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刘海虹
◇刘澄清
我的父亲叫刘澄清,生于1919年8月,四川省南部县人。1933年8月参加红军,1935年开始长征,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跟随周恩来到武汉办事处做机要工作,后随李克农前往桂林办事处做电台工作。1941年3月经组织决定,被派往党的地下组织,负责秘密电台工作。1942年1月到东江游击纵队负责建立电台与中央联络。1943年夏到重庆办事处电台工作。1946年6月调南京中共代表团电台工作。1947年3月跟随董必武返回延安,到军委三局工作。1949年4月随中央进入北京,在中央统战部工作,负责与未解放地区党组织秘密电台的通讯联络。
父亲于1949年9月先后参加了对广州、梧州市城市的接管。1950年8月调入广西邮电管理局工作。1954年担任邮电部教育司司长,1964年5月担任邮电部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3月担任邮电部湖北新阳五七干校领导小组成员,同年11月担任国务院电信总局领导小组成员、副部长,主管通信工作。1983年12月办理离休手续。2018年9月30日,父亲因病逝世,享年99岁。
我曾经受邀参加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看到父亲当年生活、工作、战斗的地方,望着那些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亲的一生,展现出的几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前行。
父亲少年时代参加革命,跟随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曾三过草地),历经千辛万苦,不仅没有掉队,还积极从事译电工作,革命信念从未动摇过。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在国统区做地下工作整整十年,工作条件非常艰苦,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但他意志坚定。皖南事变后,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撤离,一部分同志返回延安。父亲当时也想回到延安,但党组织没有让他北上,反而让他南下,去香港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香港,父亲按照指示撤离香港,化装成难民,抱着刚满周岁的我,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广东东江游击纵队组建电台。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把我送给一户农民,后来由党组织出面,用几担粮食才把我换回。电台建立后,东江游击纵队通过电波与延安党中央建立了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一直从事邮电事业。“文革”中,他受到冲击。但他没有抱怨,边检查、边工作,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全面整顿及恢复全国的邮电工作。1972年2月,他参加了接待尼克松访华的工作,在北京组建了我国第一个通讯卫星地面站。
父亲凭着坚定的革命理想主义信念,无论是战争环境还是和平年代,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他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抗日战争时期,父亲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那时,重庆办事处的秘密电台设在顶层阁楼上,空间狭小,异常闷热。电台人员工作时常常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建在社会上的秘密电台也设在一户人家的阁楼夹层内,他们经常是深夜工作,不能开灯,只能利用收讯机上的小指示灯进行工作。他们还得光着脚轻轻走路,以防被人听见。
在重庆和南京做地下工作时,面对严酷的白色恐怖,父亲和同志们经常跟国民党特务周旋,用各种办法摆脱特务的跟踪监视,来保证秘密电台的安全。其情节就像谍战片里一样,常常是险象环生,命悬一线。
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父亲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国共关系紧张。周恩来率领部分南京梅园新村的工作人员返回延安,电台原有十几名工作人员,只留下我的父母坚守。
周恩来要求他们做好三种准备:一是最坏的情况被国民党抓捕;二是可能被国民党软禁起来;三是被赶走流落到社会上。父母坚决服从命令,冒着生命危险留守南京。
1947年3月,他们才随同董必武撤离南京,回到延安。
革命战争年代,父亲从不计较工作条件的艰苦、环境的险恶、生命的危险,为党的事业无怨无悔,公而忘私。
作为大女儿,我曾几次离开父亲身边,第一次在东江游击纵队,父亲把刚满周岁的我送给一户农民;第二次在重庆,父亲在社会上从事地下工作时,把我交给幼儿园和薛子正(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军事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编者注)抚养;第三次父亲在广西任邮电局长时,把我送到北京寄养在薛子正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身居要职,但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公私分明。有一次,他家乡一位长辈来京暂住,离京时,父亲宁愿让我弟弟用自行车驮着这位老人送到北京火车站,也不肯使用国家分配给他的专车。父亲经常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
◇刘澄清在南京梅园新村的公开户口卡,户主为周恩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