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甘草枸杞金银花

时间:2024-05-04

丁兆梅

甘草枸杞金银花,浓郁醇厚清心茶——这是我的老师汪政、徐晓华伉俪给我的感觉。作为双打选手,他俩先教书育人,后以文化人,并行江湖很多年,教育桃李满江苏大地,其文学弟子则遍布中国。徐老师是广种多收型,一教就是一个年级几百号人的语音课,学生如韭菜般一茬接着一茬。有个性者能够记住,但更多情况下是弟子记得她,她努力回忆几把,才能依稀有印象。汪老师属精耕细作类,一年正常只带一个班。后来当校长了,没空天天进课堂,只在大会上宣讲。对所有台下学生而言,是幸运,对那些本来有可能直接被调教的文学少年而言,却是遗憾。能够同时受教于他们俩,且又是在他们接近成熟而张扬的三十而立时光中的,仅八十四人而已,我就是其中之一。

爱品茶的国人都知道,上好的茶,需先轻轻嗅上几嗅,用清香唤醒脾肺后,再小小抿上一口,顿时神清气爽;忍不住再喝一口,味蕾完全打开,才觉齿间余香缠绵;终于可以多饮几口,酣畅之余便会感慨:哎呀呀,好极,妙极。

他们都是南通人,汪老师还是我的海安同乡。当年优质天然无公害的长江水,滋养了钟灵毓秀的各类人才。如师古朴静默而他们风华正茂,与之共饮一江水的少年,见证着他们的边教边读,秉烛疾书,见证着小小的二人转书屋蓬蓬勃勃,直至墙里墙外都开满了花。这让我们羡慕神往,同时对文学写作开始跃跃欲试。他俩携着幼女雨萌,欣欣然的,泡在文字里,混在朋友群,坐在学生中,光阴流转三十年后,浸润成了绝味功夫茶。

水好是一个方面,茶具好也是事实。这两位的气质颜值,在二十多年前的如城街头,尤其惹眼。徐老师天生丽质,汪老师则是书香、修养、坚韧等混搭出的玉树临风范。后来,随着文学评论和语文教育任督二脉的渐次打通,他俩这味茶,便愈来愈醇厚,愈来愈劲道。

秘方是什么,他们从未明说过,都在文章和闲话中渗透着,有心者自己面壁领悟,也许会有所得。依我看,这味中国好茶的主料,大致是甘草枸杞金银花。

随我回到从前,看看这味茶当初的模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汪政、晓华常常谈笑风生地走在如皋师范校园里。那时,徐老师比汪老师纤细很多,皮肤如同剥了壳的鸡蛋般吹弹可破,头发金黄绵软,眼波流转,巧笑倩兮——绝不是肤白貌美这样简单粗暴的词汇可以描述的。

我们默默地看着。十六七岁的少年,自我定位为乡下土包子,喝红酒不知道如何举杯的那类。遵从校训,学习师范门口的垂柳,一个个连走路都低头敛气。但他俩形成的流动风景实在让人艳羡,我们到底忍不住在私底下各种品头论足。他们的恋爱历史,日常生活,宝贝女儿,兴趣习性,包括二人转书屋,就在少年的窃窃私语间逐渐丰满起来。

我得以真正受教于他们,是师范二年级。那时徐老师听命当了隔壁二班的班主任,汪老师则任教该班语文。因为徐老师同时还任教同年级五个班的语音课,于是这个全国最小的主任官衔其实是汪老师所担纲,汪老师做班主任自有一套,上任伊始便选了四个高帅能干的男生替他盯班,四大金刚得了鸡毛令箭后,愈加意气风发,在老师和同学间上传下达,从活动到纪律,搞得风生水起又一团和气。后来这几个家伙均在官场混出了气候。可以这么说,他们的政治才能得以从崭露头角到突飞猛进,与汪老师的发掘培养密不可分。

那时我在隔壁的一班,既羡慕又忌妒。也是老天眷顾,阳光很快普照过来。开学后不久,本班语文老师因故休长假,我们便以拖油瓶的形式移交给了汪老师。

几节课下来,他们夫妇就齐心合力叫响了我们班的七朵梅花——那个年代取名字,女孩子以梅兰芳琴云燕玲敏等字作为主旋律,所以我们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女生叫梅,春梅冬梅红梅新梅,大致相似又各有特点,要区分开来特费脑子。汪老师为了尽快对号入座,开课伊始便宣布:今天由七朵梅花轮流回答问题。于是我们七个女生立刻就陷入了紧张,同时又有所期待。毕竟是学霸集中营,好胜心存在于每个人的小宇宙内,却又不便大张旗鼓显现出来。课堂,就成了另一个有声的竞技场。

