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时间:2024-05-04

慧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和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国家。1573 年出版的由瑞典科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所著的《植物种志》中,就将茶树的最初学名定为“Thea Sinensis”,“Sinensis”在拉丁語中是“中国”的意思。此外,大多数学者还认为茶的原产地在中国而不是印度。可以说,茶的种植和利用是我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围绕着茶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体系,即所谓的“茶文化”。茶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密切相连,体现着民族意趣、民族心态、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在茶文化中,有一本至关重要且影响深远的著作,那就是唐代陆羽的《茶经》,它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一部专著。

陆羽为什么能够写成《茶经》?

陆羽能够写成《茶经》,首先是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习大发展的时代。唐以前,我国产茶地区和饮茶风俗主要是在南方。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北方饮茶随着佛教禅宗的兴起而盛行起来,北方盛行饮茶的风气极大地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和南北茶叶贸易的迅速发展。当时,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都是相当高的。唐代茶叶经济的繁荣,是陆羽能够写出《茶经》的社会基础。据《茶经》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已有8个道(或可称为茶区)、43 个郡、44 个县生产茶叶。

另外,唐代儒释道三家融合为《茶经》的产生注入了文化基因。晋代左思《魏都赋》中有“壹八方而混同,极风采之异观”一句,可以说是对唐文化海纳百川的生动写照。在唐代,茶成为沟通儒释道三家的媒介。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都是通过茶净化思想,纯洁心灵。具体而言,儒家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友情;且各家茶文化精神都是以儒家的“中庸”为前提的。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有助于茶人的修身养性。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为茶道树立灵魂的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陆羽的《茶经》正是吸收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他创立的茶道以“中和”为本,是中国儒、释、道三家优秀文化思想的集结。

再有,唐代文人士子对茶的推崇,并由此形成的茶文化圈为陆羽《茶经》的写作提供了文化土壤。唐代文人常常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饮习俗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文人学士深得茶之益处:可以清醒头脑,增强思维能力,易来灵感,于是他们争相讴歌茶事。像孟浩然、王昌龄、李白、元稹、白居易等人,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唐代文人品茶,已经超越口腹的满足,而上升到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的色、香、味、形,强调的是心灵感受,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正是陆羽所追求并体现于《茶经》中的。

除了外部因素外,陆羽的人生经历,也是他能够写出《茶经》的一个重要因素。陆羽(约733—804),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龙,自称桑宁翁,又号竟陵子,世称陆文学。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在《新唐书》《文苑英华》《唐才子传》和《全唐文》中,都有他的传记和介绍。

据记载,陆羽本是一个弃婴,后被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他识字后刻苦攻读儒家典籍,因此违反了寺中只许读佛经的规定,于是被罚做各种劳役数年。其间他做过汲井烹茶,又服侍师父与宾客品茶斗茗,通过耳濡目染,学到了许多茶事,并熟悉了烹茶技艺,自己也逐渐成为一个嗜茶的人。由于陆羽不愿皈依佛门,最终逃出寺院当了伶人。他诙谐善辩,所编剧本也极受欢迎,颇显才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竟陵太守的赏识,被介绍到天门西北火门山跟邹夫子学习。这期间,他经常为老师煮茗烹茶。二十岁左右,他借机出游,先后游历了襄、荆、峡州等茶区,考察了当地的茶叶生产。不久,安史之乱爆发,陆羽不得不远离故乡,其间他遍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考察、搜集了有关茶叶生产和其他茶事的资料。公元760年,陆羽在盛产名茶的湖州苕溪结庐隐居,并以此地为据点,每年都背着采制茶叶的工具前往湖、苏、常、润、杭、越等州的深山中采制春茶,向茶农学习经验,考察茶叶生产。他随时将游历考察时的见闻记录下来,同时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茶叶知识和制茶烹茶技能,这无疑为他写作《茶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总结茶叶生产和制茶、烹茶的相关技术经验,以及满足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要,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著,这就是《茶经》初稿。后来,陆羽在实践的基础上,又对《茶经》初稿作了一次补充修订,尤其是对书稿中“七之事”作了增订。于是就有了我们目前看到的《茶经》,它是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学专著。

