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10月在《百家讲坛》开讲《彭林说礼》。
Q:中国人在国外不守礼和不知礼的新闻屡见不鲜,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似乎礼仪已经消失。我们还能叫“礼仪之邦”吗?
A:如今的社会,家庭没有礼仪,学校没有礼仪,社会也没有礼仪,如果说有,也是西方商务礼仪。由于没有文化自信,我们的婚礼已经全盘西化;成年礼则是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仪式;过生日不仅模仿西方人吃蛋糕、吹蜡烛,还要齐唱外国歌,这在全世界恐怕是独一无二的。这还能叫“礼仪之邦”吗?我看至少目前不能。
Q:中华礼仪与西方礼仪的根本不同是什么?
A:西方礼仪是近代才出现的,基本特点是注重外表,注重量化。例如穿西服时衬衣领子要高多少,用餐时刀叉如何使用,衣裤的色调如何搭配,笑的时候露几颗牙等,主旨在于体现贵族的高雅。中华礼仪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主要特点是内外兼修,文质彬彬;诚敬待人,谦虚自守;礼尚往来,彼此尊重;讲究伦理,尊老敬长等。中华礼仪是道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高低贵贱,都要通过礼仪来修身进德。
Q: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知礼、懂礼的人?
A:礼仪形式非常繁复,但有四个关键字:敬、净、静、雅。
敬,就是尊敬、尊重。敬是礼的核心,礼的作用就是表达内心的敬意。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应该先尊重他人,再希望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净,是洁净。在礼仪场合,身体和衣着一定要整洁,所有的器具和食物都要洁净,这也是表达内心敬意的方式之一。
静,是安静。绝大多数人都喜欢有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使身心得以休息。说话小声,处处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一种高贵的教养。
雅,是文雅。衣冠整洁,举止有度,谦退自守,彬彬有礼;言谈高雅得体,会使用敬语与谦语,这是君子应有的风范。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你大体上就是一个懂礼的人了。
Q: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有什么样的职场礼仪?
A:中国的传统是尊老敬长,对长者、尊者要尊重有加;对平辈要秉持“自谦敬人”的原则,把对方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来尊敬;在晚辈面前,不要倚老卖老,要多看他们的长处,同样抱着尊重的态度。你若是能这样与周围的人相处,他们一定都会同样尊重你、爱戴你。
Q: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送礼成了常态,如何才能送好礼?
A:当今的送礼之风很成问题,大家互相攀比礼物的贵贱,甚至以送礼为名行贿,礼物的本义已经丧失殆尽。礼物贵在心意,而不在于物质价值。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收了对方的礼要找机会还礼,不白占别人的便宜。如果你送的礼物太贵重,就会增加对方还礼的负担,等于给人家出难题。我主张礼物要小,要有意义,送本好书,送件小纪念品就行,彼此都没有负担。当然,这种风气需要慢慢培养。
Q:怎么重塑我们的民族形象?
A:礼是文明民族的文化表征,在对外交往时,民族礼仪可以彰显自己的文化形象。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不是成天喊口号就行的,而是需要全民族的艰苦努力。人的觉悟有先后,最先觉悟的人应该“以先觉觉后觉”,勇敢地站出来,为周围的人做表率。鲁迅批评中国人喜欢做看客,见胜兆纷纷聚拢,因为里面有我一份;见败兆则纷纷逃散,这不关我的事。他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兴国的责任,民族的改观就指日可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