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陈永娥
在校本课程开发大花园中,开得旺盛的是教育相对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而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却有些步履蹒跚,研究者的视野也很少触及这些地区,有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几乎还是一片处女地,这些地区所蕴含的大量语文课程资源没被捕捉到,没有有效转化为语文教育的有利条件,国家、地方、学校对课程的三级管理仍是国家、地方二级管理。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育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当地蕴含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也没能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关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探讨其开发的价值也就显得很有必要。
第一,课程价值。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对众多资源的考量,就是看其能否有效实现语文课程的价值,只要是有利于语文课程价值实现的资源,都可以考虑作为学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对民族地区的学校来说,吸收其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也是依据这些文化有利于语文课程的价值体现。
民族地区本土文化不仅是少数民族人民关于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不断同大自然作斗争,不断积累起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些本土文化,涵盖了很多的语文知识。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它的渗入,无异于是对语文知识的更好体现。本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当地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就在使用它,如地方方言,就是生产和生活的工具,是跟语文的工具性完整统一在一起的。从人文性上来说,本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价值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从英雄人物身上,学生受到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从当地神话、传说、歌谣里感受到美的愉悦,而这些,正是语文人文性特征的体现。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来开发,关注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需要,注重其人性发展的和谐,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利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顺利达成。具体到语文学科,就是要通过语文科目的学习,促使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熏陶,体会语文内容的美,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等等。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为了更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使学生通过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达成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丰富的民族本土文化渗入语文校本课程,正是为这个目标而服务的,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民族地区学校所具有的独特素材性课程资源,若能更好地加工与转化,纳入当地的中小学语文课程,必将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质等得到全面提高。如少数民族的历史人物,就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最好题材。学生对这些人物产生的民族自豪感会有利于他愿学、喜欢学,并自然化为他不断前进的力量,也就达到了要通过语文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这将比空洞的说教来得容易,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方式会让学生乐于接受,且不断内化成的自身道德力量也会很持久。
第二,文化价值。文化与教育是两个息息相关的概念。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除了对语文课程本身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外,对民族地区本土文化的传播、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多元文化教育下,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通过对民族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学习,会逐渐了解到不同形态文化的存在,除自己本民族文化外,还有跟自己民族文化一样优秀的其他族群的文化。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能获得一些认知能力,对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能冷静分析,并不断转换成一种日后生活的思辨能力,为其人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这也就是本土文化语文课程所起的“文化化”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如何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整个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紧紧抓住自身的根,并了解和继承其文化不是文化的保守主义,而是一种文化的重新审视,有利于自身优秀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更好地交流与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本土文化进入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正是新时期发展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效措施。
目前,一些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正在不断地消失,挖掘、抢救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应是当务之急。作为学校来说,本身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所在,把当地的优秀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就是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的有效途径。而当地的学校,正可以此为出发点,成为抢救民族文化的阵地之一。
第三,人本价值。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正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有力体现,这样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除了能帮助学校形成特色,夯实教育哲学外,还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及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台。
校本课程是鼓励吸收学生参与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的个体差异性。少数民族本土文化进入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以学生的认知熟悉程度和兴趣需要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语文课程选择权,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本土文化资源的渗入,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它有效弥补了国家语文课程资源的有限,使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由于鼓励和吸收学生参与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这个过程又为学生的个性潜能找到了一个发挥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然,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来说也就有了生长点。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的满意度自然会提高,并且真正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从而还语文课堂一个有序、活泼又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感受母语的博大精深,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就有效地实现了语文课程的目标,达到了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知识、能力、素养乃至个性都是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对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来说,本土文化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新的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开展这个课题的主要前提,也就是说,需要教师们具备研究课题的知识与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教师的职业发展来说,是以人为本的,它会促使教师主动地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的个性。
民族地区本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促使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自觉的专业精神,当然也为教师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空间。[6]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有很多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广大教师确立了专业自主地位,就会对学习持一个主动的态度,有兴趣、也有动力去学习,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就会得到实现,而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必将是教师感受自己是课程主人的良好方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