《茶经》的主要内容

陆羽的《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劳动人民有关茶叶的丰富经验,用客观科学的态度,对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的形态特征、适宜的生态环境,以及茶树的栽培、茶叶的采摘、加工方法、制茶工具、饮茶器皿和饮用方法、茶叶产地分布和品质鉴评等方面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细致的分析,堪称是一部中国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

具体而言,《茶经》共分三卷,十章。

第一卷的“一之源”,主要讲述了茶的起源、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陆羽首先肯定了茶树是我国南方的优良树种,指出当时在巴山峡川(今四川东部及湖北西部山谷)一带有高达几十尺、主干粗到两人合抱的大茶树,这也是世界上对野生大茶树的最早记载。对茶的用途,陆羽首先认为它是一种饮料:“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对于茶树的形态特征,他巧妙地采用比较的方法加以说明,如“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棕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陆羽还研究了植物和环境之间关系,指出:茶树生长因土质的不同,所制出茶叶的品质也是有优劣之分的。“二之具”,主要讲述了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主要论述了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在这两部分中,陆羽具体描述了16件茶叶的采制工具,就用途来说,可分为采茶工具(1件)、制茶工具(13件)、贮茶工具(2件)三类。书中所说的蒸气杀青和某些制茶工具,至今在国内有的制茶工业中仍在使用。endprint

第二卷的“四之器”,主要介绍了煮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器皿的制作、使用方法,以及对茶汤品质的影响。如用生铁铸成的釜(即锅),在铸造时要“内抹土而外抹沙”。在内抹土,土细锅内部就光滑,容易磨光和洗涤;外抹沙,沙粗可以使锅外部粗糙,有利于吸收火焰的热力。从这点可以看出,如果不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是很难有这样的认识的。

第三卷的“五之煮”,讲述了沏茶的方法、各地的水质。其中提到用水时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实践证明的确如此。因水源不同,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就不同,所沏茶汤的色、香、味也就不一样。“六之饮”讲述了饮茶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比如据陆羽考证我国饮茶的历史开始于神农氏,历经商周而至秦汉、三国、两晋,流传日益广泛,逐渐形成风气,到唐代时达于极盛。当时,茶的种类已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等多种。“七之事”是《茶经》中篇幅最大的一章,这一章汇集了我国古代茶事的相关记载47则,征引的文献达45种。其主要内容有训释茶义、称道茶效、讲饮茶故事、记茶叶产地等,使我们学到了很多历史上关于茶事的知识。“八之出”中陆羽把唐代时我国茶叶的产地和茶叶品质的优劣作了全面的叙述和比较。《茶经》中列举当时产茶省份有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11省,其中比较著名的茶区有四十多处,对各茶区所产茶叶优劣的论述,是我们今天研究茶区的演变和茶叶品质变化的珍贵资料。“九之略”阐述了在深山、野寺、泉澗边、岩洞里等特殊环境下造茶、煮茶可以省略的一些加工过程和茶具、茶器。“十之图”是让人用绢分写《茶经》全文加以悬挂,以便目见而记用。

《茶经》的现代价值

《茶经》总结了关于茶叶的科学性、规律性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作者陆羽的实践经历,可以说它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名著,因而得到了古今中外的极高评价,陆羽也因此被尊称为“茶圣”“茶神”“茶学祖师”。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诗中所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这是对陆羽及其《茶经》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如今,《茶经》仍对现代茶学有借鉴的价值。像《茶经》论述茶树与土壤的关系时指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现代研究结果与这一观点基本吻合。就茶的采制而言,《茶经》明确指出春茶为上,“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现在名茶的采制时令,一本此说。湖北恩施所产玉露茶的蒸青制法,仍与《茶经》中“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一说相同。另外,《茶经》中对于烹茶用水、饮茶用具的要求,也都是相当科学的。

