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薛梅
刘福君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的神奇在于,他将诗歌与土地做了深情的互换,他让他的上庄村成为一首丰饶的大诗,让他的诗成为一座散发着泥土气息、闪耀着人性简质之光的村庄。诗与上庄,共同成就了福君的人、岁月与生活。
记得爱伦坡在《人·岁月·生活》中记录了一段马雅可夫斯基对诗人的诙谐表达:“我不是炉子,不是大海,不是鼠疫。”这似乎消解掉了诗歌的严肃意义,消解掉了正统的诗歌期待,但细细品味,他恰恰是在道出诗的本质所在。仿佛一种默契,爱伦坡所记录的这个书名,恰从严肃的立场呼应了马雅可夫斯基的深旨之处。诗歌不是知识,不是教化工具,不是哲学和神学,诗就是人、岁月和生活,是源于人、岁月和生活的最真切的感觉,它让我们共同的人性躯体变得真实可信、生动可见、清晰可闻,在面对生活的存在中,能够追寻生活的真相、发现灵魂的去处。应该说,是诗歌确立并转变了独立个体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界限,而成就了一种緊张又默契、矛盾又相依的关系。
《刘福君诗选》,是从他的《母亲》《父亲》《我的大红》《我乡下的祖国》等诗集中萃取出的精华之作。如果体察刘福君诗歌创作的整体观,且不说这些书名所鲜活而出的人、岁月和生活的光芒和底色,正是刘福君以及他在场的“诗上庄”,就将现代性视野下的诗人与土地的传统和再生做了诗意的建构。刘福君诗歌的意义恰恰在于,他以“返璞归真,静水流深”找到了土地与诗歌在与时代性、人民性、文化自信和创造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元素之间的血脉联系。毫不夸张地说,“诗上庄”作为一个已经走向世界的诗歌小镇,它赖以骄傲的,就是这片土地上养育出的一代代诗人和他们的诗篇。这片以诗歌而颇负盛名的土地,不仅有自己的村歌、诗刊、诗歌园、诗人之家,还家家有家训,户户有藏书,并先后走出了刘章、刘向东、刘福君、刘芳4位中国作协会员,11位省作协会员,被文坛誉为“诗上庄现象”。诗人刘福君就是让这片土地成为诗歌传奇的缔造者。“诗上庄”,是刘福君的生活在场,亦是他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他用心来改变现实贫瘠、走向生活美趣、通往灵魂诗境的一种方式。这组诗歌正是以生活的真实到场,来呈现生活的行踪,并揭示出变中的不变,最终指向诗意的栖居。
刘福君的诗歌朴素、自然、纯粹,具有了纯洁和圣洁的两重性。且不说朴实若柳河沿岸的一杯泥土,自然若燕山上一块坐化的石头,纯粹若诗上庄墙壁上镌刻的一行行“乡愁”,单是说作为乡村赤子,刘福君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在人们生活的最自然最普遍的心态中发现了永恒的哲理和情感。这是刘福君诗歌珍贵的质素,也是他诗歌敦实的原生态:“我的家乡,我乡下的祖国/我以米粒呼吸、泥土作梦/住在江山之中/你的蝴蝶、蜜蜂、鸽子、飞翔的云彩/你的田埂、石坝、土墙、守护的栅栏/我乡下的祖国啊,从大地到天空/我热爱你低处或高处的阳光/也珍惜你阴影深处的血汗”(《我乡下的祖国》)。与其说这是一位乡村赤子的告白,莫若说这是诗歌的源头活水的轰鸣。刘福君将他的生命感觉通达了大自然与广大人心,以纯洁和圣洁的两重性窥见了诗创造的奥秘:“风吹过来/抽穗扬花的气息/在绿汪汪的田野上随便弥漫/下一场透雨是比天还大的事情/父亲的天就是庄稼就是庄稼想法/雷一样焦灼/雨一样渴念”(《坐在田埂上的父亲》)。诗人将一个坐在田埂上的父亲形象,纯洁于农民的身份认同,更圣洁于“父亲的天就是庄稼就是庄稼想法”的乡土情怀,有着作为地之子的深情,对淳朴的生活方式的共鸣,以及对现实人生执着忠实的朴素审美。“知了在树上歌唱/阳光在母亲身边一根根生长/天地间生命拥挤/可在母亲眼里/没有什么不是生命/看风中弯折的草/母亲说/那是给大地磕头呢”(《母亲的上午》),诗人将一个母亲的形象置身于朴素的诗的静美之中,诗人成为梁宗岱所说的“两重的观察者”,一则外视,知了、阳光、生命和风中弯折的草,万象自然呈现出了充满意义的面孔,与母亲的面孔交相辉映,生动而丰富;二则内倾,“母亲说,那是给大地磕头呢”,这是多么幽深微渺的灵境,又是多么仁爱慈悲的圣境,阅读者和诗人一起获得了纯粹的内心世界的启示和完成自己。