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方 亮
各方热衷“文斗”的主要原因是联合同特别委员会已经决定在2020年确定北极点周边地区的划分方法。
今年4月6日是人类踏足北极点100周年纪念日。气候专家警告,北极暖化速度超出之前预期,北极冰盖或将全部消融。这使得增辟西欧至东亚的海上航线不再遥远,却必然加剧北极周边国家的主权之争。就在3月27日,俄政府公布了本国2020年前北极地区战略规划,提出成立“北极军”的框架构想。随着各国军事力量陆续介入,“百年”之后的北极注定更加热闹。
北极上演真实大片
1909年的4月6日,美国探险家皮尔里带着4个爱斯基摩人、一个黑人,在40条狗的帮助下到达了北纬90°,并在那里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但是百年后的今天,造访北极的人们需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在极点留下自己的印迹,因为根据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约翰·贝丁顿日前在广州所作的预测,至2030年北极地区将在夏季没有冰存留下来。
之前不同科学家对北极冰盖消融的日期有着从2100年到2030年的迥异预测,但公认的是,这个时间点正愈发迫近。南北两极的巨大冰盖像镜子一样将太阳光反射出去,从而降低了地球表面温度,但冰盖的不断缩小正让越来越多的热量被海洋吸收,这构成了冰盖融化与阳关照射之间的螺旋加速关系。这或许是科学家们预测“提速”的原因。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新任总统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今年4月提出的向平流层发射污染颗粒来反射阳光的建议就相当现实。这个让人联想起好莱坞电影《挑战者》中给地球装上人工防护层这一情节的建议提示人们,昔日科幻电影中的情节正在变成现实。
当加拿大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因为31°的高温而给自己的房间装上空调,当俄罗斯旅行社开始组织游客赴北极观光,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到北极度蜜月也不是难事。
开启“宝库”
在1930年代以前,北极仍然仅被当作一个浪漫之地和冒险乐园。尽管俄罗斯和挪威之间的航运贸易已经十分热络,英国和德国等国家也开始在俄罗斯所辖的海域进行考察和经济活动,新地岛、熊岛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等地的主权纠纷也已出现,但周边地区的土著人以及保守的政府还没有认识到那块不毛之地对于工业发展和航运贸易的重大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和俄罗斯人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巴库开发油田后,石油开发的热潮开始席卷全球。但人们仍没有意识到北极地区将是继波斯湾、中亚、西伯利亚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级油气宝库。直至1968年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北坡普鲁度湾附近意外找到了石油,进一步的钻探证实了巨型油田的存在后,人们才意识到北极地区的油气矿藏多么丰富。如今关于北极资源的分析已经汗牛充栋,引用最多的是挪威专家和美国国家地质勘测局的估计它们认为北极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可能占到世界总储量的25%。加拿大早已在北极圈之内开采钻石,据称产量将在不久后达到世界产量的10%。
另一方面,任何看得懂世界地图的人都会明白,当北极冰盖不复存在后连通东西半球的最短航线将在哪里,对英国来说,一条经格陵兰岛、北极群岛和阿拉斯加北岸的“西北航道”将成为连接东亚的最短航道,这将把绕行巴拿马运河的航程缩短1.1万公里。
“超前”的《斯瓦尔巴条约》
1920年代及以前,周边国家对北极地区有种不成文的划分方式:各国北部边界及与其东西边缘相接的经线与北极点之间构成的“扇面”区域便为相应国家的管辖地。尽管这并不表明该国对相应区域的主权,但在经济开发和管理等方面拥有优先权却得到默认。
随着该地区资源、航运尤其是军事价值的被认识、开发和利用(美苏潜艇在冷战期间将北极作为相互遏制的重要区域),北极“圈地”之争日显。对照这一背景,1920年簽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就显得相当超前。此前,北极诸岛屿均按照“首先发现”和“有效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划件,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法律地位却由于大国的干涉而始终得不到解决。两个对该岛进行实际管理的国家——挪威由于国小力单、俄国由于面临国内战争——均无力与欧美大国抗衡。于是,18个国家在1920年2月签署了《斯瓦尔巴条约》,承诺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成为北极地区唯一一个非军事区。包括中国在内的25国于1925年加入该条约。条约承认了挪威对斯岛的主权,但该地区永不得用于军事目的,且各缔约国公民可以自主进入该地区,在挪威法律之下从事正当生产和商业活动。从内容上看,该条约不啻是“共同开发”政策的先例。
由一条海岭领衔的主权之争
