,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首先论述了西方战略理论形成的过程,分析了西方近现代四部世界战争和战略名著——《战争论》《战略论》《大国的兴衰》《战争与和平的大战略》,同时考察了《孙子兵法》在清代流传到西方以后,对西方战略理论的发展演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然后使用与西方战略理论相比较的方法,论述了《孙子兵法》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和《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具体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