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张洪钧 水孩儿
斗转星移三十载。从昔日黄河岸边的遥望和目测,数百次滚滚浊流前的纵身一跃;到如今的一架望远镜、两艘快艇,以及自己身边水上救援队的战友们,两座黄河公路桥之间五公里长的堤坝与河滩上,这位生性忠厚的农家子弟,通过无畏的执着和坚守,而成为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望者。
——题记
走近王三
早春时节,从包头市区出发,沿着包茂公路往南,到黄河公路西桥。桥下黄河岸边,就是王三和他的黄河水上救援队所驻守的地方。
说起王三和他的黄河水上救援队,出租车司机师傅立即兴奋起来:“那可是个好人哪。报纸电视都报道过。王三鱼馆在这一带很有名,每年这个时候来吃开河鱼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王三从小在水边长大,多年以经营鱼馆为业。因此不收费且冒着很大风险的水上救人,就成了他很多年不为人知的第二职业。后来他的事迹被发现。有人统计,三十年间,王三在黄河边救起的落水者,足有三四百人。据说还上过央视,受到过党和国家最高领导的接见呢!”
这些故事我们并不陌生,但从出租车司机口中说出,还是让我们很惊喜。
说话间,车已经到了堤坝向下拐弯处。随后,车停在了黄河大桥下的空地上。
刚刚解冻不久的黄河浪,不住地拍打着堤岸,发出阵阵哗啦哗啦的声响。
往东,远处是鄂尔多斯方向前来包头的黄河二桥。新旧两座大桥之间的空阔水域,有游艇劈波斩浪在水面滑翔。岸边,一间四面有窗的彩钢房。室内,两张简易床,还有监控设备,屏幕上是从各个角度观察到的黄河两桥之间的水面。
这正是王三水上救援队的所在地。
回首黄河岸边,一面高高升起的五星红旗在作为码头的浮桥尽头迎风飘扬。码头上,游人渐多,已经穿好救生衣,说笑着在等待黄河浪中的游艇归来。这时候一个个头不高,敦实黝黑,身穿蓝天救援队橘红色救生衣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他就是王三。彼此去年秋天就已经见过面了。
去年秋天那初次见面的情景我们记忆犹新。
当时已入深秋。大家顾不上寒暄,王三就急切地指着岸边聚集的人群,语速很快地说着:“快,走走走,先去看看,有个女人要跳河。”
扒开人群,一个穿着时髦,烫着一头棕色卷发,手中拿着一根拐杖六十岁左右的女人正坐在岸边湿乎乎的土地上。这样的环境里,她用指甲油染成粉色的指甲分外显眼。再从衣着打扮上看,分明是一个衣食无忧、没有理由跳河寻短见的女人。
一些人在劝說她。
但任凭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苦口婆心,女人就是目光呆滞,一言不发,悲戚绝望地看着眼前的河水。
“一大早就来了,坐出租车来的,我一看就不对劲儿,离老远我就赶紧跟过来,让我媳妇看着她,不能让她跳。”王三向我们介绍说。
王三水边救人多年。凭经验,轻而易举就能从表情和举动上,辨认出哪些是准备轻生的人。
“这人看样子生活条件不赖,不像是活不下去的样子,有什么想不开的?估计是和家里生气了。”王三爱人霞霞接过王三的话,像是对我们说,又像是对这个女人说:“估计是和儿女吵架了吧?儿女么,谁让是你生的呢,吵完过去就没事了,快不要想不开了。”
女人在岸边已经坐了三个多小时了,天渐晌午,有人提出报警。
“可不要报警!”王三反对:“她又没跳下去,报警作甚?一旦报了警,让人知道她来跳河了,脸上挂不住反而不好办!将她劝回去就行了,要不就带她去我鱼馆吃点饭,这一上午,冷得,肯定也饿了。”
听王三这么说,女人的眼角淌出了泪水。王三爱人也蹲下来,抚摸着她的脊背,终于听到那女人开始自言自语了。
之后,她们有问有答了。
王三知道,到了这一步,女人已经不再固执,有救了。
终于,女人被搀扶着离开水边,坐在了人们递过来的一个凳子上,掏出手机,给“老伴”打电话了。
这个时候我们才转移视线,注意到冷飕飕的天气里,已经是旅游淡季,王三的水上游艇也快要封停了。河滩上怎么还有这么多人呢?
