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李淳风
曾记否?关于酒的起源,我在上一篇文章推崇“猿猴造酒说”。
这一说法有自然合理性。酒是由粮食、蔬果等含糖物质发酵而成,此乃天注定—自然法则决定的。
岁月迁延,这些物质总有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长久堆积的契机,于是酒就偶然出现了。而这一偶然性,不必借助人力,动物也可以完成。比如猿猴,在食物丰盛的时候,收集堆积果类,就可能无意中酝酿成酒,芳香流溢。
猿猴先于人而存在,酒也先于人而存在。
然而人降服了酒,也降服了猿猴。前者用的是礼,后者用的是智。人有克服自然的能力,除人之外,万物不备。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什么是人”是东西方哲学共享的恒久命题,但没有展开,这一次就把它展开。
老规矩,先上酒,东方习酒。
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有一个“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由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思贝尔斯定义,说的是在基督纪元起始前后500年,中国、西方、印度都出现了重大的人类文化突破。
直接点说,就是那个时候集中出现了一大批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牛人”。比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西方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有佛祖,中东有耶稣,穆罕默德也擦了个边。
前后一千年,这个时代里涌现的一批人类圣贤,在孜孜以求地思考世界本源和人存在的价值。人存在的价值,就是指向这个问题:什么是人?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拦住所有的往来者,提出同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
答案是人。但是,这个问题被称为“斯芬克斯之谜”,自然不会这么简单。何以难解?那就是如何透过现象认识人的本质。
“什么是人”的意思就是:人具有何种本质,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也把真正的人和浑浑噩噩的、失忆或疯狂的人区别开来?
这一点,无论是“上帝”还是“天”都不愿意说破,因为这关乎它们的权威。然而,人类没有放弃探索,这就是“轴心时代”的最大意义。
今天我们来看一场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中西哲学大战。
什么是人?柏拉图认为“人是二足无毛的动物”。他是一个现象学高手,总结确实精到,其实找遍天下,除了人,可能也找不出什么其它动物“二足无毛”了。
看上去他就要定义“人”了。可惜,他的弟子中有人不同意,把一只鸡拔光了毛扔在地上说:老师,这就是人?
这个弟子是谁?在各种文本中,有的没有姓名,也有的说就是亚里士多德。后者有一定道理,可以姑妄听之,因为亚里士多德最广为人知的名言就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他很可能说完这句话就去给鸡拔毛了。
不管这个拔鸡毛的人是不是亚里士多德,反正不会是中国人。交通不便,云汉迢迢,中西还没有相遇。不过在不久后的中国,确实有一个人站出来和他根本没听说过的柏拉图“隔空大战”,这个人叫荀子,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荀子生于公元前313年,也就是说,柏拉图比荀子年长114岁。荀子不认识也没听说过柏拉图,因而也不知道他说过“人是二足无毛的动物”,但他突然很神奇地站出来说:“人不仅仅是二足无毛的动物。”
在《荀子·非相篇》里,他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牲独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
他的意思是说,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是因为“二足无毛”。猩猩与人相似,二足直立,还会发出笑(啸)声,但人吃它的肉喝它的汤。
說猩猩“无毛”,且不管它。反正荀子的意思就是,猩猩也是两脚直立,跟人很像,但却成为了人餐桌上的美味。
人吃猩猩、猿猴,今天听起来有点起鸡皮,但在古代却很正常,今天世上尚存的一些森林原始族群也有捕食猿猴的习惯。在先秦时代,“猩唇”和熊掌、鹿尾、驼峰等一起位列“八珍”之中。《吕氏春秋》就说:“肉之美者,猩猩之唇。”
关于吃野生动物的问题暂且撂下,荀子说,二足直立不是人的本质,猩猩也二足直立,却是人的食物。二足直立并且“无毛”很难找,说明这确实是人的表象特征,否则亚里士多德也不会去给鸡拔毛了,而荀子找到了最像的一种—猩猩。
人降服了酒,也降服了猿猴。前者用的是礼,后者用的是智。人有克服自然的能力,除人之外,万物不备。
都是二足直立,但猩猩就成为人的食物,为什么?荀子说,以其有辨也—人能够分清各种事物的上下、亲疏关系。
上下、亲疏关系是什么东西?请记住荀子是儒家先贤,所以他跟孔子本质上穿同一条裤子—他说的就是礼。
礼是什么?是晒干了的伦理。
人和猩猩不一样之处,在于人有价值观,价值观的最初表现是伦理,晒干了情感水分以后是规矩。
大体上说,规矩就是礼。也就是说,礼其实是伦理的浓缩。
举个例子,儿子要尊敬父亲,尊敬的根源是爱,就会表现为很多细节。儿子和父亲可以很亲昵,但不可以骂他、打他,而要恭敬孝顺。礼就是明确不可以骂他、打他,必须恭敬孝顺,但亲不亲昵,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
公域、私域,都在伦理之中,合二为一。“法律不外乎人情”,就是这个意思。
反过来说,伦理中包含了礼,同时包含了情感。礼用来抑制烈性,情感用来释放烈性。打个比方,薛平贵降服了红鬃烈马,而红鬃烈马又彰显了薛平贵。
所以伦理就是一种矛盾调和的结果,你“高兴怎么做”和你“可以怎么做”之间,要达成一个合适的度。在传统哲学里,在这方面做到最完美的人叫作圣人,其次是贤人、君子。人们平衡自性与天道的修养水平,用现代话语来说,这是一个人的品质。
