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历史上九大亲民官

时间:2024-05-04

历史上九大亲民官

1.召公奭

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曾辅佐武王灭商。因其最初的封地在召(今陕西扶风东北),所以被称为召公。周成王时,召公出任太保一职,与周公旦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管理,陕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召公常常亲自巡行乡里,为了不搅扰百姓生活,他所到之处不占用民房,而是在一棵甘棠树下停车驻马,听讼决狱,搭棚过夜。当政期间,召公将其辖区治理得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为了纪念召公,都舍不得砍伐那棵甘棠树,还做了《甘棠》(《诗经·召南》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来歌颂他勤政爱民的美德,从而留下了“甘棠遗爱”“甘棠之思”的成语典故。

2.刘宠

东汉地方官员。在任会稽太守时,当地山里的老百姓朴实拘谨,有的人从小到老都没进过集市,因此往往被官吏欺诈。刘宠废除烦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下欺民扰民,郡中由此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不久,刘宠升职入京,山阴县(会稽郡的首县,今浙江绍兴)有五六位老人,特意从乡下赶来给他送行,每人带了百文钱送他。刘宠问道:“各位父老何必这样呢?”老翁们回答说:“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真可谓太平盛世啊。现在听说您要离开此地,我们特意带薄礼来送行。”刘宠见推脱不过,不得已从钱中挑选一个收下,以示纪念。因此,后人称他为“一钱太守”。

3.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也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地方官。在做谏官时,白居易就屡次上书请求皇帝关注民生、革除弊政。他写了大量讽喻诗揭露官僚剥削压迫人民的现实。他的诗力求让百姓都看懂,据说他每写好一首,都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奶奶听,听得懂的,才拿出去。在地方做官时,白居易每到一处,都力争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在做忠州刺史时,他号召百姓开荒生产,并改进税收办法,增加豪富地主的税款,以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每次主持群众聚会,他都席地而坐与民同乐。有些官员见此说道:“‘贵’‘贱’杂处,不成体统。”白居易对这种议论毫不理睬。后来,忠州人为了纪念这位亲民的好官,修建了“白公祠”。

4.范仲淹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从政后便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蝗灾、旱灾蔓延全国。范仲淹上书朝廷请求巡察处理,却没有回音。他十分气愤,冒着丢官的危险质问皇帝:“宫中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会怎样呢?江淮等地饥民遍野,怎能熟视无睹?”皇上无言以对,便派他去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地,便开官仓、发官钱救济灾民。和百姓一起的日子里,他看到饥饿的人们常常挖一种叫“乌味草”的野草充饥,尝一尝,粗糙苦涩难以下咽。回京时,范仲淹特意带回“乌味草”,呈献给皇帝,还请他传示六宫贵戚、朝中大臣,以劝诫他们勿忘百姓的疾苦,杜绝奢侈的恶习。无论官居何职、身处何地,范仲淹心里始终装着“全城人民”,而舍弃“一家富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

位于重庆忠县的白公祠,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庙。白居易深受忠县民众爱戴,忠县人把他同刘晏、陆贽、李吉甫并称为“四贤”。

5.包拯

北宋名臣,其公正廉洁、为民除害、不畏强权的故事深入人心,并以小说、评书等形式呈现于世。当时,端州(今广东肇庆)产的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知州的官员,都在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此举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包拯在知端州时,一上任就下令州县官员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决不要一块端砚。后来,他任开封府尹,当时平民告状都要先通过门牌司才能上交案件,时常被小吏讹诈。包拯改革诉讼制度,裁撤了门牌司,老百姓都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在处理案件时,他也执法严峻,一视同仁。这样一位亲民爱民的好官,成为了百姓心中的青天,因此有着“包青天”的美誉。

6.于谦

明朝大臣,民族英雄。他十分关注民生,在得知陕西各处官员骚扰百姓后,上书皇帝要求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担此重任,亲自任命他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地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着手办理。为了民生,他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都积蓄了数百万斤粮食。请在每年三月时,令府州县报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户,然后按比例支给他们粮食,等秋收后再偿还,因年老有病以及贫困而不能偿还的则给予免除。”皇帝表示同意。他还下令百姓种树挖井,结果当地榆柳夹道,行人也不再受渴了。于谦在山西、河南等地任职达19年,甚得民心,被称为“于龙图”(这是相对于包龙图而言,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包拯的称谓,因其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一职而得名)。

7.海瑞

明代著名清官。初入官场时,他被任命为淳安知县。这个地方苛捐杂税多,疑难案件多,百姓生活困苦。海瑞到任后,明断案件;为减轻百姓负担,他带头节俭,穿布袍、吃粗粮糙米,甚至让仆人亲自种菜。淳安由此大治。他离任时,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的供桌上摆放一碗清水和一面明镜,以此颂扬他“清如水,明如镜”的官德。在任应天巡抚期间,海瑞大力反腐,很多贪官污吏主动辞职,地位显赫的权贵听说海瑞来了,都把红色的大门改漆成黑色。由于应天地处鱼米之乡,水利十分重要,海瑞亲自主持疏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使农民得到了切实的好处。此外,当地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海瑞也帮助全力夺回,交还原主。海瑞为官,深受百姓的爱戴,都称呼他为“海青天”。

8.郑板桥

清康乾时期画家,也是一位颇有政声的地方官,这集中反映在他任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期间。在范县任上,郑板桥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问民苦疾,上级官员来视察工作,很少能在衙门里找到他,都要到乡野田陇上去寻找。任职潍县时,山东正遇大饥荒,竟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原本繁华的潍县民不聊生。郑板桥主持开仓赈灾,让百姓凭救济券领取救灾物资,甚至把自己的薪俸捐出来救济灾民。为了保护小商贩利益,免受小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中间剥削和经纪人的欺行霸市,他特颁布条例,以改此弊政。史书记载,郑板桥做潍县知县,勤政廉政,无积案,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

9.姚柬之

清道光时期地方官,早年受学于著名文学家姚鼐。他在临漳(今河北临漳)做知县时遇到水患,酿成了大灾。姚柬之向朝廷上报灾情后,没等回复便私自调粮救济百姓。当时有人担心他会因此而丢官,姚柬之则说:“丢一个官,却可以保全众多百姓的性命,我有什么后悔的呢?”后来,他的这一举动获得了嘉奖。当时,朝廷中有大臣勘察漳河后,上书皇帝说要恢复黄河故道。姚柬之立刻巡视临漳全境,发现此地都属黄河故道的范围,如果改易河道,县中所有田地都会被淹没,于是他写了《漳水图经》一书,力陈民生不可夺、故道不可复的道理。在广东做官时,他当众宣誓:“我治理这个地方,不爱官,不爱钱,不怕死。”并亲自处置不法之徒,为民解难,由此而威名大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