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

时间:2024-05-04

陈克海

当初为汶川地震捐款的时候,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很多人并不怎么放心,担心善款到不了灾民手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普天援蜀的浪潮中,韩寒却在网上声明他向有关部门捐款为零元。国难当头,他的这种做法自然引起了许多非议。其实韩寒当时的做法很能代表一部分人,他们无法确知善款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韩寒才直接带着车队去灾区现场救援。能够直接去救灾的肯定只是少数,要是人人都拥到那里去,能不能帮上忙暂且不说,添乱倒是非常可能。这无疑涉及到了慈善的运作成本问题。但,就是在那个时候,很多人对慈善仍然没有明晰的认识,至少对有组织的慈善工作缺乏起码的信任。

据统计,目前中华慈善总会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海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而美国慈善捐赠的85%来自民众;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800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而我国人均捐款一度仅为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

为什么一向自视为乐善好施的国人,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那么低?为什么老百姓对慈善组织不太信任?为什么公益性募捐机构自身工作做不好?

在汶川地震这次天灾面前,许多分歧和误会都摆到了台面,各种讨论此起彼伏,这对慈善的普及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尤其是各种基金会的对口援助,让人们认识到所谓慈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开仓放粮”。

在大批志愿捐款者中,山西出现了一位平安女士(后来笔者得知,事实上平安女士的捐助从2006年8月就开始了),不留姓名,捐款时直接把一堆钱拉到山西省慈善总会。那段时间,人们对这位平安女士议论纷纷,无一例外,惊讶的不单是她的有钱,而是她以这样一种低调的方式捐献。

笔者怀着这样的疑惑,采访了山西省慈善总会会长郭有勤和秘书长杨润旺。采访前基本上没列什么提纲,只是上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很多都是新闻的片断。我们的目的就是想了解这些大宗善款捐助者,想知道他们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毕竟我们对慈善、对善款捐助者的了解实在是太有限了。当说起神秘的平安女士时,杨润旺先生却话锋一转,开始了慈善概念的讲述。多数时候,都是他在讲,我们在听。偶尔,会问些很八卦的问题,想把他的思路引到我们希望的地方来,比如捐款的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生动的事例之类。不过,杨先生按照捐助者的意愿,对很多细节性的问题避而不谈,倒是在讲到山西的慈善现状时,两鬓斑白的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起步中的山西慈善

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扶弱济贫,古已有之,每逢灾荒饥馑之年,官府开仓放粮,富人散钱散物。在国外,在过去,慈善活动和宗教紧密相关。比如美国。

美国的慈善文化传统悠久,其慈善思想直接脱胎于宗教。基督教传统对美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说得上根深蒂固。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现代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和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是虔诚的基督徒。随着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推进,欧美国家的财产日益集中到一部分成功的企业家和商业家手中。19世纪末,一批受慈善思想影响的富商创造了一种公司形式的慈善机构——现代基金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税法改革和基金会的自我整顿,美国现代基金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统一的制度和大同小异的运作方法。早在1917年,美国政府就出台了免税政策鼓励捐赠,并通过四项机制保证捐赠者利益。基金会与政府经过长期的磨合,制定了较为合理而成熟的法律,既能保证基金会的透明度和可问责制,又不妨碍其顺利工作。此外,民间自发地出现许多监督组织,基金会本身也成立诸如“理事会”这样的组织,既维护本身的利益,也起自律作用,内外都有了监督机制。

然而,中国的慈善工作起步较晚。1949年后。慈善活动在中国基本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大务小事,全由国家包办。直到改革开放后,有组织的慈善工作才重新得到开展。1993年吉林省成立首家省级慈善总会。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成立。据杨润旺先生的讲述,起初还为这个名字有过一番争执,觉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到底该不该叫慈善,有的人认为得叫社会福利之类,但时任民政部部长的崔乃夫坚决采用“慈善”这个名字。后来还是朱镕基、李瑞环拍板定了下来。李瑞环为此专门题词:“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此后,慈善风行全国,基本上每个省市都有了慈善组织。

山西省慈善总会于1997年4月筹办,因机构改革,一直到2003年才正式成立。1998年抗洪救灾接受了一批捐赠款项,除大部分上交给民政部外,剩下的20007Y成为山西省慈善总会的启动基金。通过委托理财,基金不断增长,每年有80万到90万的收益,基金增值部分作为运作基金,保证了慈善总会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按照捐赠法,本可从捐赠款项中扣除3%作为办公费用,因为有了慈善基金,现在收到的捐款全部都捐献了出去,不扣一分管理费。几年下来,省有总会,七家地级市,太原、长治、临汾、运城、朔州、阳泉、忻州,也相继成立了分会。

作为一种公益组织,山西慈善总会目前的工作主要还是向教育和医疗方面倾斜。求助群体多是这两类,一个是读书难,一个是看病难。而以后者居多,且多为大病。如尿毒症、白血病、癌症之类。这个只要看看山西慈善总会的网站留言就知道了,慈善总会也有专人答复,给那些需要救助的人群以及时便捷的帮助。在“非典”、“海啸”等特大灾害的紧急救助中,省慈善总会尽己所能,发挥了政府救灾的重要补充作用。正在运作的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慈善项目,有全国慈善系统共同合作开展的国际慈善项目“微笑列车”、“格列卫”、“慈善情暖万家”,及省总会开展的“心新工程”、“亲情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慈海26422程”等。