王三伸出指头示意了一下:“今天已经来了三拨。”看我们不解,他接着介绍:“平时没有这么多人,这不是前几天有个老太太跳河,被我们救起来了,她家人来眊我们。”
眊,本地方言,看望。此处兼有前来答谢的意思。
“还有那边,”王三指着不远处的几个人:“他家老爷子前些天也是跳了河了,今天都十一天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我们帮他们打捞呢。”
浊浪滚滚的黄河,分秒不息地流淌着。你无法想象,它曾吞噬过无数生命。
“拉住她,拉住她!那女人又要跳河了!”正在议论和交谈当中,忽听不远处的人群骚动起来。王三顾赶紧过去。
还是那个要寻短见的女人,又一次起身向黄河边走去。所幸她腿脚不便,拄着拐杖走不快,及时被几个人拉了回来。
寻死不成,女人跌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这期间我们注意到,巡警来过,但王三没有选择报警。当这个女人一再表现出非要跳河的时候,王三还是没有报警。
“没事就好,尊重个人隐私,避免刺激她。如果是跳下去了,那肯定要报警;如果是和家人赌气,一时想不开,把她劝回去就好了。”
一句话,看得出王三为人的精细和善良。
一个小时后,女人的老伴打车过来了。看那老头儿,双手沾着没有搓净的白面,站在女人的面前不知所措:“不是说了,中午给你包包子吃吗?怎么我出去买个菜的功夫你就出来了,而且还是跳河来了?”
女人不吭声,头歪向一边,不高兴的样子。
老头儿边给女人赔不是,边向众人解释说,前几天老伴检查身体,腿脚有些不利索了,便柱上了拐杖。老伴平时爱美,对此一时接受不了,反复劝说无效,结果昨晚两人拌了几句嘴。早上,他已经安慰过她了,让她在家里等着,他去买菜准备午饭,结果回来人不见了,以为是出去散心了呢,谁知接到电话,竟然是来跳河了……
大家帮老头儿将女人送上出租车,老头儿掏出几百块钱来酬谢大家,被救援队的队员挡了回去,说:“你这是作甚呀?快回家好好安慰安慰你老伴儿吧,别让她再做傻事了!我们救人从来不收钱!”
认识王三
黄河西来,流经包头,孕育了这里的土地,让这里扎根的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王三就出生在黄河北岸的画匠营村。
王三本名王金清,兄妹七人,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因为在男孩中排行老三,人们习惯称呼他王三。
王三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1973年或者1971年。具体是哪一年,家里孩子多,父母亲没文化,多年后上户口,也只根据阴历生日推算,不准确。
父亲是公社社员,母亲是农家妇女。多子女家庭,他也就像所有其他人家的孩子一样,从小就要参加各种劳动。夏秋,在河滩上割草;冬天,赤足在河面上滑冰。在他的记忆里,长到十几岁,还没有穿过鞋子。
受过的苦,练就了他结实的体格。守着黄河,让他学会了游泳。
临水而居,是农耕时代祖辈们求生的理想选择。黄河给了这里人们以生产生活的便利,也让他们时常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因此王三从小就对不知来自何处、何种原因而想要投河的人见怪不怪。
那个时候的画匠营村,很多人都有过水中救人的经历。
王三清楚的记得,某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从黄河边带回来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人:“她在黄河边溜达好几天了,没饭吃,穷得要跳河。”
同样为衣食愁眉不展的母亲为女人换了衣服,并做了一碗拌汤,劝说女人活了下来。
然而同样原因所导致的长期的心情抑郁,那年,母亲过早地去世了。
没了母亲的庇护,十三四岁的王三和他的兄弟姐妹们越发艰难。好在乡亲们没有忘记这可怜的一家人,他们帮助王三父亲盖了土坯房,生产队里的救济也都首先送到王三父亲手上。