我就是从那个时候真切理解到:生活即语文,而语文,绝不仅仅局限于生活。作为经验的语文,作为语文的经验,到了他们这里,是可以随手拈来信口聯结的。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汪老师穿着一件咖啡色套头毛衣进了教室。那天讲什么课文忘记了,对当时的我们而言,反正是篇嚼之无味的干豆腐块。在黑板上方写下题目后,汪老师眯着眼睛,打量了会儿窗户上跃动的阳光,说:此刻,我感觉很幸福。你们徐老师在隔壁班上课,我身上穿的是她昨晚刚打完的新毛衣,这花型,很时尚吧?他左手拎起毛衣,好让我们看得更清晰。大家表示赞同后,他接着说:徐老师今天又做了小肉圆,我早上吃了整整四个噢,特香。他停下来,继续回味: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尤其值得好好享受。天气这么好,我又如此快乐,咱们光分析课文就没啥道理了。但是,课文,你们还是要好好看的,作业,也还是要好好做的,课后你们用百分百认真的态度自己完成。你,你,你,还有你,你们可都听明白了?噢,都明白了啊,这就对了嘛。现在,我们来聊聊那些日子过得特别惬意自在的文学家,好吧?

他初讲时音量控制得很低,我们需侧耳倾听,后来渐入佳境。本次从梁遇春讲起,再扯到梁实秋时,声音已经适中。又转到梁启超父子,顺带提一下徐志摩和林徽因,语气略有波动,眼睛里透着只可意会的光芒,我们是第一次听说文学史上的这段佳话,个个竖起耳朵,连咳嗽都忍着,唯恐漏掉其中一个字。很快他又复归于严肃认真的腔调,再讲梁宗岱和梁漱溟。一系列姓梁的民国人物,让只熟悉鲁迅、茅盾的我们大开眼界,暗自祈祷今天的下课铃系统坏掉,好让汪老师忘了有下课这回事。

类似的插曲为数甚多,我总想写进作文中,又觉得没法妥帖剪裁安放。小学到初中,我都是奥数选手,理化亦强,上师范后,数学渐废,理化不理,忙着苦练各项基本功,包括普通话。普通话是徐老师教的,我不敢怠慢也不想马虎。非要痛说革命家史的话,我小学一年级的启蒙老师是由工人代表临时来代课的,因此海安方言中所有的语音缺点,我全占了,要改,比学数理化难多了。徐老师常常觉得我大致全面发展而语音较差,有些可惜。我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却始终难得其法。endprint

至于作文,还算马马虎虎。记得进校如师第一课,我写了如皋师范一进五堂的那揉迎客松,极尽白描和想象,将能用的好词好句挑中意的用心镶嵌在内,又反复修改,仔细将每句话都摆放得自然順畅。大概字体工整又有点凤头豹尾的意味,居然被语文老师当成范文念。我羞红了脸而又暗自得意,此后逐渐重文轻理。只是兴趣浓厚,而积累和方法均欠缺太多,到师二汪老师接班时,依然脱不了满满的作文腔。汪老师从不念学生范文——能入他法眼并让他愿意亲自在课堂上给大家念出来的,确实是没有。他只用红笔给我们打一个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点五点六的情况经常有,很少高于八十分,也鲜见低于六十分者。我当然也关心分数,不过更在意评语。有时候他会写上几句评语,那就够我们传阅思考好几天了。

师二寒假返校第一天,我被一个粗心的同学烫伤了右侧小腿。伤情严重且伤口面积大,医生叮嘱绝对卧床休息两周,伤口处不可覆盖任何衣物。彼时我们已经改成两个班一起上语文大课,挤挤挨挨颇为热闹,跟过节似的。徐老师没课的时候就坐在我们中间一起听,笑得跟孩子一样没心没肺,汪老师讲课也就格外带劲。这种形势下,其他课就算了,语文课怎能缺席?于是我一咬牙,在伤口上涂上药,又捆绑好纱布,再套上同学最宽大的棉裤,两个闺蜜左搂右抱,将一瘸一拐的我护送到二楼教室坐定等候。

