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茶是什么东西

时间:2024-05-04

茶,是中国人发明的专利。原本是用来喝的,但自从有了茶文化,还得用来品、用来说、用来话了。

老话说:“一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可不可以进一步引申说:不管你是一个平民百姓,还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都离不开茶。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不喝茶的人为数也不少。比如说现在,大多数女人不喝茶,还有一部分男人天生不喜欢茶叶的味道,还有一部分男人想喝却没钱买,因为他们生活在最底层,柴米油盐酱醋已经成了问题,只好舍弃茶了。在他们看来,喝茶是一种奢华的事情。其实,这部分男人想错了。一斤茶叶,成百上千上万元的你买不起,你可以买最贱的,10元一斤20元一斤的,都有。实际上,买个半斤一斤的,就能喝上几个月。少下一顿饭馆,少吃一盘好菜,少喝一瓶酒,少抽一盒烟,就能买得起。最末等的茶叶,还是很便宜的。我认识的那些工人哥们,还有那些下田种地的农民兄弟,都喝茶。因为他们感觉到,茶水很解渴。

我父亲就爱喝茶。他没有唐朝人陆羽那般潇洒,也没有时间讲究品味高雅。他去地摊,买了秋天落叶扫成的茶沫……别笑,因为它很廉价。称上一斤,用报纸包好,到家抓上一把,煮上一壶晾着。再下地干活回来,口渴得头昏眼花嗓子冒烟时,便倒上满满一碗端起来,一扬脖的工夫,咕嘟咕嘟下去,就爽快地喝了一大碗凉茶。

母亲说,喝凉茶不好,早晚要得病的。父亲黑眼珠一瞪:“胡说八道。你看那娃哈哈茶饮料,红的绿的都有,还有什么二道茶,都是冰冻的,保质期还半年呢!”于是,父亲不但喝凉茶,还喝隔夜茶,真真是变本加厉,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受父亲影响,打小时候就爱喝茶。父亲不让我喝,说小孩喝茶睡不着觉。可我不信。我从八、九岁开始偷着喝,一直喝到现在,从领导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仔细一算,已经有“五十知天命”的茶龄,从喝茶的一种好处抄写到上百种好处,光喝茶日记,就写了好几本,达十几万字,不算长也不应该算短吧?!

由于我不抽烟不喝酒,只爱好喝茶,因此,亲朋好友走动时,便常常送我茶。这些茶叶,有的是我们本地茶庄产的,有的是江南西湖等地产的,价钱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有的包装精美,还带着价签,一看便知。

我现在经常喝的是绿茶,有西湖龙井、还有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庐山云雾、五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等。因为“都是有名的绿茶”,价格都不非,最便宜的也在300元以上。

家里的茶叶太多,我便时常回老家捎带些给父亲。瞅着喝着成百上千元钱的绿茶,父亲却说没有他10元钱一斤买的花茶好喝。我也觉得绿茶无味,只是好看,不如花茶清香扑鼻,物美价廉。

一个有50年茶龄的人,说出这种话来,让人有点见笑了不是?

我还真有点让人见笑了。比如说,头几年,我连什么是花茶、红茶、绿茶都分不清。至于白茶、黑茶、青茶、黄茶、乌龙茶等,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于是,我只好向茶神陆羽老先生请教。翻开他的《茶经》上中下三卷,从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一直看到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图,也没搞清楚“花茶、红茶、绿茶”是怎么分类出来的。后来,又看到了屠本畯的《茗笈评》。《茗笈评》把《茶经》的十个章节发展成为茶历史、茶产地、茶时机、茶制作、茶储藏、茶之水、茶火候、茶定汤、茶煮法、茶器具、茶禁忌、茶防滥、茶混淆、茶相宜、茶鉴定、茶观赏等十六个章节,可我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花茶、红茶、绿茶?

