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佚 名
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是英文“墙街”的音译。全长不过500多米,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了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鄄Street。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并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
华尔街一角华尔街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部,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华尔街成了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其东北角矗立着古老国库的分库大楼(现为陈列馆),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点修建起来的。
在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可以看到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这个教堂的建筑非常独特,一砖一石都值得仔细观赏,外面的花园里还有著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墓。几步之外就是喧闹的街道,各种车辆日夜不息地经过,反而更加衬托出教堂本身的神圣与静谧。据说,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这里做祷告,然后再回到证券市场的血腥厮杀中去。
现在,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斯坦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着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广告。
总而言之,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了,所以华尔街的旅游价值也残存无几了。
早在20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心城区去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9•11”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
但是,人们宁愿仍把这一切称为“华尔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融资”。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地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日后他成为高盛历史上的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个世界散发他的垃圾债券,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君临纽约上空,附身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制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话。这就是华尔街。
(范宏摘自《华尔街冲击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