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德国

时间:2024-05-04

在女儿的德国房东家

二十二岁的女儿,在大学毕业之初,曾受教育部的委托,不远万里跨洋过海到德国做一年的海外汉语教师。那一年,女儿住在德国的一个家庭旅馆,热情好客的房东让女儿很快熟悉和爱上了那个陌生的国度。房东一家不仅在节假日里邀女儿共进晚餐,在外出度假时也常常用私家车带女儿共度假期,以至于女儿在海外汉语教师任期期满又到另一个城市读硕时还时常坐火车去看望房东一家。曾让我疑惑也让我嫉妒的是女儿在读硕一年级时说那一年圣诞节要回家过。我以为是要回中国,后来才知道女儿是说要回房东家。在女儿独居异乡为异客时,房东一家给了女儿家的温暖,女儿也把那里当成了一个新的家。

我很感谢房东一家给予女儿的爱。2012年春我有机会去德国,也特意安排时间赴房东居住的城市专程拜访和答谢。

房东一家共有五口人,两个博士毕业的双胞胎儿子均在外地工作,一个硕士毕业的女儿虽在本市工作,却不住在家里。男主人在一所中学教书,2012年将退休。女主人年长我七岁,年轻时与男主人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读书,毕业后专心在家相夫教子。知道我将去她家做客,女主人还专门找了一个韩国人突击学习英语,想用英语与我对话,无奈她与我的英语水平都不灵光,两个人更多的是各说各话,真正的交流还是用各自的母语再通过女儿的翻译。虽然经过第三者的翻译与直接对话比要慢半拍,但两个经历了几十年人生风雨沐浴和洗礼的人交流时还是很顺畅很快乐的。

在德国人家做客,一餐要有三道。先是在客厅喝甜酒吃甜点,再移到餐厅吃正餐,正餐过后,继续在餐厅吃水果沙拉一类的甜品。

闲谈中女主人跟我说起最近她经历的一些烦心事。她的父亲95岁高龄,身体很好,不仅生活能自理还常常操心和询问头发早已斑白了的子女们家中的大事小情。但就在一个月前,上午还谈笑风生的老人,下午就突然撒手人寰了,让老人那些头发斑白了的子女们承受了突然失去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永远离去的苦痛。女主人还跟我说起她的一个妹妹,差一岁60,但也在一个月前即父亲离世的那一天突发脑溢血,至今也没有完全清醒。女主人说看到自己的亲妹妹年纪轻轻的就静静地躺在床上,不能完全听懂别人说的话,完全不能表达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愿,她万分地心痛,万分地无奈与万分地无助。我很理解女主人那切身的哀痛和深深的忧伤。

女主人也跟我说了她甜蜜的烦恼。她的女儿美丽、娴熟,是一所聋哑学校的好老师。但由于工作接解触面窄,已经三十一岁了,还没有找到心爱的男朋友。最令母亲担忧和着急的是,女儿自己不把婚姻大事放在第一位,还整天吵着要去非洲支教,要去当志愿者。母亲担心去支教后会错过最佳婚龄时间,也担心非洲气候炎热女儿身体会不适应,更担心女儿只身一人到非洲陌生环境会不安全,就坚决反对和全力阻止,但女儿认为母亲不理解她,母亲也认为女儿不理解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女主人说到这时,眼里和嘴角都涌满了惆怅。女主人也还说,她大儿子的女朋友曾在中国的北京大学进修,大儿子曾坐飞机到中国来看望女友。因为儿子第一次坐那么长时间的飞机,父母不放心,就嘱咐儿子飞机平安落地时一定要向父母报平安。从儿子的飞机起飞时,母亲的那颗心就一直悬着,飞机在北京落地的时间正是德国的深夜,但母亲没敢睡觉,也没有一丝睡意,静静地急急地守候在电话机旁,甚至连如厕都三步并两步生怕不能第一时间听到电话声铃响。但电话铃始终没有响,后来手机收到了短信。母亲说儿子的短信真是短啊,就一个字:到。女主人说,后面还有一个句号。漂亮和精短的简约!女主人说这条短信在她手机里已经保存两年了,并还将继续保存着。女主人还把短信找给我看(可惜我不认得德文,但女主人让我看短信时肯定是忘记了)。女主人说她也曾把这个短信给她儿子看,她说她儿子看后很是脸红。女主人跟我说这些时很有些眉飞色舞。因为那是一个标准的母亲式的报怨。

