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郑振清
《南风窗》2015 年第19 期封面
在新一轮大改革和大开放的年代,我们更应重视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建设问题。大阅兵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推进国家凝聚力建设。《南风窗》大阅兵专题抓住了大国的崛起、开放与领导力等关键要素。这些要素也是国家凝聚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下面进一步从国家凝聚力建设的角度分析大阅兵的现实意义。
国家凝聚力是现代国族建设(nation building)和国家建设(state building)的基础与灵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百年间人类社会在民族独立浪潮冲击下,建设有归属感的政治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对于像中国这样,由古代超级帝国艰难转型而成的现代巨型民族国家来说,国家凝聚力有着重要和特殊的内涵。
研究表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觉醒和现代国家意识生长的一个高峰,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凝聚力建设的第一次启动。今天我们举办大阅兵,也是推动国家凝聚力建设的关键举措。
首先,国家凝聚力意味着中华文明在中华大地和华人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即在国内外形成对中华文明的深刻体认和自豪感。这种体认和自豪感是超越单一民族国家边界的,在全球比较的尺度上犹为清晰。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崛起,中华文明的发展得到很大推进。
其次,国家凝聚力包括两岸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不管身在中国大陆,还是台湾和港澳地区,中华民族作为共同的身份符号,具有文明同质性和文化相亲性,历史上曾经是一家,在全球化的今天重新形成命运共同体。目前,国内少数人中还有一些逆流,自我否认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因此国家凝聚力建设,特别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塑造还需要推进,这个命运共同体才会更加巩固。
再次,国家凝聚力在不同的范围也有不同的内涵。在大陆境内,国家凝聚力集中体现在民众对现行合法性政治秩序的拥护,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台湾及港澳地区,国家凝聚力首先体现在对中华民族认同和抗日战争的民族大义的自觉接受上。在海外,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建设固然不能干预华侨华人所在国家的主权和国家利益,但不妨碍他们对中华文明与文化的传播。这种文明和文化的传播是共享的、双赢的,也是跨越民族国家的治理边界的。
大阅兵是一个重要契机,我们可以检测我们的国家凝聚力的现实状况,可以据此研究进一步加强凝聚力建设的方式方法。今后,我们应该联合海内外力量推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共同研究及有效传播,特别是应该推动形成共同的近现代史论述,不断增强文明、文化和民族3个层面的认同度。
加强国家凝聚力建设,除了大阅兵这样的重大事件之外,还必须包括公共政策的改进与对接上。要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双赢,让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增进福祉。
可以说,在增强国家凝聚力问题上,大阅兵是难得的历史契机,公共政策则是常态化的工作。今后,在大阅兵的基础上,通过公共政策的持续改进,推动国家凝聚力的建设和国家认同的重塑,是我们这个大转型年代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我们完善大国的领导力体制的应有之义。
面对“无妈乡”,我们从道义上也许会谴责抛家弃子的妈妈们,也许对男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可能已努力了。改革开放30多年,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必将使“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目标渐行渐近。但对于不少贫困地区村民来说,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美丽乡村”的目标还是“水中花镜中月”,“乡愁”更是奢侈品,每天包围的除了忧愁还是忧愁,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除了生存还是生存。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男人们多点尊严,少点自卑;让妈妈们少点忧愁,多点欢乐;让孩子们少点忧伤,多点温暖,确保“无妈乡”悲剧不在广袤的农村重演。
—徐林生(读第18期《“无妈乡”的女人们为什么逃离》)
心理学上有一条重要理论是:“人的心理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尊重,这样才能健康的成长。我曾接触过一名失足青年,父母对他期望很高,盼子能成龙。从小就严格要求,动不动就打骂。开始效果不错,后来孩子就叛逆了,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尊重是我教育孩子的法宝,这个法宝让我的女儿变得很优秀,让女儿成为我的知心朋友。尊重就是平等对待孩子。
—郑来福(读第19期《打孩子的“狼爸”教育要不得》)
人们被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瓜分了。这是社交之需,也成为一个“身份”的标示。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建立不同的圈子,使得自己属于圈子,一旦属于了一个圈子,就有了归属感。要不然,就仿佛失群的孤雁、离家出走的孩子。当我试图也跟上潮流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发现自己是中了“埋伏”—孩子单独申请了一个QQ号,在这个地方看不到真正的孩子,孩子在另外一个空间里,那里才是真实的情形。那仿佛似她的堡垒,对我的好友申请,孩子视为网络入侵,打响了QQ保卫战,但这并非QQ的错。
—浅山客(读第19期《微信QQ的分野:网络社交的人类学分析》)
培养人是大学的主要目的和使命。尤其是今天高校數量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也越来越普及,大学的职能也多样化,每一所高校都在琢磨自己的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变化的教育环境,在适应大众化教育的环境的同时,更多是在迎合社会就业市场环境。但目前存在的一种消极的集体意识,是就业好就是教育好。这很可怕,这不是在肯定大学教育的真正成功,相反是一种反讽。今天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和过去的精英教育相比,在培养人的质量上是倒退的,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精神,不过却掌握着如何世俗化的伎俩。
—马举广(读第19期 《南开校长龚克:大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