两节课听完,我心满意足地在同学的帮助下挪到医务室处理伤口。校医试图帮我取下伤口上的纱布,奈何已经粘贴得很紧。她一边责怪,一边拿药水细细浸泡,泡了好久后才敢小心翼翼往下揭。不听医生言,吃亏在眼前,痛得我闭眼直抽凉气,将同学的手掐出了血印子而浑然不觉。清理完毕,陶医师再次叮嘱,伤口两周内不能接触任何东西,否则刚长出来一层新皮后又撕掉,很难愈合。我频频点头认错,心里却暗自得意没落下汪老师的课。

今年初秋与他们聚会时,我将这事当笑话讲,他俩先是一脸惊讶,随后怜悯加叹息:居然有这回事?我们可从来都没听说过啊。哎呀哎呀,敬你一杯,实在不好意思,无意间让你受苦了。现在腿还疼吗?

我趁机得瑟:毕业时汪老师给我写的寄语是“天意怜幽草,人间要好诗”,我是一直不太服气的。我明明是狗尾巴草系列,除了打油诗和三句半,但凡典雅些的,一句都整不出来。后来我暗想,我要走另外一条野路了,可能会让你们失望了。

他俩笑得险些泼了酒杯:你这样不是蛮好嘛!你就这样往前走,还能时不时地给我俩弄出点惊喜。汪老师放下酒杯,朝我意味深长地笑笑:乖乖隆的咚,你还去搞心理学,还真就弄出了点小名堂,出息了啊,这样多好玩儿啊。

好玩儿,是汪老师的口头禅之一。文学好玩,生活好玩,写字读书,尤其好玩。可惜那时候我们只凭兴趣做事,读书还是太少。我通常选择文字一惊一乍的书一目十行,除了《西游记》,其他三大名著都只连蹦带跳翻了个大概,那些味道寡淡的外国名著,更是翻都不愿翻。琼瑶之类的偶尔瞟一眼,后不复再观。那时候最喜欢读《神雕英雄传》,读《残阳如血》,有空还读点儿假装悲伤的伪文艺作品。唯有读《千江有水千江月》时格外用心,自认为读得够深说得很透,于是写了篇读后感当作文交了上去。两周后满怀期待拿到作文本,82分,验证了良好的自我感觉。只是那分数后面还加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至今我都没搞清楚,汪老师这问号到底包含了几个意思,但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书入各眼,读深说透,怕是早着呢。若是再把这书拿出来读上一读,领悟的,必然又是另外一番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怪不得汪老师总喜欢拿这话敲打那些不学无术的顽童。师范学校功课多,除了基础学科,另有拉二胡弹风琴,练声乐写毛笔字,搞素描涂国画,练长跑掷铅球,我门门喜欢样样稀松。当生活委员时,兴高采烈地查男生女生宿舍分发调剂饭菜票,做宣传委员时,又老去出黑板报写通讯稿,还跟着师哥师姐们编校刊玩文学社团,争优创新意识浓厚得化不开。至于读书,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汪老师知道难以要求我们心无旁骛埋头苦读圣贤书,但对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却也不肯放松,一有机会就给我们拎耳朵:你们啊,要趁着年少时光多读书,读好书,你们要知道,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取法乎下,得法乎下、下、下。

这三句话,分成三行写在黑板左侧,尤其显眼。他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申一次他的立场。可惜,那时我们终究只是少年,入眼入耳而未能入心。等恍然大悟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走了很多弯路后,才摸到点读书的窍门。有时真想返回去一巴掌扇醒当时的我们,悟性不够而偏自以为是,真是害己不浅。

师范三年级的一个黄昏,我在校图书馆随手翻看《散文》杂志,目录中一篇《行行重行行》,署名徐晓华。赶紧循页码找到文章,密密三大页,叙述了汪雨萌从生病到康复的曲折历程。配图是汪雨萌的画,均为大大的吊瓶小小的人儿。汪雨萌进了手术室后,徐老师在门外止不住偷偷掉泪,汪老师在一旁硬硬地说:别哭,不吉利。一向夫人至上绅士到底的汪老师,如此失态,大约内心早就煎熬成了一锅粥吧?他们在文中曾经一遍一遍地问:我为什么要写作?最终的答案竟是:我为我女儿写作!实在是让人心疼。

若不是后来看到这篇文章,我们当时看到的,是他们温暖安好的工作生活,殊不知那背后,曾经好几年乌云密布,伴随着不期而至的雾霾和冰雹。毕业时我斗胆跟徐老师要了这篇文章的复印件,存放在家。到如今,文中好多词句依然历历在目。

