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唐晓勇
平坦广袤的淮北平原,像一块平整无垠的地毯,涡淮如带,镶嵌其中。就在你恣意地开着车沿着宽阔的淮河大堤随心所欲地欣赏着两边的风景,行至淮河第二峡荆山峡时,猛然抬头,两座挺拔的山脉矗立在眼前。千里平原之上,两座山突兀地对峙着,那么雄奇,伟岸。平缓安澜的淮河穿过两山之间,顺服地向北,再向东,蜿蜒而去。
淮河东岸这座山名曰涂山,高338米,绵延十余里,像一个巨人的身体,由东向西横卧在淮河岸边。在中国上千座崇山峻岭中,它似乎名不见经传。然而远古时代,它的名字远比五岳之尊泰山更响亮,它的故事远比佛教圣地九华山更精彩。它耸峙在淮北平原之上,如王一般,峻拔清朗,周围逶迤一二十个山头,如屏如拱,俨然有五岳的气度和风采。
涂山,中国文化历史名山,中华民族繁盛的起点,中华伟大文明的起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夏之兴也以涂山。”夏是夏朝,中国阶级社会有文字记载的开始;夏是华夏,中华文明历史文化的源头。
4200多年前,中原大地一片苍茫,到处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舜帝见鲧治水九年却始终不见成效,于是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亲治理水患。禹,姒姓,名文命,有熊氏轩辕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鲧之子。禹反思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根据各地山川地形,采取疏导的办法,让水顺势而下,在大江大河两岸筑堤,减少对人民的伤害,顺着水流之势疏通河道,制服理顺了一条又一条桀骜不驯的河流,让它们各自温顺地归流大海。
禹整天在外面忙碌与江河湖海打交道,转眼到了三十而立之年。这一年,他顺着从河南桐柏山倾泻而下的淮河,一路来到安徽蚌埠涂山脚下,涂山、荆山像两个并排站立的巨人,拦住了淮河的去路,滔滔河水咆哮着,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山南大地上狂奔,吞噬土地,淹没村庄。
面对两座岿然不动的大山,大禹带领治水大军,围着山体一筹莫展。一个夏日凉爽的月夜,他反复思考着治水的事情,受命于舜帝十三年来,大部分河流已经被驯服,可是眼前的难题,让他无法入睡。于是禹悄声出门,走出营帐,望了望身边多年和自己共生死同患难一起劳累不分白天黑夜的人们,都在熟睡中进入梦乡,他不忍惊醒,轻轻地顺着涂山小道漫步而上。山风阵阵清爽宜人,月亮像盏明灯挂在半空。山道两边绿树浓荫,长满了茂密的桑槐。正是满月,月光如水,格外皎洁,照在山间,照在树梢,有清泉潺潺,有夏虫欢歌。此刻夜深人静,禹走累了,望着山下汹涌的淮河,独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想着心事。
就在这时,禹突然看到一个女子,从桑林中走出,她容貌姣好,白衣飘飘,身材窈窕,时而凝望一轮皓月,时而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宛如月中嫦娥一般,禹情不自禁地看得入迷,以至于屏住呼吸瞠目结舌。
涂山,时乃是“东夷居淮上安国之地”,有涂山氏国以此为中心。《读史方舆纪要》载述:涂山氏国,侯国也,城池建于涂山北麓,辖管今天的淮南、蚌埠、怀远、凤阳大片土地。女子名曰女娇,是涂山氏国年轻的女君主。涂山氏国是东夷强国,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在涂山北面建都,涂山顶上建城。
显然女娇也发现了大禹,大禹此时正值而立壮年,虽然长年在野外与洪水打交道,面色黝黑,却体格健壮,方脸阔目,双目有神,相貌非凡,神采飞扬,自有帝王的威仪与气度。
