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杜忠文
做好地方人代会简报工作的思考
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程中,人代会简报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践中,通过进一步改进简报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完善简报工作的制度措施,充分发挥简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代会的会议质量和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编发会议简报是县级以上多数地方人大的普遍做法,是一项延续多年的工作。但在近年来,这项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人大代表对简报也关注较少,有的地方人大甚至因此而取消了这项工作。结合多年从事人代会简报工作的体会,笔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反思,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一、地方人代会简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某市人代会期间,笔者调查发现,人大代表近几年来对简报都不太关注,代表们获取大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报纸、电视、网络,大会秘书处编发的会议简报多数无人看,简报作用难以发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固然有代表喜爱图文并茂的媒体宣传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简报工作自身存在一定问题。
(一)简报定位不准。编发人代会简报的初衷是因为代表人数多,采取分组审议的形式不便于代表对整个大会讨论情况的了解,所以通过编发简报以交流情况、简录会情、集思广益和促进审议。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代会的公开性、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新闻媒体的广泛参与,简报的这些职能作用已经部分被媒体取代了,代表们从媒体获取信息会更加方便快捷。因此,简报如果还以“交流情况、简录会情”这样的职能定位,就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在代表中肯定会失去“市场”,自然也发挥不了作用。
(二)简报编写质量不高。通观近几年某市人代会简报,在编写上存在一些带共性的问题,影响简报质量。一是表功较多。简报在反映代表审议发言时一般都是先用较长篇幅赞扬报告和肯定工作,然后再轻描淡写地提几点建议意见。二是突出领导。领导的审议发言在简报内容上占有很大比例,有的简报甚至成了领导对某地区、某部门的工作部署讲话稿。三是文字较长。每期简报一般都有2000至3000字,如果近百期简报汇总起来,就有几十万字,代表谁也看不过来。四是意见“搭车”。有的代表团为让本团所有代表都能在简报上“露脸”,就在发言代表的名字后面添上没发言代表的名字,给人造成代表积极审议的假象。五是提前准备。个别代表团为使本团简报排序靠前,在代表没有审议报告时就把简报提前编好,这样的简报代表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三)简报时效性不强。与新闻媒体相比,简报最主要的缺陷就是时效性不强。简报编发一般要经过多道关口,如代表审核、团长审签、简报组编辑等。这些关口可以说每个都不能少,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环节,才使得简报失去了时效性。一般一期简报编发出来最快也要一天以上,但新闻几个小时后就能见报,有的甚至是现场直播,所以简报传递的有些信息代表早已知道。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每次人代会最后几期简报发到代表手中时,都快要散会了,代表们根本就没有心思看简报,都当做废纸扔了。
(四)简报数量太多。省级人大的人代会简报,一般都在100期左右。面对这么多简报,不仅是领导没有时间看,就是普通代表也不可能看完。很多情况下,代表们就只浏览一下前几期简报或者本团简报的内容。到简报大量印发时,代表基本都不看简报了,因为他们觉得反正也看不完。这样,就形成了大量简报无人看,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
(五)代表对简报重视不够。简报由于自身定位于代表周知的作用,所以领导和代表对简报都不太重视。作为代表团团长,关心的是本团简报是否排在前几期,本团一共印发了多少期简报,至于简报的内容,则关心较少。作为普通代表,关心最多的是本人名字是否上了简报,至于提没提有价值的建议意见则放在其次,因为在简报上登载的建议意见,根本就没有多大用处。因此,无论是领导型代表,还是普通型代表,对简报都不太重视。
(六)缺乏发挥简报作用的制度支撑。多年以来,编发人代会简报都是一种上行下效的习惯做法,没有相关的制度支撑。目前,仅在有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中对此作了简单规定,如某市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规定,“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大会秘书处可以将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整理成简报印发会议。”这项规定对简报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和起到一个什么作用,都没有进行明确。由此可见,制发人代会简报的依据这样简单无力,就难免导致简报作用发挥不出来。
二、改进地方人代会简报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程中,人代会简报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践中,通过进一步改进简报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完善简报工作的制度措施,充分发挥简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人代会的会议质量和激发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