王三说他和兄弟姐妹们是吃乡亲们的百家饭长大的,可谓名副其实。
初中一年级那年王三辍学回家,从此扛起生活的重担,在黄河边打鱼卖鱼为生。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王三开始在黄河水中救人。
这一救,直到今天。
“第一次救人应该是十二三岁的时候。那时候画匠营村口有个水疙洞(就是积水而成的深坑),一天午后,我来水疙洞玩水,见三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水中扑腾。水疙洞的水并不深,但那几个孩子太小,进去就没了头顶,我见状,连忙跳进水里将他们拽上岸。”
而真正让王三把救人当成使命的,是1997年。那天他正在黄河公路大桥下的水域乘着小船打鱼,抬头忽然见一个男子从大桥上跳了下去。王三知道这人是在寻短见,本能地发动铁船过去救人。
从此以后,王三就开始关注大桥上的来往车辆和行人。
“那时候这里还是没有任何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的荒滩。黄河水流冲刷的很厉害,河岸线游移不定。而且水流浑浊,看不出深浅。有的地方头几天是浅滩,一场大雨过后,就变了,变得深不可测。包括我们,也是用长长的竹竿插进水中试探了才知道深浅。黄河的这个特点常常让不熟悉这里水性的游人失去警惕,导致意外失足落水。另外近十年通往市区的公交车方便了,来此跳河寻短见的人也增加了。”
寻短见的人当中,有些是因为患有精神疾病,常说的抑郁症。现在王三经历的人和事多了,懂得了这些,便想着救人的同时从精神上和心理上疏导他们。不知不觉,竟也掌握了不少实用的心理学知识。
“哪些人在什么时间段出现,从他们的步履蹒跚,表情木然,就能判断出他们是想不开了。就赶紧凑过去搭话,疏导他们。”
2000年左右,王三开鱼馆赚了钱,买了第一艘快艇。虽然是二手的,但速度比铁船快多了,两座大桥之间,几公里的距离转瞬就到近前,救人也更方便了。
2010年秋天,王三在黄河大桥下救人时,恰好被稀土高新区的一位媒体工作者看到。那以后,他的事迹才开始被媒体广泛关注。
猫狗·大鲵·流浪汉
王三经营着水上游艇项目,还一年四季经营着他的王三鱼馆。
在王三鱼馆,可以看到很多小猫小狗,甚至还有天上飞的,因受伤而滞留的候鸟。
那些小猫小狗,都是村里人搬迁后丢弃的。它们无家可归,就把王三鱼馆当成了自己的家。院子里,房顶上,树荫下,或上蹿下跳,或摇尾乞怜。富于爱心的王三绝不嫌弃它们,安排人把它们一个个喂养的毛顺体肥,撵都撵不走了。
看似小事,却体现着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品格。
“记不清救助过多少小动物了,春天黄河边常有受伤或体弱的候鸟滞留下来,人们就送到我这里,等它们养好伤再放生。”王三说。
让人惊奇的是,他还救过一条当地罕见的珍稀野生动物娃娃鱼。
而且,那条娃娃鱼被打上来两次。
那是2008年的初春,王三正在黄河边巡视,忽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喊他的名字。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打鱼的老张,刚刚捞上来一网,不知道打上来的是一条什么鱼,引来一些人的围观。
“小鲶鱼?这也不大像啊。鲶鱼不长腿。”老张左看右看,觉得惊奇:“我在黄河打鱼打了半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怪鱼,不知道能不能吃?”
王三也没见过。但是,他有个原则,就是没见过的鱼,不能吃,要放生。
“尝尝就知道了,黄河里都是淡水鱼,无毒。”有人出主意。
“不能吃。”王三忙阻拦:“这鱼我也没见过,把它放了吧。”
“哪能说放就放呢?现在开河鱼很值钱的!”老张一把将鱼抢回去。
阻止无效,王三就问老张:“这条鱼你打算卖多少錢?”
老张笑着:“说不定是稀有品种呢,咋不卖个三五百?”
