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同代人”批评通向“诗歌叙述学”

时间:2024-05-04

马春光

如果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山东大学与韩东、杨争光、王川平等一起创办“云帆诗社”算起,孙基林与诗歌结缘已有40年的时间。40年来他默默耕耘于诗坛,经历了从“校园诗人”到“诗歌批评家”再到“诗学理论家”的多重角色转变。如果要在孙基林先生多年的诗歌研究中寻找一条内在线索,姑且可以概括为从“同代人批评”到“诗歌叙述学”的治学路径,这也是由诗歌现象、诗人诗作通向诗学理论的上升路径,是其多年诗学研究的思想沉淀与理论升华。

同代人批评:从朦胧诗到第三代

孙基林1979年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正值朦胧诗潮的鼎盛期,在稍后的1982年,朦胧诗退潮的同时,以校园诗人为主体的第三代诗潮迅速崛起。作为新时期诗潮两次裂变的亲历者,“他以朦胧诗潮与‘第三代诗歌的在场者和目击者身份,以充满诗性和敏感的灵魂与沉入生命质地的‘内在的眼睛,凝视并进入中国新时期以来的两大先锋诗潮”。两大先锋诗潮的诗人群体以出生于1948—1965之间的诗人为主,他们共同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时代巨变,孙基林正是怀着深切的“同代人”意识展开了对朦胧诗和第三代诗的研究。

在朦胧诗论争和热潮消遁之后,冷静的学理性研究尤为重要,孙基林对朦胧诗的研究从这时开始。在《朦胧诗与现代性》《朦胧诗的三种向度与范式》等文章中,他对朦胧诗之现代性特质的哲学透视与美学概括准确而深刻。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对朦胧诗崛起的历史语境与过程的生动还原。第二,对朦胧诗整体思想与艺术特征的精准解读。他深刻论述了朦胧诗内蕴的“线性时间意识”与现代性的关系,并具体分析了朦胧诗的“象征化”语言形式。第三,对朦胧诗内部不同倾向与范式的细致分析。他深入朦胧诗群的内部,区分出朦胧诗的三种写作范式并进行了精彩论述。这些研究既有近距离的观察,又有诗歌史的景深。由于研究者与朦胧诗人拥有共通的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他得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朦胧诗的历史语境和写作机制,更能真切体悟他们的历史贡献和内在分野,其研究视野与方法上的“得风气之先”对后续的朦胧诗研究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启示。

孙基林站在新时期诗潮裂变的历史节点上,向后看,是对朦胧诗的历史估量和艺术经验的总结;向前看,则是对第三代诗的评估和对未来中国新诗的建设性想象。孙基林以其特有的理论锐气和美学嗅觉,较早地对第三代诗展开系统而精微的研究,《中国第三代诗歌后现代倾向的观察》《论“第三代诗”的本体意识》《“第三代”诗学的思想形态》《非非主义与西方语言哲学》等重量级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使他“成为对诗坛第三代最早也最好的发言者与研究者之一”。概而言之,孙基林的第三代诗研究主要特征与贡献在于:第一,其对第三代诗形成之历史图景的生动记录,不仅留下了鲜活的史料,而且是对第三代诗人精神背景的绝佳展示,“在叙述和描绘历史性事件及其图景中,突现了一代人精神成长的具体背景和过程”。第二,对“第三代诗”的概念与范围界定,如其所言,“作为先锋诗潮的‘第三代诗歌,它应该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或指称,是指继朦胧诗之后一种新的诗歌审美思潮和写作倾向,而不是整个青年诗歌的无差别的整合”,这种论断彰显出研究者清晰的诗歌史意识和美学观念。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他对第三代诗“后现代主义”诗学特征的精准阐释,体现为通过“还原叙述”“过程倾向”“现在意识”“语言实验”等角度展开的论述。著名学者、评论家陈亚平在其著作《新世纪后先锋文学编年史(2000-2013)》中认为他是新世纪后先锋文学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他的思想准确地观照了80年代‘第三代诗时代的语境取向,……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学后现代主义主旨奠基人”。