比如慈善情暖万家活动。在元旦、春节两节期间,省慈善总会拨出专款,对城乡特别贫困的家庭给予生活救助,帮助他们过一个祥和的节日。项目开展以来,已连续几年为全省30余个县、市,近万户贫困群众提供生活救助72万余元。

比如慈海264512程。2006年5月,在省慈善总会的倡议下,这个项目与青岛海尔药业、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六四医院合作开展。工程所需资金全部由青岛海尔药业捐赠。针对不同情况,对全省贫困肝病患者进行免费检查、赠药救助、减免救助、全程诊疗等四项救助。目前已为全省贫困肝病患者免费发放了价值27万元的药品,为1000多名患者免费检查了身体。

比如格列卫项目。这个项目是由中华慈善总会接受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捐赠药品,转赠给省慈善总会,对贫困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药品救助。自2004年在全省开展以来,至今已为60余名贫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提供了每人每年15—30万元不等的药品救助,共计2690余万元。

还有微笑列车。微笑列车是在美国注册的国

际慈善组织,旨在帮助孤儿、贫困唇腭裂患者实施免费手术矫治。自2001年4月运作以来,至今已为全省2895名贫困唇腭裂患者完成矫治手术,免费金额达669多万元。目前省内有四家定点医院可以免费为贫困患者实施矫治手术,分别是: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

当笔者问及善款的使用情况时,杨润旺先生说,省慈善总会看似在民间运作,但其业务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都是省民政厅,在日常管理中,除受主管部门及审计部门监督外,还通过慈善网站及时公布捐助款项及用途,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在内部,也有一套完整透明的运作机制,保证每笔款项都能到达救助项目中,让受助者直接受益。

为此,杨先生出示了一张“平安女士”的捐款意愿表。“平安女士”要捐赠给中央电视台二频道播出的烧伤患儿10万元。省慈善总会根据其捐赠意愿和提供的烧伤患儿线索,联系了中央电视台和向中央电视台报料的北京电视台,并委托中央电视台二频道编导查询、证实,确认该名烧伤患儿是云南人,并且在媒体的呼吁下,引起了云南相关部门的重视,已得到了及时的救治。省慈善总会据此进行了逐一落实后,又根据落实情况进行了回复,并就无法落实的款项征求捐赠者本人意见,重新使用。

慈善组织的开展就是这样,哪里有需要,哪里困难最严重,他们就会仔细了解情况,让善款得到最有价值的发挥。近年来,省慈善总会业务领域不断拓宽,救助范围正由医疗救助、助学、助残、助孤、助老、助困向外延伸,诸如建立慈善学校、乡村卫生院、贫困地区文化图书室等。

两个多小时,杨先生既列举了数据,又讲了一些感人的事例。

他退休前就是民政厅的工作人员,无疑对社会保障这一块谙熟于胸。在他的办公室里,到处都是有关慈善的参考资料。他还推荐我们去山西省红十字会、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老区促进会,甚至是妇联、工会以及政府部门的扶贫组织了解一些相关情况。他说,从广义的慈善来说,只要是救助弱势群体的行为都可以归纳到慈善中来。

对于现代意义的慈善,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的阐释可以说得上与时俱进。他说,慈善活动不仅仅是款物的捐赠,还包括人民群众的自愿参加、奉献爱心的一些慈善行为。慈善行为除了捐款捐物外,还包括人民群众的义工行为、社区中的志愿者行为,以及按照自己的能力来为他人、为社会、为困难群体进行扶助的各种行为。

后来采访郭有勤会长时,他简单谈及了慈善工作和民政救助的区别。

从所了解到的事实来看,山西慈善完全不是想像的那样单薄,当然,它离愿望当中的样子还有很长远的距离。整体而言,山西慈善工作可以说是“事业刚起步,组织不健全”,然而,只要加大宣传力度,山西的慈善事业一定会逐步深入,为百姓排忧解难,成为政府工作的得力助手。

红十字会志愿者郭慧民

在山西省红十字会采访时,事业发展部的侯小骏主任特别提到了几位红十字志愿者代表,一位是省政府副秘书长郭慧民,一位是太原市的出租车司机李毅新。他说,红十字会本身就是志愿者组织,正是这些热心志愿者的参与,才使得红十字会工作得以蓬蓬勃勃开展,他们的积极行动无疑是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笔者了解到,郭慧民先生还身兼省红十字会的党组书记。他十三年来共累计献血11800毫升,相当于将自己全身的血液换了两次。

在《山西日报》记者庞雪峰采写的《爱心,浇筑起人生绿洲》一文中,对郭慧民先生坚持多年无偿献血有这样的描述:

提起无偿献血,省政府副秘书长郭慧民的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微笑。他13年坚持不懈无偿献血,身体力行地感染和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自觉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他认为:在有生之年能尽己所能,对社会、对他人有所帮助,就是最大的幸福。

对于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郭慧民至今记忆犹新。1996年3月的一天,太原市中心血站的同志来到省政府大院,动员机关工作人员无偿献血。那时候无偿献血对人们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认为献血会影响健康。当时担任机关党委书记的郭慧民,毫不犹豫地挽起了衣袖。