“好吧,那这条鱼卖给我吧。”说着,王三从兜里掏出五百块钱递给老张,伸手把鱼抱过去。正巧,人群中有几个准备放生的人,王三喊住他们,让他们把这条怪鱼一起放进了河里。
时间过去了半个月。
这天,又有人喊王三。王三过去一看,奇怪,同样的地方,同样的鱼。“这鱼怎么又回来了呢?”王三百思不解。
打鱼的老汉兴奋地看着这条怪鱼,再看看王三。
“这条鱼卖给我吧!”王三从兜里掏出一千块钱,说:“上次也有一个老汉打上来这条鱼,我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放生了。这次我给你一千,这鱼和我有缘,我自己养着。”
一条鱼卖一千块钱,老汉高兴得连声说道:“行,行,行。拿去,拿去!”
王三将鱼带到鱼馆,将它放在院中的水池子里。他让媳妇拿鱼食喂它,它竟然不看一眼,像是受到了惊吓,趴在水底一动不动。
半夜,劳累了一天的王三刚刚进入梦乡,忽然被身边的媳妇推醒:“哎,三三,你听,什么声音?”
王三以為有人跳河,一激灵翻身坐起来,急忙问道:“在哪?”
媳妇连忙按住王三,悄声道:“你听,有小孩在哭。”
王三侧耳倾听,果然,院子里传来微弱的婴儿的啼哭声。“院门锁着,院子里怎么会有婴儿呢?”王三穿上衣服,拿着手电筒出门。哭声消失了,只有月光悄然照在天空里。
此时,“哇,哇——”的啼哭声再次响起。
是从池子里传出来的。王三的第一反应就是,谁把刚出生的婴儿扔到池子里,溺婴了!于是快步过去。
电筒光下,王三愣住了。居然是那条怪鱼,正发出婴儿般的哭声。
媳妇此时也出来,见是怪鱼在哭,十分惊奇:“三三,这究竟是什么鱼啊?怎么还会哭呢?”
王三摇摇头,说:“会哭的鱼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老张打了一辈子鱼了,他也没见过。”
第二天,王三把怪鱼拿到渔政部门鉴定。专家说,这是大鲵,俗称娃娃鱼,生活在淡水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按说,大鲵只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岩洞、石穴内的溪流潭水中。黄河这样的浊水里,它是无法生存的。
可专家认定这是大鲵,是娃娃鱼。
娃娃鱼为什么到了黄河里,没人能解释。
或者,它是近些年黄河上下游人工养殖过程中偶尔意外,进入到黄河里的吧?总之这是一条国家明文规定的保护动物。国家级保护动物,只能放生,或交给国家。
至今,王三鱼馆的墙壁上,还挂着娃娃鱼交给专家时拍下的照片。
王三不光水中救人,平日里的善举同样尽心竭力。比如王三鱼馆里打杂的“大侉”。
“大侉”是一个弯腰驼背姓郭的老汉,来自河北,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到王三鱼馆也有十多年了。
还是二十多年前,大侉从河北流浪到包头,在黄河边的煤场上找了个下夜的活儿。
煤场在画匠营村和当时的浮桥之间,煤场主人就是后来成为救援队队员的杨二官。杨二官在开煤场的时候无意中遇见流浪的大侉,便收容了他,安排他在煤场下夜。后来,黄河沿岸环境治理,煤场和小饭馆都被取缔了。不久,杨二官加入了王三的水上救援队。
杨二官加入了救援队,大侉却没了去处。
大侉是个光棍,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于是王三收留他,安排他在鱼馆里打杂。给他开工资,让他攒钱将来养老。
寒来暑往,大侉在鱼馆一待就是十几年。眼看腰弯了,蜷缩了,步履蹒跚干不成活了。干不成活儿,人也变得心事重重沉默寡言。
王三看出大侉有心事,便让媳妇去问他。
结果这一问,把大侉问哭了。他是在担心,自己老了,无能为力了,有一天王三会赶他走。
知道了大侉的心思,王三夫妇就商量,就当自己的老人养着他吧。
但是大侉不放心。毕竟自己和王三无亲无故,他凭什么要收留自己一辈子?
