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最近看到一则国内新闻,说南京有个年轻人,为了买房,非但要父母拿出所有存款,还逼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掏空所有的养老金,说是没有自己的房子就不能结婚,不结婚的话,就要断子绝孙。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我个人认为,其实在中国更没有必要买房。
1997年我第一次回国探亲,感受到国内最大的变化是商品房多起来了,老百姓可以拥有自己的住房了。当年上海有几栋香港开发商建造的高层公寓,100万人民币左右一套,每年租金10万左右,十年租金便可以买一套。这样的价格无论是买还是租,相对于那时国内普通百姓来说都是“天文数字”。没想到,这些年国内的房价更像火箭般飞涨,去年回国时,当年的豪华公寓大楼,相同的地段房价涨到了500万,甚至上千万。一套上千万的“总统单位”,三房两厅两卫家具电器齐全,如果按十年前的情况,租金也该同步增长,上百万一年也是合理的,令我吃惊的是租金居然只有7500块一个月。我以为眼睛花了少看一个零,再仔细一看,的确是7500块一个月,还注明长期租住可以打折!千万豪宅的租金却不到9万一年,颇感意外,更耐人寻味,我真不明白为何还要买。千万人民币即使存银行,每年至少20万利息,足够支付租金了。
所谓投资房地产,指的是投资土地。正常情况下,只有土地才会随着通胀率而升值。然而在目前中国,个人是不能拥有土地的,即使买了房子,也最多只是拥有70年的住房使用权而已。一旦失去了对土地的拥有,房子本身就只是一堆水泥、钢筋之类的建筑材料而已,就像购买汽车,钥匙一到手立刻折旧。另外,据说国内房子的设计寿命定在三十年,最多五十年。也就说住满五十年,房子就必须拆除了。
在国内,可能人们觉得拥有房子或许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并能给人带来自信以及安定的幸福感。而据沃顿商学院的经济学家格雷西的研究表明,在美国,在收入和人口数量不变的条件下,住房拥有者并不比租房者的幸福指数更高,他们获得自尊的程度在两种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差异。那当国人了解到在海外就算是百万富翁也会租房而住时,是否也会释然了呢。
目前,国内的房价高居不下,老百姓望房兴叹。不降价是一辈子都买不起,但即使降价一半,大城市的老百姓还是买不起,同时还伤害高价买入者的利益。然而房子既然是商品了,其价格最终必然由供求关系来调节。中国完全可以借鉴纽约的经验,征收高房地产税来贴补租房者,限制租金增长每年不能超过通胀率。这样的话,富人们享受了成功的快感,普通百姓也会心理平衡。虽然是租房住,但也是居者有其屋,岂非皆大欢喜。
前几年,那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在天堂上相遇”的故事在国内流行。大家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吧,这个故事非但忽悠了中国老百姓,也忽悠了美国老百姓。其实,200多年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很便宜,一直保持在个人平均年收入的1.6到1.8倍而已。也就是说,大家一般存个四五年钱,就能买一栋房子了。记得20年前我刚到美国克里夫兰,第一个周末,教授请我们去他的新居———市中心的一栋镇屋聚会。那时我好奇,又不懂规矩,冒昧地问教授那房子多少钱买的。教授太太大概想我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就告诉我3万美金,估计还不到教授的一年工资吧。
后来,美国放松信贷,鼓励人们借钱买房。结果,低收入者都能买房,中高收入者看到房价不断上涨,便用第一栋房子抵押买第二栋,再用第二栋抵押买第三栋……就这样虚拟需求大增。结果,到2006年,克里夫兰的房价涨了6倍,而个人平均收入呢,增加了一倍都不到。泡沫一破,现在克里夫兰到处都是法拍屋,成了这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显然,银行一旦放松信贷,而大家都借贷买房的话,供求关系就会扭曲,房价就会飞涨。到最后,金融危机必然来临。
(照水摘自陈思进的博客图/辛刚)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