不过,各国在北极地区的和谐仅限于《斯瓦尔巴条约》。此后各国在该地区的主权争夺从未松懈。由于之前对北极的分割方式本身并不具备法律基础,所以争夺愈发呈现出“混战”的特点。直至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后,北极争夺才在联合国规定的法律框架下由“武斗”变成了“文斗”。
根据该公约,国家拥有从其领海基线起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在该区域内,国家拥有管理、勘探、开发其海底资源的权利。除美国外,北极周边其它4国均加入了该公约。在此作用下,周边国家合法控制范围齐齐向北迈出200海里,使得争议海域范围大大缩小。剩下的争夺焦点集中在环绕北极点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富含油气的区域内。根据公约规定,此地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共有海域。2008年5月28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和挪威这5个在争夺北极方面最为积极的国家聚首格陵兰岛商讨北极划界问题。商讨的结果是5国均表示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内解决该问题。
在此背景下,一条穿北冰洋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如果哪个国家能够证明这条高出洋底3300米~3700米的“海底山峦”是其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那么按照公约的规定,该国将有权对超出其领海基线200海里范围的区域进行主权申请。但有趣的是,这条海岭横贯北冰洋,从地图上看几乎连通了俄罗斯北部与丹麦拥有主权的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部交界地区。早在2001年俄罗斯就提出该海岭是俄罗斯大陆架自然延伸的说法,并在2007年由该国杜马副主席、著名极地学家齐林加罗夫带领的科考队对北冰洋海底进行勘察后再一次提出此说。而丹麦和加拿大方面也早已把这条海岭算作自家“财产”。在2007年齐林加罗夫的探测结束后5个月,丹麦就派出了自己的勘探队寻找自己的“证据”。如果证明成功,相关国家无疑将大大增加对于北极区域的合法控制。
各方热衷“文斗”的主要原因是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已经决定在2020年确定北极点周边地区的划分方法。在此之前,相关国家要提交证明本国拥有某块海域的地理证据。根据决定,俄罗斯将在今年提交“证据”,
而加拿大和丹麦的提交时间分别是2013年和2014年。
愈演愈烈的“武斗”
但与此同时,各方的“武斗”从未停止。俄罗斯宣布将建立“北极军”的消息等于是给各方的整军备战快马加鞭。无论是加拿大还是美国都已经宣布要增加北极地区的军事基地数量。拥有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的北方舰队,以强大的海空力量在摩尔曼斯克港虎视眈眈,而美国大西洋上的第二、第六舰队和太平洋上的第三、第七舰队也随时待命。丹麦、挪威、加拿大三国海军实力虽不及前两国,但凭借北约的实力,三国的潜艇和舰艇同样不容小觑。
以“武斗”为背景,一种撇开联合国决定而对北极资源抢先开发的趋势也慢慢显示出来。去年7月18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尽快开发北极的命令。该命令允许政府跳过投标程序而直接指定企业开发北极资源。可以想象,只要俄企开始对争议海域进行开发,其它国家便不会袖手旁观。
早在2005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赖斯就在参议院中做了关于美国应该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报告。再加上2008年“北极会议”上美国的表态,可以预计美国也将在北极问题上“随大流”,同其它4国一道在该公约的框架下争夺北极资源。而且,从“北极会议”上5国排斥冰岛等国的行为来看,北极资源在法律框架内将是5国的“内部问题”,“排他性”已不可避免。而在2020年联合国做出最终决定之前,相关5国的“文争武斗”也不会停止。
目前的问题集中在如下几点:1、北极冰盖融化速度究竟有多快,而在露出部分富含资源地区后,相关国家会不会撇开联合国决定直接开发以造成“既成事实”?从俄罗斯总统签署的命令和世界其它地区争议海域的解决方式来看,此种发展不可排除。2、北极开发以合作为主还是竞争为主?以俄罗斯为例,北极地区一些区域内大块的石油和天然气绝不是“俄气”等公司所能独立开采的,欧美公司的合作必不可少。而航道方面更是凸显了合作的重要性,只要有一处不通,整个航道就将瘫痪。这也是本文着重阐述“文斗”的原因。3、在联合国的外交博弈和北极的可能军事争夺中,4个北约国家将在多大程度上协调立场,是决定俄罗斯活动空间的关键因素。同时,在4个北约成员国作为一个整体与俄罗斯争夺的背景下,北约与俄罗斯在其它地缘问题上的博弈也将起到不小的作用。4、北极周边5国之间同样也有领土和领海问题,比如加拿大和丹麦关于汉斯小岛的争夺,俄罗斯与美国之间关于白令海峡的分割问题。
总之,北极冰盖即将“百年”,在兵戎相见之前,相关国家的“文争武斗”日趋复杂,下任何结论部略显仓促。
2008年5月28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丹麦和挪威这5個在争夺北极方面最为积极的国家聚首格陵兰岛商讨北极划界问题。商讨的结果是5国均表示将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内解决该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