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向明
你不一定要最终留在北京,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要让它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才是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
——题记
前段时间,偶然在朋友圈里读到了一篇关于青年毛泽东“北漂”的故事,文章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你不一定要最终留在北京,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要让它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才是北京的正确打开方式。”回想自己的“北漂”历程,竟和青年毛泽东的“北漂”故事是如此相似——或许有千千万万的“北漂”也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吧——出身农家,高校毕业后远赴京城谋生,经常厚着脸皮去“巴结”成功人士乃至社会名流……
那是二〇一〇年夏天,作为理科毕业生的我,却放弃了深圳一家基因研究院的对口工作,只身北上寻找自己心中的“写作梦”。一番苦寻后,我最终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字功底,顺利进入到一家图书公司,当起了图书编辑。这份工作薪资很低,月薪仅三千元,每个月除去房租、水电以及伙食、交通费等,基本所剩无多。不过,我依然对这份工作百般珍惜,因为我热爱这样的工作。
由于工作期间表现尚好,又有理科背景,我很快从普通编辑升为科普编辑室主任。“官”虽小,责任却很大。我需要时常跑到外面去参加各种图书展览,观察各种“图书销售排行榜”动态。尤其是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成为我最常去的地方。我隔三差五地就会跑去那里,观察最近的“排行榜”,并研究“排行榜”上图书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每当我发现好的案例,甚至不惜血本将书索性买了回去,进一步仔细研究。
在出版圈子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出一本书,先读一堆书。”我清楚地记得,当时为了策划一套《呱呱博士》思维训练系列图书,我跑遍了京城各大书店,将《可怕的科学》《冒险小虎队》等类似的系列图书统统都买了回来,堆在了办公室,然后一一反复地研究分析。就这样研究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策划思路和创意。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当时策划的《呱呱博士》系列图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后面我们陆续出版的几套图书,市场反响都不错。尽管未能荣登各大“排行榜”,但至少在出版圈内已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只是好景不长,伴随着图书市场的日渐衰落,老板却执意要转型去开发一款网络学习平台,并安排我们一拨人负责平台文字内容的编辑,另一拨人则继续负责编写图书。作为小小管理者之一,我自然是带个几个编辑早早地进入到了平台开发这拨团队。为了赶进度,加班固然成了常态。而伴随着平台的进一步开发,慢慢地也就变成了所有的人都在负责平台文字内容的编辑。自然,这跟我们这些爱好写作乃至怀抱作家梦想的图书编辑们来说,是“水火不容”的。于是,仅两年多,公司的编辑们都陆续离职走人了。而我,咬牙坚持到了最后(准确地说,我是倒数第二个走的)。临走前,我还跟老总写了一封长长的辞职信。这也是迄今我写过的唯一一封辞职信。我在信中,表达了诸多的不舍、不甘,以及对于“北漂”生活的无奈。
离开图书公司后,我想再换一份不同的工作。于是,一番周折后,我如愿进入了住建部系统的一家纸媒机构,做起了媒体记者。记者这个身份似乎一下子给我带来了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的工作和生活。我经常需要采访各大企业负责人、高校教授、协会专家乃至部委官员。能和“大牛”们打交道,我顿然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而这些,是我之前想从未曾想过的。
这份工作一度让我兴奋不已,并终日乐此不疲。用记者圈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不过,有时也曾听到同事这样自我调侃:“我们一个年薪才几万的‘新闻民工’,却总与年薪百万的‘大牛’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看似惬意,实则‘宝宝心里苦’啊!”是的,在这个以房以车以年薪论身价的浮躁社会,这话似乎不无道理。但是又一想,或许正是某次在与“大牛”聊天的过程中,学习到了某种闪光的思想,甚至碰撞出了革命性的火花呢?要知道“辉煌太阳能”总裁金杨林等可都是“新闻民工”出身的“大牛”。所以,每次采访我都会仔细聆听“大牛”们的真知灼见,甚至怀抱着一种对意外收获的憧憬。
倾听“大牛”的口若悬河,总是若有所悟,却又难以透彻。这种感觉似乎是我们在采访中获得的最多的一种尴尬体验。我曾采访一家装饰集团的老总,他谈及公司的未来蓝图时,就情不自禁地眉飞色舞起来,对公司未来的上市和发展,信息满满,胸有成竹。他说:“我们始终着力打造最精良的设计师团队,这才能让公司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实,这话等于没说,但又似乎什么都说了。只是缺乏实战经验的我们,难以悟透其精髓罢了。还有一次,我采访一个旅游开发公司的老总,倾听他畅谈人生观、世界观,勾画未来人类美好生活社区。或许是因为他讲得太精彩了,以致我已然进入了他所勾画的“世外桃源”中,甚至到了忘我的状态。而这个“世外桃源”,是他正在开发建设的一个特色小镇。说心里话,还真不得不佩服他编故事的能力!
倾听“大牛”的故事,每每总感觉像是听了一堂成功学课。只是,听时热血沸腾,醒时却冷静如水。我们记者的工作就是负责将别人的精彩故事转述成文字向读者呈现,仅此而已。我们一个连一平米房子都不敢想的“北漂”,何以敢想一个集团公司的发展宏图,更何以敢想一个特色小镇的发展大计?我忽然又想起在另一篇文章中曾读到的这样一句话:“也许你一辈子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但你见识过,你打过交道,你至少知道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能闻此道,此番亦无憾!
“北漂”十余年,从图书编辑到媒体记者,我依然奋斗在文字的崗位上,寸步未离。如今,传统媒体已是江河日下,但我依然在彼岸坚守。尽管我也不知道自己最终会不会留在北京,尽管如今我也还只是一个“穷北漂”,但我自认为,在北京过的每一天,还是值得的。我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生活,生怕错过了任何一次与“大牛”对话的机会,乃至任何一堂珍贵的周末讲座。我每天都在不断地去尝试着像打开一本书、一份报纸一样去打开北京,希冀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平凡的生活中抓住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或许某一天就茅塞顿开,成了“社会最需要的人”呢?明天的事,谁又能说得好。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