“十多年了,有感情了,我心里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老人,你如果不放心,那我们就做个公证,将来我给你养老送终。”王三对大侉说。
为了打消大侉的后顾之忧,王三带大侉回河北老家办了身份证明,自己出钱,通过民政部门将大侉安排在了包头市的一家养老院里。
水上救人二三事
问起王三救人的故事,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一次冰上救人。
那是某年临近春节的一天,冰封的黄河白茫茫一片,在正午的阳光下亮得刺眼。一男一女在冰面上走着,另外有三个女人在岸边祭祀烧香。还有远处几个冰钓爱好者正忙碌(冰钓就是在冰冻的河面上凿出一个窟窿,之后往下垂钓)。
相伴的一男一女,女人身穿红色羽绒服,手里拿着一张哪里讨来的什么“符”走在前面,后面的男人与女人保持着三五米的距离,低头在想些什么。
“那个女人掉水里了!快!快拉她一把!”岸上忽然传来三个女人的惊叫声。
男人抬头,前头的女人已经不见了。
亮闪闪的冰面上有水漫出来,水中有人伸着手臂在拼命挣扎。男人来不及多想,往前一步意欲施救,结果自己也滑入水中。
岸上,三个女人不停地大声呼救,冰钓的人从纷纷跑来,有人同时拿出手机报警。
此刻,王三正在离水面百米之外隔着绿化带和一条公路的鱼馆吃饭。接到警察打来的电话,他连忙扔下碗筷开车赶到了河边。他知道,人一落水,三两分钟之内还在挣扎或许有救,而一旦沉下去,便会随着冰下的激流,不知道被冲到哪里去了。
何况是寒冷的冬季,落水几分钟,人就可能失去知觉。
王三停下车,远远看见冰面上露出一颗人头,是一个男人脖子被卡住,身子已经在水下了。
但他还活着!
王三飞步向男人跑去。谁知才跑了二十来米远,脚下的冰面就开始发出“砰砰”的炸裂声。同时,男人周围的冰面也开始坍塌,冰下的河水迅速涌上冰面。
王三不敢贸然前进,他急忙返回到岸上,穿上救生衣,找了绳子系在自己的腰间,然后趴在冰面上,朝着男人爬去。
一般人看来,冬天的黄河是安全的,因此冰封之后,常有冰钓的人开车上冰,甚至有人开上越野车在冰上玩漂移。
只有熟悉黄河的人才知道,冰冻后黄河会有很多出气孔,就是王三所说的“亮子”。“亮子”里的水漫过冰面,人一不小心便会滑进去。
而这个男人和女人不仅不知黄河水性,而且都不会游泳。加上隆冬水寒,两个人只剩下本能的乱扑腾。
巧的是男人乱扑腾的过程中,脖子卡在了“亮子”边缘的冰块间。他就一只胳膊搭在冰面上,借助冰块的浮力本能地坚持着,直到王三向他跑来。
王三爬到男人面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用力往上拽。
但奇怪的是,男人身上像是坠了什么东西,拽不动。
王三没办法,见冰面上有块木头,便捡起木头开始砸冰。只听见“哗啦”一声,冰塌了,男人的脚下,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像降落伞一样陡然张开,一个女人的两只手紧紧抱着男人的大腿,随即漂了上来。王三这才知道,原来冰下还有一个人。
王三连拖带拽,将两个人抱到冰面上,他将绳子的一端扔给岸上的人们,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将这落水的二人救上了岸。
时间太久了,王三也不确定这两个人是否都还活着。他上车打开暖风,众人将这两人抬到车上开始施救。
最终,男人得救了;而女人,已经没了生命的迹象。