女主人也还跟我说了最近她家与邻里的一件不开心事。在房东家的后花园里,有一棵爬墙虎,那棵爬墙虎是1989年栽种的,二十三年后爬墙虎已经爬满了斜对面人家的一幢四层楼的山墙,而今又向楼的后窗上攀爬,斜对面人家说影响了他们家开窗,要求砍伐那棵爬墙虎。但那棵爬墙虎长得实在是太可爱了,一年四季的翠绿,像一挂绿色的瀑布,从四层楼上洋洋洒洒倾泻而下,自由、洒脱、壮观、养眼。再说,整天用目光将一棵弱小的树苗抚摸成了浩荡的绿色瀑布,舍不得砍伐也是人之常情。女主人说因为她家不同意砍伐,邻里就起诉至法院了,但因为诉状规范问题法院晚受理了两天,这样时间就过了三月十二号,女主人说三月十二号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那是春天的开始,春天来了小鸟就开始坐窝,小鸟在树上坐窝了,任何人就无权砍伐树了。那么,邻里再要起诉,法院开始受理就要等到九月十二日以后了,因为那时小鸟开始搬家,法院才会判决是否应该砍伐爬墙虎。说到这里,女主人很是释然和欣慰,因为起码在小鸟坐窝的半年里爬墙虎可以自由地生长了。

在男主人驾车送我们去看女儿曾经工作过的学校时,要先经过男主人教书的学校,那一刻,男主人和女主人几乎同时向我介绍,只是男主人的话快了半拍,抢了女主人的话头,女主人就亲昵地打了男主人一下,男主人则谦和地让女主人重新介绍。女主人则向我们得意地笑了,又绘声绘色地说起了男主人学校的情况以及男主人与他学生的一些趣事。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学物理的,女主人说在上大学时自己是高材生呢,而丈夫学习就一般,现在,丈夫一直在教学生,而她就只负责带自己家的三个孩子。我插话说,你带的很成功,带出了两个博士一个硕士。男主人也适时地夸奖和赞美了妻子。其时,一对恩爱夫妻,一对女当家媳妇说了算的很中国版的图画就绘在了一路的欢乐中。

女儿的房东一家人简单,真诚,坦荡,磊落。虽然我与女主人不能够直接对话,但我们的交流一点都不累。其时,我想,虽然中德两国远隔千山万水,两国的政治体制不同,两国的经济体制有别,两国的文化有差异,两国人的肤色和眼睛颜色大相径庭,但两国的母亲有着同样的家庭琐事,同样的忧心与爱恋,以及同样的美好心境与心情。其时,也感叹,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小到几近相似。

在德国看歌剧

我平生第一次走进歌剧院看歌剧,是在德国。

那是我刚踏上德国土地的第二天,女儿告诉我票已经买好了,三天后去看歌剧《茶花女》。进歌剧院看名角演唱名曲,这对我太新鲜,太有吸引力,当然也是太奢侈的事了。因为很多年了我大多只是歪在床上看看肥皂剧,已经很少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更不要说进歌剧院看歌剧了。或许缘于此,女儿很用心地让我开一次洋荤,也开了我平生看歌剧的先河。

而要能顺利地去看歌剧,女儿对我的要求还挺多。

当时我有一点感冒,偶尔还会咳嗽一两声。女儿就天天让我好好发汗好好营养,女儿说若还咳嗽就去看演出会影响别人的欣赏,对别人也是不礼貌不尊重的,感冒不彻底好就不能去了。那可是用欧元买的票啊,我问如果不去看能退票吗?女儿说是网上买的票不能退。那咳嗽一两声也不行吗?难道德国人就不感冒?女儿说感冒了就安静地在自己家里养好,到公共场合影响他人就不合适。因此,为了不错过看演出,我抓紧时间精心调养。当然,除了让感冒立即彻底好还不够,女儿还让我上网搜索《茶花女》的相关背景资料,让我多了解《茶花女》的剧情,说只有多了解才能会欣赏。此外,在看演出前,女儿还认真地帮我挑选正装,也帮我简单化妆,还给我洒了香水。女儿说,着正装是剧场的一种气氛,也是对演员演出的一种感谢和尊重。

那晚的歌剧是在晚七点正式开演,但人们大都在六点三十分前就入场了。我同女儿也早早地到了剧院。在剧院目睹德国观众入场,那情境,就像是穿越了时空,仿佛来到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阳历二月虽已是初春,但白天的气温只有十几度,夜里顶多有七八度。而来看歌剧的观众,男士们大都穿礼服或系领带或打领结,头发一丝不苟,皮鞋油光闪亮,他们或用富于教养的沉稳嗓音低声交谈,或在歌剧院前厅的酒吧间慢慢品酒。而那些风彩奕奕的女士,则或身着曳地长裙或身穿膝上短裙,或外罩羊绒长大衣或外罩皮草披风,她们的唇膏、指甲、手包,以及或长靴或高跟鞋或过膝丝袜,大都经过精心搭配。她们也不来回匆匆踱步,而是婷婷地行进,或相互问候,或静默,或微笑,耐心地把入座前这一段需要消磨掉的时光当成人生的一次华丽出场。一个个,一对对,款款地走过款款地落座,洒一路余香,留一路风雅。

