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李 青
马克思主义给人类带来美的感受却又把人类从美的沉沦中解脱出来。它是美学主义的代表之作,而它又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对美学主义进行了指导和发展。美学本身就是一门哲学性质的学科,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美学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美学表现出来的趋向,除了从破到立这个总趋向之外,还有三个趋向很引人注目:
(一)由外到内
即由着重考察美学的外部规律向深入内在规律转移。过去的美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外部规律,近年来研究的重心已转移到内部规律,即研究美学本身的审美特点,美学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美学各种门类自身的结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等等。
(二)由一到多
即由单一的、单纯从哲学的认识论或政治的阶级论角度来观察文学现象转变为从文学、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精神现象学等多种角度来观察美学,用有机整体观念代替了机械整体观念,用多向的,多维联系的思维代替单向的、线性因果联系的思维。例如对美学本质的看法,过去单纯地从认识论和政治的角度,把文学看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没有错,但仅仅允许用这个角度来规定美学的本质,就不够全面。事实上,对美学本质的规定,还可有其他角度,例如,从价值学来看,美学是人的人格和思想情感的表现;从心理学来看,美学是苦闷和欢乐的象征,是人的内心感情活动的升华;从审美的角度看,它是有缺陷的世界中的一种理想之光。
(三)由封闭体系到开放体系
开放体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不断吸收外来的美学的养料,尤其是当代西方美学的精华;二是不断吸收美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养料,包括自然科学的思维成果,以丰富自己的内容和改造自己的形式。
这三种趋向表现出美学研究工作者的思维空间在不断拓展,并逐步形成更可贵的眼光,即更深邃的眼光,更辩证的眼光,更广阔的眼光,更开放的眼光。
反映这三种趋向的具体表现,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美学的发展使文艺研究从外部向内部掘进。这方面值得提出的有以下几项研究:
关于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这个问题在开展“形象思维”的讨论中获得了深入。李泽厚的《形象思维再续谈》提出三个重要观点:1.艺术不只是认识,不只是反映。艺术包含有思维——理解的因素,但不能归结为等同于思维。作为创作过程的形象思维,就是艺术想象,它是一个包含着想象、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种心理因素、心理机能的有机综合体。2.艺术创造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情感性,艺术创作的过程是遵循“情感逻辑”的发展过程。情感性重于形象性,情感是贯穿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潜伏而重要的中介环节。3.艺术创作过程中充满着种种灵感、直觉等非自觉性现象,但这些现象有一个基础,是作家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资料,有过许许多多感受和思维,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日常逻辑思维甚至是理论研究,以它们为基础,在艺术创作中才可能出现非自觉现象。以后,他又进一步提出,审美不是一个认识问题,也不仅是情感的表现,而是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对人的情感的塑造,也就是使人的生理性情感变成审美情感,即建立人的情感形式。这种观念,使我们了解文学欣赏活动不是被动、消极地反映审美对象,而是包含着审美再创造和心灵的再创造,即情感形式的再创造。
第二,新的美学观念的引进。近年来,结构主义美学、文艺符号学、审美价值学、接受美学等相继传入,确实开阔了文艺研究的视野。仅以接受美学来说,虽然介绍的文章不多,而且还没有把接受美学的系统理论引入,但是张隆溪、张黎等的介绍文章,相当清楚地描绘了接受美学发展的主要轮廓和基本面貌。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的新维度
在当前中国美学发展的格局中,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诸如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生命美学、体验美学、生态美学、非主流美学等等都在各显其能,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这本来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美学学术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当代美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这种多元共存、互补互进的格局和态势。但是,现在偶尔也可以听到一些力图把握话语霸权的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似乎认为,中国当代的所有其他美学流派和美学观点都是“非现代性的”,都还未能达到现代性的高度,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各种美学流派和美学观点依然处在传统美学的框架之内,而唯独他某一家的“超越美学”才是真正的现代性的美学。然而事实却并不对这种排他性的流派和观点情有独钟,有时反而会对它发出实际的、无言的警示。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转向”对于审美人类学的建构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马克思晚年的转向人类学研究启示人们寻找各个不同民族的特殊道路和个性特色。马克思之所以要转向人类学的研究,就是要在社会形态演进上摆脱“欧洲中心主义”,重新审视和反思他和恩格斯原先以欧洲各民族的社会状况为根据的“社会形态五阶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寻找出世界各国不同民族,特别是东方各民族的特殊社会形态、特殊社会道路、特殊文化特色。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启发。对于美学来说,民族特色就更加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审美人类学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因此,呼吁建构审美人类学就是沿着马克思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的现实的和正确的选择。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对于一些关系到美学的问题,比如,想象、神话、文化类型等问题作了具体的论述。这就可以直接启发我们的美学研究借鉴人类学的方法和材料。像普列汉诺夫、拉法格等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就曾经大量运用和借鉴了人类学的方法和材料,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那么,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美学研究者也应该在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直接昭示之下来认真地建构起审美人类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作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面对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的美学不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存在,它要应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挑战,它要更好地改革开放,它也要凸现自己的民族风格和东方审美情调,它又要冲破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而为第三世界的美学的发展走出新的宽广道路。因此,在这里,审美幻象论与审美人类学结合起来了,作为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的一种具体的形式,给人们一种现实感、实践感和时代感。
【参考文献】
[1]曹越美.“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J].文艺研究,1997,(1):151-153.
[2]邹元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视野 [N].光明日报, 2004-05-03.
[3]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N].光明日报,2005-07-02.
[4]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J].文艺研究,2008,(1).
(作者简介:李青,山东警察学院副教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