习酒提出了“品质伦理”这个概念,用来贯穿酒的酿造过程,也用来处理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把握了酒的本质,也把握了人的本质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中妙处甚多,等我先饮完这杯东方习酒就细细道来。
酒是一种饮料,但不是普通的饮料。普通的饮料,溯其功能,不外乎两个,一是解渴,如水,如茶,二是好喝,如汽水,如奶茶。然而酒既不解渴,也不好喝—后者是对一般人的生理接受程度而言。
普通的饮料,随时随地可以喝,而酒,正常情况下是在一种仪式性场合才会饮用。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亲朋聚饮。
有朋自远方来,杀鸡畅饮,兰舟催发,都门帐饮。
沙场大战在即,将士摔杯痛饮。
眼前景色凄凄,思念或哀戚由心而发,饮酒遣怀。
孤独凄清时,一浇胸中块垒,单人独饮。
……
饮酒的情境无法穷举,如不尽长江滚滚来。不管列举多少,这些情境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仪式性。
仪式性的意思是说,现实的行为,其实是指向一个不现实的意图,行为和意图之间并无必然关系,而是通过情感和想象来建立联系的。举个例子,祭拜祖先,给他们酹酒,酒和祖先没有关系,这种关系是活着的人通过内心的敬意来建立的。
酒就是这样一种仪式性的饮料,娶妻生子,升官发财,战争取胜,佳人远行,都和酒没有关系,只是我们把心中的希望寄托在酒上了。一个人遭遇了困境,解开这一困境和酒也没有关系,但人们坚信酒在此时很有必要。
仪式是用来确认价值、巩固身份意识的,也可以说是用来体现人的本质的。前面荀子说了,人区别于动物并超越动物,是因为他“有辨”—有伦理规范,而不仅仅是柏拉图说的那样“二足无毛”。伦理规范的产生前提是“人能群”,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人类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所以才能超越。
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思想家马克思就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个人是谁,是由社会关系来回答的。比如张三,谁是张三?他的国籍,民族,籍贯,父母,子女,毕业院校,政治面貌……一大堆信息定义了张三,但这些信息说的并不是张三本身。如果拿掉所有关系,谁也说不清谁是张三,那只是一个名字。我们总是难免要填这样的表格,大部分人不会想到,这张表格就是在定位我们自己。如果一个人失去了所有社会关系,就像失去了一切记忆,相当于就失去了人格。
每个人都在一张社会关系的大网里被固定着,而处理这张大网的各个节点(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就是伦理规范。
几乎在所有涉及伦理的场合下,都会有酒,敬天地,敬父母,敬师长,敬朋友……反之,不涉及伦理的场合,就不需要酒,比如渴了、累了、饿了、情欲升腾了……
都是二足直立,但猩猩就成为人的食物,为什么?荀子说,以其有辨也—人能够分清各种事物的上下、亲疏关系。上下、亲疏关系就是礼。
所以我们差不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至少在中国,酒是承载着伦理的一种物质实体,酒是用来建构社会的一种催化剂。饮酒不是为了图得一醉,否则直接饮用酒精就够了,不需要问酒好不好;饮酒是为了放大、确认、巩固情感,让彼此领略伦理关系的重要,从中感受爱、感受美。
爱与美—这是我们生活着的价值。
任何一种酒,除了水之外,最大的成分就是酒精。酒精是烈性的,就像红鬃烈马,代表着人来自动物性的澎湃激情。酒精是不適合直接饮用的,不仅因为它口感差,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烈性未经驯化。如果把它比作人,那就像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狂躁的失忆者。先贤已经告诉过我们人不应该是这样的,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人。
中国最好的白酒,比如习酒,是历史的,睿智的,练达的,温润的,优雅的,折射到人的伦理修为上,是君子的,完人的。习酒,一年的酿造周期就像10月怀胎,生下来一个“婴儿”;经过至少3年的储藏老熟,就是人的受教育、社会化阶段;调酒师利用各种年份的老酒和调味酒精心勾调,是人从社会经验里得到爱与美的熏陶,以及道德体验;调好的酒再经过数年醇化,则是爱与美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过程。完成了这一整个“成人”过程之后,它才走向了它的归宿—进入酒杯,去催化人类的伦理交融。
在终端环节的习酒,是被礼所驯服的,是在激情上有节制的,是在品质追求上已经伦理化的。
酒和一般饮料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有生命。任何时候,透明的习酒内部都有无数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在合作,让酒液变得更醇厚、馨香、优雅,一如人类的哲学、伦理探讨在历史上不断成熟、完善。
“君子之品,东方习酒”,这句话里包含着习酒的品质伦理,来自中国传统哲学。中国酒和其它任何国家的酒都不一样,就是因为它是一种传统价值代代贯彻的载体,体现着极为强烈的“物意二重性”。而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华部分,是来自对宇宙运行—即天道的持续深入的思考,并把思考所得折射到人类社会。它永远不会过时。
人问,酱香习酒的味道怎么形容呢?我说,世上找不到任何对应的味道,我就自己发明一个吧,那叫社会之香,也就是伦理之香,是灵魂的香气。
中国文明的妙处,是他国不具备的。就如这种灵魂的香气,可以用一个汉字来最贴切地标记它—“馨”。
寻遍世上诸种语言,再没有这样的妙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