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宁愿相信“坏社会”

时间:2024-05-04

因为在远离家乡的大学工作,每年到高考填报志愿时总会有亲朋来咨询。几年下来,我总结了一个感觉:在这个惯常被视为“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该相信谁?

可供选择的对象包括着机器、他人、社会以及自己。高考报志愿是一场博弈,这场看不见对手的角力,依凭的武器就是对信息的占有,而“决定”的那一刻,大概“博”的就是相信谁。

随着互联网的勃兴,现在人们已能从网上搜寻到大量的相关信息,甚至有家长都做足功课,连续五六年的各种录取数字张口就来,只是很微妙的,人们还是愿意探听“内幕消息”。比如,托我打听的家长都强调,问问负责招生的老师,网上这些信息可靠吗?他们可能想不到的是,由于录取工作越来越计算机化,负责招生的老师人数越来越少,而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尤其是在涉及某个专业或地区方面,甚至远不如一位家长。更有意思的是,随着网上录取越来越透明,这个过程中的“猫腻”事实上越来越少,但似乎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说,能否托托关系,自然,“人情不是问题”。

将心比心,我充分理解这些疑虑或担忧。作为一个存在诸多不公平社会中尚算公平的高考招生,任谁的这种不信任,都是既正常又合理。不过,我疑虑的是,如果一个社会变得更加透明,是否人们就会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

比如专业的选择,就很典型。任何一个多少对今天大学生就业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清楚,专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那么紧密。但奇怪的是,在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它依然在强烈地左右着家长的选择。而背后传导的,还是对社会上“热门”什么的判断。于是,至少就文科而言,金融、法律,还是热门之选。相信大多数人构成的“社会”,总没有错。这一刻,原本是看不见的对手,摇身一变成了信任的对象。

我最初疑惑的是,无论社会上热什么,最终一个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个体的事情,它最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学生自身的实力和机遇。为何人们不愿相信这个基本的事实呢?为此还和不少亲朋发生口舌之争。直至一位老同学委婉地纠正了我的“书生气”:我们这里报考公务员就有专业的限制,孩子实力再好,也不行。

我只好闭嘴。并暗暗希望,社会的公平不仅仅在信息的透明,还在于实质的公正。或许,只有这样的社会,才逼着人们不得不去相信自己。问题是,这样的社会如何才能到来?如果坏的社会时时被“相信”的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