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男子不多情?良辰美景,月色撩人,两人一见钟情,他们互述衷肠,情愫顿生,一个是闻名天下的治水英雄,一个是诸侯强国的美貌君主,一个魁梧勇猛,一个秀美温柔,更加彼此爱慕。他们的爱炽热奔放,他们的爱毫无顾忌。天当棉被地当床,桑林深处尽欢畅。月亮悄悄躲在云后,山风摇曳为他们欢呼,夏虫呢喃为他们歌唱,萤火虫也萦绕着快乐地飞来飞去,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神秘的涂山之夜啊。4000多年后,国学大师季羡林重游此地,欣然写下“台桑”二字。“台桑”,《词源》说“启所生处”,“台”通“怡”,其实就是禹与女娇交好之处,现位于涂山主峰南坡的朝禹路旁。屈原《楚辞·天问》中:“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怡)桑?”指的就是这里。
禹与涂山氏联姻后,力量更加强大。女娇一心帮助丈夫治水,她和禹一起下山考察水患,觀察地形。并且把涂山氏国的将士百姓交由禹调度指挥。他们发现虽然荆涂二山并峙,但是中间几公里连接处地势低洼,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劈山导淮,让肆虐的洪水从两山中间流过。于是禹亲自上阵,和百姓一起戴着斗笠,手执开山斧,挖土挑石。由于双脚整日泡在水里,脚跟都烂了,他就拄棍前行。面对坚硬的岩石,他们先点燃柴草火烧,然后用水冷却,山体岩石开裂,再用木棍撬开,功夫不负有心人,数万之众,数月之久,终于打开缺口,咆哮的河水顺着山峡汹涌而下,一路欢歌向东流去。《水经注·淮水》载:“荆山左,涂山右,二山对峙,相为一脉,自神禹以桐柏之水泛滥为害,凿山为二以通之,今两岸凿痕犹存。”明宋濂《游涂荆二山记》:“两山本相连属,而淮水绕荆山之背,神禹凿开,使水流二山之间,其疏凿之迹故在,人思其功,迄今不能忘。”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涂山女娇,禹的妻子,多么美丽而贤惠的女子啊。禹治水心切,结婚第三天,便依依不舍离开女娇,奔向治水工地。女娇没有责怪,没有怨言,送丈夫下山,她深明大义,知道丈夫的职责所在。目送丈夫远去,她把爱恋与期盼都埋在心底。相思难耐,每到月光皎洁的夜晚,她就来到第一次见到禹的“台桑”处,遥望着禹治水的地方,在候人石上回忆着他们的欢爱之情,吟唱出:“候人兮猗,候人兮猗!”我在等你啊,我在等你啊……其情也切,其音也婉,其律动人,唱者情深,听者动容。《吕氏春秋·音初》把“候人兮猗”列为“南音之始”,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情诗。古往今来,“候人兮猗”石历经数千载,敬仰观瞻者万千,局部地方被踏磨成很深的凹痕,可谓延续有迹。
“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转眼禹和女娇爱情的结晶儿子启出生了。女娇怀抱幼子,面向南方,久久屹立在山间遥望,日日期盼着丈夫早日归来。白天黑夜,风雨雷电,阳光雨露,她在时光中化成了一尊化石——望夫石(又称启母石),耸立在涂山南半坡之阳,朝禹路边,成为千百年来痴情相思的绝唱。“一尊化石生崖边,默默含情眺海天。暮想朝思夫抵宿,泪珠飘洒白云间。”仰望着这尊执着而孤独的身影,不由令人感慨万千。不知是精诚所致,还是天感其情,在望夫石下面的祭祀台上侧面仰望,禹的面相清晰地印在化石之上。
“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当禹历尽艰辛治好全国水患时,天下一片祥和。禹被世人尊为大禹、神禹。帝舜对大禹说:“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尚书·大禹谟》)
于是大禹受命于舜帝,在涂山脚下南面不远的禹会村,修坛筑台,搭建营帐,筹备召开诸侯大会。禹会村在汉以前叫禹墟,汉朝时为了纪念大禹在此会诸侯,才改名禹会村。《吕氏春秋》曰:“山(涂山)南有禹墟,盖禹会诸侯之地。” 《太康地志》载:涂山“西南又有禹会村,盖禹会诸侯之地。”
海晏河清,五谷丰登。禹会诸侯祭拜天地,商讨治国大计。
这一天,这块上万平方神圣的土地上彩旗飘飘,锦旗招展,鼓乐喧天,万人空巷。高高方方的祭祀台庄严肃穆,每一个部落首领诚惶诚恐,手执玉帛,带着自己的部队整齐地站在划定的区域。大禹穿着法服,神情庄重,手执玄圭,在众人的瞩目中,慢慢走向祭台。高台之上,大禹带领诸侯们俯身叩首,向天祭拜,向地祭拜,祈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好。四方诸侯一起向大禹稽首为礼。典礼官高声朗诵祭文,一时间锣鼓齐鸣,声震寰宇。各方诸侯都带来了朝贺的礼物,大国献玉,小邦献帛。《左传·哀公七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大禹对各路诸侯进行了嘉奖,宣布了法令,并申明了贡法,要求各地按照规定缴纳贡物。
