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园中之河

时间:2024-05-04

程虹

在一些印第安人的心目中,哈德逊河是一条“群山之河”(The Great River of Mountains),因为这条河是由其两岸群山峻岭之壮美景色而著称。然而,在哈德逊河一路奔向大西洋的旅程中,它还流经了岸边那些绵延起伏的田园乡村,尤以其东岸那些漂亮的庄园为甚。所以,可以说,哈德逊河实际上是穿越了一片片错落有致的风景园林。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十九世纪园林设计师及美学倡导者安德鲁·杰克逊·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2)。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哈德逊河才作为美国独特的国家风景区永久地留在人们心中。

唐宁一八一五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纽伯格(Newburgh),那里当时是一个位于哈德逊河西岸的村庄,曾被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称赞“充满了超凡脱俗之美丽”。当时的通俗作家柯蒂斯(George William Curtis)曾这样形容唐宁的童年:“尽情地在高耸的菲什基尔山群山(Fishkill hills)及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河的迷人风景之中玩耍。”那条大河及群山,“是他(唐宁)儿时无语的伙伴”(柯蒂斯语)。我们不妨可以说,是哈德逊河及其流域的神圣风景造就了唐宁日后的成就,诚如他逝世后,美国果树学会为他在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斯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竖立的纪念碑上所雕刻的碑文:

他曾出生,生活

并且逝于哈德逊河。

他毕生致力于提高全民

对乡土艺术的审美。

(《神圣的风景》原著,第69-70页;本文引用该书,均由作者译)

唐宁自身的天赋及周边美丽的风景成就了他对环境美的不懈追求。恰如生活在哈德逊河畔的欧文善于将自己的生活背景注入其作品中的人物一样,在唐宁的作品中,他强调一座设计优雅的房屋及花园,对于其居住者有着提升道德水准的作用。

在十六岁那年完成学业之后,唐宁便携同其哥哥打理家族的苗圃业务。随后,他发表了多篇关于园艺、园林及建筑设计的文章。年仅二十六岁,他就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其代表作《论景观园艺的理论和实践》(A Treatis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Gardening,Adapted to North America,1841;以下简称《论景观园艺》)。此书一问世,便大获成功。它随即成为畅销书以及十九世纪美国此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书籍,并且一直到二十世纪仍多次再版。

唐宁《论景观园艺》的专著以及后续的著述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培养国民的品位。因为,当唐宁在构思这部专著时,充分感悟到了当时人们的一些需求。有些人想让他解释复杂的美学理论,另一些人则想要实际的操作指南;一些人想寻求怎样在庞大的宅地中建筑琼楼玉宇、水榭园林,而另一些则想要了解在狭小的空间中简单经济的操作方式。唐宁最终的结论是:他的角色是一位教育者—为国民提供景观园艺艺术的准则。这一准则贯穿于他随后的一系列专著《乡间住宅》(Cottage Residence,1842)、《美国的水果与果树》(Fruits and Fruit Trees of American,1845)、《乡村住宅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Country Houses,1850),以及他主编的以“田园艺术及田园风格”为主题的月刊《园艺家》(The Horticulturist and Journal of Rural Art and Rural Taste,1846-1852)。

《论景观园艺》收录的主要是将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初的英伦有关园艺的著述应用于美国的园林设计。也就是说,唐宁试图将“旧世界”的景观住宅设计理念适用于“新大陆”的气候环境及公共设施。在建筑中,它主要体现于比英伦那些殿堂楼阁户型要小一些的住房。唐宁将其设计理念分为两类,即古典及现代(ancient and modern)风格。他将古典风格归纳为几何学图形及古典提升的特性:林间小道、花坛、喷泉以及建筑风格;而在现代风格中,唐宁则试图“建筑一种极为高雅的或风景如画的自然美之格调”,具体则是通过柔和的曲线及自然组合的植物形成这种风格的风景。尽管对当时依然是满目荒野的美国来说,似乎那种亭台楼阁、花园水榭的古典风格显得循规蹈矩,更为合适。然而,唐宁本人更喜欢让人为的因素退却,让自然作为主导的现代风格。

