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文/昆龙 供图/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下图:吻聚酯树脂,木材和白色丙烯158×157×102cm2005年王度
这是法国蓬皮杜中心在中国内地的首次大型展览,也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以来迎来的首个国外邀请展。“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展出了包括米罗、毕加索、杜尚、恩斯特、马格利特等大师的经典之作共计119件,让人们看到了超现实主义在今天最旺盛的生命延续。
的
绘画、雕塑作品,还有影像、建筑模型、设计作品等。其现当代艺术品收藏仅次于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而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在其馆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规模的蓬皮杜藏品展在中国亮相是第一次。”“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展出藏品共一百余件,时间跨度从上世纪20年代超现实主义伊始延伸至今,类型涉及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建筑模型和手稿。两幅最大尺幅的作品为弗兰克·斯特拉于1994年利用计算机
共性的论战 布面油画 53.5×72.5cm 1928年 雷内·马格利特
日本制造—大宫女
丙烯颜料,玻璃,合成纤维编饰与布面照片
130×97cm
1964年
马歇尔·雷斯信息技术再现自己以往作品中图案的9.6米长的丙烯画作《波伦布》(第66页),以及让·杜布菲于1984年为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而作的8米长的《万物之理》。
展览以艺术家让-米歇尔·阿尔贝罗拉的壁画《来自马塞尔的问候》拉开帷幕。作品中央写着一句话:“一切都会好的。”《来自马塞尔的问候》直接借用马塞尔·杜尚的作品《大玻璃》中的元素,采用漫画的形式将其重新安置在梦幻般的语境中。
展览由“相遇”、“爱神”、“自动主义”、“夜”、“诗的物象”、“文象”6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均由一系列超现实主义名作引入,并延伸至当代艺术创作。如在“诗的物象”板块中,被布勒东视为首批超现实主义实物作品的杜尚的现成品,将带领观众领略日常物件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在“夜”板块中,一组乔治·布拉塞的巴黎夜景摄影作品把我们带入这样一个夜晚:烛光、路灯,划破夜幕的焰火(蔡国强和古尔斯基作品);在“文象”板块中,观众将通过罗伊·里希滕斯坦、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罗伯特·康博、雷蒙德·培德邦、张洹等艺术家的作品系统地体验艺术家为思考提供的修辞学表现形式。
此外,展览对中国艺术家的创作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围绕着陈箴的代表作《圆桌》,展览向观众展出了蔡国强、王度、黄永砯、张洹、严培明的作品。
展览名为“超越超现实”,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呢?
波伦布 布面丙烯画 335×960×8.2cm 1994年 弗兰克·斯特拉
在床上 布面油画 128×292cm 1971年 菲利普·加斯顿
超现实主义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激荡于欧洲的艺术浪潮。它提出的关于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一系列问题,既是对当时社会制度和生存条件的怀疑,也是一场求新求变的“精神革命”。其美学观点如“无意识书写”、“自动绘画”、“共同创作”等影响至今。
超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于一战后的法国,后来逐步波及欧美和亚洲诸多国家。当时,法国青年一代对原有的社会秩序产生了怀疑并感到不安。它最初是以文学形式出现的。1919年,安德烈·布勒东和菲利普·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文学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写作”的问题。超现实主义的主张无疑让具有自我个性的年轻艺术家找到了“思想武器”,让他们踢开学院艺术的金科玉律和沙龙艺术的门槛。他们从弗洛伊德对人类潜意识的研究中获得启发,主张放弃以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呈现人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
1928年,超现实主义开创者之一安德烈·布勒东宣称,超现实主义与绘画的思想基础是在“求取人间想象力的解放”。他说:“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赖于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从此,人类艺术打开了一扇大门,通向一个理论上没有禁区的想象空间。
蝙蝠侠布面拼割、解拼图190×140cm1968年米莫·罗泰拉
达·芬奇蜕变 丙烯,棉缎和金属环 110.5×205cm 1979年 西格马·波尔克
淋浴 布面油画,管件,软管,淋浴头与木材 70.2×96.8×18.5cm 1961年 丹尼尔·史波耶里
在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后,超现实主义热潮一度风行欧洲。二战前,很多欧洲的超现实艺术家从巴黎移居美国,所以其影响波及新大陆。除了绘画、装置等领域,其影响力还波及戏剧、舞台装饰、摄影、电影、建筑、雕刻等其他艺术领域。
探讨如何在当下看待超现实主义的诗意特征,是“电场:超越超现实—法国蓬皮杜中心藏品展”的初衷。展览的标题源自布勒东与苏波合著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磁场》,同时也与展览场地交相辉映(昔日的发电厂改建为今天的博物馆)。
法方策展人狄迪耶·奥丹爵先生告诉我们,作品来自时代,要理解作品,最好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龚彦也提示大家,看超现实主义作品不要去寻求作品的意义,因为超现实主义是到梦中挖掘幻象世界的矿工,它不批判、不改造现实世界,它的目的是通过即兴、偶然和潜意识的创作来造成理性的瞬间短路和休克。
超现实主义崇尚表象的世界,它热爱偶遇的奇迹、梦、黑夜和爱情。它不是来世的艺术,而是在现世追求无羁的世外桃源。此次参展的让·杜布菲的《万物之理》显得狂野、恣意,作品中,红、白、蓝三色组成的颜色与线条之间互相交融、颠覆,互为界限又互相打破,如果说还存在一种秩序,那仅存于画家的想象中。同样,油画作品《波伦布》是作者弗兰克·斯特拉利用计算机重复利用自己以往作品中的图案创作而成,作品名字“波伦布”则来自于中世纪著名小说《曼德维尔游记》中的一座想象中的城市。作品看似呈现出三维立体,实际上只是画笔制造出的视觉幻象。
麦当娜I 彩色显影照片 275×200×5cm 2001年 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我的妈妈唱生日快乐加色粉笔,白色水粉,黑色纸板98×68cm1974年克里斯蒂70安·读波者坦欣赏斯基3/2013
蒙娜·芬奇 布面油画,木材,金属,玻璃,造纸,灯泡 灯箱33x28x13cm 画布165x126cm 1986-1987年 黄永砯
无题布面油画 180×150cm 1992年马丁·基彭贝尔格
超现实主义也并非全是“幻象”。爱与欲一直是超现实主义的重要内核,艺术家安德烈·布勒东从未停止过对爱的赞颂,称这是一种让人超越自我的情感,灵魂在追求与爱人相融的过程中得以释放。他曾写道:“如果您喜爱爱情,您就会喜爱超现实主义。”此次,安德烈·拉弗瑞的《借鉴1°瀑布2°煤气灯》也来到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该作品是对杜尚遗作的“重读”—垂死的“新娘”手中举着一盏孤独的煤气灯,照亮私密的身体:它既是晦暗的欲望的对象,又是偷窥者眼睛的象征。杜尚的作品《瓶架》则是另一种风格。1914年,杜尚在百货公司的五金柜购买了一个瓶架,之后,他在这件商品的底部刻上了铭文。视觉上的造型和思辨性的铭文构成了作品的两个维度,它也因此成为杜尚的代表性作品。
相对而言,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也许更容易让中国观众理解。黄永砯的《蒙娜·芬奇》,灵感来自于透光效果,两幅著名的肖像《蒙娜丽莎》和《达·芬奇自画像》因为重叠而产生了一幅新的肖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