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谁是500强榜单大赢家?

时间:2024-04-23

杨闰然

近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在这份衡量全球大型公司实力的权威榜单中,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二年居首,达到135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今年,美国共计122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家。

与上年相比,今年上榜500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1.7万亿美元,比去年下降5%。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下降的直接原因显然与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有关。

而中国企业,不仅在上榜公司中实现数量上的优势扩大,经营状况也横向得到提升,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企业领先地位。榜单显示,135家中国大陆(含香港)上榜企业平均利润约35.4亿美元,高于500家公司的平均利润(33亿美元)。同时,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下降到51亿美元。

每个大企业都有其总部所在城市。中国143家上榜企业,共分布在37座城市。500强榜单也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城市竞争格局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线城市的竞争

500强主要的还是经济总量,以规模为主要标准。每次排行榜出来后,关于“如何从做大到做强”的问题都会被反复提出。一些指标能反映企业发展的变化,比如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如果它们处在下行通道上,则说明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的不足。

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企业的销售收益率是中国大陆公司的1.6倍;净资产收益率是中国大陆公司的近2倍。今年,这两项指标上的差距分别缩小到了1.2倍和1.4倍。毕竟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始终保持稳健。

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是世界五百强的中国主力军。世界500强营业收入最高的10家公司中,有三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年利润额最高的10家公司中,也有三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工行、建行、农行。

總体来看,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的企业占据了世界500强81个席位,占比近七成,呈现出了明显的头部效应。聚集了央企总部的北京上榜企业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达到了59家,在全球城市中也居于首位。其余的中国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广州分别为9、8、5家。

世界500强上榜国企数量合计为95家,不仅比去年增加了三家,它们在排名上也普遍提升。中国上榜排名前十的企业里,除了中国平安和鸿海精密,其它都是国企。其中,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已经上升至全球榜单第二位。

这份强榜单一直蕴含着世界经济的深刻变化。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点是,亚马逊第一次进入全球前三。这是自1995年《财富》世界500强首次发布以来,第一次有互联网科技公司进入全球前三。

今年世界500强中,互联网科技公司排名上升自全球科技革命,未来支撑世界经济的动力之源就在于科技进步。除了拥有众多国企之外,实际上最近几年北京一些科技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发展也非常迅猛。比如京东排在世界500强第59位,小米排在第338位。

其他一线城市里,上海9家企业上榜,数量与去年持平,分别为上汽集团、中国宝武、交通银行、绿地控股、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中远海运、上海建工和上海医药,清一色都是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其中,上汽集团排名第60位,仍为上海最高,并保持全国汽车行业第一。

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43家公司上榜。今年,美国共计122家公司上榜,比上一年增加1家。

深圳总共有8家企业上榜,平安排在世界500强第16位,中国第5位,另外华为、正威国际、恒大、腾讯、万科,招商银行、深圳投资、华润置地都纷纷上榜,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从城市企业产业结构上看,深圳的企业也是全国城市中分布最为合理的。上榜的企业中,囊括地产、金融、有色金属、科技制造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

广州则有5家企业上榜,分别是南方电网、广汽集团、雪松控股、广州建筑集团、广州医药集团。广州建筑集团和广州医药集团为首次上榜,后者成为了全球首家以中医药为主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象征着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极具竞争力,总共有7家企业上榜,分别是阿里巴巴、物产中大、吉利集团、海亮集团、荣盛集团、恒逸集团以及浙江交通投资集团,后三者为新入榜企业。

而海亮集团此前诞生于浙江诸暨,后来才将总部搬到了杭州。物产中大集团则是浙江省首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的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可以预见的是,各省的国企整合有望在未来创造新的500强。

大湾区样本

从企业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里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希望在大企业,在盈利性强的企业、高科技企业。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看, 京津冀拥有62家世界500强企业,长三角(江浙沪皖)有23家,面积最小的粤港澳大湾区有25家。新兴行业的上榜企业,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民营经济活力强。