依据英国十八世纪及十九世纪初的主要美学理论,唐宁将现代的或自然的景观园艺风格又进一步分为两类:“优美的”(the Beautiful)和“如画的”(the Picturesque)。唐宁在《论景观园艺》的最初两版中,将优美的风格称为优雅的(the Graceful)风格。此种风格整体“表现出优雅秀丽、外表柔和以及丰富茂盛的植物”。他在专著中以一幅插图清晰准确地表达了优雅的风格:楼房仿佛是古典风格,带有扶手的台阶,两个经典的瓮式花盆作为从楼房到风景之间的完美过渡。院中之树皆为圆顶,草坪打理得平平整整,车道呈现出“S”形的漂亮弧线。为了凸显全景中自然与人的浑然一体,唐宁在车道上添加了一位女子及一个孩子柔和的背影。而“如画的”风格则具有“参差不齐且生机勃勃”之特点。它表达了一种自然世界原生态的活力;那些大树及灌木丛象征着无拘无束的“野生自然”。依唐宁之见,这种园艺风格应当形成“某种充满活力、错落有致的轮廓;表面相对凹凸不平、时断时续,而植物则呈某种大胆狂野的特色”。唐宁有关“如画的”风格的插图完美地诠释了该风格的精华所在:那是一座哥特式乡间住宅,其树木突显了大自然粗犷之气势,草坪的表面不似优雅风格那样中规中矩、平平整整,前景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右边的小山坡上有一乡间小亭。一位扛着猎枪的男子牵着狗,走向住宅。诚如唐宁归纳道:如果平整规则、舒缓恬静及女性的柔和之美是优雅的风格之特征,那么,粗獷险峻、跌宕起伏及男性的阳刚之美则是如画的风格之体现。唐宁继而建议读者根据地势来决定房子的风格:相对平缓的地方更适合优雅的风格;而跌宕起伏的地方则更适合如画的风格。(《神圣的风景》原著,第72-73页)

仅从《论景观园艺》一书的标题便可得知此书是关于景观园艺的实际操作及其历史与理论。在随后的章节中唐宁相继讲述了怎样依据地形栽花种树、美化水源、修筑乡土风情的屋舍以及花园的装饰与结构。尽管此书卷帙浩繁,价值不菲,但由于唐宁优美的文笔及其实用的园林设计方法使得大西洋两岸众多的读者为之倾倒。欧美的评论家对这部有关园林的专著推崇备至,称它为审美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英国著名植物学家林德利(John Lindley,1799-1865)评述道,他不知道有任何其他书籍,能将园林设计讲解得更好:“尚无英国的园林设计者写得如此清晰明了,如此真实动人。”(同上,第76页)对于年轻的作者唐宁而言,这无疑是极高的赞赏。

唐宁帮助人们在园林住宅设计方面提高审美观念的方法之一,便是通过可以学习并效仿的样板来影响他们。他在專著中采用了一幢乡间房屋在修复前后的两幅图片,来详述提升现有居住条件的可行之道。第一幅图显示的是一幢常见的乡间房屋及其庭院:一幢长方形的房子,中央带有挑出的凸窗及小门廊,前景是一片几近荒芜的园景,房子的左侧,一条笔直的车道通向房屋。第二幅图是修复后的现代风格:房子中央是一面凸出的山墙结构、几个烟囱以及一个凉台,那宽大的凉台将本土风格的房子转变成诠释唐宁审美观念的房子,而原本笔直的车道被一条蜿蜒的车道取代,房子旁边新添的绿植,以及房前的风景尽显唐宁视为令人神往的现代风格的风景设计。“上述效果,”唐宁写道,“通常是经济实惠、令常人唾手可得的。这一点在这个国家中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在此之前,国民耗资不菲,却没有物尽其用,甚至错用了许多资金。”