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江亦曼得知他的事迹后说,像他这样的职位、能坚持不懈地热心公益事业并献出这么多的血,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郭慧民的奉献精神,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鼓励,给他增添了更大的动力。郭慧民说:“其实还有很多的志愿者,都十分令人感动。我只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员。太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是全国最棒的!”当遇到血液紧张或情况紧急时,太原市有一支2000人的“应急爱心献血队伍”总是随叫随到,为危重病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热血。他们不图回报,甚至连受益者一句道谢的话也听不到。

因可观的献血量和对无偿献血工作所做出的表率作用,郭慧民成为2003年全国屈指可数同时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和无偿献血促进奖的人。

没有见到郭慧民先生之前,脑中对一个无偿献血了多年的人并没有什么概念。前不久,因为一位老师的帮忙,终于约到了郭先生。首先的一个印象是,他走路快,都说得上跑了,但说话舒缓有序,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因为之前从网上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知道他在自愿献血中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及至见了真人,还是无法把他与想象中的样子对上号。他满脸平和,说话轻言曼语,一点官腔都没有。闲聊了几句,郭先生主动提起了省红十字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顺带给我们补了一堂红十字会知识课。近年来,省红十字会业绩非凡。比如,在医疗救助中冲锋在前,还有为印度洋海啸的捐赠,在今年五月份汶川地震时更是募集了近亿元的款物。

本来希望郭先生多讲点个人献血的事情,但他谈得更多的却是省红十字会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他提到,红十字会是一支有巨大潜能的社会组织,具有其他非政府组织所不具备的五大优势:一是国际性组织,二是有百年历史,三是有“红十字会法”的保护,四是国家领袖担任名誉会长,五是国内最大的公益组织。现在的省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是省委书记张宝顺,毫无疑问,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红十字会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善款的募集也更加容易。

郭先生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的身体健康,豁达开朗。听他的朋友说,大冬天,他就穿着一件T恤晨跑,刮风下雪,无一例外。而且还深谙养生之道,保持良好的心态就不说了,他不抽烟,不喝酒,吃五谷杂粮,在五十多岁的年龄,他仍然坚持献血。临走的时候,还以为会有司机接送,没想到他竟然是骑着一辆老旧的飞鸽牌自行车来的。寒风中目送他的离去,我确实有点激动。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呵。

同样的精彩人物还有太原市红十字志愿者李毅新。他四十来岁,是一名的哥。十多年来,他累计献血38000毫升,曾获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热心公益事业的他,不仅自己参与红十字会的活动,还积极宣传《献血法》,义务担任市红十字血

液中心志愿者协会会长,组织64名志愿者开展以“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为宗旨的活动。处在如此奔波辛劳的位置,却仍然牵挂他人,这是怎样的一种胸怀?而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需要的又是怎样一种精神?

在志愿者的源源爱心中,山西省的临床用血中自愿无偿献血的比例由1999年的16.7%一路攀升到目前的100%,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山西省红十字会共有会员31万人,志愿者1.1万人。正是因为有大批志愿者的加入,才使得红十字会的开展有声有色,生机蓬勃。

据郭先生讲,建会已有96年历史的山西省红十字总会隶属于卫生厅,主要侧重于医疗救助。从红十字会的工作业绩就可寻觅到红十字志愿工作服务的轨迹。

资料显示,我省相当一部分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由于贫困农民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低,常常是小病不治疗,拖成大病才往医院送,而离农民最近的乡村诊所和卫生院却解决不了农民的就医问题。乡村卫生院医疗条件太差,医生的水平太低,“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是许多乡镇卫生院的老三件。”有的卫生院连基本的化验设备都没有,屋破顶漏,长年失修。一些乡村没有卫生站,医生只能在自己家里给人治病。一些严重的病,乡村卫生站、卫生院诊断不出来,误诊误治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山区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率居高不下。

为协助政府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红十字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募集资金和物资,在贫困乡村援建“博爱卫生站”,并通过后续援助的形式,募集医疗设备、药品。自2006年开始,中国红十字会和山西省红十字会共同实施援建“红十字博爱卫生站”项目。两年来,共捐资110余万元,分别援建乡村“博爱卫生站”14所。省红十字会以卫生站为依托,定期组织资深医疗专家深入乡村开展健康咨询义诊活动。同时,为提升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先后在全省范围内培训乡村医生1500多人,并对273名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农民和儿童实施医疗救助。

从2006年开始,省红十字会共筹措资金750万元,由省红十字眼科医院(省眼科医院)具体实施,在全省开展红十字光明救助行动。这一项目将连续5年向2500名城乡贫困家庭的眼病和白内障患者减免手术费进行复明手术。截至目前,已为300多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减免手术费100多万元。

自2001年启动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是省红十字会在医疗救护方面采取的又一举措。在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建立了配型实验室以来,截至2008年10月,山西省分库库存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34000余人份,并将其分型资料输入“中华骨髓库”。在现有储存的资料中,已为110多名白血病患者找到相合配型。从2005年9月开始,山西省分库已有27名志愿者向患者成功移植造血干细胞。他们的爱心、勇气和善举,给白血病患者重新点燃了生命之光。

