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颜巧
那天下午,我看到朋友圈里野莽先生发的一首诗:
冬天来了
下雪了
春天来了
下雨了
桃花开了
又谢了
树叶绿了
孩子们来了
父亲每天趴在窗口
他下不去楼了
他想起自己
小时候了
与诗文相配的是九张图。前面七张拍的都是小区花园的亭子,从楼上俯瞰下去,亭子就是几株蘑菇,依次滑动图片,蘑菇上落了雪,淋了雨,旁边的桃树花开花谢,长出绿叶。也终于有孩子敢在亭子里玩耍了,这预示着冬去春来,持续了几个月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让我眼眶一热的是最后两张图,野莽先生拍的老爷子的背影,他趴在阳台的窗户边,左手放在玻璃上,大概是在看蘑菇亭里的孩子们。看着图,默念着诗文,想起年前老爷子生病住过院,我突然感到了一阵心疼,莫名的触动,是对老爷子的牵挂。那一刻,我很想去看看他。
其实我早就想去看望的,但是因为疫情,全国封城封路,大家都要配合国家打赢这次抗疫战争,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得外出,所以这想法只能搁在心里。
说起来,我与野莽父子相识时间并不长。野莽先生我倒是早就知道,是从故乡小城走到首都北京的著名小说家、出版家。我读他的博客文章,犀利的思想见解、诙谐的语言以及广博的学识让我印象深刻。去年他返乡,因为一个共同的朋友我有幸认识了他。第一次见面,我以小老乡自称,并称呼他为野莽老师。叫他野莽老师,其实我心中忐忑,因为我自觉愚钝,若是当他的学生是不够格的,所以这一声“老师”是对前辈的尊称。那次见面,恰好老爷子也在,92岁高龄的老人,却精神矍铄,自有一股独特的气质。当时内心就很惊叹这对父子的特别。
后来我还有幸获赠野莽先生的数本小说集,读了他的小说后更是心生佩服。如果说野莽先生是我的偶像,那么老爷子在我心里是另一种特别的存在。从他的年龄,我推算出他和我的祖母出生于同一年。也就是说,如果我的奶奶还在世,该是和老爷子同岁,所以我叫他彭爷爷。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曾经历过苦难的岁月。但是我的奶奶没有那么好福气,没能像彭爷爷一样活到如此高寿依然耳聪目明,健康得很。
我从未见过我的祖父和外祖父。记忆中对我很好,疼过我的老人只有外婆和奶奶。小时候我就想等我长大了要好好孝敬她们,可惜她们都在我能够自立之前就相继去世,我许下的心愿和诺言永远无法去实践了。这在我心里是永远的遗憾。
遇见彭爷爷,我心里滋生出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这在心理学上可能是一种情感转移和填补,但我无法控制也无法否定它真实的存在。何况彭爷爷是那样的特别,我只单独去看望过他一次,他就记得我了,后来再去的时候,他总能一下认出我,亲切地叫出我的名字。这让我感觉很好,同时内心也多了一份温暖的牵挂。
这也是为什么那天看到野莽先生发的朋友圈,我会产生那么强烈的情感涌动。看着照片上彭爷爷的背影,我想起年前去看他的时候,他刚病愈出院,很瘦,精神还没完全恢复,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状况好不好。
左思右想,我还是决定给野莽先生发消息,表达去看望他们的想法。毕竟现在抗疫基本胜利,老家这座小城也已经解封十来天了,只要不大规模聚集,遵守秩序按要求戴口罩是可以出行的。怕他不同意,我特别强调明天我就要进山上班了,所以想趁今天去看看彭爷爷。这是实话,我于前一天收到的返岗上班通知。我在距离县城几百公里的南山里上班,平常都是十天半月才回一次城里,现在特殊时期, 还不知道下次回去是什么时候。