或许,唐宁想展示于民众,并且便于他们效仿的最好的审美样板,便是他本人的住宅及花园。一八三八年,唐宁结婚后不久,就在他生长的那片地产上建造一座宏大的房屋。为此,他参照了以哥特式教堂设计而闻名的英国建筑师古德温(Francis Goodwin,1784-1835)的作品《田园建筑》(Rural Architecture)及出版于伦敦的《村舍、农场及别墅建筑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Cottage, Farm, and Villa Architecture,1832)。尽管房子的主体参照了古德温伊丽莎白时代的别墅,房子的其他细节也依稀可见《建筑百科全书》中的样式,然而,唐宁为自己设计的房屋绝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它含有自身独特的规模感、比例感以及简约感。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唐宁将外来的建筑模式改良并运用于北美环境的大胆尝试。对于这种尝试的最佳诠释便是房子的游廊(veranda or porch),它由房屋的正面拓展开来,延伸至南、北入口亭阁。唐宁强调了游廊的实用及象征意义:它既起到房屋入口处的避风挡雨作用,又显示出房子里面的居家生活。这种借用英式铺面露台的美国游廊是依据当地气候进行改良的设计方案,因为,它对一层的主要房屋起到了遮掩作用,并且为家人提供了室外的休息区域。同时,还使得房子与花园融为一体。诚如唐宁所述,“一幢优质的乡间宅第,恰若没有游廊或没有入口亭阁”,便是“依常人所见,一本印刷精美的书,没有标题页”(同上,第76页)。

在建造宅邸的同时,唐宁还修建了与房子珠联璧合的花园景观。一片弧形的草坪,上面有花坛、盆栽热带植物以及一个日晷。蜿蜒的车道及人行道将人们引向住房及其周围的花园。尽管这所宅邸是唐宁所在村庄的一部分,但由于精心的设计及栽种的绿植,在外人眼中,它却是一个别样的世界。比如,作家柯蒂斯就曾被唐宁的花园打动。从那些花园小径中,他感叹道:“欣喜若狂的客人只能望见花园消失于繁茂的树丛之中,而那些树又是经过巧妙的修剪,令人能瞥见那条河(按,指哈德逊河)的微波粼粼,那是一幅幅以树叶为框的画面,但那些树又修剪得不足以显露出外面的路及村镇。令你误以为这房子及其花园延伸至那条河流;是的,或许这宅邸将那条河及远处的山脉收入囊中,作为自己的画栋雕梁。”(同上,第77页)

唐宁的哥特式房屋及其花园标志着美国审美的一个新趋势。他显然认为自己的房屋是可供民众效仿的审美样板。他在《论景观园艺》的“田园(乡村)建筑”一章中以自己的住宅为例,并将房子及其地面设计图发表于当时畅销的《园艺杂志》(Magazine of Horticulture)。于是,当人们乘蒸汽船在哈德逊河上游览时,唐宁的住宅便成为河畔山坡上一座标志性建筑物。有位作家曾这样描述从河上观望这座宅邸的情景,称之为“建筑及园林卓越的表范及实用的理论之缩影”(同上,第78页)。写至此处,不由得使我想起二十世纪美国的建筑大师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他依据中国哲人王夫之的箴言“诗言志”,在其自传中将建筑整体合一的装饰比作“诗”,并指出:“与雕塑、绘画关联的建筑世界里,蕴藏着更高层次的想象力。”(赖特《一部自传》,杨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第372-373页)因此,不妨可以说,唐宁的住宅是诗意的体现。

