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师父

时间:2024-05-04

沈建基

师父是衢州人。一想起岁月沧桑中的师父,就会想到那条清凌凌的衢江。好像远方有钟声不时撞响,促使我专程去看望四十年未见的师父。

能在我内心得以确认的师父,不仅须在赖以谋生的技能上过人,更须人品高尚,为人光明正直。我没有正儿八经拜过师父,这个徒弟也是自封的,不过,他自来就当我弟子看待。从悉心的言传身教和彼此间的眼神交流,好像早就铸成心灵上的默契。

当列车放慢车速,“衢州站” 三个熟悉的暗红色大字缓缓移近,心便激荡起来,多少往事潮水般涌起。出站了,衢州;这个旧曾相諳的古城,旧貌已换新颜。

也许历经太多的沧桑,我已显出老态。也许鳞次栉比的砖木街楼,已被层层高叠的水泥方块取代,显得臃肿而灰暗。如织的车流,取代了人群的熙熙攘攘,顿觉这座城市陌生起来,再也没有一个人认识当年的意气少年了。

走出城区水泥丛林,眼前便豁然开朗。秋江如练,一衣白水逶迤而来,清清澈澈绕城而去。远眺夕晖青山,回眸古城,恍有隔世之感,不禁使我想起留在衢州烂柯山上的那柄斧子。

一条水泥公路,取代当年的黄沙大道直穿衢江大桥而去,像一条蛇溜行在红土丘陵。车如织梭满载着岁月时光,再也不见那个青樟亭亭、翠竹掩映的古渡口了。而艄翁那扁平的木渡船,和拖着长调用竹篙击水的吆喊声,好像还在江面上不紧不慢地飘逸。

那年我21岁。师父39岁,颀长偏瘦的身材,面容清癯,一头短发,大名童林标。遇事总是滴溜溜转动着眼珠,然后眨几下就会点出各种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案,好像炯炯目光下都是超越常人的睿智。常会用唔呀唔呀拖长尾音的衢州普通话,蹦出一二句冷幽默,让所有的人忍俊不禁,而他自己还是一本正经的样子,露着狡黠的微笑。

这样一个朴实无华而又灵动过人的农村文化人,其实是当时衢州蜂界大名鼎鼎的领军人物,江南一带养蜂界一说起衢州童林标,几乎无人不晓。衢州养蜂历史久远,早在解放前已由西方传教士把意大利蜂种带进衢州,发展到今,养蜂队伍已蔚为壮观,不过都是人民公社所有制。而师父以广博的知识才干,统领一支颇为庞大的衢州人养蜂队伍,经略全国,南征北战,少有挫折。

顺便说一下领军人,除了必需的外交才干,和通晓各条路线上的利弊得失,还得掌握全国各地有蜜植物的分布和花期开落的时间,熟稔各地气候土质、地理交通等等广博知识。只有成竹在胸,才能避险化夷。更高一筹的领军人,能突破传统路线,开山辟水,进入别人从没涉足过的地方,才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收获。当然,统领这样一支队伍的人,要受大众尊重,除了必需的知识和才干能使大家胜多险少,还须有正直光明的人品,才会受大众尊重。否则,谁也不是党和国家任命的,没人买账。

记得那年,为了供我一人逃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宿命,全家节衣缩食,卖了猪和一点少得可怜的自留地棉花,再凑上分配给每人三尺八寸的购布票,跑到义乌换回六箱意大利蜂种。挨到次年春,去鄞县的紫云英、仙居的乌桕、天台的橘园里混混沌沌转了一圈,仲夏返回故里的棉花花地时,蜂子已经发展到原先的三倍。梦犹未醒,文革大潮随之汹涌而起;一夜间我便成了背负原罪的“狗崽子”。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狗崽子一如丧家之犬仓皇盲流,终成漏网之鱼。几天后,便到了一个叫衢州的火车站,在货场的煤灰地上卸下我的蜜蜂,四顾茫然,一筹莫展。天空昏昏沉沉的飘着斜阳,在风卷灰尘的困境中邂逅了我的师父。

