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在商祖的故乡

时间:2024-05-04

姚中华

从高楼鳞次栉比、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开发区,到古朴凝重、旌旗飘荡的古城,我在无意间穿越了一段漫长的时空。在河南商丘,透过新城街道上流淌的时尚新潮和古城巷弄里若隐若现的商风古韵,我看到了一个古老的都市在历史长河中跌宕沉浮的身影。

其实,我从这座城市的身边来来回回经过很多次,只是过去不曾停留。中原大地上的城市似乎一个比一个古老厚重,一个比一个光鲜耀眼。郑州、开封、洛阳,还有稍西部的西安,它们集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于一身,总是吸引着人们眼球,牵动着人们步履。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城市群中,商丘像一个被遮蔽了光芒的星子,默默地在那里发出自身的光亮。

我对商丘的了解更多缘于那个遥远的朝代,更准确地说,感觉它是一个王朝湮灭后留下的背影。商丘,商朝遗落的一片丘地。岁月已经走远,古老的城市在一次次浴火中脱胎求生。只是,王朝留下的烙印凝固在城市的角落,至今依然依稀可辨,似乎还在铭记着那个遥远时代战鼓的回音。公元前1766年,日益强大的商部落在首领商汤率领下兴兵伐夏,与夏朝国君夏桀作最后的对决。此时的夏桀因残暴施政已是声名狼藉,所属诸侯国众叛亲离,陷入四面楚歌之中。结果可想而知,夏桀战败后仓皇而逃,后来被商汤放逐他乡。商汤立足于商地,在中原大地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这就是延续了六百多年的商朝。商朝的建立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的先河。

商汤给商丘这个地方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兴强盛的王朝政权,还带来了商业文化的繁荣和振兴。“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诗经·商颂》向人们描绘了商都繁荣时的景象。商丘也因繁华与尊贵先后被称之为“大邑商”、“天邑商”。中国最早的商业文化在中原这座古城的晨钟暮鼓声中悄然兴起。商朝都城的街坊酒肆一片喧闹,洛阳的客栈还掩映在一片荒芜草蔓之中。

厚重的商业文化从保存完好的古城可见一斑。古城位于商丘市西南,如今在四面高楼的夹击下依然泰然自若。站在黑色方砖筑就的北门古城楼上,古城尽收眼底。遥遥望去,古城像一个特立独行的长者,古老的面容、狭长拥挤的街道,还有状如棋盘的四合院,与周边现代化都市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它古朴的韵味和独具匠心的设计让人暗自叫绝。俯瞰全城,外圆内方,恰似一个巨大的“古铜钱币”。逶迤的城墙把城围在中间,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按阴阳风水学巧妙对峙。城内九十三条街道,将城里分割成一个个建筑小方块。九十三也是按道家学说,取“九”乃数字中最大、“三”是万物之源之意。城外,护城河水系环绕,荡漾的湖水宛如一条飘动的环形彩带,让古城多了几分灵动与雅致。状如古钱币的造型,不仅直观地反映了人们对金钱财富的向往,也诠释了这座古城崇商重商的心态和追求。这种极富象征意义的古城池建筑,不仅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十分罕见。

古城建于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13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据当地人介绍,这座古城下至少还叠压着五座历代古城池。其中,可以考证的西周宋国国都、汉唐时期睢阳古城、宋朝南京城、元朝归德府城都盛极一时。行走在古城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我无法想象那些叠压的古城在历史的岁月中呈现出怎样的奢华。这让我开始用一种近乎虔诚的目光打量着街道上过往的行人。他们身上流淌着让人羡慕的厚重的商业文化基因。

在商丘,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比商王朝更为久远的时期。在这个从商部落繁衍而来生生不息的土地上,被后人奉为神灵的不是最早开疆拓土的始祖阏伯,也不是商王朝开国之君商汤,而是商部落一位首领王亥。按照血缘辈分关系,王亥是阏伯的六世孙、商汤的七世祖。他担任商部落首领之时,正是商部落迅速崛起的时期。远古的中原大地草木丰盛,部落的村庄外不时传来野牛的嗷叫声。王亥带领部落人对这种野性中透着温驯的大型动物除了猎获宰杀外,还尝试着驯养,获得成功。从此,牛成了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和重要的劳动工具。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运载货物。史书记载王亥“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牛的驯服和牛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商部落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物品开始出现了剩余。于是,王亥便率领落里的人赶着牛车带着剩余的物品到其他部落进行交换。外部落的人称这些来自商部落的人为“商人”,交换的物品被称为“商品”,这种称谓一种沿用至今。

探索总是伴随着风险,连这种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行为也不例外。一次,王亥带着弟弟王恒,拉着牛车到黄河以北的有易氏交换物品。有易氏的首领见到物品,起了歹意,夜里派人杀害了王亥。王恒慌忙回商丘。后来,王亥之子上甲微为报杀父之仇,出兵讨伐,灭掉了有易氏。尽管王亥在交换物品时被人所杀,但并没有阻挡住人们交换物品的热情。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从此流传并推广开来。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商业,在远古中原大地朦胧的晨曦中悄然诞生。

在商丘中华商业文化园,我终于见到了这位“中华商业的始祖”——一尊十米多高的王亥铜像就坐落在文化园中央。只见这位华商始祖目视远方,神采飘逸。铜像设计者是河南省雕塑院院长,制作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和制作者当然不能复原这位中华商业始祖的原貌,塑像中王亥“亦王亦商”的神态更多富有某种象征意义。王亥脚下,呈现的是代表着几千年中华商业文化不同时期币种的“富商大道”和两万多个不同年代、不同写法“商”字组成的“万商广场”。不远处,两条铜铸的牛犊活灵活现,正合拉着一辆牛车驶向远方。凝视着这一幅场景,我忽然想,王亥驯服它们时,它们蹄下可能还浸沾着原始荒野青草的气息,迈出的却是奔向现代商业文明的步伐。

王亥塑像落成时间是2006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隔三千八百多年,当这位中华商业始祖的身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再次重现时,人们用最古老的方式表达着敬仰之情。据说,这一天盛况空前,来自海内外近千名华商聚集此地,在缭绕的香火中,人们口颂《商德辞》,向商祖行礼朝拜。如今,每年的九月初九已被当地政府定为“国际华商文化节”的举办日,供海内外华商来此寻根问祖,祭奠膜拜。

王者归来!我想,在商祖的故乡,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回归与复兴,更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经历风雨沉浮后的又一次觉醒。

责任编辑:黄艳秋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