其次,《茶经》一书将茶融合于道德和礼仪修养的境界中,在茶味中让人感受到修身养性的人生回味,这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茶经》“七之事”中列举了不少有关修身俭德的事例,均以茶德来倡导人们要崇俭清廉,这也使茶成为节俭戒奢和廉洁的象征。唐末刘贞亮提出“茶十德”,将其提升到“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心”的境界,即设定了人文精神的目标,引导人们去追求高雅并规范人的修养。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说茶能“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这些都是受了《茶经》的启示。明代的李贽因品茶感悟而作《茶夹铭》,表达了“啜苦励志,咽甘报国”的价值观和高洁情怀。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自述中说:“不求功名利禄升官发财,不慕高堂华屋锦衣美食,不沉溺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廉洁自守无私奉献,具有君子的操守。”这就是茶人的品格,也是《茶经》所倡导的要从茶性中提高自身修养。

第三,《茶经》还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万邦和谐”“天地自然、五行和谐”的理念融入其中,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茶经》在“四之器”中精心设计的烹茶、品饮的二十四种茶器,就体现了和谐统一的思想。比如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其构思十分巧妙,设计理念主要来自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根据《易经》中的象数原理确定尺寸和外形,并运用坎、巽、离三个卦象,代表水、风、火。炉内设三格,各绘三卦的寓意图样,表明“风能兴火,火能煮水”这一自然和谐的理念。应该说,陆羽之所以能够得到历代文人、社会贤达的认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所著《茶经》中体现着儒家中庸和合的思想,陆羽将茶道与和谐圆融的思想相结合,成为后世历代茶书的写作思路。后来,人们把饮茶概括为“清、和、淡、静”四个字,这四个字正体现着一种和谐的境界。

最后,《茶经》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英国人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说:“中国学者陆羽著述第一部完全关于茶叶的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家以及世界有关者,俱受其惠。”我们都知道中国有条丝绸之路,其实还有茶叶之路。学者公认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有了茶叶贸易,到唐代开始大量以马易茶,这就是著名的“茶马互市”,茶叶由此向西亚和阿拉伯国家运输。另外,早在唐代时,通过使臣互访、朝贡贸易、僧侣来华等,《茶经》及中国茶文化便逐步传入朝鲜和日本。宋代时,日本僧侣荣西留学中国学习禅宗,并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使饮茶习惯普及到日本民众。后来,日本僧人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并将其作为修身之法,其根源就来自《茶经》中庸和谐的基本精神。相较于日本,《茶经》在欧洲产生影响要到17世纪之后,并被陆续翻译成英、德、法、意等多种文字。《茶经》流传欧洲后,不仅出现了许多模仿它的茶文化专著,而且各国结合自己的风俗形成了“变异”的中国茶道。这种“变异”呈现出跨文化交流中十分有趣的会通,同时又能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者”眼中的形象。像法国饮茶者俱乐部创始人吉勒·布罗沙尔就认为:“茶是一种最富有诗意的饮料,饮茶也是一种文化和一种人人都可以从中受到熏陶的利益。”

《茶经》选读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一之源》)

茶,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优良树木。它高一尺、二尺,有的甚至高达几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干粗到两人合抱的,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摘到茶叶。茶树的树形像瓜芦,叶形像栀子,花像白蔷薇,种子像棕榈子,蒂像丁香,根像胡桃。……茶的名称有五种:一称茶,二称槚,三称蔎(shè),四称茗,五称荈(chuǎn)。种茶的土壤,以山石间积聚的土壤为最好,砂壤土次之,黄泥土最差。一般说来,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像种瓜一样,种后三年即可采茶。茶叶的品质,以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栽种的较次。在向阳山坡、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外形细长如笋的为好,芽叶展开如牙板的差些;芽叶边缘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差些。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的茶树品质不好,不值得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生腹中结块的病。茶的功用,它的性味寒凉,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节俭谦逊美德的人。人们如果发烧、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无力、关节不畅,喝上四五口,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