野莽先生很快回复了我消息,“来吧,我给爷爷剪发呢。”
我说,太好了,我一会儿过来。
我到的时候,野莽先生果然正在给老爷子理发。
父子俩都在阳台上。老爷子穿着灰色格子的家居睡服,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张凳子上,胸前脖子上围着一件姜黄色衬衣,衬衣的两只袖子在背后打了一个结,衣襟展开铺在肩膀上,上面落了一些灰白色的碎头发。我认得那是野莽先生的衬衣,因为有一次看到他和一位外籍朋友的合影,穿的就是这件衬衣。野莽先生则一手拿梳子,一手握着剪刀,曲着腿站在老爷子身后,梳一绺剪下一点儿,再梳一绺再剪下一点儿,每剪下一点儿之后又小心翼翼把剪过的地方梳理平整,一丝不苟。
我惊叹道:“野莽老师,您会的东西真多!会做饭,还会理发。”如果是一个普通人,会做饭会理发并不稀奇,但野莽先生是一个作家、出版家,每天很忙,就连疫情期间也照常有很多事要做。我从他的朋友圈里知道,他这段时间忙于组织珞珈文库出版的事,每天还坚持写作笔耕不辍,更难得的是疫情宅家期间,每天侍弄好老爷子的一日三餐,父亲想吃汤圆,就自己包了煮给他吃,团圆饭还整出十个菜,就是為了让老父亲感受到年味。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野莽先生和我预想的作家野莽是完全不同的。
就着我的疑惑与认知偏见,话匣子一打开,野莽先生就滔滔不绝地和我聊起天来。当然,他手头的动作并没有停下。
他说,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觉得专门从事文字写作的人就应该一心一意地伏案而书。比方说,他家的保姆就曾对他说,“哥哥,你写一篇文章就能挣蛮多钱。为啥不把时间用在写东西上,而要为老爷子做这做那。像理发这种小事,过段时间带老人去理发店也行。”“事实上并非如此”,野莽先生提高了一点声音,“只有沉入生活,去观察,去动手做一些事情,有真实的体验和独立的思考,才能写出好东西。”
我深以为然。
时光寂静流淌,野莾先生就这样一边为父亲理发,一边侃侃而谈,我就在一旁饶有兴味地倾听,偶尔参与对话。
“虽然现在疫情得到控制,全国多地已经解封,但还是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必须提高警惕,我不能把老爷子置于潜在的危险之中,所以决定自己动手为父亲理发。何况一个儿子为自己的父亲理发,这是自然而然的想法,多么愉快美好的一件事!”
他一边感叹着,身子转到老爷子的侧面,替父亲剪下耳鬓上方过长的头发,仍然是小心翼翼,一点儿一点儿地剪。
下午四点多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恍恍惚惚地撒进来,柔和地裹住老爷子的半边身子。野莽先生背窗而站,一头天然的卷发飞扬恣肆,他的视线一直在父亲的头上,两手保持着随时待命的谨慎状态,哪里需要修剪,梳子和剪刀就走向哪里开始合作。我拿手机拍下了这画面, 父与子,一静一动,很美。
“我的头发都三个月没剪了,太长了不精神,不好看。”老爷子也插话了。看来儿子为他理发,他高兴得很,配合得也好,从我进屋到现在,一直端端正正地坐着,任由那剪刀和梳子在他头上来回地施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93岁的老爷子也不例外,这份特别不是可爱又是什么呢?
