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时间:2024-05-04

刘青琬

校园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而高职校园文化又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怎样做到高职校园文化既有长远计划,又有科学的短期安排,满足高职生的文化需要,下文的“三个对接”也许是有参考价值的。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又与企业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许多高职院校努力使自己的校园文化提前与企业文化对接,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举措。但目的相同,切入点可以不同。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进而与企业文化“对接”。在这个过程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依托,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规划包括了一个人一生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关系。并且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确立适当的变通性。同时职业规划也是个体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可以正确分析自我,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和奋斗的策略;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突破生活的格线,有利于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个人可以更准确地评价自己的特点和强项,有利于在职业竞争中发挥个人优势;正确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准确定位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全面了解自己,增强职业竞争力,发现新的职业机遇。第八,将个人生活、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让生活充实而有条理。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人的准备阶段,通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对未来职场的信心更有“底气”,也更加具体和持久。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以初步的“准企业人”角色积极参加“校企合作”和“实习”等各项活动。为了明确目的,有的放矢,特别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点:接触并工作生活在企业中,不能仅仅关注其具体的技术与流程方面的东西,应该同时体验其深层的企业文化,即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发展目标、道德规范、经营准则、工作作风等等。不论是否身在企业,都应该注意体会:高职是不同于学术型大学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具有鲜明的开放性职业技术特色。高职校园文化也不能简单企业化,重技轻人,大学精神缺失。在参加“校企合作”和“实习”的过程中反复体会、验证、充实、完善、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争取做到个人与企业的比较精确的统一。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我们对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常常处于提倡有功,建设无力的尴尬境地。

在比较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家庭是最为理想的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床,较好操作,惠而不费。

感恩教育,既承接民族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在感恩教育过程中,有观念、有心理、有价值、有思维,极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我们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依托,进行感恩教育活动,其流程是:第一,答感恩问卷。以自制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第二,算感恩帐:家庭月均收入;家庭月收入人均占有额;自己一年消费额;自己月均消费额;自己的“月供系数”。(即自己月均消费额÷家庭人均月占有额。若系数为1,说明没有给家庭造成额外的负担;数值越大,说明家庭供给大学生越吃力。)第三,留感恩言。将算感恩帐的感想记录下来。第四,表感恩情。每位同学给有恩于自己的人(主要是父母,同时兼及老师、同学、朋友等)写一感恩信。由教师记录完成情况并统一邮发。第五,讲感恩理——组织演讲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党和国家。讲实事、讲真情,讲感悟。第六,做感恩事。要求每位学生参加一次感恩实践活动。第七,评感恩星。评选出活动中较突出的个人,予以表彰。

感恩教育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以情感人”的活动,目的是调出学生“积极情感的内存”。“情感可以成为鼓舞意志的动力,积极的情感是人们意志行动的强大推动力,它能够对人的行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我们体会到,有了积极的情感,不仅可以强化意志,还可以使人产生兴趣,如求知欲和稠密人际关系的渴望。有了积极的情感,学生感觉到:人亲——学校的师生员工亲如家人;物亲——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宛若朋友。圣哲先贤“民胞物与”的情怀和理想、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划,就在今天的高校开始变成现实。这实在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

我们不能满足于感恩教育活动的效果,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们的目标是大面积丰收。我们要把这样的积极的情感变成一种“场”,将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纳入其中。同时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落后于时代的糟粕梳理清楚,引导学生在社会、家庭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许多有思考价值和解决价值的问题,以备日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毋庸置疑,高职生是逻辑思维的弱势群体。他们热衷于感性的东西,而对于理性思维兴趣低下,接受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要使学生在理想、信念和价值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就应该找到一条提高其理性思维兴趣和水平的有效路径。以笔者体会,这个路径可以是强化逻辑思维训练。这个训练,不是也不能另起炉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即可以完成这个训练,并能取得明显效果。

强化逻辑思维训练以“大学毕业生初步养成理性思维习惯”作为近期具体目标,以接受并弘扬以改革和创新为主要特质的时代精神为长远目标。

在这个前提下,应该研究怎样养成理论思维的习惯,研究怎样使得理论兴趣在学生毕业后也能够保持下去。

反思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其活动往往比较具体,其具备的针对性、实效性虽然不可质疑,同时也可以发现,有时不免落入对具体问题进行解读或解决的窠臼,仍然有手工业方式之嫌,仍然是“鱼”,而非“渔”。

要得到“渔”的艺术,就离不开方法论的掌握。笔者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明确教材的方法论体系,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在广度和深度上促进了学生对于理论观点的理解,使学生初步树立了“学习理论,思想观点与方法并重”的理念。

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脑细胞经受反复刺激,有时是比较强烈的刺激,就可实现我们所说的养成“习惯”。具体说来,如果以没有经过逻辑思维训练的学生为参照组,经过逻辑思维训练的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更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也更加牢固。

我们所说的时代精神,其精髓是改革和创新,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说到底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而要理解和把握时代精神,既要靠历史的反复验证,也要靠逻辑的科学推演。舍前者即无根据,舍后者即无深度。惟有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与统一,才能有比较明显的结果和比较高的效率。可以说,方法论的介入,有效地推动了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与统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