和省慈善总会推行的“慈善情暖万家活动”类似,省红十字会也有“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的活动。从1999年开始,每年“两节”期间对困难群众进行人道救助。几年来,省红十字会组织各级红十字会积极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募集款物价值400多万元,10余万户贫困家庭、50多万人受益。

近年来,省红十字会以红十字服务建设为平台,积极发展社区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大力发展以大学生为主要力量的学校红十字志愿者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发展志愿者队伍。通过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站募集款物500余万元,资助特困家庭1450余户,免费为居民体检1540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64期,免费培训社区志愿者3400人次,为351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为群众发放红十字会救助款物价值1470余万元。

为了更加广泛地吸纳社会慈善资金,2007年,山西省政府下发了一份《关于在全省开展“博爱一日捐”募捐活动的通知》,依照《中华人民共国红十字会法》和《山西省红十字会条例》有关规定,山西省政府决定委托山西省红十字会,于每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博爱一日捐”募捐活动,帮助灾区、城乡特困家庭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博爱一日捐的成效明显,两年来,共募集善款近千万元。

正如郭慧民先生所讲述的那样,山西省红十字会在医疗领域的人道救助功莫大焉。几年来,省红十字会募集资金累计2,3亿元,救助、救济约30万个家庭,4千多万人因此获益。郭先生说,“什么都得靠数字说话,都得靠事实说话”,确实如此,省红十字会在具体领域所做的贡献无需一一例举,这些实实在在的统计数字明明白白,已经无声胜有声地说明了一切。

富翁的慈善情怀

2003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上,山西海鑫集团监理会主席、运城市慈善总会名誉主席李春元及其家族名列前17位,仅2003年就向社会捐献1400多万元。

2005年,由民政部组织的“2005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评比活动中,李春元及其家族位居第十名,仅2004年,他捐赠的现金和物资折款共计1700多万元。

2006年,由民政部组织的中国大陆慈善榜评选结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公布。李春元及其家族排名第74位。

从2003年到2005年,短短的三年,李春元及其家族捐赠用于慈善事业的款项达到了1.39亿元。

在已报道的各种新闻中可以看出,早在1987年,李春元先生就开始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他先后创办了5家福利企业,共安置1500人就业,还为130名残疾人成了家。十多年来,李先生累计向社会各界捐资2000余万,其中仅助残捐资就达到500万元。另外,他还以企业和儿子的名义累计捐款6000余万元,用于当地农村修路建桥、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

一方面是创业,一方面是资助周边贫困的百姓。从1992年到2005年,李先生致富不忘落后乡亲,先后捐助23672万元,建设周边乡村校舍,设立奖学基金,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同时,也设立了教师补贴,为支持本地的乡村教育不遗余力。

2000年10月,李春元先生出资30余万元在运城市创建了“运城市残联春元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每年拿出15万元,保障培训学校正常运转。他深知还有许多残疾人需要帮助,又投资近200万元,创建了以种兔养殖推广为主的扶贫中心,从建兔厂、进设备、买饲料到购种兔。乐此不疲地忙碌了多半年的他,又专程到山东聘请了两名专业技术员,为残疾人长期服务指导。最后全部无偿转交给养殖户自主经营,受益的残疾人覆盖了10多个乡村。说起帮助残疾人的事儿,真是举不胜举,比如,他帮助130名残疾人成了家;又给90多名行走不便的残疾职工购买了自行车、三轮车和轮椅。每逢过节和助残日,他都要深入残工和附近的特殊户家中,为他们送去面粉、现金、麻花、煮饼等。多年来,他共为扶残助残捐出

了5000余万元。1997年5月,李春元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奖;2004年5月,他又再获此殊荣。因为他的特殊贡献,2001年11月。李春元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残疾人扶贫先进个人”。他的残联活性钙厂也先后获得了“全国残疾人之家”、“全国自愿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残疾人先进单位”等称号。2002年,国家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在视察他的企业时,对他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和为残疾人所做的无私奉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欣然题下了“再创辉煌”四个大字。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他“全国爱心捐助奖”和“中华慈善人物”等荣誉称号。

四川发生地震后,海鑫集团董事长李兆会(李春元之孙)通过工商联捐款100万元,后来又捐了1000TY元。在他的带动下,公司1万多名员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60万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兆会说:“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为灾区捐款献爱心是义不容辞的事。”

为了更好地促进慈善事业的开展,2008年10月22日,海鑫集团在创立20周年之际,以公司创始人李海仓(李元春之子)名字命名的海仓慈善基金会正式启动。在海仓慈善基金会启动仪式上,海鑫集团投入5000万元,省内外20多家企业和个人现场认捐5000多万元,使基金总额超过1亿元,基金会的首个慈善项目将用于资助山西省200多名老红军、老八路,每人每年6000元,共捐助10年。

这些数字是枯燥的,但却又是最有说服力的。对处在生活底层的弱势群体来说,李春元及其家族所做的一切,不吝于再造之恩。从见诸报端的许多采访看来,李春元先生的爱心行为并不单是因为富裕之后才有。过早饱尝人世的艰难与不易,造就了李春元坚韧不拔、澹然自若的性格,也涵养了他悲天悯人的胸怀。早在家族企业形成规模前,他就开始收养孤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富甲一方后,他更是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回报社会上。