我注意到野莽先生手里的剪刀,每剪一下只有几根碎发掉落,这样肯定费时费力。我就问他是不是这剪刀太钝了。他说这是一把小孩做美工的手工剪,剪剪纸还行,用来剪头发是有点钝,比不上专业理发的剪刀,但他找不到更合适的。家里倒是有一把“王麻子”牌的大剪刀,但是笨重,又太锋利了,他不敢用,怕不小心把老爷子的头皮戳破了。
他说就这么剪,他才放心。因为老人的头发和年轻人不一样,长得慢,很珍贵。老爷子又是知识分子,有讲究,在乎自己的形象。因此要一点一点地剪,不能留太长,也不能剪太短,尤其不能贴着头皮用推子推,那样无异于剃光头,老爷子会不喜欢不开心。
我听了很受触动,为野莽先生如此了解和在乎老父亲的心思。
一边继续为老爷子理发,一边他又聊起了人生中经历的与理发有关的故事。
其中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他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用父亲给他理发的一角七分钱,到小镇上的书店里买了人生第一本书,是一本连环画《海瑞》。把用来理发的钱买了书之后,回家不好交差,就灵机一动找出一把剪子,对着镜子自己给自己理了一个头,理得七长八短。好在当时父亲并没有发现,也许是马虎大意,也许是太累了,总之算是蒙混过关。但是却被他大伯的妻子看出了端倪,问他这头发是在哪儿理的,听说是镇上理发店老剃头匠理的,便点名道姓地大骂道:“挨刀死的李德仁,给娃子脑壳剃得像狗啃的一样!”
我听得有趣,野莽先生自己也乐了。我想那名叫李德仁的老剃头匠虽说无端背了锅,挨了骂,但若得知真相,大概也是不会计较一位爱书若此的少年并无恶意的谎言,按照剧情走,大不了就是人好好坐在屋里,却莫名其妙打几个喷嚏而已。
野莽先生接着讲述自己对于买书读书的痴迷,后来的他不仅如法炮制继续把理发的钱用来买书,还有新的创举。冬天上学时,天冷大家都提着烘笼,一种形似篾篓中间放着瓦盆用来烧木炭的取暖工具。篾簍的上方有一道竹编提梁,两手交替提着提梁就可以轮流取暖。为了获得更多购书款,他到学校后就把自己的木炭熄灭,然后卖给那些想烤大火的有钱人家的同学。以此为来源,又购得不少新书。而他自己呢,只要有书看,不烤火也罢。他的藏书迅速丰富起来,足足装满两个抽屉,而父亲居然没有发现。
再看老爷子的表情,虽然面上仍然是历经世事的淡然从容,但是听儿子谈起年少时的这些趣事,他的眼睛分明有光,随着眼睑的眨动一闪而过,嘴角向上牵起微不可查的弧度。我猜老爷子很有可能是知道真相的,只是故意不揭穿。儿子不说,是怕父亲知道后要更加省吃俭用,想办法给他更多的钱买书,而那时候的钱太来之不易了。父亲不说,是怕儿子晓得他知道真相后怕他为难而忍痛割爱,从此少了许多读书的快乐。这是父子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如果我的猜测是对的,那么这份感情与彼此相处的方式是多么难能可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是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父子亲情。我感佩于年少的野莽先生有勇气牺牲物质的温饱和外在的形象,去换取精神的食粮,也钦佩那个时候的老爷子,知道买书读书对儿子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即便自己正经历磨难和委屈,也要以默许的方式,支持儿子从书籍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和自信。就算放在今天,这种心胸和格局也是良好家庭教育所需要的。
时间又过了许久,夕阳都不知道跑哪去了,好在阳台是朝南的,天光尚且还算明亮。一直站在边上旁观的我都觉得背有点酸了,不知道野莽先生累不累。我看老爷子的头发好像理得差不多了,他坐的凳子没有靠背,担心他长时间直立而坐腰会受不住,就问野莽先生是不是可以了,他答,快了,还需要最后完善一下。
他又花了几分钟对父亲的头发进行修理。只见他一会儿偏过头看看左边,一会儿偏过头看看右边,一会儿又绕到老爷子的前面,一会儿凑近了审视,一会儿又拉远距离瞅一瞅,看到不满意之处,就曲着腿,身体微拱,上身前倾,两手配合,修剪掉父亲头发中那些突出的异类。那样子让我想起剪刀手爱德华修剪花木的场景,他要保证每一棵花木经他修剪之后都能成为艺术品,且每剪一下都倾注了感情。
