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爱的教育才是崇高的教育

时间:2024-04-23

朱仲南

常听说,一个人经历的事多了,就不容易流泪了,这当然有它的道理。可我们同时也发现,一个人经历的事多了,却更知道为什么去掉泪,为了什么不应落泪,这更像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我们的社会更需要这样的人,而不是麻木的人,不是心如铁石的人。

当我们一想起那长着苹果脸的小女孩,由于成绩下降,被老师粗暴生硬的“话语”吓着了,喝农药自尽了;想起那可怜的小女孩,被老师一戳脑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额头碰到了桌子上;当我们想起那些可怜的孩子,仰着脸以为老师会给什么好吃的东西,谁知道老师却在小囡、小毛弟嘴上、脸上涂芥末,想起这些,总难免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难以平静。那张“苹果脸”很想侧过头来问我们:老师,你爱我吗?叔叔阿姨,你们爱我吗?

南京很多年前有一位叫斯霞的老师,大声地提出“爱的教育”,出于那个年代的大背景,没什么人重视她这句话;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老院长陈月清,提出学龄前幼儿教育不应死记硬背,应在“玩得好,吃得科学,睡得好”处下功夫。由于各种急功近利,虚伪而不科学的政绩观干扰下,也不曾受重视。整个幼儿教育,整个学龄前的教育,各施各法,有的比较好,有的古古怪怪;有的幼儿园根本不像幼儿园,没有欢笑,没有喧闹,没有跳跃追逐,像养老院;有的放任自流,你追我打,压根儿没有一丝一毫调教过的痕迹。在不少的幼儿园,把教育办成产业就旗帜鲜明,把教育办成神圣的事业却闪闪缩缩,底气不足。

教育强,民则强,国家才会更强,这是乡下老农都懂的道理。要教育强怎么办呢?就要打牢基础,从小抓起,从第一个“纽扣”怎么“扣”开始教,从怎么端饭碗开始教,从怎么系鞋带开始教,从怎么称呼人开始教,从怎么洗脸刷牙开始教,从怎么盖被子开始教,从怎么讲“礼”开始教,从怎么看太阳月亮开始教,从怎样跟小伙伴相处开始教。一切应在兴趣中,游戏中,歌声中学习,而不是那种生硬的灌输,那种不伦不类的各种培训班,那种机械的,没有欢乐,扼杀天性的说教。幼儿教育,学龄前孩子的教育,更不是戳针孔,戳脑袋,涂芥末的那种残忍粗暴的方式。幼儿园应该是孩子的新的摇篮,也是国家的摇篮,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不可漫不经心,不可无所用心。

笔者多年前曾当省的教育学会专职秘书,是专职干部,很痛心地发现我们教育的短板中低幼教育是比较明显的一块。其中社会上鼓吹的神童教育,对神童的吹捧甚嚣,老师们就盼望自己的幼儿园里有好苗子,想培养出“尖子”,结果大多数的孩子被她们认为平庸,不去细心引导,不去循循善诱,不去启发式教育,或用专业教学压倒有趣味的品性的培养,使孩子们一听上学就打怵,一说上幼儿园就哭。那么早就灌输文化知识对极少早熟的儿童或许有好处,但生硬的虐童,生硬的教学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

末代皇帝溥仪,三岁时便有几个老师天天在身边教他,但三岁还不是智力开发最好的岁数,你压他,灌他,结果使他对学习充满厌恶,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几十岁时还不会系鞋带,不懂穿衣,不懂治国理政。这说明,教育是一门科学,必须循序渐进,必须循循诱导,才会使人产生学习兴趣,才能使智力得到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还存在虐童的事情,还存在着打耳光、揪耳朵、撕衣服的事情,還存在打着挫折教育的幌子给孩子一种不讲方式方法的粗暴的教育,此类事甚多,不必一一道来。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充满爱心去爱孩子,重拾童心,在不忘自己初心的同时,充分理解家长的初心。

我们和许多家长一样,喜欢的照片有许多,但如果选家长和孩子的合照,选神态与心境很安逸、放松的照片时,我们会选习主席当年在福建工作时,用自行车载着女儿骑车回家的那一张。我们认为那种父爱,那种平和的爱,它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教学的妥帖,因为孩子没有背一个硕大的书包,没有那种恐慌和不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