(一)深化对人代会简报重要性的认识。人代会简报对代表的审议发言进行了比较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是记录代表审议各项工作报告的第一手资料。因此,我们要引导与会人员进一步深化对人代会简报重要性的认识。实践中,应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简报的重要性。第一,简报是代表执行职务的重要载体,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对报告的审议意见,多数只能通过简报这种形式反映出来,简报成了反映代表审议发言的主要工具。第二,简报是领导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基层代表的审议发言,带来了很多普通老百姓的意见,这些意见通过简报的记载,正好为领导了解社情民意创造了条件。第三,简报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高层领导的审议发言,有的是对报告内容的进一步阐释解读,有的是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本地贯彻的规划设想,这实际上是一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好形式。第四,简报是对各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从理论上讲,代表对各项工作报告的审议发言,就是代表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其执行效力应高于同级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一府两院”必须研究处理。
(二)准确定位人代会简报的作用。对人代会简报要进行新的准确定位,首先必须分析人代会简报的法律地位和它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一是法律地位,正如前文所分析,人代会简报记载的代表审议发言的执行效力应高于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这就是它的法律地位。二是简报自身具有的独特优势,与新闻媒体相比,人代会简报具有内部性、全面性、效力性等优势。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对人代会简报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定位:一是内部情况交流;二是会议综合资料;三是准人代会审议意见。按照这三个定位,简报优势和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作为内部情况交流,那就要求简报要多反映媒体对外不宜载播的内容,如对政府工作的尖锐意见和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问题等,并且反映情况、传递信息要快;作为会议综合资料,那就要求简报要对代表审议发言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准确反映,不能为了简报排序和代表“挂名”而夹带虚假内容;作为准审议意见,那就要求简报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多反映代表审议报告时的真知灼见和具体要求。
(三)提高人代会简报的编写质量。提高人代会简报编写质量是做好人代会简报工作的核心,具体工作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一是文字要精简。所谓简报就是要“简”,如果简报不简那就不能称之为简报,现在简报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简。因此,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每期简报的文字原则上控制在2000字以内。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几不写就行,如领导讲话式发言不写、代表表态性发言不写、与议题无关的发言不写、大而空的发言不写,这样文字就可大大压缩。二是内容要求实。要围绕会议议题,重点反映代表对人大及“一府两院”工作存在问题的揭示和剖析,对改进工作提出的实质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代表意见要原汁原味”,尽量减少编写痕迹。三是数量要下降。原则上每个代表团只能编发两期简报,若有特殊情况,可用快报处理。四是把关要严格。简报组对代表团交来的简报要严格审核把关,对那些争“先”不争“优”、求“量”不求“质”,甚至弄虚作假的简报,要坚决拒稿、压稿、退稿。为提高简报质量,简报组还可派出驻团工作人员,专门负责编写简报。
(四)建立完善人代会简报工作的相关制度。要充分发挥简报的作用,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在制度建设上,可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专门制定人代会简报工作制度,其二是在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中作出规定,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对以下几项工作必须予以明确。一是人代会简报的性质、地位、作用。如果这些内容不予以明确,那么简报工作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也不可能发挥作用,与其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不如不做这项工作。二是人代会简报的工作流程。除了对简报编发流程进行一般性规定外,重点要对简报成果的运用作出规定。要明确要求人大和“一府两院”对简报中反映出来的代表意见,全面收集整理,梳理成条,交由相关部门研究办理。三是对办理结果的处理程序。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对建议意见的办理结果,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向代表通报,并向下一次人代会书面报告。如有必要,还可在人代会上进行满意度测评,如果代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则应继续办理。
(作者系重庆市奉节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