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诗歌离现实究竟有多远

时间:2024-05-04

守夜人

最近,第12届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热播,长达20天的比赛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眼球。与往届相比,在民族、美声、通俗等参赛者中没有特别让人叫好的歌手,参赛曲目中也没有多少让人听一遍后即牢牢记住的歌曲。几百位歌手走马灯般轮番上场后,很大一部分观众心里热切如我者,最想看的无非是歌手们在回答综合知识时的尴尬,这要比辨别谁更加准确地传达出了威尔第歌剧的精髓直观和有趣得多。与此同时,负责文化素质考评的学者余秋雨先生又一次成为了焦点人物。因为某个字的发音,而被听众死死抓住不放,差点半路上让组委会宣布“下课”。以至后来,余先生一遇到多音字,就要神经质地解释一番,弄得比某些参赛歌手还紧张,也真是难为了他。

除此之外,大赛的另一个亮点和看点,是新增加了“原生态”的演唱方式,颇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原生态”这种古老的演唱方式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它们在民间流传了成百上千年,演唱方法淳朴自然,不像民族以及美声、通俗唱法等舶来品,不需要运用高深、花哨的演唱技巧,不是那么时尚流行,不为世人所知。它直接继承了古老的演唱方法,歌曲主题来源于他们熟悉的生活,给人的感觉就像一股浓郁的清风、一滴甘甜的露珠,不愧是一道绿色的“土特产”,它带有各地特有的民风民情,让人感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这也与近些年来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的心理达到了某种契合。

我相信,没有多少人听得懂那些用意大利语演唱的外国歌剧的大段咏叹调,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听懂“原生态”的土腔俚词,但它们为什么还是征服了那么多听众的心,受到万众瞩目?一个似阳春白雪,一个如下里巴人,在这里,音乐以它们独特的魅力超越了语言的界限,歌词都好像已经无足轻重了。看到这里,我想,人们对待诗歌的热情能如此火爆该有多好!什么时候诗歌大赛也能上央视,也办得这么好玩,这么吸引观众呢?不管什么风格的作品,都会得到人们宽容地理解和赏识呢?

由此想到的是,作为诗人,确实应该从现实生活中,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和借鉴有益的营养。当许多诗人不顾自己的肠胃消化功能,热衷于狂饮进口的狼奶时,我们是否应该从“原生态” 唱法中获得一些启迪,考虑从本民族和历史的深层发掘振兴中国新诗的源泉呢?

按照中国古老的“解字”学原理,诗,从言从寺,“寺”通“侍”,有侍弄、管理之意,那“诗”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为“侍弄语言”,是一种技艺。写诗说白了,就如同菜农料理菜园,需要因地制宜,选好种,施好肥,勤浇水,让它开花结果,也要齐整好看。

当然,作为诗人本身,往往都有自己执拗的一面,这可以理解,也值得尊重。我不喜欢不懂诗的人来指手画脚,诗歌应该如何如何,需要怎样怎样。如果过分“听话”,说不定真要像寓言中那一队抬驴而行的父子般愚蠢可笑了。但是,也许正是由于诗人们长时期的盲目自信,缺乏必要的反省和检讨,才导致了目前诗坛的现状,以至沾边不沾边的人,一提到当下诗歌就都作出一副忿忿然的样子。

诗歌界这几年确实是热闹,而实质性的变化却没有,依旧是那些说了多少年的老问题:诗歌刊物多了,但订户却没有增加多少;写诗的人多了,读者却没多少;各种选本多了,精品却没有多少;诗歌评论多了,真正有引导作用和争鸣的没多少;诗歌活动多了,有实效的没多少。

归根结底,不管是外界还是圈内,对诗歌最多的指责仍是“离现实太远”,这也被认为是大众疏远诗歌的最主要的原因。

诗歌不能脱离现实,每个诗人都知道。我们的诗人们每天都在现实中生活,用诗歌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怎么会让人始终指责是脱离现实呢?最近,我就读到不少相关的文章,题目都是“诗歌不能漠视现实”、“诗的翅膀能飞多高?”“让诗歌贴近人民生活”等等,诸如此类。我认为,主要症结所在应该是我们对“现实”内涵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们希望诗人关注的“现实”,更多的是指一些重大的社会或历史事件,是一些焦点和热点问题。他们希望诗人要反映与人民息息相关的各种激烈矛盾和冲突,希望在重大的历史关头能够听到诗人的声音。

这种对诗人的要求真的是无可厚非。这些永恒的主题当然应该进入诗人的视线,应该是诗人关注和描写的重点,诗人应该承担起这种历史使命。我们也看到,实际上有不少的诗人一直在这样默默地写作,但当前毕竟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了,再优秀的作品也可能被商品市场的大潮淹没,当然尽管可能是暂时的。

其实,以上人们经常提到的“现实”也仅仅是“现实”的一个方面。诗人作为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只要他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只要他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就何尝不是这个时代和社会在他内心的反映呢?即便那些探索性的作品,又何尝不是现实世界经过诗人的思维过滤、沉淀后的产物?佛经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与“一滴水中见大海”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既需要有反映现实的鸿篇巨制,也应该尊重个人的看似渺小琐碎的浅吟低唱。关注现实的精神内核应该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生命权、生存权、发展权、话语权等,尊重人性需求的方方面面。这才是衡量作品是否贴近现实的标准。

关于如何将“现实”转化为“艺术”的问题,我想引用“业内人士”老诗人郑敏的观点,她在《我对新诗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诗歌可能是文学品种中最需要艺术转换的一种,这里创造超过表达,更不用说表面化的反映现实。生活素材进入诗必须经过一次艺术的发酵,然而,这种转换是无法强加给素材的。由于一些关于抒情和写实的简单化说法的影响,在很多的诗中抒情变成庸俗的宣泄,写实变成纯模仿,唯独创造被忽视了。创造力是当想像力与无意识触发出火花时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能量起着催化作用,让现实在瞬间转化成艺术的真实,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在作家的眼前,使得它成了现实的化身也即‘诗。这种无意识的介入并不能由上意识强求,因此应该是诗人一种自发的转换运动。”

我以为说得很有道理。“由于一些关于抒情和写实的简单化说法的影响,在很多的诗中抒情变成庸俗的宣泄,写实变成纯模仿,唯独创造被忽视了。”重复这段话的目的其实是想重点强调“创造”这两个字。如果我们的诗人都能真正理解这两个字,诗歌就会更好些。

写作此文时,本来想就近来文学期刊和网络诗歌谈一下感受,但发现一切依旧,网络上也是风平浪静,便拉拉杂杂地说了以上一些话,有关文学期刊和网络诗歌只能等下期分解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