其实,在默默做着无私奉献的民营企业家还有很多。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郭慧民有一首诗叫《赞韩长安》,写的就是一位民营企业家。诗是这样写的:“民企英杰韩长安,办厂造林誓当先。捐资兴办孤儿校,人道博爱贵奉献。”这个韩长安就是潞宝焦化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在领导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坚持为山西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提供捐助。他的计划是再过三年,资助100所贫困地区的小学。几年中,他先后为平顺、陵川等地的山区学校及各项教育事业捐款300万元。在参加省十届五次人代会分组讨论时,韩长安谈到,要使工厂成为森林中的工厂,还提出要在已捐建成30所中小学校的基础上,再捐建一所1000名孤儿的免费学校,并呼吁全省企业家更多回报和奉献社会。

又譬如,作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的山西振东集团,在董事长李安平的带领下,十几年来捐资超过3000万元,开展了“七大”慈善救助工程。先排比一下实实在在的数据吧,“非典”期间,捐款捐药近300万元;支援老区建设掏了50万元;在修造致富路时贡献了5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花了120万元学费;为解决孤寡老人、残疾人的问题又捐赠了150万元;还有资助特重病患者60余万元;出资130余万元解决900户百姓吃水问题;救助困难群体3400余人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次日,李安平得知抢救伤员急需抗生素等药品时,迅速筹备了总价值1000余万元的药品无偿捐赠灾区,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民航部门联系包租了一架飞机,于20日起飞送往灾区医院。十几年来,振东集团用于公益事业的投资已经超过3000万元。如今,振东集团成立了“扶贫济困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慈善工作,并把每年8月的第三个周日定为公司“扶贫济困日”,把每年冬至日定为“冬助日”。

一组组数据,体现了民营企业领头人和全体员工的博大慈善情怀。在他们的心里,能够为弱势群体奉献一份爱心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涓涓细流,汇成江海。

近年来,频繁见诸媒体的山西企业家形象日渐被符号化。其实,过度奢侈浪费的企业家只是特例,更多的山西企业家仍然继承了晋商的精神,取财有道,关心他人,铁肩担道义,充满了社会责任感。截至2007年,山西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支持光彩事业的资金达273亿元,为社会公益事业捐款20亿元。

尤为可喜的是,现在有许多企业主动成立基金会,意图把慈善作为强化公司文化的重要一环。这无疑是企业行善从自发到有序再到专业的具体体现。据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山西省民营企业在省民政部门注册的慈善基金会还有“阳光实业有限公司慈善基金会”、“山西合创集团公司慈善基金会”。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正在主动咨询慈善基金会成立事宜。

煤老板的慷慨和承担

这些年,山西的穷和煤老板的富常常成为社会话题。自山西煤老板团购悍马20辆的故事被媒体广泛传播后,山西煤老板们暴富和挥霍的形象就此在社会上定格。有个记者来山西,看见在一个不起眼的饭铺前竟然停着三辆宝马。又说煤老板集体进京炒房,一买就是一个朝阳的单元,而且还是从车里直接搬的现金。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又加上对富人的一些极端想象,无疑促成了很多刺激的想法。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煤老板的有钱也是事实,自2000年以来,煤价上涨,不少人确实一夜暴富,日进斗金。煤老板是否真的如此挥霍暂且不谈,但就笔者所知,富起来的煤老板也在努力为家乡做一些事情。就像乡宁县一位叫焦袁平的煤老板被采访时坦言的那样,“我们是该享受的也享受,该做的公益事业也做。”暴富后,挥霍找平衡的只是一部分煤老板,而另外一些则开始捐助社会公益事业。有人或许认为煤老板赚了钱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破坏了生态环境。其实,破坏环境的骂名不能完全归咎到他们的身上,说到底作为监管者的政府具有更多的责任。正是煤炭资源的一次性廉价出让,在造成国家资源收入隐性减少的同时,才使得采矿权人得到了铺天盖地的收益。

聊到山西慈善的现状时,杨润旺先生说,其实民间做慈善的人大有人在,只是我们宣传不够,而且很多人做的慈善也没有通过正规的慈善组织,所以并不为人知。他从一摞杂志中翻出一本2008年第5期的《十月》杂志。上面刊有《生命的底色》一文,讲述了山西陆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史元魁回报社会的事迹。2001年,史元魁出资40多万元,将霍家庄及两个自然村的两千多平米破烂不堪的学校修葺一新。从2002年起,他坚持每年投入20多万元,在学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教师长期奖励责任制。同时又解决当地山区人民吃水难的问题,出资180万元为村里打了一眼830米的深井。与此同时,他结合县上的饮水解困工程,投资70万建了5个蓄水库,解决了李家坪、左木等18村子以及学校、卫生院5000多口人的吃水问题,并出资20万元为部分村子铺设管道

1万余米,将水送到农户家中。又投资3600万元兴建公益公路,极大促进了当地开采、运输、林牧事业的快速发展,惠及16个村庄5万多村民。史元魁的善举,在当地引起了良好的连锁反应,在助学、兴教、扶弱等事业上伸出援手的人渐渐增多。

在产煤大县乡宁,愿意为老百姓做好事的煤老板也不少。笔者了解到,为引导煤老板做好事,该县发起了“一矿一业一事”活动,其中的“一业”是指凡属乡宁县开办的所有煤矿,都创办或联办一个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的非煤产业,煤矿每采一吨煤拿出20元钱投资“一业”,投资的项目由捐资者挑选;煤矿每卖一吨煤便拿出10元钱投资“一事”,即办一些如修学校、修路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益事业。

