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服复兴初探

时间:2024-05-04

孟秀丽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是从夏商周时期到明朝,华夏民族所着的、具有浓郁华夏民族风格的一系列华夏民族服饰的总体集合。

而自1644年开始,汉服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接近400年不再出现,徒留叹息和畅想在世间回荡。但是,另一个方面,随着国力的强盛,和人们民族感的提升,汉服又悄悄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虽然是星星之火,但是已几成燎原之势。

据《史记》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公元前二百年汉高祖灭秦建立西汉,在汉代初年,由于受连年战争影响,经济遭受破坏,民众生活极苦,汉皇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废除了一些苛政,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其中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的发展,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服饰实行“深衣制”。根据《宋志》记载,“汉承秦制,冠有十三种,魏晋以来不尽采用”。

当前,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世界上众多民族特色的文化都共同面临着被边缘化、日趋消亡的危机,也包括服装。我们国家也不例外,随着国力的强盛和民族自豪感的升华,追寻自己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服装成为一种必然。而汉服又是一种有着数千年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服装的代表,曾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度的审美、非凡的服装制造工艺技术而著称于世,在漫长的服饰文化历史进程中,深刻地影响了各国的主流服饰风格。因此,汉服是我们民族服饰文化的珍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精神、独特的民族气质。

在汉服复兴运动的背后,是不同服饰文化影响力之间的长期较量。汉民族服饰文化复兴的过程中,一定会充满了各种文化阻力,并因满清统治者实行文化控制的特定历史,作为一个民族服饰体系,从整体上说,汉服曾经消亡数百年,尽管汉服曾经极度辉煌,但在退出历史舞台、停止发展数百年以后,恢复传统汉服已经很难实现。因而汉服的保存、重生、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很多人,甚至是几代人来完成。

汉服的复兴运动大约开始于2003年。近年来,有许多人在北京、上海、深圳、长沙、成都等地组织各种祭祀、文化知识竞赛、民族服饰演示等活动来推介宣传“汉服”,同时在天汉网上出现了一套“中国式学位服”及其分解图,此举更引起人们再次对“复兴汉服”运动的关注和期望,呼吁让中国传统的服装、代表性的服装走上国际舞台。

部分中国人坚定地认为,汉服既包括宽袍大袖的礼服,也有紧身窄袖便于运动的便服,不会给日常的生活带来不便。而且汉服的复兴完全是大汉民族内部的问题,没有必要拿出来大张旗鼓的讨论。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汉族既然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便有权利恢复穿着。

另外,许多对汉服崇尚的人,开始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向路人宣传汉服文化。曾经在2004年10月,就有一群年轻人穿着汉服祭祀袁崇焕将军;而在2005年“十一”长假期间,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服”提倡者相约在北京,他们举办了全国汉服倡导者的聚会,一起穿汉服,组织“霓裳恋”汉服知识竞赛,部分参加者更把汉服穿到天安门广场、明十三陵、长城等地;2006年1月22日,上海徐家汇的一群年轻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举办了一次以展示汉服为主的活动,迎接农历小年的到来……这些汉服迷们穿着汉服参加集会,举行各种活动,庆祝我们的传统节日,这时汉服的复兴运动开始波涛汹涌。

但有些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汉服的消失虽然是一个非正常消亡的过程。但是,历史是不能重来的。对于现代汉族来说,传统汉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当作历史文化加以保存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现代恢复传统汉装。

还有一部分人持谨慎态度认为,可在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大庆典、婚礼、寿辰、丧礼以及休闲时穿着汉服的礼服和常服。平时穿着汉服会不方便,应该仍着现在的服装。例如,就是民族传统保存较好的韩国和日本也并非完全着民族服装生活。

汉服的复兴可能出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几种形式可能有以下三种:传统规范汉服、现代发展汉服、汉服元素时尚装。

传统规范汉服承载着汉族传统服饰文化艺术、民族礼仪的使命,适于重大的、正式的、严肃的高规格礼仪场合穿着使用。这中汉服在形式上禀承传统汉服形制,结构、尺寸考据,具有高度的民族文化、礼仪内涵。它是代表着汉民族文化、礼仪、艺术、习俗。这种汉服,重在汉服民族文化、礼仪、习俗的传承,不适于一般性场合穿着,因而必需严格遵守传统服饰文化,否则将汉服将没有意义。传统汉服的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是在民族礼仪、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很强代表性和象征性;传统汉服功能的保留与延续,是汉服复兴的基本目的和最终目标,也是其他各类服装的代表和高度统一。

现代汉服以传统服装形制、服饰文化特征为主体,在服装面料、装饰纹样图案、整体结构上可适当调整,可适当的发展,以适应现代服饰工艺技术发展、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服装文化从来都是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汉服也不例外。因此,现代汉服的主体,应当是对正宗传统汉服的合理、适度发展。这样发展而来的现代汉服,其地位将与各民族的当代民族服装相当,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继承程度处于传统汉服和汉服元素时尚装之间,其穿着适用范围比传统规范汉服更广泛,使用频率更高。

时尚汉服是汉民族服装文化元素与当今主流服饰体系相融合的时尚服装。时尚汉服服装设计形式灵活自由,在服装文化、表现上可鉴古代汉服元素,融中西风格于一炉,可以充分展示当代服饰设计师们的服饰文化素养和艺术设计才华;对消费者而言,汉式时装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固守和追忆。“汉服元素时尚装”严格说来已不能称为汉服,而是一种多少带有点“汉风”的现代装。汉式时装虽然不是正规的“汉服”,但在民族服饰文化的社会心理认同、心理过渡方面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消除因汉服断代而客观存在的历史心理隔阂。

服装是文化的外延,没有了外延的文化是容易让人误解和扭曲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她有着丰富悠远的文化。而汉服,可以说是汉文化的沉淀,现代汉服体系的设计、研究必须充分考虑汉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当代服饰文化背景,必须将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体系的设计与构想,既要充分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整体继承与充分发展,又要将民族服饰文化复兴的美好理想、信念与可行、最佳现实策略结合起来。另一个方面,因为服饰只是文化的外观,所以我们在复兴汉服之后更长远的寓意,是重新提倡汉族服饰文化的精神文明。我们华夏汉族除华(衣章)、夏(礼仪)表征文明外,还有更重要的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内在文明,这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所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