徐渭在《煎茶七类》中说:喝茶适宜于文人雅士,脱离尘世的修炼之人,潇洒闲逸之人,或是满腹诗书的超凡脱俗者……在凉台静室内,窗明几净,和尚和道士居住的地方,有风中的松林和月下的竹影,端座伴唱,读书清淡……除烦消滞,运除疲劳,解渴提神都是茶的功劳。就是没说花茶、红茶、绿茶。

有很多吃饱了饭闲劲难忍的文人墨客,为了附庸高雅,继唐代陆羽《茶经》之后,相继又写出了《茶记》、《茶谱》、《茶录》、《茶论》、《茶疏》、《茶解》等“不下上百本”专著,仅清代陆廷灿一人看到列举的就达70本。就是这些浩如烟海的茶书,还没能把一个“茶”字说清楚。因为茶成了一种文化,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变化。于是,陆廷灿也想写本茶书了:“《茶经》著自唐桑苧翁,迄今千有余载,不独制作各殊而烹饮迥异,既出产之处亦多不同。余性嗜茶……每以茶事下询。查阅诸书,於五夷之外每多见闻,因思采集为《续茶经》之举。”

陆廷灿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茶书命名为《续茶经》?我弄明白了两个原因。其一是上百本茶书专著把书名都给用绝了,实在也想不出弄个不重复的书名;其二陆羽是自己本家的老祖宗,把他的《茶经》续上一说,是继承和发扬光大,是天经地义,亦无可非议。他这么一续,就把原来《茶经》的文字增加了6倍还多……尽管如此,我觉得还有很不完善的地方。比方说,我想知道什么是花茶、红茶和绿茶。可他还是没有告诉我。甚至连一句“绿茶制作没经过发酵,其它茶叶制作都是根据发酵工艺时间长短不同来分类”的话,都没有说。

社会在发展,茶业也在发展。据说,茶的税收紧跟在烟业、酒业之后,是国家和地方财政税收的三大支柱。因此,我也想写书,想根据日记写一本有关茶学的专著。近些年来,有关古代茶的专著还有现代关于茶的文章亦看了许多,但我终于发现:还没有一本正儿八经论述“茶业道德”的专著。我想补的,就是这个空缺。

人生喝茶糊涂事。不知别人,反正我是越喝茶越糊涂。既没有品出中国茶道的“茶叶、茶水、火候、茶具、场景”的“五境之美”,也没感觉出“唐代九雅”(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三要三不要”(一要有闲工夫天气又好、二要有气味相投的佳客来访、三要有具雅、泉甘、茶新;反之,则为“三不要”)有什么特殊的好。古往今来,只是翻来覆去的炒冷饭,不说是瞎折腾,起码也是为利益使然,故作高深罢了。而对于像我父亲那样种地的广大农民,是没有闲工夫玩那些“功夫茶”的。

当今喝茶的人多,知茶的人甚少。比如像我还有我父亲这样的人,喝了50年或者年头更多的茶,还说不明白什么是花茶、红茶和绿茶(把青茶功夫茶之类的“五夷山大红袍”、“安溪铁观音”,真真弄成“乌龙茶”了,贻笑大方)?为什么花茶便宜绿茶贵?同样都是西湖龙井,为什么有的卖数百元有的卖近万元?为什么泡出的水有的绿有的黄?

上述那些问号,归根结底,反映的都是一个“茶德”问题。

一般地说,上等的茶树叶子都用来做绿茶,其次用来作为红茶和花茶。三者的区别都在烘焙和炮制上。

关于茶叶,要说简单也就简单,要说复杂也就复杂。这价钱和门道,也就在这里把你给忽悠了。

说简单,树叶啥样茶叶啥样,茶叶是在茶树上采摘的;说复杂,茶叶从叶片上分就有莲心、期枪、雀舌、一枪二旗、白合、乌蒂等;从颜色上分有绿芽、白芽、紫芽、红芽、绒毛等。

莲心是刚刚冒出的嫩芽,看不出叶的形状,就像成熟莲籽里的绿芯,分不出个数来;这莲心要是过一两天不采摘,就长成期枪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没有舒展开的针状形的一片叶;雀舌就好理解了,是两片叶;一枪二旗是三片叶;白合是四片叶;乌蒂是五片叶;由于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因素,北方是不产茶的。就像南方不产苹果,北方不产香蕉一样。如果非要种植试试,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淮桔北枳。茶树,关里秦皇岛没有北京也没有,更不用说山海关外的东北三省了。所以江南的朋友看到关外的茶厂茶庄很是吃惊:“卖茶还可以,怎么还能生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育一方茶树。由于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的不同,同一时日,光照和温差都很大。比如说庐山,山下的茶场茶树,在清明前已经萌发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山上的茶树,有的虽说发了芽,却有些青紫、还有的微红。这让我想到了秋天时红火的枫叶。白芽,绒毛,同出一辙。

