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杨倩
加快提升社会诉求快速发现、及时响应和高效处置质效,走出超大城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新路子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目前,成都正以“智慧蓉城”为抓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推动实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促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如何加快提升社会诉求快速发现、及时响应和高效处置的质效,走出一条超大城市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新路子,有必要统筹处理好三对关系。
推动“智慧蓉城”与“微网实格”双向融合。民声是最好的指南,民意是最重的责任。成都作为全国第1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第3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随着城市规模“量”的扩张和能级“质”的提升,社会诉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基层是倾听民意、化解矛盾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一方面,基层矛盾化解力量薄弱、权限不足,只能将社会诉求简单收集上报,成都各社区常用APP普遍达到20余个,有的甚至超过40个,不能及时就地化解,基层矛盾容易越积越多;另一方面,智慧赋能基层不够,网格内事件多数以网格员、群防群治力量等线下渠道报送为主,视频智能预警、物联实时感知等主动发现能力还有待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支撑城市精细治理、科学管理、高效服务,以基层实际反馈推动管理服务落细落小、走深走实,一体推进城市智治、众治、善治水平持续提升。
推动“数据整合”与“多元共治”相互赋能。伴随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在履职过程中会集聚大量数据资源,深圳出台了《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上海挂牌数据交易所,先发地区纷纷开启了数字资产的开发利用。目前,成都虽成立了数据集团,但数据资源价值转化还未有效推动:一方面,各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尚未完全打通,数据流通性、共同性、互通性还不够,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权责失衡、资源分散等机制弊端,离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的整体性治理还有距离;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需求和途径日益丰富,推动不同的数据生产者以及市场主体参与分担城市治理压力,激发多元主体深度参与、协同联动的活力还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最大程度集约利用现有资源,以数据为驱动力,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向政府赋能,促成整体智治的现代政府新形态,向社会赋能,增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意愿,促进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
推动“系统处置”与“闭环管理”同步发力。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前,部分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和压力,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主动性、针对性、协同性、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在准入、运行、退出等全生命周期中所面临的竞争、监管、法治等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和,需要实现各层级政府间、各政府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对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进行整体性回应;另一方面,随着公众社会诉求持续攀升,如何加强诉求“收集—分拨—处置—监管—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办理全程可追溯、可視化,持续推动问题实实在在解决,是评价营商环境好坏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制度供给质量,建立细化的落实机制和流程,按照大道至简、化繁为简的要求,统筹优化政务服务全周期、各环节,构建并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突出评价结果的量化可比以及可操作性,形成政策合力。
(作者系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