唐宁的家还成为众多亲朋好友造访并相聚的绝佳地点,这使它成为趣味横生、高情逸兴的文化沙龙。人们欣赏他那别具一格的宅邸,更仰慕他体贴周到的待人风度以及令人宾至如归的环境。当然,还有那些使人应接不暇的哈德逊山谷风景。当时访美的瑞典女作家布雷默(Fredrika Bremer)详尽地描述了唐宁家内装修的精美品位,那里总是布满鲜花,到处展示出主人的温文儒雅。令布雷默记忆犹新的还有与唐宁在清静的夜晚阅读他们共同喜欢的作者—布赖恩特(W. C. Bryant)、洛厄尔(J. R. Lowell)及爱默生(R. W. Emerson)的书。此外,作家柯蒂斯也提供了一份在唐宁家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清单:阅读、交谈、兜风、工作、在草地上享一时悠闲、过河去山间远足、到附近风景如画的地方游览、在河上荡舟、采集植物、挥毫作画,尽兴在乡间体验自然之美。而唐宁则是忙里偷闲,在工作写作之余,至少每日参加些许上述活动。与亲朋好友在山野中的远足以及唐宁的著述,激起了柯蒂斯对于自然科学及历史文化的兴趣,为他打开了通向关注并研究哈德逊河谷之门。比如,柯蒂斯认为,位于哈德逊河谷中的比肯山(Mount Beacon,又译为“灯塔山”)俯瞰哈德逊高地北部的通道,以及西面及北面的田园风光,其风景远胜由卡茨基尔山庄(Catskill Mountain House)望去的景色。作家布雷默则生动地描述了她登上比肯山的顶峰时的情景:哈德逊河之景如同在凌乱无章的场面中迸发出的一则清晰思路,给自己在茂密的森林中开出一条道,闪闪发光地向前奔腾,永无尽头。值得一提的是,造访这里的还有唐宁的两位建筑师朋友,奥姆斯泰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30)以及沃克斯(Calvert Vaux,1824-1895)。两者同为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同时也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们最著名的作品是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1858-1876)。唐宁的影响很显然地体现在中央公园的设计之中。

在景观旅游(landscape tourism)的初期,唐宁由于其朋友圈的人大多居住在哈德逊河沿岸,使得他熟识哈德逊河沿岸的名宅。而当他着手发表《论景观园艺》一书时,他业已开辟了景观园艺的生涯。他不仅为那些富有的客户们提供花草树苗,而且还给他们提供职业性的景观园艺设计建议。随着唐宁的声名鹊起,他以名人及朋友的身份造访了哈德逊河畔首屈一指的深宅大院。其中当以布莱斯伍德庄园(Blithewood)及蒙哥马利庄园(Montgomery Place)为最。

在唐宁夫妇的引领下,作家布雷默有幸一睹布莱斯伍德庄园—那座位于哈德逊河畔,可以俯瞰那条河流及其周边壮丽景色的哥德复兴式庄园。一八三五年,热衷于自然及艺术的美国银行家唐纳森(Robert Donaldson,1800-1872)折服于哈德逊河畔的水光山色,购得了这片临河的地产。唐纳森雇用美国十九世纪中期最著名的建筑师戴维斯(Alexander Jackson Davis,1803-1892)对这座建造于联邦时期(the Federal-era,1789-1801)的临河别墅进行了装修。戴维斯改变了屋顶轮廓线,使得房子拥有撑拱特征的突出屋檐,扩展了东立面,并在房子周围修建了游廊。那游廊成为房子独特的亮点。一八四五年,唐纳森及其合作者对于如画美的追求与向往,驱使他们在主楼中增添一个画廊,这堪称是一个独特的建筑元素。在众多的肖像及风景画中,来访者会惊喜地发现“那面风景之窗”,它出自唐纳森别出心裁的设想。那是一扇椭圆形玻璃窗(约一米宽、四米长)镶嵌于墙上,它效仿画框,带着窗框。这扇玻璃窗中所展示的自然之美远胜于画廊中那些人为之作。从窗内望到的风景画:苍茫大地、哈德逊河以及远处的山峦宛若一幅画作,将窗内的艺术与窗外的自然融为一体。唐宁称赞布莱斯伍德庄园为“美国最有魅力的别墅之一”,并将从庄园的游廊望向哈德逊河及卡茨基尔山的景观作为《论景观园艺》一书的扉页插图。

