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探究

时间:2024-05-04

荩刘君栓 张文林

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探究

荩刘君栓 张文林

自晚清至今,我国的外语教育一直在为学习西方文化服务,顺应“西学东进”的潮流,遵循“洋为中用”的原则。学习外语是为了向西方学习已成了很多人的定式思维。同时因受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影响,人们过分强调外语教育的工具性,中国的经典文化作品极少有中国的译者推介给西方,外语教学的课程内容局限于目标语语言和相应文化,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元素。这些情况在我国的英语教育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致使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大都变成了单向、被动的交际者,即在跨文化交流中被动地提供交际对方所需的一般信息,或单向地了解、获取英美文化知识,没有意识和能力适时主动、有效、对等地向外输出、弘扬本族优秀文化传统。很多英语教育研究者,称中国英语教育中的这种现象为“中国文化失语症”。

根据相关研究,该现象产生原因归结为:多数教师和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存在很大程度的曲解,认为跨文化交际就是在对英语的语法、句式深入学习后再研究英美国家文化,然后再与以英美文化背景的个人和人群进行单向“迎合式”交际;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没有清楚的认识;当前高校英语教材缺乏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语料内容。为了明晰全球化时代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理念和目标,消除师生中所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笔者以河北省三所高校的部分英语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问题的存在现状和原因。

本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数据,以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的现状,并从师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态度视角初步分析成因。测试主要是考量受试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中国文化知识的英文表述能力。内容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选择题中每题有四个选项,设定一个正确选项,内容涉及有关中国文化的价值观、风俗习惯、中国古、现代历史文明等文化知识;问答题主要针对受试学生能否用英文回答涉及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调查问卷包括两套,均参考了Likert量表的内容分层递进式框架进行设计。问卷(1)的内容主要针对受试学生对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内容的态度、学习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英语学习的目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程度。问卷(2)主要调查受试教师对中国文化的意识和教学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处理情况。

河北省某三所高校的部分师生自愿参与了本项研究,共230人,其中学生200人,教师30人。具体人员构成:某高校150名学生,其中英语专业学生60人,非英语专业学生90人;教师20名,其中英语专业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各10人。另外两所高校学生50人,其中英语专业学生20人,非英语专业30人;教师10人,两类英语教师各5人。

针对学生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英语表述能力的测试安排在了2011年3月,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参加学生共200人,收回200份回复邮件,均为有效试卷。问卷调查工作于2011年4月进行,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分发和回收。问卷(1)共发出问卷200份(英语专业学生80份,非英语专业120份),共收回200份,回收率100%。问卷(2)发出30份,收回30份,均为有效问卷。

测试中的选择题,按照标准答案评判,而后分别统计受试者的平均得分情况和问题回答正确率。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的英文表述,主要参照英汉翻译测试中的分层次评分标准,从内容和语言表述两个视角进行评判,然后对得分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两套调查问卷收集后,对问卷中各类反馈信息按百分比进行统计。

受试学生中无论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平均成绩及正确率(56.5/52.15)偏低,但是都远高于中国文化知识英文表达平均成绩及正确率(45.25/20.85)。此表数据显示受试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状况远不能令人满意。

受试200名学生中,125人(62%)认为有必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加入中国文化的内容,128个(69%)的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文化重要,12个(6%)学生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中国文化非常重要,显示出部分受试大学生在态度上愿意接受中国文化内容的学习。而学习外语的目的之一是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的观点有100个(50%)学生赞同,有120个(60%)学生与外国朋友交流时会积极主动地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这表明受试者愿意积极地在国际交流中传播、弘扬本国的优秀文化。

在受试的30位英语教师中,有16位(55%)与同事谈论过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问题,仅有4位(12%)表示经常这样做。这说明英语教师经常遇到一些如何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的问题。其次,20位(67%)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过一些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16位(53%)教师授课时会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讲授,但21位(70%)教师偶尔给学生布置过以中国文化为主题并用英文表达的作业。

对比上述三组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受试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其对中国文化内容的英文表述能力偏低。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述力的平均得分为42.25,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平均得分仅为20.85。这与师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态度较低的调查数据密切相关。

面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的趋势,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之一就应该是培养能够用英语向世界传播我国文化的人才,因此我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及英语表达状况亟待改善。虽然受试人群中半数以上数大学生对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内容持支持态度,反映出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强烈愿望,但仍有相当一定数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统计结果亦显示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缺乏传播中国文化内容的强烈意识,不能充分认识到母语及其社会文化是英语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或是缺乏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认同。

文化认同决定了他们在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其实践和经历的投入,投入,也决定了其与情感相关的兴趣方向。由于师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态度较弱,造成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忽略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关注,进而影响其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英文表述力的发展,并影响了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撇开母语及母语文化而独行,无论是外语教育大纲的制定者,还是外语教育工作者,对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失语”的产生(刘友桂 何高大,2010)。本研究使用测试和问卷调查两种测量工具,以河北省三所高校的部分师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状,以及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虽然研究样本数量较小,研究区域较狭窄,但对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仍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该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资助(HB10Y003)

刘君栓,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张文林,河北科技大学讲师,硕士)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