演出就在观众们的演出后开始了。

那演出并没有幕布,最先闯入我视野的是一个由30人组成的庞大乐队,乐队用音乐营造出了一种凄迷的悲剧气氛,仿佛一位天使,在飘荡的迷雾中若隐若现,用她空灵迷幻的嗓音向我们讲述一个动人故事的序幕。而当音乐急剧由凄迷变得轻巧和欢快时,歌剧正式开场了。那是一个沙龙现场,一片热闹喧哗。交际花茶花女与浪漫青年阿芒(原型应为小仲马)在盛大的宴会上一见钟情。那盛大宴会的主角有20多位演员,在一个半透明的幕布后充当背景的又有50多位演员,他们共同演绎着名利场上的男欢女爱,杯酒谈生意,以及各种纸醉金迷的社交生活。当然,这50多位演员也充当主角唱腔后的合声演唱。我从没有进过歌剧院,我不知道一个只有不到700个座位的小剧场(楼下共17排座,楼上有10排座,每排有25个座位),一场演出竟然会有近100人的演员,我被那强大的演员阵容震憾了。

其实,那演员阵容,又何止台上的100位?台下的近700位观众也像极了演员。那每一张张深红色丝绒椅子上坐着的观众,坐姿都是那样的优雅端庄,没有人像老爷一样坐得四仰八叉,也没有人将鞋脱下来坐得很随意,更没有人咔呲咔呲吃瓜子,也还没有恋人忘我地投入自己的恋情,没有小孩戏闹,没有熟悉的朋友低声聊天或讲述剧情或评论演员的演技,更没有一人随意走动。人们或面带笑容专注地看着演员的演出,或是微迷着双眼陶醉在演员的卖力演唱中。

歌剧很长,一幕又一幕。观众似乎始终一个姿势没有任何改变,他们或静静聆听演员的演唱,或在演员一幕幕谢幕时给予齐整的致谢掌声。那掌声热烈而舒缓。

我第一次看歌剧,对男女主人公演唱的大咏叹调一句也没听懂。

女儿说,我也听不懂唱词,这些德国观众大多也听不懂,因为演员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女儿也说,虽然听不懂唱词,但可以感受到音乐有时欢愉,有时凄凉。也可以通过演员的演唱,感受到人物欢快、轻松、愤懑、仇恨、悔恨、激情的内心世界,触摸到一个不相信爱情的人被爱击中时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从疑惑到兴奋,从兴奋到陶醉,从陶醉而至清醒,从清醒而至不安,而恐惧,而反抗,而放纵,而自欺,而不甘……

女儿还说,其实歌剧原本就不是看的,是听的,是感受,是参与。

看就是看,听就是听,观众就是观众,演员就是演员。二者怎么能混为一谈?二者怎么能融合呢?以前我肯定会这么想。但这一次在德国看歌剧(我依然用看,而不用听,因为我真的不太能听懂),感受颇多,而那感受一部分在剧情里,大多则在剧情外。当然,我也理解了什么叫参与,因为在整场演出中,我真的不仅看到台上近百人的演出,我也看到了台下近700人的演出。在我的眼中,那真的是每一个观众似乎都参与了演出,其中自然也包括我的女儿。

在德国乘车

在德国,我坐过火车,坐过有轨电车,坐过私家车,也坐过公交车。自然也坐出了许多新鲜,许多感触。

在德国乘火车,上车前和出车站都不用检票,在车上也很少会遇到查票的。因为在中国已经习惯了乘火车买票时出示身份证(实名制),候车时再出示身份证,上车前要检票,车上要查票,出站时经检票口再验票。因此,初在德国乘火车,虽然平安抵达目的地,却总感觉买了车票像没用上似的。想一想,买车票的原本目的就只是用来乘车的,而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我却已经习惯了不被信任,我为自己的习惯感到可笑。而如果我国也实行上车、车上和出站都不检票不查票,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自觉掏腰包买一张车票呢?