令布雷默深有感触的,还有布莱斯伍德庄园里傍晚的各种活动,室内琴声瑟瑟,歌声悠扬。当然最惬意的莫过于漫步于室外。唐宁曾赞扬庄园那点缀着古典花瓶的漂亮草坪,以及那些通往掩映于树丛中凉亭的小道,还有可以一览哈德逊河之景的至高点。当夜幕在河西岸的卡茨基尔山上降临时,布雷默静静地漫步于那条壮丽且安宁的河畔,端详着那斑驳陆离、天鹅绒般的幻影。

就在布莱斯伍德庄园的南部,隔着一条溪流及一道山谷之处,便是哈德逊河畔另一处名宅—蒙哥马利庄园(Montgomery Place)。这也是一座联邦时期的宅邸。此房由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英雄的遗孀珍尼特·蒙哥马利(Janet L. Montgomery)所建。当时由设计师戴维斯所拟的草图依稀可看到庄园的原形:东立面及北边的两层楼,六开间的房屋。一个朝西的露天木制门廊,带着宽大的阶梯。房子最显著的建筑特色是以栏杆为顶的古典屋檐。东边以田地及果园为主,北边是一片铁杉林,另有一片橡树林同样位于房子的北部,而贴近房子的区域及向西展开的那片地界则堪称游乐场。所以,即便在戴维斯修改房子之前,从哈德逊河望去,这座宅邸也是令人心动的景点。

随着蒙哥马利夫人过世,这座宅邸几易其手,经由蒙哥马利夫人的哥哥爱德华,最后到了后者的女儿及女婿的手中。这两人为了修改这所宅邸,请了当时美国富有天资及创造性的设计师戴维斯及唐宁。戴维斯为房子设计了南翼、东西立面的新门廊以及北面的凉亭。然而,唐宁认为最引人入胜的是北面的凉亭。在《乡舍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Country House)一书中,他认为凉亭是房子最惬意之处,尤其是在风和日暖之时,它是家人相聚的佳地,既可作为室外客厅,亦可用作餐厅。它集“美丽、高贵及实用为一体”。它“比凉台更胜一筹,即一个露天的房间”。而这一点,唐宁以为,是一处构思巧妙的屋舍的重中之重。这间凉亭后来又依据他的建议,配制了合适的家具,使它真正成了一间室外客厅。从这间凉亭眺望,目光向东,可以见那起伏的草坪,向北可见那片茂密的铁杉林,向西,则是越过哈德逊河的河面,望见的卡茨基尔山的顶峰—圆顶山(Roundtop)。

在一代又一代的新房主手中,蒙哥马利庄园的风景由原来的农场改变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娱乐场地。以前的果园被改成符合唐宁审美观的起伏和缓、延伸至旷野之处的草坪。原先呈一条直线通往房子的车道,以柔和的曲线替代,并添加了精心选择的植物,给人以花园及房舍的视野,显示出唐宁现代风格的品位。车道两边错落有致地种植了槐树,既使人的目光能掠过草坪,望向远处,又将房子掩映于树影之中。在这条车道上行驶,令人充满好奇,宛如在公园中穿过。唐宁将这条修改后通向房子的车道视为:“通向一座法国古堡之路。”

对蒙哥马利庄园的改建,还包括建了一个暖房、一个观赏性花园及一处植物园。暖房出自一位英国设计师之手,种有仙人掌及其他热带植物,还有茉莉和丁香。与暖房毗邻的是一个由唐宁设计的种着玛格丽特花的花园。无论唐宁是以专业人员还是朋友身份的角色出现,他的苗圃为这个花园提供了众多花草。其结果,他写道:“看来恰若绚丽多彩的东方图案或一方织锦地毯。”庄园内有一条河,与河毗邻的是一道郁郁葱葱的溪谷,那里有一帘瀑布,唐宁称之为“四季都美妙无比”,而且“跌落的水声悦耳动听”。庄园还有一方湖泊以及多条通往下面哈德逊河的小径。

