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方亮
普京实现了“精神加冕”,所以任何轻易认为糟糕经济表现可以迅速击败普京的判斷都不靠谱。但也不要大意,俄罗斯民众的态度反转很可能会非常迅速。
俄罗斯经济陷入泥潭的背景下,成规模的裁员、失业现象,悄然出现于这个一直迷醉于普京强权的国家。强人及其权力体系的支持率仍然高企,但不应误认为失业日益严重的后果永远都无法压过吞并克里米亚所带来的民族主义狂欢。
不管怎么说,普京在这样一个经济形势下仍可以将支持率维持在高位,这都是他的成功,也是对俄罗斯民众的一种独特写照。
今年一季度,俄经济同比下滑2.2%,IMF称其全年下滑将达到3.8%。这些都打破了此前俄官方为俄经济画的理想图景。
重压之下,俄政府向议会申请将2015年预算削减一成,但不包括国防投入—之前俄财政部曾透露国防投入占2015全年预算1/3,并建议压缩之以补贴其他领域,但被普京否决。在普京签字同意削减政府预算后,成规模的裁员随后展开。
7月,俄内务部开始根据普京命令削减岗位数量,10%的管理人员随即被裁撤,人数超过11万人。内务部这次裁员被广泛关注,因为它意味着俄罗斯的裁员浪潮开始在作为普京权力基础的强力部门中展开。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俄强力部门就被迫酝酿裁员,在那之前财政部已向安全局、内务部、检察院发出裁员建议。普京一度要求解散联邦禁毒局和联邦移民局,将其职能移交给内务部,但后来以两部门的大规模裁员作罢。紧急情况部则已经裁员2%,并且削减了10%的部门预算。作为普京权力起家之所的安全局,在去年年末已开始对岗位人员素质进行测评,为未来的裁员做准备。
对于强力部门的裁员,普京很是用心,他命令内务部裁撤管理部门,而非一线警员。谁都知道,内务部一线警员对普京有着直接的意义。乌克兰“二月革命”中警察数量一直未能超过示威者人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革命的结局。
相较而言,其他领域的裁员就没这么讲究了。从今年7月开始,俄国有的“俄罗斯”航空公司开始了大规模裁员,公司工会负责人伊格尔·莫罗佐夫强调,裁员人数已经超过1500人。这其中还包括不少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飞行员。一同裁员的还包括数家地方航空公司,每家都裁掉几百人,其中飞行员都占相当比例。
航空业员工工会随即采取了行动,他们不但向拥有“俄罗斯”航空公司控股地位的圣彼得堡市政府施压,还向普京发去了联名信,这位总统的专机就隶属于这家航空公司。
“俄罗斯”航空公司工会另一位负责人则拿今年3月坠毁的德国之翼航空公司A320客机的那位反锁驾驶舱的飞行员说事,强调飞行员心理压力加大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这位负责人的言论已经有了点威胁的意味,而更凸显威胁口吻的则是该公司工会内频频被提及的“皮卡廖沃”一词。俄网络刊物《自由媒体》介绍称,该工会正打算为普京献上第二次“皮卡廖沃”。
2009年,位于列宁格勒州的小城皮卡廖沃发生工人因欠薪而组织的罢工,普京亲自前往,安抚工人并强令欠薪工厂的主人、大富豪德里帕斯卡立即发工资。
第一次的皮卡廖沃事件中,普京帮工人讨薪。若是此次裁员也引起工人罢工,普京该为谁说话呢?毕竟许多人是从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业中被裁下来的。
不仅仅是强力部门和航空业,教育部门、银行业等多个领域都出现了裁员现象。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今年6月俄失业率已由去年同期的4.8%上升至5.4%。俄劳动及社会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亚历山大·萨凡诺夫指出,去年就有俄罗斯企业同员工达成无薪休假协议。此类休假员工组成了失业大军的后备军,其人数达到约200万人,这大大超出目前官方公布的100多万人失业的数字,再加上经济下滑背景下一些落后产能被淘汰,这意味着从今年秋天开始,失业率将大大上涨。
裁员和失业大潮来袭,但它只是一个方面,让俄罗斯人糟心的事情还有不少。根据普华永道对3000名俄罗斯公民调查后发布的《俄罗斯经济下滑:360度观察》这份报告,目前91%的俄民众承认自己购买力下降,只有5%的民众收入追上了通货膨胀率。32%的民众开始抑制自己的购物,31%开始选择购买便宜的品牌。根据“社会观点”基金会的调查,约一半俄民众已经开始在日常食品上省钱。
唯一的好消息或许是收入下降最严重的民众,基本集中于人口50~100万人的中型城市,莫斯科及人口不足10万人的小型城市民众收入下降相对较少。莫斯科一直是俄政治上最不稳定的城市,2011年末2012年初的反普京大示威,足可使俄罗斯强人认清让莫斯科人生活安稳的重要性。
俄经济下滑,正开始较为明显地影响俄民众的生活水平。按照一般规律,这必然反映在普京的支持率上,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列瓦达中心”最新的调查中,87%的民众认可普京的工作。各路调查数字不同,但基本上都在接近90%的位置上。而被认可的不光是普京,在“全俄社会观点研究中心”的调查中,俄政府在5分制的评分中获得了3.67分的高分,创了该项调查自开展以来的最高纪录,超过了1998年切尔诺梅尔金领导的政府,也超过了1999年普里马科夫领导的政府。这说明,俄民众现在对最高权力层的工作是全方位的满意。