在德国乘火车,可以提前买票,那个提前不是中国意义上的提前七天、十天或者十二天,而是既可以提前几天,也可以提前几个月,只要你自己能确定准确出行的时间。通常预定时间越早票价越便宜。比如,我与我女儿从马格德堡到慕尼黑,两个人的票价是58欧,因为是一个月前预定的,如果买当天的票,一个人就要64欧了。在德国火车票可以像飞机票一样灵活打折销售。

德国的火车票可以一票到底。比如,我与女儿要在慕尼黑下午三点上意大利的旅行团,我们的车会早3个小时到慕尼黑。女儿说我们可以在慕尼黑前一站英格城下车(因为我们去意大利旅行后要在慕尼黑停留两天),这样既可以看看英格城,也可以休息一下,还可以好好吃顿午饭。那么,就按女儿的安排下车看英格城下车吃饭,然后,又上车了。其实,中国的火车也可以通票,但由于车次少乘客多下段车就没有座号了,而我们从英格城再上车时,车箱上下两层共106个座位,却只有我和女儿两个乘客,差不多相当于专列了。我对女儿说幸好咱俩支持了一下德国铁路,否则这节车箱一个乘客没有,就一点收入也没有了。女儿说你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女儿也说德国的铁路相当于中国的公益事业,更多的是为国民出行提供方便,而不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的,在德国乘火车中途可以自由上下车,就是因为车次多,乘客相对少,人们不用担心座位问题,而事实上德国的火车通常也是不对座号的,也根本不用对号,因为空座位太多。

在德国各路有轨电车、公交车可以一票通用。初到德国,我感觉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体验。由于想看想体验得太多,靠脚丈量影响效率。女儿说给你买张公交票,咱俩从南坐到北,从北坐到西,再从西坐到东,你可以把整个城市街景都领略一下。其实,也真的只给我买了张车票,因为女儿是学生,在德国由于学生没有收入,规定凡持有学生证的人在本州乘车可不买票,出州买票可打折。我买了张4欧的车票,可以随意一路倒3路,3路倒5路,5路倒9路等等,只要你想去的地方,在同一天里,这一张车票在任一路车都好使都管用。因此,那一天,用那张车票,我去城南看了美丽的易北河左岸右岸,去城东逛了动物园,在市中心参观了歌特式大教堂,去城西看了中世纪的古城一条街,当然,也去城北看了正在扩建和成长的新城。同样,在公交车上也几乎没有遇到检票的人。我不记得我的车票是在哪一路车上通过自动售票机买的,我也不知道那4欧车票,德国的公交车最后各路车是怎么分配的(原谅我,因为我只知道在我国1路车车票是不能在2路用的,当然2路车的车票在6路也是不好使的)?也许,在德国因为公交车更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也就不存在各路公交车内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在德国不仅各路公交车票可以通用,火车、公交车车票也可以一票通用。比如,我与女儿在拜仁州参观了天鹅堡,然后要从新天鹅堡到慕尼黑。从天鹅堡到慕尼黑买一人的火车票要20欧,但买二至五人票则只需29欧。最后,我与女儿找到了上海在德国培训的三个人组成了五人组,买了张29欧的车票一同到慕尼黑(平均每人只花了6欧,女儿笑我要找人组五人团,女儿也说最傻的中国人在德国心眼都够用。嘿嘿,我很想请德国人原谅和理解我。但相信德国人一定不能理解)。从天鹅堡到火车站需乘公交车,由于我们有了那张29欧的火车票五个人都不用买公交票了,而那些不再乘火车的人则要买2欧的公交票。如果说公交票各路车通用可以理解的话,那么,铁路车票与公交车票通用,就让我真的相信了德国铁路和公路都是以为人出行提供方便为本的,也相信德国的铁路和公路都是一种公益事业了。

在德国乘车,每个乘客都是一个“耳聪目明”的人。因为每辆车几点几分经过哪一站都会在每一站的提示版上用滚动字幕告知。而且,如果车是3点15分来,乘客不必3点13分前候车,3点15分准时到一定可以乘上车。而如果万一3点15分车到不了,滚动字幕会提前告知车将晚到几分几秒,原因是在哪一站因为什么故障。每一个乘客都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乘车。试想,如果火车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易了,那么,公交车也能做到这一点,就真的让我十分惊奇了。

在德国乘车,让我更惊奇的是乘公交车,那就像是一个童话。德国的公交车如果某一站的乘客都是身无重负的年轻人,车会正常停靠,正常起动。而如果这一站有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疾人或推婴儿车的人或提拉杆箱的人等,公交车的右轮会自动降低车身使乘客不用高抬腿就能上车,待乘客上车后,车又恢复四轮平行状正常起动缓缓开走。其实,关于这一点我女儿以前曾讲述过,只是因为我想像力空泛而不知所云,而今虽然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却依然感觉那仿若是童话,美丽得让我感觉不真实。

在德国乘车,这样不真实的美丽真是很多很多。很怀恋在德国乘车的日子和乘车的感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