野莽先生说,他给老爷子理发不是随便应付,他要尽量做到理过的头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恰如其分地和谐周正圆满,梳到左边和梳到右边一样多,且不长过耳朵,梳到前面不遮挡眼睛和额头,梳到后面不影响脖子的清爽利落。
他又感慨道,他是个幸福的人,因为母亲在世时他给母亲理过发,儿子出生后,他曾亲自为儿子理过胎发,还给妻子理过发,现在又给93岁的老父亲理发。这些理发的经历,总能带给他温情的回忆。
他告诉我,人一辈子要懂得珍惜,尤其是对于父母长辈,他们活着的时候,为他们做得越多,等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我们才会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欣慰。这不是说要给他们多少钱,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做一些事,付出时间和精力。
我的心再一次被深深触动。
我想起我的祖母,虽然她没能看到我事业有成,甚至到如今我也依然平凡普通,但她在世的时候,我对她尽可能地孝顺。我曾省下生活费,在冬天为她买一顶帽子;大学里唯一一次寒假回家,她摔折了腿,我在她的房间支起一张小床,照顾她起夜上厕所,为她做饭端饭直至我返校;我曾借了同学的相机为她拍下在世时唯一一张生活照,也是她后来的遗照。虽然后来她走得急,我没能为她做更多,至少留下的不全是遗憾。
我又想起眼前我所看到的,野莽先生为九旬老父理发的事。有句话说“家有一老是一宝”,对野莽先生来说,老爷子就是他的心头至宝。从年前老爷子生病住院,他专门从北京赶回来床前侍病,到后来因为疫情滞留老家,整整一百多天,野莽先生都是亲力亲为,对父亲呵护有加,从一日三餐到心理状态,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年前我去看望的时候,老爷子刚出院,很瘦很瘦,满头白发特别显眼,憔悴得很。而这次再见,他脸上都长肉了,气色好,精神也好。这对于一个93岁的老人来说,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何况还因为疫情被关了三个多月。
“反正哪儿也不能去,索性就好好陪陪老爷子,不去计较耽误多少工作,父子俩能够平安度过这次疫情,安静相处这么久,对我来说也很珍贵。”
我在心里忍不住又给野莽先生点了几个赞。这世上有太多聪明人,无论做什么都会衡量价值,评估得失,他们缺乏的不就是如野莾先生一样的赤子之心么?
窗外,暮色渐近。终于,野莽先生宣布大功告成。我一看手机,居然快六点了,这头发理了整整一个多小时。解开围脖子的衬衣,老爺子起身回房间洗脸,估计还照了镜子,出来的时候戴上了鸭舌帽,居然显得很有范儿,让我想到一句话,“老年人要是帅起来,就没有年轻人啥事了”。
正好到了晚饭时间,野莽先生和老爷子留我吃饭,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我们同坐一桌,相距半米,但是使用公勺把菜盛到自己碗里,然后分餐而食,这是很多中国人因为鼠年疫情而学会的好习惯。老爷子胃口不错,第一份吃完还再添了一点儿。饭后,野莽先生又赠我几本他的书,并鼓励我如果有写作的爱好,一定要坚持多写,多阅读名著吸收营养,做一个有思想的正直的人。我说:“今天既得野莽老师赠书,又得您指导,真是赚大了!”野莽老师爽朗地笑了,那笑声是属于豪放派的。
临走,我与他们父子二人道别,老爷子挥着手对我说: “小颜,等我过95岁生日的时候,你一定来玩噢。”言语里透着欢快的自信。
“好的,彭爷爷,一定来!”我也高兴地答应着,抱着野莽先生赠予我的书,愉快地下了楼。
快出小区门口的时候,我回望了一眼野莾先生家的阳台,忽然想起杜甫写过一首唐诗——《看公孙大娘舞剑》。我决定回去之后也写文一篇,记录这次拜访野莽父子的所见所感,名字就叫《看野莽先生理发》。
作者简介:颜巧,1988年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蒋堰镇,毕业于海南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现为竹溪桃源中学英语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