从省域来看,广东的民营企业分布具有标志性。2011年的广东仅有3家企业上榜,这些年来企业数量与质量均有大的提升,2021年已经有16家企业,涵盖制造业、金融、房地产各个行业,也是内陆入围500强企业最多的省份,腾讯、碧桂园、华为等盈利性强的企业都是在广东。除广州、深圳外,佛山2家和珠海1家企业上榜,早已超越了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

去年,深圳上榜企业8家首次超过香港。今年广州上榜的企业又新增了2家,缩小了与香港、深圳的差距。而香港有2家企业重新上榜,它以9家企业的排名重回大湾区第一。这种态势也反映了广深港三大国际性都市的全球竞争力在竞争与合作中得到不断提升,从而带动提升大湾区在全国甚至全球的竞争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目标包括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侧重于综合门户定位,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和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深圳的优势在于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目标是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深圳发展的经验就是市场化,它使得中国的民企也进入了大企业时代。如果以民营企业来论,深圳超越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数量最多,可见其经济活力。除此之外,近年来,包括深圳阿里中心、百度国际总部、高通创新中心等都设在深圳,说明越来越多的大企业认可深圳的创新氛围。

国企学者、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李锦表示,“从省域的角度来说,一个省的资源配置以及大企业的成长都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广东是构建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一个很好的样本。”

隨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整合,标志着这样一个超级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将进入了新阶段,要素之间的流动更加迅速。财富中文网分析指出,当全球产业链重构,特别是全球竞争规则重构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改变软实力落后的状态,加快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提升中国企业的合规竞争力。

中西部机会在哪里?

首次登上世界500强榜单的龙湖集团发家于重庆,但后来总部搬到了北京。世界500强的城市分布是以总部所在地为依据。

事实上,在中西部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未有企业上榜,仅靠国有企业撑起门面。所以就连GDP十强的重庆,目前都还没有本土企业以自己为总部登上世界500强榜单。而一些有一两家企业上榜的城市,大多是以能源、钢铁企业为主的地方国企。整个西部,民营经济与新兴行业乏善可陈。

比如山西,省属企业上榜企业最多,去年上榜的5家均为煤炭企业,盈利能力较差。今年仅上榜了3家企业,是因为从去年开始山西实施了省属重点煤企间的重组,对山西企业上榜500强产生了影响。

乌鲁木齐的两家上榜企业则分别为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西安拥有的两家上榜企业,陕煤集团和延长石油也都是资源型国企。

在中西部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未有企业上榜,仅靠国有企业撑起门面。就连GDP十强的重庆、成都,目前都还没有本土企业以自己为总部登上世界500强榜单。

地方国企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每个省在国企改革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大集团,各省都想把自己的交通运输、能源等行业做大。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共有18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的中国企业,都是地方国企与民企。

在中西部城市中,昆明今年首次实现了“零”的突破,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榜,位列世界500强第471位。早在去年上半年,云南省政府就给云投集团定下了战略定位—要打造成为云南省综合性投资公司,并且尽快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因此,贵金属集团、省戎合投资公司等优质资产都被注入了云投集团。截至2020年末,云投集团合并资产总额4745亿元,营业收入1786亿元,合并利润总额45.1亿元。

这类投资集团在世界500强的榜单上不断出现,去年广西第一家登榜企业也是广西投资集团,同时它也是西南地区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广西投资围绕的也是能源、铝业等广西基础性产业,并购重组了南南铝加工、正润集团、北海电厂等10家企业。这类投资集团成为了西部地区在世界500强中率先破“零”的最大希望。

中国的企业由大到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首先要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兼并重组、迅速扩大规模仍是首选要务。李锦认为,过去几年,中国不少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兼并整合,特别是行政主导下的“合并同类项”或者上下游一体化,催生了一批“国家公司”,它们以快速放大的营收规模进入500强。

此次发布的榜单也显示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企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虽然新兴力量在不断崭露头角,但在产业结构组成中,传统领域的成分依然很重。财富中文网数据显示,今年美国有19家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公司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而中国只有9家。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显示中国正在进入以大企业为主导的时代,但是大并不意味着“强”。大是手段和途径,强与优是目的。兼并重组的规模化带动了整个国家产业的调整。但其中也长期存在同质化的竞争,亟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对创新动力的不断发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