煤老板回馈桑梓并非个案,一般都会为矿区人民做点实事儿。这只是被报道出来的一部分。

且不说这些,就说在这些年发生的大灾大难中,无论是印度洋海啸,2008年春天的南方雪灾,还是前不久的汶川大地震,山西煤老板的善举都可圈可点。赵瑜的《晋人援蜀记》对于煤老板的表现有这样的记载:

抢先打头阵的,是紧靠黄河岸边的山西柳林联盛集团,总裁石建平代表董事局主席邢利斌和集团本部,一出手就拿出了2000万元;同煤集团捐款1440万元;山西海鑫集团李兆会先生,个人先期捐出1000~元,职工捐出60万元;位于沁源县太岳山中的沁新集团孙宏原,13日汇往北京100万元,后续又捐出集团及职工的善款共计757万元;到了5月15日这一天,省工商联牵头在省城组织捐助活动,多数参加者与煤有关,当场有杜寅午代表田森集团出手200万元;许福贵代表光宇电源捐出200万款物;李兆会的海鑫集团再捐100万元,李猛代表安泰集团,薛靛民代表阳光焦化,张亚平代表东辉集团,姚锦诚代表美锦集团,袁玉珠代表中阳钢铁,冯建新代表智海企业,郝连秀代表建峰集团等等,捐款均在10077元以上。不一阵儿,到场的56位山西老板捐款又达2283万元。

5月17日,省中小企业局等部门不甘示弱,在省城组织另一批民营企业家捐款,到场的近百家企业中,多数与经营煤炭相关,现场捐款达到60007Y元,继而突破了一个亿。到5月20日,山西民营企业家和非公有经济人士捐款捐物逼近1.5亿元。此后捐款活动仍在继续前进。

我们随手举出两个县为例:这一天,乡宁县77位“中等级别”的煤老板齐聚县城。其中一位老贺说:啥也不讲了,捐吧!捐着捐着,就有老板觉出自己出少了,便又当场增补。长嘴湾矿主由开始的30万,一路飙升到100万;那位老贺也由原来的50万增至100万,弄得好似一场拍卖会。不一阵儿结算,乡宁县矿业77家,捐款2400万元,平均每家30多万。

大概是同一天吧,古交市出现了同样情景,这里也来了一个83位煤老板捐款聚会,动作更加生猛,捐资2600万元,仅用了20分钟。大家都是有备而来的。

同样以煤老板为捐款主体的代县,捐得2300多万元。

接下来,以煤老板为捐款主体的左云县,捐得1000多万元。

朔州市18位煤电老板,一举捐出1320万,单人平均数又超过前几个地方。

到5月31日,山西全省煤炭系统捐款突破3.5亿元,创造了赈灾捐款新纪录。

捐款的不单有山西的煤老板,也有在山西经营煤矿的外地人。“四川发生这么大的地震,让人痛心疾首。”在太原市做煤炭生意的山西省河南商会秘书长傅金淼对出资支援灾区的人们心怀敬佩。在省工商联组织的向灾区捐款的活动中,他把手中现有的4万元现金全部放到了捐款箱中。他说:“向灾区捐款义不容辞,党的好政策让企业家挣了钱,现在祖国有难,就需要我们站出来,为祖国做点什么,捐钱支援灾区,是报效祖国的最好机会。”在随后的捐款活动中,他同商会会员们共捐款120万元。

网上流传着一张《煤老板是这样捐款的》贴子,多是煤老板拿着现金或巨额支票捐赠的照片。很多人跟帖,转发这组照片,多的是敬意和感叹。捐款的煤老板谈得上踊跃,一张张巨额捐款单有力地说服了一切。在灾情发生之时,走在富裕前列的煤老板用自己的行动贡献了一己之力。虽然以前有太多的负面报道,可在大灾面前,我们还是看到了人性最善良的一面。这回,曾以买豪宅、购宝马车见诸报端的山西煤老板,在大灾面前主动承担起爱国报国、回馈人民的责任,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灾区。也有消息说煤老板的捐款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在当地政府特别是舆论的压力之下做出的选择。但不管怎么样,他们以这样的姿态证明了自己。

平安女士的心愿

慈善事业的开展既有社会的号召,也有民间人士的自发捐助。近年来,山西涌现出了一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敬仰爱戴的慈善人物,如多次捐赠巨额善款的匿名慈善家平安女士;耄耋之年仍坚持为贫困群众义诊治病的志愿者赵海明医生等。慈善工作队伍特别是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对山西省慈善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说起平安女士,杨润旺先生神情激动,毫无疑问,他对这位平安女士印象深刻。照他的说法,对方年龄在四十左右,个子一米六五上下,听口音讲的是吕梁话,应该是临县、柳林、方山一带人。我们就猜测对方是不是煤老板,可是杨先生却认为此类推测并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现在有人正在不图丝毫回报地做着慈善事业”。像我们这样好奇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好奇也情有可原,毕竟每一次出手,平安女士拿的都是巨额现金,这样的派头和煤老板上京购房的传言毫无二致。但和煤老板挥霍不同的是,平安女士的捐款相当低调,专门挑在周六日来到省慈善总会,目的就是为了避开众人,甚至拒绝透露有关自己的一切信息。再到后来,她干脆就委托别人来送钱了。她了解危困群体的方式多是上网,只要从新闻里看到有需要的人群,如春天的雪灾、五月的汶川地震,她都通过省慈善总会进行了定向援助。