“我如果当时在场就好了,肯定来得及,就吃个饭的空。”一条鲜活的生命没有了,王三至今感到惋惜。
后来王三才知道,那女人是因为身体不好,找村里的“大仙儿”给写了个“符”,说是扔到黄河里,病就祛了。谁成想,竟命丧黄河。
而这样的蠢事,已经发生过多次。包括每年冬天外地来烧香还愿,不知水性掉进“亮子”里的。
王三记忆深刻的是山西来的一家三口,一个男人和母亲、姐姐来许愿。三个人在冰上走着,男人感觉脚下不对劲,只喊了声“你们别过来!”便掉进亮子里,不见了踪影。
母亲和姐姐回到岸上哭得撕心裂肺,母亲双手不停地刨着僵冻的枯草,把十个指甲硬是给刨掉了。
“真看不下去……”王三說:“那男人想生男孩,便找大仙儿看,大仙儿给写个了符,让扔到长流水里,结果……”
为了预防万一,王三在黄河边有亮子的地方拉起了警戒线,岸边也竖起警示牌。
“这几年少了,但是还有。科学高度发达的时代,有的人就要信这个邪。”王三叹口气:“每年因为冰钓而掉进黄河里的有,车开到黄河里的也有。”
还有一次,是三月中旬,黄河已经解冻,看流凌的时节。一辆18路公交车停在黄河大桥北侧,从车上下来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
眼看女孩下了公交车,就径直向路边的电线杆跑去,然后抱住电线杆一边往上爬,一边伸手想拽上面的电线。
大桥下的王三看到这一幕正感到奇怪,就见没有拽住电线的女孩离开电杆,疯了一样跑到黄河大桥上,毫不犹豫翻过栏杆跳了下去。
王三来不及多想,赶紧向女孩投水的地方游过去。
湍急的河水拖着浮冰,随时可能撞击到王三的身体。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等王三游到女孩身边时,眼看她已经向下游漂去。
完了,王三想,逆水救人好救,顺水救人可就难了。好在黄河里漂浮的冰块儿阻止着女孩,顺流而下的速度被大大降低。王三憋了一口气,一个猛子扎了过去。
接近女孩时,王三一把抓住她的头发,把她从水里拎了出来,接着拽住她的胳膊,拼命地往岸边游。
刺骨的寒冷。冰凌不断地在他的身边飘过,甚至会撞到他的身上。王三咬紧牙关,渐渐地,还是体力不支,动作也慢了下来。
此时,岸上的人见情况不妙,都在喊着,让王三放弃那个女孩。
但王三没有放弃。他知道,这一放弃,女孩就再也回不来了!
他一只胳膊拖着女孩,一只胳膊还在不断地游动。距离岸边还有四五米的时候,王三感到自己已经不行了,没有一点力气,就要坚持不住了,无法靠近河岸。
此时松手,女孩必死无疑。
苍天有眼。
就在王三彻底绝望的时候,有人发现岸边有一棵葵花杆,葵花杆的顶上还有个弯头。人们将葵花杆拾起来,小心翼翼地递到王三的面前。
王三伸手搭住葵花杆的弯头处,就这样,王三和女孩被轻轻拉上了岸。
女孩获救了,想起这次救人的经历,王三感到很后怕。但,后怕却不后悔。“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我救的人还活着,我就不能放弃她。”
后来人们了解到,女孩是个大学生,因为失恋而想到了自杀,她坐18路车来到黄河边,先是想触电,后来见触电不成,便从黄河大桥跳了下去。
王三的爱人给女孩换了衣服,又打了120,将她送到医院,后来,便再没联系。
“这是最让我后怕的一次,就差一点,我就要坚持不住了。”这次救人后,王三的身体也被寒气侵蚀,好长时间都没有恢复。
“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呢?”