这种纯洁和圣洁的两重性,也直指刘福君诗歌的干净、透明。刘福君的诗歌没有过度修饰夸张,他的诗句就像清清的泉水从山涧里流出来一样,晶莹透澈,让久居闹世的人有一种回归大自然怀抱的感觉。刘福君的诗歌给了我们一条灵魂皈依的途径。毫不夸张地说,他这样淳朴、纯粹的诗歌,在近年来诗坛上是不多见的。如果不是在上庄这块土地上,如果不是跟农民离得这样近,尤其是在心灵上与农民离得这么近,如果不是刘福君把自己就像一棵庄稼一样种在这片土地上,他是写不出这样感人至深的作品的。这是刘福君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最具个人魅力和审美能力的地方。如果说诗是生命的立体呈现,那么刘福君本身就是一首立起来的诗。
刘福君的诗歌从一个侧面,或者说以他自己的视觉,看清了中国农村、农民、农业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角度,这是文学作品介入现实生活的最好范例。作家应该做到像刘福君母亲所说的“给大地磕头”的姿态,俯下身子,亲近自然和泥土,亲近农民和身边的至亲,不要高高在上,也不要让文学作品高高在上,不要凌驾于时代、凌驾于身边的一些事物。我们的诗歌要在真实的生活中找到自己想说的那些话,要以“走心”孵化出最隐秘、最深沉的生命灵境,以及美满圆融的人生诗境。“比北京早六点晚一些的早晨/鸡鸣与露水在篱笆上闪亮的早晨/我最先看见那个白头发的老师/打开校门,风涌进来/青草一样的孩子们涌进来/与往常一样,他一边点头招呼/一边为孩子们整理红领巾,一边/高粱一样站在孩子们当中”。《与往常一样》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与土地息息相关的喜悦、信心与乐观的普遍性存在:鸡鸣、露水、篱笆、青草和高粱,就像一瓢水反映出整个星空的天光云影一样,刘福君的诗意在“地接”之中,将人性和美都置于其中,宛若生动的剧场,白头发的老师与青草一样的孩子、为孩子们整理红领巾与高粱一样站在孩子们当中,彼此成全和相互映现,让我们获得了对这一特定时空文化环境的更深入的理解,不仅成就了盎然的意绪,也谛听到了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可以说,刘章、刘向东、刘福君等刘氏一门的诗歌创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命运与这块土地息息相关,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这种视觉就是中国当代农民、农村共有的这些命运,就是农民共有的这些渴望和期盼。刘福君是坚实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他力图爆破出一种真实的力的能量,但绝不是歇斯底里,而是沉潜的力,深思后的绽放:
“是谁在母亲的瞭望之中
如同灯火瞭望群星
那灯火.暖暖的
照亮家乡和一盘土炕”
——《瞭望的母亲》
刘福君之于乡土真实的生活意味,恰恰是他诗意的发现、唤醒和点亮的过程。他的乡土是生命,是个性,是宁静的美。他写土地上的万籁,写土地上的亲人,写土地上的虔诚,都成为刘福君激活汉语的诗意的一种方式,刘福君找到了诗歌的秘钥,那是大地的灯火和人心的光明。刘福君的诗上庄正处于燕山山脉,他抬头所见燕山主峰雾灵山,如同一种宿命,刘福君便始终有了向“诗的峰顶”攀登的不懈动力。
诗歌不同于书法绘画,不同于线条,不同于构图,它需要用意象、用文字来呈现。像一堆散玉散落其中,那么作為诗歌意象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是看不见的一条绳索,怎样才把这些散碎的玉串起来成为一首好的作品,这最能体现一个诗人的功力。刘福君的父亲也好、母亲也好,他的大红也好,他的村庄和村民也好,他都是用一条看不见的亲情的线,串联起他的这些人物与场景,以及与这个时代的关系的。而这条看不见的线、看不见的绳索,其实正是一种内在的逻辑,就是他与这些人、这片土地的亲情关系,这是他的倾诉,也是他的升华。读他的诗,隐隐能够感觉到这条看不见的线,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牵引、深深打动。他的诗集《母亲》在2008年出版后,在中国诗坛和读者中引起震动,先后再版7次,发行12万册,并获得“中国·海宁”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就是个明证。