这天他从乡下来到城里添置蜂具。这段时间常有回乡的蜂车到站,而他自己也回乡不久,就习惯性地到货场转转,看有否熟人归来,了解今年各线得失,积聚经验。

在他看似随意打量一番我的蜜蜂和这个不谙世事的愣头青后,便微笑着对我说:据蜜蜂飞舞的情况看,箱内已经缺蜜。接着他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便问我想到哪里去,有无落脚之地…… 看他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和棕色塑料凉鞋,显得干净利落又满面和蔼,诚挚的目光恰似一缕暖阳,让人感觉饱经风霜又风尘仆仆的样子,瞬间博得我这只困境中的孤鸟信任。不知是我的坦诚感动了他,还是他一时的恻隐之心,出乎意外向我伸出了援手。于是,他先让我到城南20里,一个叫廿里街的地方落脚。那里去江山、玉山的公铁路平行交会处不远,有一片荞麦花正开,平坦开阔,正好能使我的蜜蜂储足一冬所需的蜜,临别殷殷嘱咐我有困难尽管去找他。

房东王三爿,斜系一条蓝布褡巾,善良热情。门前公路上的木制独轮车吱嘎声早晚不断,我为有了一个暂时的落脚之地总算长长舒了一口气。在以后和师父接触的日子里,发现他正是我千百度中要寻觅的师父,也许这就叫缘分。

入冬了。师父又把我安置到城北三十里地的云溪镇,在一片丘陵起伏中一个叫南垅的小村,指着一幢古式旧门楼说:“这里是我岳父家,绝对安全放心。” 在师父的羽翼下,我人生在外的第一个冬天很温馨。

小村二十几户人家粉墙黑瓦,有着浙西南典型的元宝檐墙。一条小溪穿村而过,终日鸟声啁啾,绿萌蔽空。从村外望去,只见村口几垛金色的谷草。从村头外望,一条黄沙浙赣公路蜿蜒而过,北上龙游、金华、杭州,南经衢州赴江西上饶。住同一户搭伙的还有一个在小学任课的小杜老师,红扑扑的脸蛋水灵灵眼,浅浅的酒窝总是春风荡漾。新婚不久的她,蓝花布紧身小棉袄上的花儿,朵朵素净得诱人。因为彼此在农村算是有点墨水相投,又同是离家在外的同龄人,一个屋檐下倒也谈得融洽投缘。要不是名花有主,我想我会恋上她的,曾经这样暗想过。

时值隆冬,公路上每天还有扛着红旗又疲惫不堪、去井冈山徒步长征的红卫兵队伍经过。而此时的我,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房东和村邻待我跟自己孩子一般,隔个十天半月,师父也会从40里外赶来看我和我的蜜蜂,有时也会带我去他家聚聚,听他们一些蜂友叙谈有关蜜蜂和来年外出的事情。

安定下来,便有了暗中与家人通讯的机会。少不更事的我,开始接纳一些从老家出来投奔自己一样的盲流之徒,遂有了一个能容下5吨车蜜蜂的小班底。谁知二年后竟给我惹来灭顶之灾,从此发誓不再“招降纳叛”,直至养蜂生涯结束,我的队伍除了我小弟,从不曾带过老家一人。endprint

不久,我看中了公路那边一个叫梅坞的村子。村落南依丘陵,北向一大畈开阔地,种着早油菜和紫云英,极利蜂子早春繁殖。走过开阔地,翻过一长溜短松岗,云溪小镇的屋舍炊烟历历在目了。说是梅坞,没有梅,间有桃梨。从远处望去,整个村子掩藏在黄土坳内,只能见到村头半棵大樟树郁森亭亭的树冠。其实,村内翠竹丛丛,是有着一口大水塘的热闹村子。经和师父商量后,便搬了过去。

那时村人古朴热诚。冬闲无事,我们常帮着干些农事消遣时光,他们也从未把我们当做外人。凡哪家来了贵客,必邀相陪。过年了,节前节后,除了师父邀我们去欢聚外,经常沉醉在左邻右舍的自宰猪鸭、自酿米酒之中。

年后,師父带我去访一个远在杜泽山区的蜂友,顺便想从山里弄回几桶土蜂,教我改良后,暂时垫补我的意大利蜂群数量偏少的问题。不想进山后被大雪隔阻三天,主人总是大碗酒肉殷勤相劝。师父不善烟酒,浅尝辄止。徒弟好酒,但因师父总说酒醉会误事,因此不敢贪杯,几十年从没烂醉如泥。对我这个来自海边平原的人,难得一见遍山玉树琼雕,群山素裹,天地一片白洁茫茫,天空好像也低了许多。早晨,白皑皑的雪地上有一红衣少女田间姗姗独行去水塘砸冰担水,连所有的鸟雀都噤声了,田埂上却有一树红梅开得像火。