“我肯定还得去救。眼睁睁看着跳河的人在我眼前消失,看不过去。”
“我们救起的人很少留电话,跳河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尽量不要再提及,再者,我们救人不求回报,也有拿钱来感谢的,但我们从来不收。不过也有例外,有个跳河多少年以后寻来,和我成了好朋友的。“王三笑着说。
也是一年初春,那天,王三正拿着一架望远镜对着远处的黄河大桥察看。
不一会儿,镜头里出现了这样一幕:一对年轻的恋人好像在黄河大桥上吵架,小伙子一激动,脱下外套扔到黄河里。
姑娘指着漂走的外套,着急地喊了句什么,小伙子忽然从大桥上跳了下去,朝被冲走的衣服游去。
透过望远镜,王三盯着黄河里奋力游泳的小伙子,小伙子水性很好,不像是要自杀的样子。
王三觉得这对恋人可能是在开玩笑,并没有在意。但不一会儿,就听到小伙子在黄河里呼喊:“王三!快点救我!“
王三这才发现,那衣服已经被湍急的河水冲到了黄河对岸,小伙子体力明显不支,动作开始慢了下来。王三赶紧发动铁船,向小伙子驶去。
船靠近小伙子,王三用一个铁钩子勾住对方的衣领,将他拎到船上。
原来,小伙子和戀人拌了几句嘴,一生气,便将恋人给他买的新衣服扔到了河里。随即他想起衣服里有三千块钱现金,便奋不顾身跳下河去捞……
小伙子得救了,衣服也捞了上来,可是衣兜里的现金没有了。小伙子急得又要跳河,王三连忙拦住,说:“别了,你需要钱,我给你……“
多年后,小伙子和爱人来到鱼馆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如果当年没有三哥,我早就葬身黄河了。我必须当面给他磕个头,没有三哥,就没有我的现在。看,现在我和爱人结婚了,有了孩子,我们一家三口多幸福啊!”小伙子哽咽着说道。
后来,小伙子和王三成为了好朋友,他常带朋友来王三鱼馆品鱼,在生意上照顾王三。小伙子遇到困境时,王三也在经济上帮助他,两个人处的像亲兄弟一样。
他用生命守望生命
30多年的坚持,王三从默默无闻,到被媒体发现,他的事迹先后见诸本市、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报刊和广播电视媒体。
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王三先后获得“自治区道德模范”、“感动内蒙古人物”等殊荣。
2012年,王三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3年,王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并在同年9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上,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三十载斗转星移,一部望远镜、一艘小皮艇、5公里长的黄河堤坝,这位忠义农民不言不语,执着坚守,用行动感染、影响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王三荣获“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
王三至今还记得当时***总书记握着他的手,对他说的那句话:“不容易,继续发扬。”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总书记的话给了王三无限的力量,当年,在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支持下,成立了“王三黄河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救援队在河边搭建了三间彩钢房并安装了监控。只要在监控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有人跳河,都能及时得到救援队的救助。
2016年,“王三黄河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荣登中国好人榜,央视《聚焦三农》栏目对他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进行了专访。随着央视专题节目《黄河岸边的生命守望者》的播出,好人王三的名字在包头也开始家喻户晓。
王三自成立救援队以来,队员已经由之前的七人增至现在的十三人。在王三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渔民加入了救人的队伍,他们不是救援队队员,但是他们只要看到有人落水,便会及时通知王三,和他一起救人。
这个常年守护在黄河边的忠厚汉子,却不喜欢别人叫他英雄,他常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我从小生长在黄河边,是这里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早就饿死了。”
“我常常想起我的母亲。我知道失去亲人的那种痛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挽救一条生命,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大道理我不会讲,我只知道我这辈子就守在黄河边做救人这么一件事,就值了,我想母亲若在天有灵,她也会为我感到欣慰的。”
王三甚至不会说普通话,活到现在,他只学会了一句纯净的普通话:“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尽快离开冰面。”
就是这句话,王三说了无数次,说了多少年。
寒来暑往,年过五旬的王三依然坚守在黄河岸边,三十多年来,他用善良和勇敢在黄河岸边筑起一道生命的堤坝。
大河浩荡,生生不息,人的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王三却用自己的坚守让生命变得广阔和厚重。
王三,一个人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了整个社会。这个朴实的农家子弟,他用生命守望生命。
“他叫王三”,救援队队员们说:“我们都叫他好人王三”。
作者简介
张洪钧(张洪君),媒体工作者,2008年开始在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新闻中心任职。新闻作品之外,小说、散文、杂文、诗词等散见于国内多种报刊。
水孩儿,原名吴艳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诗集,散文集等十余部,其中非虚构《二月或雨水/封城记》入选2020年度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扶植项目,纪实文学《黄河好人》入选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重点文艺工程扶植项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