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虞伯轩的散文

时间:2024-05-04

虞伯轩

草木一秋·古塔千年

别以为虎丘只是一座塔,其实它是一座山丘,曾经的名字叫海涌山。

虎丘更像一座城,河道就是它的护城河,沿着护城河是它的外环道。中心建筑外围一圈是它的内环道路。有无数条小道可以通向中心岛虎丘塔。

参天古木,郁郁葱葱。大树撑起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大树下层层叠叠的植被,营造了一个绿色的秘境。竹林,茶园,三两游客,世外桃源。这里是护城河的外环,河道内侧的虎丘和外面的市井人家,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巍然屹立,古朴沧桑。明显残缺的砖瓦是千年古塔的外衣。裸露的塔体失缺了它原有的棱角。蓝天,白云,古木,池水,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宁静祥和。瓦楞草,蒲公英,垂蔓,狗尾巴草,在参差不齐的砖瓦缝隙摇曳,像是借着巨人的肩膀来寄托自己对天地的探索和对永恒的渴望。

北倾3.58度,错位2.34米,塔身顽强挺立。它默默看着游人一个个来来去去,看着姑苏城的一次次繁华和落幕,看着一个个朝代的兴亡和更替,它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会记得它所经历的千年风雨。

桥面上有两个神奇的井洞,是山僧为了方便提水而凿。剑池的名字一说形状像平铺的剑,据说是孙权和秦始皇都来这儿挖掘寻找宝剑开凿而留下的深涧;又一个说法是因为阖闾墓里陪葬着3000把鱼肠剑。剑池的旁边有很多历朝历代的摩崖石刻,王羲之留下的篆体“剑池”,米芾书“风壑云泉”,洞口的“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所写。不过你细看会发现,“虎丘”两字结构似显松散,尤其那一撇,明显没有“剑”字那一撇有力,“剑池”两字则结构紧凑严密。原来“虎丘”二字是后人修葺时所书,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

走出剑池,外面是一块平坦、开阔,稍稍有些倾斜的石坡。今天刚好坡上有剧组在拍摄明代古装戏,身穿明代服装的演员,或走位,或替补,或在石阶上休息。看得入神了,我也似乎成了古装戏里的一员。

碑亭,水井,摩崖石刻,每一块砖,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述说着一个个不被遗忘的故事。

真趣狮子林

狮子林,我儿时的最爱。

穿过前厅,从侧门径直跑向假山,玲珑剔透,洞壑宛转,还是那么灵动,震撼。

不由分说钻进山洞,抬头见一个小妹妹正在我的头顶蹲着,仿佛触手可及,但是怎么也找不到爬到假山上方的路径。顺着小道踏着窄窄的台阶,进入另一个山洞。山洞有几个出口,我随机选了一个,竟然到了最底层的一汪池水旁。池中水波粼粼,鯉鱼嬉戏,水面的石桥近在咫尺,和我却并不相通。盘旋而上,眼前豁然开朗,已达假山顶部。

纵目四望,发现假山围成一个圈,把亭子包围在当中。奇石林立,总有一点儿像狮子,或仰头长啸,或低头沉思,或凝神远望,或开怀大笑。这便是狮子林得名的由来。一说当初僧人们为天如禅师修建禅院,天如禅师曾得法于狮子岩,禅师就给自己的寺院取名狮子林。后来狮子林又被世家买下,成为他们的私家园林。僧人在此悟道,世家在此旅居,游人在此览胜,而我却在此找到了童年的快乐,永恒的真趣。

在山洞里来回穿梭,爬上爬下,不厌其烦。在低处轻轻地抚触假山旁边池塘里的荷叶,感受池塘上吹拂过来的微风;爬到高处,将整个池塘尽收眼底,水池中还有画舫和九曲桥。画舫里的昆曲表演,引得游人驻足观赏。山洞无穷多,乐趣也是无穷多。

桂香幽幽,坐在紫藤架下,看着褐色的豆荚长着细细的茸毛,像风铃一样轻轻摇动,聆听风吹竹林,银杏叶随风飘落坠地的声音,真可谓:“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落日的余辉静静地洒在池塘对面的真趣亭上,乾隆当年巡视江南在狮子林留下的御笔“真趣”二字,浑厚蕴藉,珍贵无比。我默默思索着真趣的含义,是说皇上在山洞里找到的童趣呢,还是说在狮子林里找到了大自然的意趣呢?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