2008年省慈善总会与《山西晚报》联合举办了“助学、圆梦、大学”的慈善活动,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平安女士又主动打来电话,资助了20个大学生。在问清了这20名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后,一次性把所需要的资金留下来。

在奥运会期间,平安女士欲向北京奥组委捐献100万,但北京不接收,她又转赠慈爱高中,每班50人,一个学生2000元,资助10年,一年10万。陆陆续续,近两年来,平安女士共捐助824万,占省慈善总会接收的善款一多半。

省慈善总会为了表达谢意,也把大学生写的感谢信、锦旗等物品送给平安女士。听说平安女士信佛,不要荣誉,又送了她一尊菩萨。在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的眼里,平安女士的行为无疑具有了大爱大德的意味。

平安女士的这种不愿透露姓名,匿名捐赠,不求任何回报的行为感染了很多人。他们通常以“好心人”等化名出现。除平安女士外,2007年山西又出现了一位“平安先生”,捐出8万。在过去的一年,连续捐赠者也不断涌现,如古交市工商银

行的一位女同志,通过银行汇款,每月50元,坚持了三年。后来记者深入采访才了解到,这位名叫马丽的女士,才30来岁,而且只是一名普通员工。还有一位匿名捐款者,连续5次捐赠8000元。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毫无疑问,“平安”捐助成了一种社会现象。郭有勤会长直接把类似平安女士的捐赠行为形容为“新吕梁英雄精神”。

所谓新吕梁英雄的由来,郭有勤会长是这样总结出来的,因为像平安女士这样来自于吕梁的民间捐助人士并非孤例。令人感叹的一幕仍然来自于汶川地震期间。就在2008年5月14号中央电视台播出明星捐款不久,省慈善总会接到柳林县慈善会的电话,有一对农村夫妇要向四川灾区捐款。接到通知后,工作人员驱车280多公里前往吕梁山区的柳林县高红村。路上,大家猜想这对夫妇要么是富甲一方的农民企业家,要么就是日进斗金的小煤矿矿主。这对夫妇男的叫田有财,女的叫王凤莲,五十多岁。看到田有财家中的陈设时,大家都非常意外,与想象中的情形完全大相径庭,既没有名贵的家具,也没有豪华的家用电器,更别提富丽堂皇的房子。王凤莲听说是郭会长亲自下来了,又追加了5万,捐成20万。这一家并不富裕,就是个种地的,以前养过猪,加工过枣。倒是搞了一个小卖部,但也很简陋,里面卖的东西都是些日用杂货。小卖部后面是四间平房,有两间还漏水。里面坐着一个抽烟的老人,郭有勤问他知不知道女儿女婿捐了20万的事,老人说知道。

“本来那些钱是留着盖房子的,但听说汶川地震了,就全捐出来了。”

虽然这笔钱是准备盖新房用的,家里还有76岁的老父亲和4个儿女,但是王凤莲的决定还是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们现在的生活也不富裕,而且这可是你的建房款呀!”

“要攒这么多钱相当困难,可是看了电视,觉得我比他们灾区群众强,起码还有个住处,后来就说捐了吧。”

就像王凤莲说的那样,虽然自己很困难,但至少自己还健全,“我们还活着,还能再赚钱”。王凤莲平时生活很节俭,看见废弃塑料就回收,去太原进货都是自备干粮。郭有勤会长亲眼见到了她的境况,感动有加。采访时,他对笔者这样说:

“这么省吃俭用节俭了一辈子的女人,在举国抗灾之际,却拿出了所有的辛苦钱,这相对于她个人能力来说,不能不令人感动。再联想到之前的平安女士也来自于吕梁,这让我想到她们就是吕梁英雄精神的当代版。什么是吕梁精神?就是朴实的民风,就是无私的奉献,就是大爱无边。这个王凤莲和平安女士正好代表了两极,两个层面,再加上更多的一些动人事迹,足以证明患难见人心,天灾无情人有情。”

讲到地震,郭有勤会长又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举国上下都在筹募捐款,最撼动人心的是,当时省城几家幼儿园也搞了捐款活动,那么小的孩子,把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都拿了出来。他们无疑正是慈善事业的希望,只要对年轻一代播下奉献的种子,将来的慈善事业就会后继有人。从文化根源入手,从小孩抓起,加强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对于提升人们的慈善意识起到了积极且健康的影响。这既是慈善的目的,又是生活的终极意义,互帮互助,人间幸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政府的鼓励,毫无疑问,也促进了企业的主动捐赠。而且,尤为欣喜的是,许多企业也意识到了慈善对丰富企业文化的重要价值,他们正在把企业的慈善捐赠当成是完善自身不可或缺的事业来做。慈善事业已经开始得到大家的关注,各企事业单位也明白了慈善对于自身企业文化的附加价值,许多时候慈善的捐赠是互利的,是双赢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西方慈善家在从事公益事业时表现出与他们当初在积累财富时相同的智慧。哈佛商学院“社会企业项目”主席詹姆斯·奥斯丁说:“如果只懂得开支票的话,你实在是在削弱自己能够产生的社会价值的巨大潜力。”