南方有些地方有些茶树,一年不落叶,四季都青翠。按理说,茶农一年四季都可采茶制茶。但大多数的茶农都在春、夏、秋三季采。茶树在冬季虽然不落叶,但已经停止了生长,是休眠期。三季采茶,春季最好。春季又分清明前、清明后。要采莲心、期枪、雀舌,只能在清明前。过了清明,一般都采不到了。所以说,包装盒上有着“明前”字样的茶就贵,茶叶既鲜嫩,也没有虫害,更不用担心喷洒农药中毒。但当你泡开茶喝的时候发现不是莲心、期枪、雀舌,而是乌蒂等六、七片时,是不是有点上当被欺骗的感觉?其实,人家包装说明的也没错,那乌蒂等也确实是在清明前采的,只不过没有采莲心、期枪、雀舌,而是采的陈年老叶,说是“明前采制”一点不假,但还不如夏季和秋季采制的。这不,因为你的无知,人家的瘦驴卖了个骆驼价。

绿茶讲究的是色、香、全、整、形、美,说白了就是“不经过发酵”的原汁原味。所以阴天下雨不能采制,阳光正足的时候也不能采制。但为了多生产多卖钱,商家也可以打破这“清规戒律”,不受限制。如果讲究的话,早晨上山采回的茶叶,要立即进行蒸熏,然后马上荫凉一会儿便用专门的茶锅去炒,直到烘焙整形成剑样、针样、珠样、球样、花样、月芽样……茶叶吸潮湿吸异味的能力特强,所以要散热完赶快封装成袋。这绿茶采制的学问可大了,要比晒干豆角、茄干、嫩黄瓜、地瓜干、青萝卜复杂得多。就说西湖龙井,光产地就有十好几处,属狮、龙、云、虎、梅最上乘,而狮峰山的又首屈一指。同是狮峰山的龙井,又因人采制而异,这就看其采摘手法和掌握蒸熏烘焙的火候了。道理很简单,一样的菜一样的调料,有多少个厨师炒就有多少个味道。有些一个品种的绿茶,喝起来有的清香、有的爽淡、有的发苦、有的索然无味……学问,都在把握火候上。

绿茶在采制的过程中,会留下很多的碎茶叶。这些碎茶叶便成了大多制做花茶的原料。我们最常见的是茉莉花茶,还有梅花茶、丁香茶、玉兰茶、玫瑰茶等等,总之,你把这碎茶叶掺和上什么花就叫什么什么花茶。如果你不掺和花,而把这些绿茶废料经过全番发酵,直至出现乌黑光泽油润色,那就最终炮制成了红茶。所以说,一般花茶、红茶都比绿茶便宜得多。因为一般花茶、红茶看不出色、香、全、整、形、美,它们比绿茶更容易搀假。近来,有文章披露,我们喝的物美价廉芳香四溢的花茶,其实都是喷洒香精、香水勾兑出来的。古代有碎柿叶掺假做花茶,现代有柳树叶榆树叶做花茶……我终于知道了父亲那廉价花茶好喝的秘密。还有的不法商家,已经开始尝试给绿茶喷涂绿色颜料了……

绿茶值钱,明前的绿茶更值钱,要是当年的明前绿茶就更值钱了。遗憾的是,有些人明前茶明后茶能分辨出来,但当年新茶和隔年陈茶就分辨不出来了。所以你就难免要花冤大头钱。

我就分辨不出来。但有一次,还是被我发现了。去年清明那天我路过杭州西湖,便跑到狮峰山上买了一斤“当年明前龙井”,回来时发现有一半是陈年的。在那喝过的样茶特好,但拿回到家一泡,就发现茶叶的色度深浅度不一样了。正好家里还有隔年的龙井茶,拿出来泡开后一对照,便验证了我的判断不虚。尽管后悔之至,但你能跑回去退换吗?茶文化,你说博大精深不?尽管我喝了50年的茶,还是经常叫人骗,也不敢轻易买茶。因为对于一个简单的“茶”字,我始终没有看明白也根本不可能把它说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市场经济,可以炒股票、炒葱、炒蒜、炒绿豆,更可以炒茶。

说白了,茶叶乃是茶之产业也,与烟叶、酒业的创收并驾齐驱,三足鼎立。茶文化也只能是为其摇唇鼓舌舞旗呐喊罢了。茶叶,尽管不是生存的必须,但它却是生活的必须。它不仅养活了许多人,许多人也确确实实是全指望它活着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