不过“全俄社会观点研究中心”的这项调查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调查中,11%的民众认为,政府最大的成功就是“收回”了克里米亚,6%认为是将国家经济带出了危机,5%认为是解决了乌克兰问题,另有30%认为没有任何成功之处,36%给不出任何答案。
另有6%的民众认为,政府最大的失败是物价和通胀率飞涨,5%认为是经济下滑,3%认为是卢布汇率下降。
这些数字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仍因乌克兰和克里米亚而支持现政权的人已经不占优势,而因经济问题对现政权持否定态度的人也不占优势,更多的人对现政权认识不清楚却习惯性地持支持立场,甚至有6%的人没有任何根据地认为政府将国家从经济危机中带了出来。这从该调查中另一个数字可以看出来:47%的民众相信政府有能力让国家越来越好,2013年时该数字仅为27%。
“全俄社会观点研究中心”负责人瓦列里·费多托夫,本以为在“收回”克里米亚但经济上一落千丈的背景下,会出现总统广受赞誉但政府被千夫所指的情形,而现实情况却出乎意料。他认为,这说明俄民众仍因总统普京而肯定其权力体系,这从民众肯定政府工作的那几项理由就能看出来:3项中有2项是普京的手笔,普京的地位不但稳固,而且本人仍极受欢迎。
这里面当然也不是一点变数都没有,毕竟将克里米亚及乌克兰之事视为政府成功的人已经不那么多,恰如俄《机关报》在乌克兰危机之初所预料的那样,被爱国激情刺激起来的民意难以长期维持。如果经济下滑、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的状况继续恶化,不排除民意反转。
如今,严重的失业及拖欠工资的情况已经引发了一些事端。今年上半年,小规模的示威一直没断过。以4月为例,一批外贝加尔湖地区的俄罗斯教师、一批乌拉尔地区钢铁厂的工人、一批圣彼得堡地区的汽车厂技师,都站了出来举行罢工,或抗议厂方拖欠工资,或指责被公司裁员。
在外貝加尔湖地区,当地领导人在现场请求那批教师以爱国热情坚持工作,但被严词拒绝。而领导们也颇为委屈,因为联邦中央没有按时拨款,导致教师们的工资开不出来。
显然,不论调查如何漂亮,情况并不稳定。人们的爱国热情在消退,民意的反转可能转瞬即至。
1918年,在决定“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的命运时,有个名人说:“对于杀人如麻、臭名远扬的尼古拉的公开审判,就是要消除这种不可理解的‘俄国式轻信’。”如今,欧美都在研究这种“俄国式轻信”如何又被普京利用。
所谓对专权领导人的“俄国式轻信”是一个颇复杂的问题,单纯强调其某一个方面可能得出不靠谱的判断。若单纯强调民众的爱国热情,则普京支持率似乎可以一直高企。这种视角绝非胡搅蛮缠,因为普京拥有的不仅仅是一群容易“轻信”的俄国人,他还拥有一个充满着挫败感并且对国家成功极为渴求的民众群体,他更拥有当下一代人对前一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彻底失望。
有关俄国人容易“轻信”,乐于服从强人、专制的特征大抵无须赘述。俄罗斯人当下的挫败感以及对上一套模式的失望,更已通过媒体、书籍对俄1990年代“大混乱”的描述变得十分清晰。这些都力助普京成为俄罗斯的英雄。
俄经济下滑,正开始较为明显地影啊俄民众的生活水平。
值得分析的是俄罗斯人复杂个性的一些侧面。在俄罗斯,公平的理念总是被民众片面地曲解为平均主义,因此统治者就特别容易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上煽动阶级敌意。爱国的理念总被曲解为对外部价值的拒斥,因而极端爱国主义也变得非常容易煽动。自由的理念在俄也总被曲解为无拘无束,因而俄罗斯社会便很难支持以相对自由为基础的民主。
这种极端的特征还有不少,深层次原因大抵与俄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在这里只做简单判断:这些特征让俄罗斯人非常容易被一个“超级英雄”吸引,因为民众相信他可以实现那种绝对的平均、自由,以及以拒斥外部价值为基础的自我肯定。但若这个“超级英雄”突然被识破,由于上述特征的极端性,民众逆转对他的态度也会非常迅速。
在当下的俄罗斯,普京已经成为这个“超级英雄”,这让他的支持率可以在经济困窘的背景下依然坚挺。普京反寡头,这符合民众对平均的喜好。普京反西方,增强了俄罗斯人的自我肯定。普京用“石油美元”的福利带来了对未来绝对自由的期待,其对自由理念的排斥、对秩序的强调,也因上一套民主模式的失败而深入人心。普京实现了“精神加冕”,所以任何轻易认为糟糕经济表现可以迅速击败普京的判断都是不靠谱的。
但千万不要忘了俄国民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表现。就像列宁的发问:“彼得堡工人举着神幡前往冬宫是很久以前的事情吗?”原本疯狂崇拜沙皇的民众们在战争的挤压下迅速加入了罢工示威的浪潮。1917年他们甚至在罢工中指着布尔什维克代表的鼻子吼道:“政权都送到你们嘴边了,你们居然不要!”这些都坚定了原本不打算立即发动革命的列宁立即举事的信念。
俄罗斯民众的态度反转很可能会是非常迅速的事情,毕竟爱国激情是不能当饭吃的。任何夸大普京的“英雄魅力”而觉得他的支持率可以永远高企的论调也都是不理性的。
当然,从这两方面着眼,这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进程。而今日俄频繁的裁员、拖欠工资、罢工、示威的情形,以及普京支持率调查的细节变化,都说明了将普京乃至俄罗斯的命运朝深刻和复杂方向思考的必要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