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蒙妍
瑶族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聚居在广西与湖南、广东交界的五岭山脉南北地区,由于其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地理环境、生产条件等,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民族艺术等。“芦笙长鼓舞”是富川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的独有的民族舞蹈,它既使用长鼓、又使用芦笙伴奏的表演形式,在我国瑶族舞蹈史上是较为罕见的,同时,其使用的长鼓又比其他瑶族地区的要长、而且大,其在中国瑶族长鼓舞系统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芦笙长鼓舞”是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叙事诗,是抒发瑶族人民情怀的精神产品。在表现内容上,既有用于祭祖、还愿和各种庙会活动的“祭鼓”,如“头拜上四拜”、“坐堂齐"、“东北鼓”等;又有表现生产、生活、习俗的“耍鼓”,如“美女双双”、“竹鸡爬泥”、“三人舞”等[1]。通过舞蹈表演,不仅再现了瑶族人民生活中的场景,而且倾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真实再现的实象和勾勒瑶族人民未来美好生活的虚象的完美结合,使瑶族长鼓舞蹈艺术充满情趣,震撼人心。“舞蹈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社会性的表现内容使“芦笙长鼓舞”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芦笙长鼓舞”的表演活动带有广泛的群众性,既为瑶族群众所喜爱,又易组织开展。在富川瑶族地区,广大城乡都有群众自发组织开展长鼓舞表演的习俗,小至一个家族、一个村落,大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能参与其中。“芦笙长鼓舞”对活动场地的要求不高,打麦场、草坪等都可以成为活动场所,体育器材则可以就地取材。表演活动多在各种节日及秋冬季高原农作较为清闲的季节举行,既不影响生产,又方便群众参加。“芦笙长鼓舞”又往往与瑶族民俗活动相结合,每至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盘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盛大宴饮、婚礼喜庆之际,人们便盛装彩饰,争相拥向旷坪歌场,纵情跳起婀娜多姿的传统舞蹈,并世代相传。
“芦笙长鼓舞”源于民族崇拜先祖的传统文化,又在生产劳动中发展,是民族文化的缩影,它的广泛交融性是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生存动力。它的交融性首先体现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外部。“芦笙长鼓舞”融民俗、体育、舞蹈、音乐于一体,多种民族传统文化方式相互交融和渗透,形成了文体交融的综合民族文化。其次,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部看,长鼓舞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民族政治、经济、地理、生产生活、民间文化和民族心理等多方的内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民族发展的活化石[2]。
从生活层面上看,瑶族人民在世代传跳“芦笙长鼓舞”的同时,也在欢愉的氛围下接受着生活技能教育,为本民族的持续繁衍生存提供保障。从精神文化层面上看,“芦笙长鼓舞”传说是为了替瑶族始祖盘王报仇,缅怀追念先人而产生的,表达了瑶人对先人的崇拜,歌颂的是先人无畏艰险的英雄主义豪迈气概,表现了盘王及其子孙勤劳勇敢、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广西富川平地瑶胞们,正是通过“芦笙长鼓舞”这种外在的艺术形式,使得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并展现,通过“芦笙长鼓舞”的世代传承,民族文化也找到其世代传承的有效载体[3]。
由于受道教文化的影响,“芦笙长鼓舞”有着极为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仪式性,尤其是在“还盘王愿”中,它是服务于整个仪式活动的。“芦笙长鼓舞”以舞蹈的形式出现在仪式中,成为了沟通人神的手段。瑶族长鼓作为礼器供奉在祭台上,它成为了瑶族人民情感的替代物。这种替代是象征性的,是具象的舞蹈和抽象的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因为抽象的观念有时难以用语言全面、完整、准确地表达,于是人们力求在语言之外去寻求其他情感表达、信息传递的途径。对于每个参加祭祀仪式的人来说,瑶族长鼓不再是一个木做的乐器,而是人向神表达自己的诚意,乞求神的庇佑的代言物。不仅象征着人与神之间的情感交流,更使人们的心理紧张系统趋于平衡,获得心理安慰。这也是这一民族艺术得以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4]。
瑶族祭鼓词中唱道:“爬山涉水来/来到展西南/展西来分根/分岔十二支/今天来祭鼓/理根来溯源……互相认支系/互相理支源/齐齐才跳鼓/整整才吃喝。”从祭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祭鼓认祖、互认支系这两个具有归属意义的共同目的。他们通过集体祭鼓、集体跳“长鼓舞”的手段来达到认同的目的,跳“长鼓舞”时,同一血脉的宗族穿着相同标志的服饰,听着同一鼓点,踩着同一舞步,彼此间相互示意、相互认同,显示着血缘宗族关系的亲密无间。这是一种宗族观念、集体形象的再现,这种溢于言表的“集体精神”感召激励着全体舞者,使他们举手投足的动态趋于一致,相互协调、整齐划一的舞动又给予他们以团结的力量,使他们无声的舞蹈体语达到更高的和谐与默契[4]。
每个民族都有其所特有的民族感情,这种民族感情具体体现于,这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逐渐产生的民族自我意识——意识到他们属于同一民族,同一语言、同一文化体系,从而产生共同的心理意识,即民族认同感。这种民族认同感凝结为一种只有本民族才能认可的特殊心理状态,乃至形成其在文化、艺术、语言等方面的独特的民族性。民族社会文化学指出,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产生和增强一个民族的社会凝聚力。瑶族由于千百年来的数次迁徒,演化成了众多的支系,但只要一打起长鼓祭盘王,人们便会产生共同的观念——我们都是盘王的子孙,属于同一源流。因此,瑶族舞蹈文化形成了其民族认同感的中心,从而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
一个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规模,同时它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瑶族人民的居住环境相对闭塞,使其民族文化在很多方面都保持着传统性和原生性。这种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所折射出的自然淳朴的民族风情,正是现代都市人所渴望和寻求的。弘扬瑶族文化的优秀精髓,使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加强其文化交流与发展。其中,加强对瑶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实现文化交融的有效途径。民俗文化旅游是瑶族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大力开发集体民俗游艺活动、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文化风情园旅游项目,而“芦笙长鼓舞”则将是瑶族民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瑶族“盘王节”等的民族节日便成为集娱乐、文化交流、商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博览会。文化交融在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同时,更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注:该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0科研项目(201010LX519)和梧州学院2010科研项目(2010B003)“富川瑶族‘芦笙长鼓舞’的文化研究——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个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刘小春,丁战,苏斌.桂东瑶舞探秘[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2]赵士林.交叉的视野——宗教·民族·文化·历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胡玲梅.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8).
[4]赵廷光.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