衢州梅坞的这段“桃花源”中岁月,一直让人回味至今。那时,只有偶尔站在东岗上,长望丘陵石脊,起伏苍莽一如群象驰驱荒原,不知哪里是故乡。或者夜深人静,远听浙赣铁路上隐隐传来一声笛鸣,内心便会陡然刮起一阵寒风,给乐不思蜀的心境抹上一层浓浓的阴影。此时,只有窗外的婆娑竹影,飒飒一直相伴到天明。

春天来了,又将去了。田野继一片油菜花灿若黄金之后,一畈又一畈的紫云英开得像燃烧的紫霞。在农人的吆喝声中,耕牛又走向田野开始耕作。所有的蜂子已经旺旺的了,终于等来师父的通知是应该准备启程的时候了。

一个细雨濛濛的夜晚,我们把所有的蜜蜂弄到衢江边上一个叫漳潭的小镇,准备渡江到对岸的小火车站北上。当渡船缓缓离岸,那个自梅坞赶来送行的小妹,把马灯举得高了再高,细雨影绰中渐渐看不清她的脸面了,那盏灯却一直在她头顶亮着。一想起在梅坞的日子,我的鼻子酸了。尽管有一千条理由可以解释,但心空,从此不时会飘过一束割舍不了的阴云。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重蹈故地,除了那口大水塘,村落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那棵郁森亭亭的大树,秋阳之下,面对忧伤的山岗,我只能以五味杂陈的心境回答村童“笑问客从何处来” 。但总觉得香樟树的温馨气还在,那灯还在,在她家老地方亮着,高高的。

就这样离开衢州跟随师父左右,开始真正迈开南征北战的脚步。在师父率领的近百号衢州养蜂人中,混在其中的我和我的小班底,显得像块大衣上外来的补丁,而师父对这块补丁上的我,偏偏情有独钟,循循言传身授各条线路上的有关知识和利弊得失。

队伍自出衢州向北,经上海松江的油菜花以后,走海路北上,登陆连云港,准备到灌云县去采苕子花蜜。按不成文规矩,领军人有优先选择场点的权利,但师父从不,他还是和众人一起参与抓阄的方式决定应去的场点。分配毕,师父亮着眼睛对众人说:有块宝地,是赣榆地界的国营农场,因为机械化生产,所以苕子以120亩地为垄种植,不像生产队分散。管事的固执,我反复攻不下来,若有谁能进去,必获意外丰收。说完环顾四周,见无人响应,便意味深长地说:要不,小沈你去试试?说这话时,他的眼睛闪着星那样的光。我知道,师父的初试题来了,便低声腼腆应诺,师父的脸上欣慰得像初绽的葵花。不负师父所望,我成功了,但只允许我的小班底进去。二十天下来,便以每箱蜂产百二十斤蜜的产量,超过了其它各组的一倍,那时,觉得天空特蓝。至于师父当时是否真的连一个点都攻不下来,不得而知,只是自此以后,师父打前站,看场踩点,跑农林牧局,落实土特产公司或医药公司收购诸事,乃至联系落实公铁交通等事宜,都会把我带在身边,常会放我去独当一面完成诸多事务。当然,外出公干的人,自己场内杂事,比如打蜜、行前准备、装卸车等等,皆由各组抽人优先协助做完。倘若当季产量低于各组平均值时,则由各组公摊补偿。好在那时队伍中,从没有因嫉妒而对我有另眼相看的人。

师父是个热诚而又乐观的人,从未见他呵责过人,好像也从不知愁为何物。逢人总会蹦出一二句含笑的俏皮话,然而人们从心底里对他却有一种自然的敬畏。一次,在公路边上等着装汽车的两个营帐人,为琐事正吵得热闹,一见师父远远过来,便立马鸦雀无声。问及争吵原因,双方又都尴尬地说是在开玩笑,师父佯信为真,二声唔呀,点点头就过去了,却惹得我一肚子忍俊不禁暗笑。