在如师的日子,我的普通话在各门功课中依然属拉后腿的。不知道怎么的,一操练起“官”话,我的舌头就发硬,底气全无。普通话等级考试前夕,徐老师把我喊到办公室,专题开小灶。我跟着她一字一句地念,结果越念越别扭。徐老师同情地看着我,叹口气:你呀,虽然嗓音条件不够好,语音其实还可以,放松点,再来一遍。在旁边改作文的汪老师立刻停了笔,看着徐老师,笑嘻嘻地说:我觉得她的声音挺不错啊,女中音,很独特的。徐老师朝汪老师瞟了一眼,酒窝就显现出来了:好吧,女中音,咱们继续练,试着把你自己最好的声音发出来,先轻轻吸口气,再松掉,来,就这样——endprint

十几年后,我居然阴差阳错地成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且长达六年之久。每次看到各色人等磕磕巴巴大着舌头苦练“化肥会挥发,黑化肥发灰”时,就会想起汪老师仁慈的坚持,以及徐老師眼底盈盈的笑意。

汪雨萌那时候上幼儿园,放学后就跟在父母在教学楼蹦来跑去。她尤其喜欢漂亮的姐姐牵着她玩,所以我等充其量外围看看。萌萌乖巧聪慧,几年后随父母到南京去,一路学霸念到复旦文学博士。前段时间写博士论文,左手带熊孩子右手坚持日更,顺畅时一天一万字,汪老师的评论,对她而言,也是一字千金。她说:有这么优秀的爸妈,其实压力也是山大。与此同时,她不足两岁的女儿淼淼顾自野蛮生长,出场自带汉子能量。她拔汪老师的名贵兰花,掐完后还要扔在地上踩上几脚才开心,又百般嫌弃徐老师长满野草的小花园,她妈妈当年没敢做的,她统统给玩了个遍。不得不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有各的路数。汪徐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模式,到了孙辈这里,竟然不奏效了。

跟汪雨萌的学院派路线不同,我们这些师范生离校后能走多远,全靠自学成才。我毕业那年,如皋师范尝试开设大专班。我甚至连报名都没有。我们班总分前三名的都没报。为什么?少年意气,只是天真地觉得,无非就是当个小学老师,凭这些年所学,对付那些腹中空空的小毛孩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两三个月后我就悔青了肠子——谁知道大专班是由汪老师他们亲自执教呢?唉,亏大了。还有,糊弄熊孩子的难度系数比攻克语数外大多了,不实时更新库存,没两把刷子,他们会让你哭着离开课堂。好在学习并不仅仅限于校园,而师生情分也并非随着毕业就戛然而止。这么些年,每每有重大事件,我总会跑到老师跟前去,或者微信QQ电话里头问上一问。隔几年工作小有进步,他们就开心地表示祝贺,其实我提都没提,是其他同学在闲聊中已经全方位报告过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余,我总觉得要拿笔写点什么才安心。文字,可以医愚、宽心、解惑,作为一种爱好,特别适合我。但是,不可本末倒置。徐老师说过多次,学生过得好不好,才是他们俩最在意的。汪老师也曾经半开玩笑半是告诫地举着酒杯敬大家:我的学生,首先要过得幸福,然后再去谈谈文学追求和崇高理想什么的。如果日子一团糟,我这心里,总归不够踏实,也不够舒服,这说明我这个语文老师当得并不成功。没有幸福这个前提,你们即使取得了成就,也是要打折扣的。

好在,他们的学生,大多现世安稳,海安、如皋、如东的教育生力军和顶梁柱,出自他们门下的,随便罗列一下,就是一大把。因为老母亲在老家,他俩有空就回海安看望。每次回来,但凡有人知道消息,马上就传开来,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围着老师欢聚一堂,言笑晏晏,只觉时光太匆忙。他们每次回来行程总是很满,汪老师又实心实意愿意为家乡文化的发展助力,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请求,他也尽心帮忙。也因此,他们几乎没有专门时间陪汪奶奶吃饭,所以我们这些学生便会特意邀请汪奶奶一起参加我们的聚会,八十多岁的汪奶奶特别自爱,起先怎么也不肯随小辈们就餐,汪老师就耐心解释软语劝说。只要汪奶奶愿意来,他扶她下车站定后,拉着她的手,陪她慢慢上楼梯,坐好后就指着短信给她读:你看,你不是跟着来蹭饭的,人家是专程请了你的。汪奶奶就放松不少,看着儿子儿媳和满桌的陌生面孔,渐渐显出岁月静好的慈祥来。