不管是政府的鼓励和引导,还是慈善组织的积极募捐,都道出了一个事实,共存共荣是和谐发展的主题。现在山西省慈善基金组织有六家,民企有“阳光实业有限公司慈善基金会”、“山西合创集团公司慈善基金会”、“海仓慈善基金会”,国企有“山西省西山慈善基金会”、“山西潞安慈善基金会”和“晋城煤业慈善基金会”。据笔者了解,山西省企业成立的多为非公募基金会。按照规定,非公募基金会每年捐赠的金额不能少于本金的8%。基金会还要接受税务、审计部门的监督。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山西的慈善事业正在越来越规范化,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出台后,接受采访时曾谈到中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并对慈善不发达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和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文化道德建设不协调,大家对慈善的意识还很薄弱,对慈善的知识感觉很陌生。慈善公益机构发展刚刚起步,不仅数量少,而且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弱,社会公信力低,募捐款项也非常少。此外,税收政策也不健全。”

虽然总体看来,我国慈善事业水平还比较低,没有得到完整的开发,但从《山西慈善通讯》可以看到山西省慈善总会的一些工作情况,尽管强有力的救助机制仍然没有形成,不过,初具规模的救助却如星星之火,已然呈燎原之势。

根据百度词条的相关解释,现代社会中,所谓公益组织,实际上应该是: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有的国家,叫做“NGO”(非政府组织),有的国家叫做“NPO”(非营利性组织)。学界也把这类组织叫做“第三部门”,以有别于公权力组织(行政、执法等)和营利性组织(企业、金融机构等)。

除了山西省慈善总会和山西省红十字会外,全公益社会团体还有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自1990年实施以来,累计筹资1.1亿元,资助大中小学生近9万名,援建希望小学500多所,捐建希望书库530个、希望网校单点站13个,捐赠各类教学仪器、学习用品50余万件,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也是一个公益性的社团组织。它的工作性质是促进而不是决策,但它又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特殊社团组织。目前,全省各级老促会组织共有430多个成员,组成100多个调查组,调查了130多个乡、500多个村、一千多户,写出了一批反映老区建设中的成绩、经验和问题的调查报告。仅省老促会收到的调查报告就有81份之多。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以来各级老促会共筹措资金5250多万元,引进农、林、牧和加工业新技术和项目300多个,请进科技人员200多名,兴办实事上万件。比如原平县老促会帮助阳舞河灌区从有关部门解决资金2750万元。

此外,还有山西省法律援助业务指导委员会以及一些志愿者组织,比如义工社团之类。虽然与国外十分活跃的志愿服务活动相比,山西的各种义工社团相对较弱,只是组织人去养老院或者

帮助孤残寡老人打扫卫生之类,而且缺乏组织和规范,但也正在逐步发展。假以时日,志愿服务规模有序的氛围,定会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讲,山西的社会慈善事业尽管还是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里形成的政府包办的模式,但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正在提高。种种数据显示,山西的慈善事业刚刚起步,讲得振奋点,也可以说是大有可为,毕竟潜力无限。人们对慈善的认知虽然有限,但毕竟有人开始做了,有人在坚持,有目共睹的事实是,有李春元、煤老板那样的富人踊跃捐款,也有像郭慧民、李毅新这样的大批志愿者在加入,更有“平安”女士那样不计任何回报的慈善人士默默奉献,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我省著名作家张平曾以大同市福利院的孤儿生活为题材,写了一部叫做《孤儿泪》的小说。许多读者写信给他,说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含着泪水在读这部作品的,这些人和事实在是太感人了。小说的感人毫无疑问来自于作家对现实的准确捕捉。作为我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的张平先生,积极宣传慈善理念,从细节处唤醒人们的爱心和奉献的热情。这些年来,他的作品多以反腐题材为主,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他不单描写了贪官的沉沦之路,更重要的是他把沉重的笔触凝聚着同情倾注到了一大批弱势群体身上。作家的热切,慈善之士的帮扶,如同春雨感染了更多的人。正是这么多心怀爱意的人,众志成城,共同擦亮了人性的温暖天空。

这些弥足珍贵感人的事实,无一例外,都在表明山西的公益慈善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最具说服力的仍然是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从省红十字会的“博爱一日捐”的爱心榜上,从山西省慈善总会网站上公布的各种明细数据,我们都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除了政府事业单位有组织的捐献,更多的还是来自个人的自愿捐助。民间民众捐助仍是慈善的主力。据统计,中国现有的慈善公益组织所掌握的资金总计虽然只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1%,相对于美国从事与慈善、社会公益事业相关工作人数就占总就业人口的10%来说,还有相当距离,但近年来因为慈善的宣传逐步加强,人们参与慈善,讲求奉献的事例也不胜枚举。无论是与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合作,还是街头的自愿献血车,到处销售的福利彩票,所有的一切都证明着,慈善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化作涓涓细流,渗透进了黄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博爱是一种理念,人道是一种力量。在这股力量的推动者中,有你、有我、有他,愿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全社会形成扶危济困、博爱助人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把慈爱之举善良之行化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成长为参天大树,荫育着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三晋人民。

责任编辑/鲁顺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