若与其他哈德逊河沿岸的建筑相比,蒙哥马利庄园是唐宁认为凸显其景观审美理念的一个样板。“在这里,有许多可以供景观园艺者借鉴之处,”他写道,“有众多可以令艺术家兴奋的地方;有众多可以令诗人沉思的小道及给他们灵感的自然景观。”(《神圣的风景》原著,第85页)显然,唐宁视蒙哥马利庄园为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样板,视其房主为将景观作為艺术而献身之人士。

在《论景观园艺》一书中,唐宁还描述了诸如海德公园庄园(Hyde Park)、利文斯顿庄园(Livingston Manor),以及比弗维克庄园(Beverwyck Manor)等著名宅邸。这些庄园面积庞大、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绿草如茵。除此之外,它们共同的特征便是都位于哈德逊河畔。诚如唐宁在书中所述:“哈德逊河流域中部地区在景观园艺方面之品位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在国内,尚无任何地方与之相媲美。”可以说,使得哈德逊河流域如此出类拔萃的原因是由于哈德逊河及其河畔移步换形的景色:从起伏的乡村到远处的山峦,以及那河畔宅邸中房主们精心打理的草坪花园,灌木树林。我国作家及诗人丰子恺先生曾写道:“艺术家看见花笑,听见鸟语,举杯邀明月,开门迎白云,能把自然当作人看,能化无情为有情,这便是‘物我一体的境界。”(丰子恺《三心集》,汪家明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而十九世纪唐宁的设计理念恰恰与“物我一体”的境界相吻合。他认为,“建筑之美需与风景之美或环境之美相辅相成。只有在与邻近的风景之美‘水乳交融,方能显示出乡村房屋的品位”。因此,他在《论景观园艺》一书中首先将提高读者对建筑及景观设计的审美意识为要点。在建筑界前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关于建筑之美的三要点。首先是宜居。宜居是三要点中的重中之重。唐宁解释道,房子应集舒适性、可购性及与周边景观相符的设计为一体。其次是用途。构造一个家宅应当看似一个家,带有烟囱、门廊及其他舒适的家用设施,而不是一座人造的庙宇。唐宁认为,只有在符合了宜居及用途两点的前提下,才能考虑风格。尽管承认建筑是“一种艺术品位”以及美感是建筑中最高的表达方式,然而,唐宁还是提醒人们风格应当服从于宜居及用途。

如果说《论景观园艺》中所描述的宅邸是大多数美国居民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宅别墅,那么《乡间住宅》则是为美国中产阶级量身定做的。在此书中,唐宁旨在提升所有国民的房舍及景观设计水平并以此来改进家居建筑风格、增强国民的审美意识。“我希望能用对美之形态的热爱激发所有民众,”他在书中的序言中写道,“并且将这些美之形态聚集起来,遍及各阶层人士的日常生活。”在长达二十六页的有关建筑品位的评述之后,唐宁在随后的每一章节都详述一所房舍。而戴维斯也如同在《论景观园艺》中为之配图一样,为所述的房舍插图,包括每所房舍所处的景观背景的图像,其楼层平面图、建筑细节、关于地面布局的建议以及旨在向读者传授基本审美品位的文字说明。《乡间住宅》展示的房舍设计,诚如戴维斯的传记作者简·B.戴维斯(Jane B. Davies)所述,是“某种先锋派风格(avant-garde style)”“只有那些极富冒险精神的建筑师及客户才敢于在美国采用这些建筑风格”。然而,《乡间住宅》一书却十分畅销,而且其中的设计风格备受欢迎。在此书出版后不久,唐宁就写道:“我欣喜地感到我的一些‘空中楼阁(castles in the air)在全国各地即将成为外行人触手可及的实体。”截至一八五二年,《乡间住宅》已经发行了第四版。布雷默曾举例说明唐宁的著述是如何深得人心且运用自如。她提到麻省的一对年轻夫妇在潜心研读唐宁的著述之后,“依据唐宁所列举的一所房舍的样板,建了他们的房子”,并“效仿他的方案设计了他们的花园”。不妨说,通过唐宁的著述,哈德逊河畔建筑的美学品位为民众所效仿。