队伍一路顺风顺水。采完灌云的苕子花蜜后,继而顺道又采山东兖州地面的洋槐花、茌平的枣花,然后向西北推进,于7月抵达晋西北的阳方口将蜜蜂卸了火车。只见古长城和烽火台残垣断壁,像一条已死多年的蟒,蜿蜒在青山岭上的夕晖里,使人浮想联翩,仿佛还有北宋年间杨延昭的哪个遗卒,还在顶盔荷戟,举目远眺青山谷上那个迟迟欲下未下、满面通红的夕阳。我们忙着准备装汽车从火车站去五寨县采草木樨花,那是师父的既定路线。一月前师父带我先去五寨农业局和土产公司落实,然后二人分头踩点,约定在回途上一个叫三岔的小镇会合。那是坐落在黄土高原上三县通衢的一个荒凉小镇,萧条得让人想起刀客横行的时代。小旅馆兼车马店颇似当年的平安客栈,师父盘腿坐在灯光昏黄的坑上,为我分析他为什么选定五寨,又为什么估计五寨会有大片草木樨以及那里的土质,又为什么可能还未被别的放蜂人涉足的理由……那循循善诱的姿态,不像是我的师父,倒反而像下属在向我汇报似的,使我萌发诚惶之心,足以使整个世界肃然起敬。踩点的结果,一切诸如师父预想的那样。

汽车一路千沟万壑,光秃秃的黄土山岭少有树木。师父按阄去了三十里外坡地较为平缓的李庄,我却到了沟壑起伏的韩家楼。靠天吃饭的山梁坡地,除了东一片西一片的玉米、谷子、土豆外,就是蓝花花的胡麻和改良土壤的草木樨了。离此西去不远的保德,便可与陕北的府谷隔河相望,仿佛每天可以从村前那条连贯黄河的小支流里闻到黄河的呼吸和咆哮。村里窑洞倚坡叠筑,上面一排窑洞的人端着大碗在院外吃饭,即可招呼下面一排院子里的人大声聊天,院门外的大路之下,其实就在下面一排的窑顶之上了。殷实人家石砌窑孔,玻璃明亮,穷困人家则只有纸糊窗户的土窑了。窑洞冬暖夏凉,比我们南方冬寒夏暑的瓦房舒服得太多了。土地虽然贫瘠,乡人却很热诚,把蜜蜂送到二里外的木樨地后,就把我们像亲人似的迎进一孔敞亮的石砌窑洞,帮着提水生火,问寒嘘暖,还有人送来胡麻油、莜面和菜蔬。终一个花期,隔天就用马车帮着我们把蜂蜜从山坡上拉下来,却从没有动过我们远在坡地的蜜蜂或蜂蜜的人。汉子敦厚朴实一如黄土高坡,女子白净一如窑洞里的月亮。俗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虽言陕北地方,但用羊皮筏子过河,我想也就隔一条河的距离。望着吕梁连绵高耸的山廓和清朗的蓝色,总会让我想起这淳厚的民风。endprint

二十天下来,各组就取得每箱百五十斤蜜的好收成。全年丰收已成定局,整个队伍兴奋得好像那条小支流,涨着的不是黄河水而是酒似的,好像除了羊倌,连山山梁梁也都唱起了信天游,然而阴云也总会挑在最晴朗的日子里飘落。

一天下午,师父营地那边有人突然过来,焦虑万分地告知:自蜜蜂进场后,师父就不辞而别走了,至今未归。经电报问询家中,也不知所终。有人猜测外出途中遇害,那年月文攻武卫,死人常事,无处可查,公检法砸了。也有人妄猜师父可能牵涉进潜伏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案,不着边际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在那场浩劫的年月,什么人都有可能一夜间就莫名其妙地上天堂或下地狱,更何况像我师父那样,口袋插个钢笔,颇具渊博知识,又从旧社会过来且终年闯南走北的人。只是眼看木樨花行将落谢,整个队伍失去了方向,乱了锅。

因我平时多受师父指点,众人认为只有我能带领着走完一年中剩下的那段路了。我也只能义无反顾,勉为其难地支撑起师父这支队伍;为师父,也为自己。

经过许多曲折,我把这支庞大的队伍从晋北拉到内蒙古包头固阳一带,采完北方最后的荞麦花蜜后,感觉担子日重,便与众商量后,没有按师父的原计划在北方越过半冬,而是直接组织南返,来到长江边上的泰兴。在那里的晚荞麦花上让整个队伍储足过冬蜜以后,就走长江水路东经上海,转铁路把队伍在入冬前完璧归赵,送还师父的衢州。

