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_林诗涵
写简历
文_林诗涵
一
每位毕业生的电脑里修改次数最多的文档,一定是个人简历。无论你因碌碌无为而东拼西凑,还是因经历丰富而难以取舍,都必须学会把这二十几年的经历概括在一张单薄的A4纸上,然后和成百上千位竞争对手的简历一起,送到手握生杀大权的HR手中。毕业生们互相攀比学历、成绩、证书和实践经历,比谁登过的山更高,谁见过的海更辽阔,由于难分伯仲,很大程度上还要比一比各自的运气。
没有人会否认,写简历是一门技术活儿。
二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简历的第一部分通常是教育背景。我从小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幻想,闯过独木桥,挤进象牙塔,没想到初到北京便被校车拉到了六环外的玉米田,成日里忍受着肆虐的妖风;我从小因沉迷于“和学习无关的闲书”而与老师、家长打了多年的游击战,立志上大学后要博览金庸、琼瑶和“上下五千年”,没想到新校区根本没有图书馆;我从小就和班干部们存在“阶级矛盾”,没想到在大学里被委以重任,经常带领同学们学习雷锋精神,重温革命历史;当然,从小在年级排名中占据有利位置的我,也在大学里充分领会了“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思想精髓,在期末考试前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刷夜军团”……而这一切在简历上只有一行字:大学及专业名称,平均分和成就若干。
大三时,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去英国交流的机会。由于通知得太迟,没有合适的候选人,材料不齐全的我便跑到学院办公室讨价还价:“与其浪费名额,不如推迟截止日期,给我一个机会呗!”递送材料后,对方学校遗漏了我的申请,本校老师又一问三不知,录取通知书迟迟不来,我便坚持不懈地用邮件“轰炸”英国学校官网里的所有联系人,直到有人去重新审阅申请记录。终于抵达了英国,我又因疏忽大意,既没有预订酒店也没有带信用卡,不得不每晚拖着大行李箱在一家家旅馆寻找空房,然后在第二天清早重新流落街头。学生会里的房屋中介告诉我看房需要等一周,我用力一拍桌子,说:“不行,我今天就要看房!”于是,他们真的给我找到了房源。房东表示需要处理一些手续,下周才能入住,我更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说:“不行,我马上就要入住!”于是,我就住进了新家。
这段异国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了“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事实上,人生中的大多数成功都不是顺其自然来的,而是争取来的。你不争取,成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这段经历在我的简历上也只有一行“特别的教育经历”而已。
简历上紧接着的是实习经历。“掌握专业技能”指的是穿着高跟鞋在打印机前站3个小时;“市场调研和数据搜集”指的是翻完十几页百度的搜索结果,终于在某广告页面上找到了一个真假难辨的数字;“用功刻苦”指的是每天下楼十几趟,帮老板买水、买饭、取快递;“处理重要文件”指的是把几百页文件归档到几百个不同的文件夹里,或者是将堆积足有半人高的废弃A4纸一张张塞进碎纸机……
我没能写进简历的是,当我第一次意识到99%的工作都是重复劳动时,我对尚未开始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难以抚慰的恐慌。然而,经过越来越多的磨炼和观察,我终于发现,社会系统的运作本就是基于零部件的运行,超人也需要有人为他缝制斗篷,拯救世界也需要从小事做起。
“志愿服务”在我的简历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一栏。有一年冬天,我在尼泊尔支教,住在当地人的家里,为了招待我,女主人把家里唯一的一只下蛋的鸡杀了。由于种姓制度,这家人从来不与我一起进餐。有一天晚上,我莽撞地闯进了天台上的厨房,他们一家人正在吃晚饭。每个人面前的圆盘里堆着小山似的米饭,被一种豆子汤淋透,盘底散落着几根脱了水的青菜,不见半点儿肉星。他们灵活的手指在盘子里翻转,捏一团湿漉漉的米饭塞进嘴里,绿色的汤汁滴滴答答从指间流下。不借助餐具的进食方式使得这幅画面的饥饿感尤为强烈。女主人讪讪地笑着,接过我的餐盘,她的小女儿直勾勾地盯着餐盘中剩下的几块鸡肉,眼神里是藏不住的渴望。
偶尔有面试官询问我从尼泊尔支教的这段经历中学会了什么,我会回答“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和“适应能力”等几个词,然而,每次闭上眼睛,我想到的都是那家小女儿的眼神。食物越是单薄,越是意义深重。我真正学会的正如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的开篇所写:“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简历的最后一栏是“爱好和技能”。当我终于艰辛地发表了数篇文章之后,我才敢用10号字小心翼翼地在技能一栏敲下“写作”二字。这两个字的背后,是垃圾箱里的无数稿纸,是少年时代隐秘的梦想,是反复的自我肯定和否定,是久久不能磨灭的渴望—而总结起来,也不过是简单的两个字而已。
三
临近毕业季,在经历了无数次修改之后,我的简历终于从粗糙贫瘠,变得清晰精致。一天,我偶然翻阅到中学时代的读书笔记,重读了辛波丝卡的一首诗《写履历表》:
需要做些什么/填好申请书/再附上一份履历表/尽管人生漫长/但履历表最好简短/简洁、精要是必需的/风景由地址取代/摇摆的记忆屈服于无可动摇的日期/所有的爱情只有婚姻可提/所有的子女只有出生的可填/认识你的人比你认识的人重要/旅行要出国了才算/会员资格,原因免填/光荣记录,不问手段/填填写写,仿佛从未和自己交谈过/永远和自己只有一臂之隔/悄悄略去你的狗,猫,鸟/灰尘布满的纪念品,朋友,和梦/价格,无关乎价值/头衔,非内涵/他的鞋子尺码,非他所往之地/用以欺世盗名的身份/此外,再附张露出单耳的照片/重要的是外在形貌,不是听力/反正,还有什么好听的/碎纸机嘈杂的声音。
经过了大学四年,我终于对诗人字里行间的情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曾纵身跃入湍急的河流,也曾怯懦蜷缩在岸边的丛林;我曾在黑夜里徘徊于十字路口,也曾在朝日下如朝圣者般坚定。我曾深爱过,却了无痕迹,也曾敷衍过,终究难以释怀。梦想生根发芽,枯萎死亡,然后重新生根发芽,重新枯萎死亡。我经历了这一切,在简历上却只有几句套话,描述我的学历、成绩、证书和实践经历。
有人说,当今的教育制度培养出的人才,就像是一屉又一屉的小笼包,虽然个个雪白饱满,却过于雷同。然而,我相信每一份简历的背后,都蕴含着成长中的无数辛酸和喜悦,独一无二,不可复制。它们就如同小笼包里的馅料,真正决定了我们是谁。
毕竟,能够总结的只是经验,难以言说的才是青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