汪老师忙着跟大家说话时,汪奶奶就跟徐老师唠嗑。好几次刚见面,她不找儿子,先跟儿媳妇拥抱,在徐老师肩上拍上好一阵儿,晓华晓华的喊过瘾了,才手拉手坐下来,开开心心地说各种家常,如同久别的母女。有一次徐老师帮汪老师代了点小酒,汪奶奶很紧张,在边上一口一个“晓华”地唤着,生怕徐老师醉了。坐她左侧的亲儿子——汪老师喝了又加,加了又喝,她竟是视而不见。

小酒浅酌后的汪老师,格外有灵感。我和羊羊婚后不久,曾顺道去南京拜访他们,四人边吃边聊,我和徐老师聊萌萌,聊工作,他俩则啥都聊。饭后他们散步送我们,一路唧唧呱呱,到龙江宾馆后,他俩靠着电梯口又津津有味说了半个多小时,徐老师和我只有听的分,居然就插不上嘴。我就不明白了,一个玩文学的,一个搞财务的,哪有那么多共同语言?仅仅因为是家乡人,还是因为汪老师与“我的朋友胡适之”有着类似的气场?也许兼而有之吧。临别时汪老师说:哎呀,你家羊羊不错,特别好玩儿。以后有机会,我要多跟他说话,一不留神就学到了很多东西呢。羊羊由此沾沾自喜了好长一段时间。

这些年我各种杂耍,信马由缰地写了两本书。第一本《拿什么拯救我们褪色的婚姻》送给他们时,惊奇惊讶之余,汪老师写了篇读后感发在《江海晚报》上,文章诸多褒奖,我依然读出了进步空间。后来第二本关于职业心理的书出版,他又写了推荐语。本来没啥底气的我,扯了虎皮作大旗,顿时觉得自己的文字嗖嗖嗖上了一个档次。前年汪老师给我家小羊写了一幅字:书山有路。小家伙非要装裱后挂到小客厅。我依了她。她语文成绩一般,但并不在意,只在屡次考砸后自我宽慰:没开窍,我这是没开窍,汪老师徐老师都是这么说的,没什么大不了。

也许吧,开窍确实需要时间和机会。愚鲁如我,至今才敢提笔放肆地写一写自己的老师。因为汪老师跟我讲:图书馆长,就是文化使者,教书育人,也是在传播文化。有你们这样一群学生,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大家共同来为家乡做点事,就对了。以后但凡有需要我的地方,你们尽管说。他端起茶杯,跟在座诸位依次碰过:我的意思,你们明白吧?

受此启发,我斗胆判断出了他们究竟属哪一种好茶。取“甘草枸杞金银花”名,虽然纯属主观臆测,却也相对笃定自信。

甘草,号称中草药之王,神农氏尝遍百草,就靠这一味解毒。甘草在中药界应用最广,性平味甘,补脾益气,且能调和诸药。这与汪老师的性格学识为人有着诸多相通之处。各类学术研讨活动的现场主持中,他的话语堪称一绝,看上去漫不经心如话家常,实际上每每凭借深厚的学养巧妙转换,兼容并蓄之间各种救场补场,好比一根亚光的金线,自如游走间,串起了满堂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枸杞,树形婀娜,果实鲜红,药食两用。《本草纲目》记录其“甘平而润,乃平补之药”。当年如师汇报演出时,徐老师穿着礼服和学生一起登台,客串朗诵表演。灯光斜斜地洒下来,整个舞台如同仙境,徐老师站在那里,举手投足间淡定自若,声音婉转清丽。难怪汪老师说当年他在教学楼阳台上,看到徐老师在操场上跳皮筋,小脸儿红红,小黄辫儿在阳光下左甩右晃,荡来荡去,荡得他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于是认定这辈子就是她了。这样的徐老师,用枸杞来比喻,再恰当不过。

至于金银花,历来一蒂二花,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故又被称为鸳鸯藤。《本草纲目》认为金银花为清热解毒良药,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适应性极强,民间应用甚广。这分明就是这对伉俪一直以来的模样。

其实,他们这道功夫茶,除了甘草枸杞金银花这几味主料,另有其他名贵药材若干。汪老师的散文集《悲悯与怜爱》,就是这味好茶的滋味之一。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