尽管《乡间住宅》中设计的品位及造价迎合了美国中产阶级的需求,但仍有人批评此书提供的设计方案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过于昂贵。于是,唐宁在其专著《乡村住宅建筑》中推荐了一些有品位且造价适中的房子设计方案。在其主编的、以田园艺术风格为主题的《园艺家》杂志的创刊号中,他又详述了如何以低造价将一所小民房改成一所令人刮目相看的舒適房屋。在随后的期刊中,他进一步补充了许多为劳动阶层设计的简居设计案例及图样。他所举的其中两个例子分别造价为两百与五百美元。

唐宁对其设计的虽小却雅致的劳动阶层的房屋深感自豪。其中有一幢由一个泥瓦工拥有的“可爱的乡间别墅”;还有一所“漂亮的小房子,一所木屋,带有绿色的凉台及花园”,房主是个车夫。唐宁以此说明小而雅致的房舍在新大陆的可行性。唐宁在《论景观园艺》中论证,即便是一个“收入微薄之人的极小房舍”也可以经过设计而品位高雅。他希望在其著述中提供的方案,将会提高全国民众家庭生活的质量。

为了使广大民众都能从唐宁的书中获益,并且不使书价成为难题,唐宁携同该书的出版社D. 阿普尔顿公司(D. Appleton and Company),于一八五一年出版了《乡村住宅建筑》的压缩版《唐宁质优价廉的农舍及乡间住宅》(Downings Cheap Cottages and Farm Houses),售价仅为原著的一半。有刊物评述道,这是一本“专门为大众写的书”。唐宁的邻居,作家N. P. 威利斯(N. P. Willis,1806-1867)声称唐宁为小房舍及其花园所做的设计,证实了他对提升“大众之家”品位的激情以及他那值得赞誉的不懈努力,即让“平民百姓可以过上高雅脱俗的舒适生活”。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唐宁似乎功成名就。作为一位深受美国民众喜爱的作者及编辑,许多人向他咨询有关建筑及景观设计的专业知识并请他设计房舍。为此,唐宁忙得不亦乐乎。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除了晚饭后,我是一个在家里完全没有闲暇的人。但愿我能带你看看位于我房子新增添那一侧的‘建筑办公室(Bureau of Architecture)。那里充满了委托书,年轻的建筑师以及全国各地的设计方案。”唐宁还竭力支持首都及国内各城市建立大型公共公园并有幸设计了华盛顿的国家广场,那是美国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城市公园。他在《园艺家》中所提出的令人信服的理论,改善了美国市郊社区的设计,使它们成为具有鲜明特性的美国都市景观。唐宁希望公园、公共图书馆、美术馆以及其他文化设施将提升他所称之为“大众之教养”。通过“使所有阶层都可以享受到的在文学艺术、科学及社会娱乐等方面的共同的欢乐”,唐宁期冀提高美国全民社会文明的水准。

但不幸的是,唐宁英年早逝。一八五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一艘蒸汽船行驶在哈德逊河上时突然失火,唐宁也在这场船难之中丧命,年仅三十六岁。唐宁如此喜欢并且成就了他景观设计理念的那条哈德逊河,竟然无情地夺去了他的性命。尽管唐宁的早逝使他的那些宏图大志未能实现,然而,他所留下的著述及设计方案在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社会文化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以哈德逊河为背景,通过景观设计的著述及实践清晰地表达并普及了审美理念。他让民众意识到,哈德逊河是一条神圣的河流,并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