刘福君诗歌中这条亲情的线,还让我们看到了福君诗歌中对于“爱”的母题的深切诠释。诗的母题和重写,是大诗歌大继承的极其重要的常用方法,在人类诗歌发展史上,可以说,凡是触及人类人生的根本问题的主题,几乎都被前人写过了,而且被一再重写,这便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诗歌母题,比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作为一名出色的、有着自我艺术审美准则的成熟诗人,刘福君是不可能忽略对于诗歌母题的继承和开掘的。因亲情而延宕,因爱而飞升,刘福君诗歌中具有强烈的人类永恒的“爱”的母题抒写与创造,他将亲人、爱人、乡民、元帅、领袖,和乡土上庄,都在“爱”的光辉中一一照亮,他的“爱”的母题的重写,不是重复,而是重新,是继承之中有创新。比如,他写母爱、父爱,更是写人与自然的相契相合,写孝悌、和睦的文明、文化生态:“其实我只是拨动那熟悉的号码/用女儿青草样的声音喊了一声/——母亲”(《母亲的手机》)、“妈妈在山桃花里/看见了自己/她把春风涂抹的色彩/悄然隐进一阵阵燕语”(《山桃花对面住着妈妈》)、“母亲轻手轻脚/从父亲身后摘去草叶儿/交给清风”(《草叶儿》)、“多少次见父亲坐在大门口/对着南山遥望/看起来粗粗拉拉的父亲/一边捻着胡须/一边悠然见南山/他说南山有眼泉/老人叫它水胡子”(《水胡子》)。“青草”、“山桃花”、“春风”、“草叶儿”、“泉水”,都与母亲一样,是爱的化身,是爱的传递,仁善厚德,博大的胸怀,在简质的语词中蓬勃生动,仿如是打开了如来佛的手掌,掌心中蕴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和光源,这些语词朴实、平凡,不是看到光,而是这些语词成为了光。当然,他创造了爱的魅力,也创造了爱的魔力,在普世情怀的深情中也有着对现代人性的反省和审视:“多少年了,这个大脚印/一直悬在我的心上/幸亏是悬着没有落地/刚强的父亲至今不倒”(《打倒刘德》),也有着对人世命运和现代文明的反思和追问:“一直弯腰挖沙子的二嫂挺累的/想想儿子的学费女儿的嫁妆/想着想着就不累了/听说运沙子的汽车来自北京/沙子去了北京还是不是沙子”(《挖沙子》),刘福君的爱中有着沉甸甸的使命和悲悯,这些严肃性的沉思,让作者不是在叙述,而是在融入,这便有了寓言的气息。刘福君的自然之爱、乡村之爱,他人之爱,皆是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一如“我乡下的祖国”成为他诗歌的灵魂一样,他在一个界限流动而开放的世界中将生命与爱、文化与自然共存:
“渠水围过来庄禾围过来,校门外
太阳照耀着草帽和下地的人群
他们总是抬头朝这边望一望
然后弯腰开始干活,与往常一样
一天又一天就这样开始
哦,天空平静,哦,大地葱茏……”
——《与往常一样》
总之,这组诗是刘福君在诗歌创作十年当中挑选出来的典范之作,代表着他整整十年创作中诗歌的一个高度。而且他的这些诗的高度,从一定成绩、一定的角度上看,也代表了中国新乡土诗歌的高度。
作为中国作协会员,他参加《诗刊》第二十届青春诗会,出席世界诗人大会、全国青创会、中国文联九代会、十代会,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保加利亚,被诗刊社评为“新世纪十佳青年诗人”和《诗刊》优秀年度诗人,获得徐志摩诗歌奖和冰心散文奖。如此重大的成就,令人感佩的是,刘福君十多年来从不张扬,只是默默进行着他自己的园地“诗上庄”的耕耘,每年为诗歌的蓬勃发展倾力打理着“诗上庄国际诗歌论坛”、“刘章诗歌奖”等重要的诗歌盛事,他始终在生活的现场关注着诗歌的命运和发展,并真切地坚守和探索着自己的诗歌创作方向,我们看到的是召唤,是抉择,是刘福君永恒跃动的诗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