当得知师父尚未归来,只好带着自己的一组小班底悄然离开,如一叶小舟离开已失旗舰的舰队,开始漂流。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拉起并壮大了自己的养蜂队伍。尽管队伍也曾壮大到三个火车皮、六七十人的规模,队伍中虽然南有福建、广西的组,北有内蒙、东北的组,却始终再没遇到师父的机缘。因为我的活动区域已由东南东北,又转向西南西北一带,而师父和他的队伍因为越冬必返衢州故里,所以还活动在祖国东部,不像我四海遂为家的人。只是每遇挫折或丰收之时,总会念叨起师父。

据说师父自中途离开一年后才返回家中,又在率领他的养蜂队伍南征北战了。但从没人提起过他当时出走的原因,或出于对他的尊重,或怕勾起他的隐痛。

今天终于可以再见师父了。近了,有点信徒走近圣殿的心境。越走越近了,想象着师父四十年前那样,正在堂屋里候着的样子。其实,他还不知道我会突然去看他。

的士向曾经多次徒步過的石梁方向西奔,公路像一条飘带在红土丘陵上飘动,只不过水泥代替了黄沙。秋风落日,在余晖中苍茫浮动的丘陵,像游荡在薄霭中的一群红鲸。中间不时闪现一片又一片缀满金色果实的橘林碧绿,恰似丘陵的衣饰翡翠,偶尔也会闪出几片风中的蔗林萧瑟,一如红土地上的裙裾。而我的心却早在那个叫蒲塘的小村了。说起蒲塘,其实是由村内一个大水塘得名,终于到师父家了。

师父的元宝檐墙已经不见,两老在尚未粉刷的三间红砖毛坯楼里。一阵惊愕之余,师父放下手中的豆秸,高兴得有些手足无措。师母忙着去屋后宰鸡摘菜,师父按老习俗捧出一筐花生和一海碗红糖姜茶,和我互诉别后岁月。

师父的目光已不再眺望浅蓝的远山了,像一轮冬阳衬托着岁月的刻痕。不过一说起往事,眼睛还会瞬间亮起当年的光,仅一闪而已,就黯淡下来。灯下酒酣,我一直环顾四壁,打量师父的额头,感慨沧桑。想当年一时名重衢州蜂界的师父,觉得心生凄凉。要不是大锅饭,或者师父留点私心偏念,也许他已经……然而历史没有也许。师父自始至终乐呵呵的,乐得像个熟透的柚子,好像此生只要有人还记得他,就很满足了。望着他的高兴劲儿,我真想知道他那年中途出走的谜底,但几次话到嘴边,终于欲言又止。

席间,说起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在宁波和镇海打工,希望我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以关照。看着师父的目光,我只能一叠声应诺。其实,我知道师父的潜台词;听我述说结束养蜂生涯后,一直从事汽配生产和销售,大概他估摸我已混成个大企业的总字号或董字号的老板了。哪会想到徒弟打从出世以来,做娘的从不给沾染人间五毒,生意场上博弈,却是个唐吉诃德那样不争气的窝囊废。然而人还活着,面对不可能完成的承诺和愿望,我真怕明天在城内府山街碰上当年和我一样流落街头、泥塑在南宗孔庙的陪侍们,更遑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尽管我也一定会尽心竭力。

夜深了,公路上响起接我回城的预约喇叭,只得匆匆留下地址和电话,叫他儿子尽可能来找我,然后辞别。直至走完小路,到了公路,进了车内回望,觉得师父还是站在门外,望着月下的公路,望着渐远的小车。

车在丘陵夜色中起伏。深蓝的夜空,月亮只剩下半块,月光远近仍似一地白霜,一如师父的一头白发,让人生发一阵寒凉。路越走越远,我心还滞留在那块红土丘陵中四十年前的小村;好大一棵香樟树,一条小溪相贯的大水塘白羽清波、黑瓦粉墙相映,阳光好像是从片片树叶里散发出来的。现在,村子屋舍多已成红砖水泥,但丘陵红土没有变,师父已成白头村翁,好在精神矍铄,身板还是那么挺直,对人生还是那么乐观,说话还是带着俏皮和幽默。

又临衢江了。对岸一城灯火亮得昏沉,月光下的江面却依然波光粼粼,一如师父睿智的一生。一条江正在夜色中老去,江水清澈永恒,尽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