这一天,注定要被写进伟大的中国历史,祭拜结束,大禹点名过卯,万国诸侯,唯缺防风氏。防风氏乃古防风国首领,身高三丈三,力大无穷,也曾在大禹治理洪水中立有大功,想不到他竟然居功自傲,故意迟到捣乱,如此藐视诸侯大会。大禹怒曰:“予承天意会盟,汝不敬,非不敬我也,乃不敬天尔,有令不行,何以服众?”于是传令斩杀防风氏。一声令下,涂山氏国和各路诸侯闻声而动,迅速包围防风氏队伍,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防风氏心中不服,和随从疯狂抵抗。涂山脚下岂容他人猖獗?防风氏被杀。
那防风氏身材巨大,被斩时跪倒有半山高,杀了三天才杀死。“尸倒九里,骨拉千车”,至今涂山半坡还存有防风氏化石。其随从自刑场横七竖八一直倒毙到八九里外的淮河曹洲湾。防风氏被杀后,尸体就埋在淮河天河之间的曹洲湾,名曰防风冢。宋人苏轼《濠州七绝·涂山》中有“川锁攴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的诗句。“汪罔”就是防风氏。防风氏墓冢曹洲坟,占地四五十亩,高出淮河河岸二十余米,由谷粒状的优质河沙堆积而成。金黄色河沙墓冢与淮水映照,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古时文人骚客落帆寻古,留有众多慨叹防风氏的诗文。黄庭坚《涂山》诗中有“启母石迎新月白,防风冢映夕阳红”的诗句。
防风氏被杀,七天七夜血流不止,染红了涂山脚下的大片土地,至今,涂山脚下还有两个村子,一个叫上洪(红)村,一个叫下洪(红)村,就是因为防风氏鲜血流经此地,土地都被浸染得名。
“涂山千古临淮水,禹殿嵯峨天际留。”涂山顶上的禹王宫,被誉为“有夏皇祖之庙”。因大禹的儿子启诞生于此,并建立夏朝。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造反,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在安徽宿县以南的祁县打败英布主力。高祖在涂山休整过程中,游览了涂山周围众多的大禹遗迹,缅怀大禹功绩,感怀禹会诸侯于涂山、娶妻涂山氏、生子启、斩防风氏等史迹。为了使后人永記大禹和女娇,于是下令其子刘长在涂山顶建禹王宫以镇涂山。
禹王宫,又称禹庙、涂山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占地34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按八卦方位排列,时有兴衰,鼎盛时期曾有五进九殿十院,巍峨壮观。民国后期衰败为瓦砾,新中国成立后,怀远县人民政府迭经修葺,逐渐恢复了往日“峻拔在寥阔”的磅礴气势。前门两边红墙黑字:“空山垂四壁,古庙独千秋。”门庭楹联曰:“万国会冠裳,仰拜赓歌,协帝勋华承尧舜;千秋谙俎豆,报功崇德,兴王景运启商周。”殿堂主要有崇德院、穿堂、禹王殿、启母殿、吕祖殿、东岳宫、苍龙阁等主体建筑,处处呈现古祠古韵风采。神奇的是,殿前两棵古银杏,高耸入云,其枝丫盘曲如龙,树荫覆盖一亩有余,足有三四人合抱粗细。树非千年不挂乳,老树上碗口大小的乳瘤甚多,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相传是大禹与涂山氏女婚配时栽种的连理树。沐日月之精华,吸山水之灵气,奇特的是,老树枯洞返老还童又生新枝,已有碗口粗细,生机盎然。苏轼有诗:“山外青山都如画,树中生树不知年。”黄庭坚赞为“老树参天欲化龙”。旁边有石碑如林,古往今来名人名家题咏大禹女娇,数不胜数。
农历三月二十八日,是大禹治水成功的日子。自从汉高祖修建禹王宫后,每年三月二十八,举行涂山庙会纪念远古英雄,习俗流传至今。是日,方圆几十里游人络绎不绝,最多时约有十多万人登山朝拜,盛况空前。人们凭吊英雄,登山览胜,抚今追昔,感怀禹风厚德,瞻仰女娇贤淑。
未来皆不可知,无法预料,历史鬼魅隐秘,扑朔迷离。现实中的故事,就像写实的工笔画,纤细而入微。久远的传说,则如同写意大泼墨,凝练而传神。细节无需推敲,伟业注定天成。巍巍涂山不言,汤汤淮水东流。站在涂山之巅,举目眺望,落日西沉,暮霭弥漫。视野之中,由远及近,万千气象逐渐消逝在茫茫夜色之中。
责任编辑 夏 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