孙基林将新时期两次新诗潮的裂变命名为“崛起”与“喧嚣”。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承担新时期诗潮研究项目伊始,他就将亲历并参与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作为研究重心,1991年出版的《新时期诗潮论》中由他撰写的新生代(即第三代)研究部分,对日后国内学界第三代诗歌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04年出版的《崛起与喧嚣:从朦胧诗到第三代》更是系统性的成果呈现,著作出版后受到诗学专家的高度评价。更可贵的是,这部著作对更年轻的学者产生了持续不断的影响,比如知名青年诗歌评论家刘波在其2006年完成的硕士论文《新时期新诗批评研究》中认为,孙基林“对于第三代诗歌流派的研究与批评”以“带有回忆性的语调平静地述说了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冷静与疯狂、真诚与喧嚣”,通过各种场景对其诗歌观点、理论主张的整理与阐释,“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再就是他的“研究和批评是建立在整个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基础上的,所以具有很强的开拓性与前瞻性”,由此他认为其“研究如今无出其右者”。2021年,这部著作的英文版由德国东亚书局出版发行,这是海外出版发行的第一本由中国学者撰写的当代诗歌及诗学理论批评著作,对中国当代诗学研究的海外传播及其影响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诗歌叙述学:诗学理论的建构

在《崛起与喧嚣》中,孙基林较早地意识到第三代诗歌叙述转向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和理论思考,自然而然地延伸出对叙述性诗学理论的建构,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逐渐构建起一种诗学理论学科领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在溯源研究第三代诗歌的发生成长过程时,就对其产生的源头——校园诗歌的叙事性问题有所关注和论述,2006年他发表了《一种叙述性诗学及其前景》,对不同于90年代诗歌“叙事性”话题的另一种诗歌“叙述性”问题进行研究,直至2010年在《诗刊》发表《当代诗歌叙述及其诗学问题——兼及诗歌叙述学的一点思考》,对诗歌叙述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理路和思考。之后,他陆续发表了《当代诗歌叙述性思潮与其本体性叙述形态初论》《知识分子写作:作为思想方法的叙事与其修辞形态》《“叙事”还是“叙述”?——关于“诗歌叙述学”及相关话题》等一系列重要论文,其观点和价值主要在于:第一,与当代诗歌研究中对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研究不同,孙基林认为这不是一个“叙事性”问题,而应该以“叙述”来界定,因为“叙述”是本体上的,不是功能意义上的。这就将“叙述”扩展到一般性的概念和视角,摒弃了较为狭隘的批评思维,打开了叙述诗学的广阔空间。第二,对韩东、于坚第三代诗歌以及民间立场的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诗人群体的诗歌叙事/叙述问题进行发生学解读。譬如对韩东早期诗歌的叙述问题溯源、对于坚诗歌“视觉叙述”的分析、对“知识分子写作”叙事问题的厘清与源流辨析等,均是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对叙述学诗学的建构。第三,从中国传统和西方资源等方面对诗歌叙述学进行理论建构。第四,在诗歌叙述学理论建构中强调叙述的诗性,对这一问题的强调有着浓郁的问题意识和现实指向。《“叙事”还是“叙述”?——关于“诗歌叙述学”及相关话题》通過大量的文献爬梳与整理,对“诗歌叙述学”的学科定位、理论面向与诗性内涵进行了总体性的论述。

“诗歌叙述学”的理论建构萌生于对知识分子写作的叙事性问题思考与韩东、于坚等诗人群体的“异质化”叙述的分析、体悟,伴随着不断地辨析、探讨而逐渐完善成熟,直到一个体系完备的诗学理论学科的初步建构。围绕这一问题,孙基林教授先后于2007年立项国家社科项目“新时期诗歌叙述性诗学研究”,近期又立项教育部项目“诗歌叙述学的中国传统、西方资源与当代诗歌写作生态研究”,并先后召开两届诗歌叙述学国际国内前沿学术论坛。基于对这一诗学理论的宏大构想,他以开放包容的学术视野,联合、召集中国现当代诗学、古典诗学和外国诗学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交叉整合研究,由此打通了诗歌叙述学不同学科间的壁垒,拓展出更为开阔的研究空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