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守岁

时间:2024-05-04

王惠明

小时候,天天盼着过年。

守岁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除旧迎新之际,亲朋好友围炉而坐。尽情地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是各家各户一年中最美好、最和谐的一个夜晚。

在我的湖南农村老家,为了每年除夕守岁,大人们早早地就准备开了。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后,一家人便要围坐在火塘边,守岁时这火塘里的火是至关重要的。平时做饭炒菜烤火烧的大都是粗细长短质地不一的柴火,而守岁要烧大半夜,并要保持火不断,到初一早上起床后火还不能灭,靠平时烧的柴火是不行的。大人们便从年头开始寻摸“年柴”。上好的“年柴”是连根的油茶树,其他的都要次一等了。无论什么时候遇到那种快枯死的油茶树或别的硬木,大人们便连根挖出来,扛回家放在自家房前屋后或猪栏顶上,让其自然变干,一旦一家之主将之指定为“年柴”,其他人是绝不会再动它了的。直到大年三十年夜饭前后,把它抬出来烧了。一根上好的“年柴”能把全家人的心情燃烧得旺旺的。

火塘边,妈妈拿出早早准备的、平日里舍不得吃的炒花生、炒南瓜子、炒栗子,油炸的红薯条、红薯片、红薯膏,甚至还有饼干、糖果之类,小孩子们嘴巴不停地吃,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大人们则边吃边聊边乐呵着。为了不让我们吃零食太多,爹娘看我们吃得差不多了,总是提起我小时候因为吃得太多而上吐下泻的那件事。孩子们吃不动了,或者出于以往的教训不能再吃了,有的又开始打起哈欠来了。这时,平日里一贯严肃而见不着笑容的父亲,也会一边吧嗒着旱烟杆,一边和我们聊着一年来的光景,甚或对我们提出下年度的要求,这个时候多数是以鼓励为主,专挑好听的说,孩子们听了也容易接受。兴趣来了,有时还会给我们讲一些鬼故事,讲聪明女婿和傻女婿、聪明儿子和傻儿子的故事,有时还让我们猜谜语,有时也会讲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趣事。母亲总是不闲着,一会儿给大家泡碗茶,一会儿添点儿零食,一会儿拿出年前做好的新衣裳新鞋,让这个穿起来看看,让那个也穿起来瞧瞧,一边比试着一边唠叨着这衣物的来历。“卫伢子(叫我呢),这是我把你姐姐的一条裤子剪短了改的,试试看合身不?”“来,三伢子,这是给你做的新棉袄。前几天你不是找那旧棉袄吗,这不,我给拆了,买了一块面料重新做了,里面还掺了不少新棉花呢,肯定会暖和的。今天是你生日,试试吧。”其实,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我三弟的生日,其他人只能眼馋了。“老四啊,这鞋是你爹前几天卖柴火从街上买回来的,看你那脚都冻得裂开嘴了。看看合脚不?”“老五老六还小,今年就没置啥了。”娘说。快到半夜了,眼看孩子们的热情劲儿过去了,父亲便又使出一计,说:“谁陪我继续守岁,我就给谁压岁钱!”这一招还真管用。一双双耷拉着的眼睛迅速瞪得如牛眼一般大,打起精神又开始嘻嘻哈哈,你推我搡起来,甚至干脆离开火塘,在房子里做起游戏来。

时至午夜,父亲向母亲努努嘴,母亲便把压岁钱一个一个地发了,接着一家人走出屋外,抬头仰望着满天星月,孩子们点燃爆竹,噼噼啪啪,左邻右舍也相继响起来,鞭炮声、欢笑声、祝福声此起彼伏,宁静的小山村顿时热闹非凡,把节日的喜庆推向了高潮。放完爆竹回到屋里,玩够了、疯够了、吃饱了的孩子们已经实在熬不住了,一个个变得无精打采起来,大人们也撑不了多久,便把未燃尽的“年柴”用柴灰盖住烧着的一头,大家都睡觉去了,守岁也算结束了。“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苏东坡先生这首守岁诗,描写的可谓是入木三分啊。

大年初一,一大早起来,爹娘最先做的一件事便是把柴灰扒拉开,看“年柴”还燃着没有。如果发现是通红的,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会红红火火,会给家人带来好运气,爹娘的心情肯定如火光一样豁亮,脸上会发出异样的光彩;假若“年柴”已经熄灭,爹娘就会不声不响,再给灶王爷烧支香祭点酒肉,意在祈求灶王爷保佑。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