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田启彩
“水煮活鱼”这道菜,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甚至可以说都吃过。如果我要说“水煮活猫”,估计不少像我这等孤陋寡闻者都是要吃一大惊的。吃一大惊之后,也就见怪不怪了。有什么可怪的呢?相对于人类无边无际的贪欲,区区几万只小猫又算得了什么。
这又是先进的广东人的发明。据说有品尝过此美味者还啧啧称叹,回味无穷。大约这家养的猫咪比野生的果子狸在口味上更胜一筹吧。
民以食为天。换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吃的历史。人类是在吃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原始人先是吃野果。野果太素,不济事,尔后吃野兽,或被野兽吃。吃野兽的同时还吃同是原始人的同类。两个部落打仗,抓了俘虏来生吃。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互惠互通。后来不知哪个聪明者发现烤熟的肉比生肉要好吃多多,于是大家都开始吃熟肉了。动物除外。
于是人类进步了。动物依然是动物。虽然科学上依然把人类归属为高级动物,可是人类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心里,人就是人,动物就是动物。二者是不同质的。
为什么后来人类不吃同类了呢?据说是人类开始“文明”了。文明起来的人类,如果再对同类大快朵颐的话,似乎有失斯文。于是改弦更张,一心一意地吃起低等动物来。当然,这种事也不能绝对来说,据野史上记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候,人类的某些行为又开始返祖起来。不过他们太懦弱,不会打仗,抓不来俘虏来吃。只好吃自己身边的亲人。割了自己的肉给长辈吃还是好的,为了活命连老婆孩子也是可以吃的。当然,实在不忍心可以和邻居交换着来吃。——据说,老婆的肉略酸涩,口感欠佳。最嫩的还是幼儿的肉,鲜滑爽口,非同寻常。
据说南方人是很能吃肉的,山里人每年都要喂一两头大肥猪,不卖,到年底杀掉做腊肉,够一年吃的。不拘穷富都是如此。不过这也仅仅限于大众化的猪肉。山里人的性格朴实简单,也表现在吃上。不过也有例外。在我很小的时候,邻居是一个四川女人。我们那儿没有一年四季都不断的腊肉。那时候大家都穷,也缺乏买鲜肉的钱。这四川女邻居馋极了,竟然逮起老鼠来。这在当时被我们当成耸人听闻的荒诞新闻,并令听闻者作欲呕状。
据说广东人也是吃老鼠的。几年前有朋友从广东出差回来,神秘兮兮地问我们知不知道什么叫“三吱儿”。“三吱儿”者,乃刚出生之幼鼠也。将活的幼鼠端上餐桌,食用者用筷子夹住,幼鼠会“吱儿”的叫一声(这是第一吱儿),放到调料里时,鼠又会“吱儿”一声(这是第二吱儿),当放入食用者口中时,鼠发出最后一“吱儿”。
相对于确切的“三吱儿”来说,吃肉芽约略就是一种传说了。不过,也不一定。空穴来风毕竟很稀少。肉芽者,蛆也。当然,此蛆非彼乡下所常见茅坑之蛆。据说是人工饲养的,相当干净卫生。
写到这里,又想起另一个传说来。据说这是日本的一道非常名贵之珍馐。某些人专门饲养一些纯洁少女,一日三餐皆食牛奶。而且只有牛奶。待她们产下便便来,裹以鸡蛋炸之,美味异常,天上少有,人间罕见。此传说也是几年前听来,现在想来很是茫然,如果不是自己梦中所造,那应该真是听来的。至于其是否真实可信,未查证,不敢妄言。
“三吱儿”虽然令人作呕,更让人感觉残忍。唯蛆者与少女之便便者,徒欲呕吐耳。且不说也罢。
在吃上,北方人较之于南方人来说,更不“开化”。就知道大吃猪羊牛肉,顶多再加个驴肉。海鲜鱼类那也是传统吃食。不过也不能太绝对了。这还是我来到山东以后的新发现。在临沂时,头一次看见饭馆里摆放的豆虫,青绿的身子,硕大,臃肿,僵尸一般。它们是用来做“油炸豆虫”的。据说非常好吃。
到济南以后,发现山东人真的是对微小的昆虫类情有独钟(或者山东之外的也如此,只是本人游历少,见识短)。田鸡,蚂蚱,蝎子,蝉蛹……凡是在自然里蹦达的小活物,似乎都是可以拿来炸着吃的。好在这些小东西命贱且繁多,虽然都是野生,却没有果子狸名气大;也没有猫的命运好,被人类收养做宠物。连备受人类宠爱的猫们都惨遭毒手,更何况这些如草芥般的小生物呢?
人人都知道狗是人类的朋友,可是狗肉早就成为人们的盘中餐了。现在轮到了猫,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可是从今往后,我们这些见识浅薄者应该加大想象的力度,最好是从有限到无限努力奋进。
果子狸应该深感命运的不公。虽然作为报答,它们馈赠了人类一场声势浩大的“非典”,可是它们的小命同时也做了殉葬品。如果能够位列大象老虎狮子之列,生命之虞暂时是不必担忧的。
可是笼子里的猴子毕竟还多一些。况且大众化的多,珍稀的被保护的少。它们上蹿下跳,龇牙咧嘴。不知是恐惧,还是冷笑。大猩猩坐在一旁,冷峻得像一位年长的智者。
它或者在思考,这些思维敏捷的表亲们,下一个目标又该是谁呢?
而我却想得更长远些。当所有的低等动物都相继进入人类的血盆大口之后,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文明者们,都在眼放绿光地互相偷窥算计,阴谋着谁可以成为自己的盘中餐。 轮回是可能的,所谓的文明也挡不住。好在那时的俗我已不存在,据说腐肉也只有秃鹫才肯吃。
五四时期的鲁迅曾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为什么要救孩子?因为孩子是人类的未来。我想,如果人类还愿意有未来的话,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这句话同样具有警醒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