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挑动港航议题“安全化”是美国又一计昏招儿

时间:2024-04-23

王旭

2022年10月26日,德国政府批准中远海运港口根据条件收购运营公司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集装箱福地码头24.9%的股权。图为德国汉堡港。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航运强国建设与海外港口投资的增长成为美国炒作的新热点。美国大肆渲染“中国港航物流数据平台建设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攻击中国对外港口投资具有“军事安全意图”。美国挑动港航议题“安全化”将破坏大国良性竞争秩序,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又一计昏招儿。

2022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两度发布报告,渲染“中国港航物流数据平台建设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提出应与中国“脱钩”。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在9月发布的专项报告中称:中国正积极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LOGINK),LOGINK的广泛使用将提高中国对国际航运和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力;中国可能以LOGINK胁迫或扰乱港口运营商,阻止美军通过商业港口运输武器、弹药等军备物资,扰乱美海军战略及情报行动;LOGINK存在“保留接口”可能,中国或将借此搜集美军事物流信息等情报。报告建议美国制定国际物流数据传输和存储标准,强化对港口数据信息监管,开发建设美主导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进一步建议,禁止使用中国物流信息系统,通过谈判要求“印太经济框架”(IPEF)成员国港口不使用LOGINK或类似中国主导建立的物流信息系统,为正在使用中国系统的成员提供两年过渡期,促其最终彻底与中国“脱钩”。

在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的报告发布前,《华尔街日报》就曾于2021年12月21日发文,为炒作LOGINK预热。该报道称,在全球港口拥堵、各行业饱受供应短缺困扰的情况下,运输数据成为极具价值的“商品”。中国通过LOGINK构建全球港口数据系统,将对美国和全球的数据链、供应链、战略安全构成“威胁”。2022年10月3日《纽约时报》引用美国国会一家咨询机构的报告称,中国可以利用航运数据来跟踪货物流动,获得商业、战略优势。该机构呼吁制定《美国船舶法案》,出台美国国家海事战略,帮助美国造船商和航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收复失地”。

此外,美国还攻击中国对海外港口投资具有“军事安全意图”。2022年10月,中远海运入股德国汉堡港,引起美国高度关注。2022年11月13日《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与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相关的安全担忧正在加剧,中国正不斷扩大海外港口投资优势,不仅德国批准了中远海运入股其最大海港汉堡港,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都经营着或即将参与经营大型集装箱码头。”美国有分析认为,“这将让北京更容易为中国海军提供服务——而不必迅速建立一个复杂的基地系统。”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西方持续炒作所谓“中国建设军事基地论”“中国制造债务陷阱论”“新殖民主义论”,对中国海外港口合作尤为敏感,千方百计破坏中国在“海丝”沿线合作,不断给盟友、伙伴施压要求疏离中国。

从战略层面看,美国以港航议题遏制中国,源自其固有地缘思维。全球90%货物贸易依赖海运,海上通道是绝大多数国家的“生命线”。国际产业链运行的绝大部分产品贸易几乎全部依赖海运,一国的港口与海外港口、海上航线所构成的互联互通网络勾勒出国家海外利益和海上利益网络,折射出国家对外经济依存度和影响力。港航业是大国崛起的度量衡。海运业的发展壮大曾经伴随着美国的崛起,只是随着产业空心化,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退出国际港航竞争第一梯队,失去航运强国地位。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进大出”的经济结构促使中国的港航业快速发展。中国对全球港航业影响力、话语权的提升,以及对海外港口投资的不断增长,是其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不断提升的表现,这让美国坐立不安。美国唯恐中国通过港口合作在海外站稳脚跟,拥有全球海域的军事行动能力,撼动美国霸权地位。

2021年10月15日,中远海运“美线直客特快专线”在上海洋山港盛东码头成功首航。这也是行业内开通的第一批专门针对北美航线直接客户的特快专线服务。

然而,将港航发展与军事安全挂钩完全是美国在以己度人。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打开别国大门,先攫取港口通商权和控制权,再将殖民地向腹地推进。二战后至今,美国在海外拥有数百个海外军事基地,号称“全球国家”,借此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发动军事行动。但中国是崇尚和平的国家,中国建设航运强国,完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美国的指控完全是莫须有的捏造。

从战术层面看,美国在炒作港航议题“安全化”的同时,也正在采取行动,出台和实施一系列措施,这些行动显现出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争抢新高地,破坏中国数字“海丝”建设。海运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资源反映着全球物流动向。当前,第四代港口“货物资源配置枢纽”正向第五代港口“货物与数据资源枢纽”演进,美国唯恐中国依托货物贸易绝对优势打造数字港航强国,失去竞争先机。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对中国的指控以及所建议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当年打压华为如出一辙。

第二,打造新标准,颠覆传统商业竞争逻辑。目前港口项目商业竞争的核心逻辑是“质优价廉”。如果竞争遵从“质优价廉”的逻辑,中国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于是,美将“绿色航运”作为其气候安全战略一环,在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框架下提出构建“印太”绿色航运网络,欲以美西方主导的所谓“绿色”新标将中国挤出“印太”港口合作市场。2021年9月,“四方安全对话”首次线下首脑会议提出,构建以洛杉矶、横滨、悉尼、孟买为主要支点的“绿色港口网络”,在2030年前建成2~3个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美日印澳航运走廊。

第三,扶持日本和中国“抢生意”。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官民一体”推动海外港口开发,在东南亚、印度洋沿岸、非洲等地深耕多年,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自知缺乏传统港航竞争力,正着力发挥日本“地区总代理”和“力量倍增器”的作用。据日本《每日新闻》披露,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全球关键港口清单,敦促日本在清单指向之处加紧布局,对冲中国的“海外扩张”。

然而,美国拉紧盟友伙伴“小圈子”,打破传统基建竞争逻辑,通过丰富港航竞争“工具箱”,挑动港航议题“安全化”,以遏制中国港航业发展的策略存在先天不足,不会取得成功。

挑动港航议题“安全化”违背客观规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140余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体量大、后劲足,目前正致力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港航业的发展壮大是经济规律运行的结果,美国的打压根本无法撼动中国港航业的快速发展态势。

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港航“绿色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但“绿色化”“信息化”作为全球共识不应该被意识形态所左右。中国的海运货物贸易量位居全球第一,在全球吞吐量排行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国独占七席,中远海运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商船队,没有中国参与的全球港航减排和物流数据平台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

鼓动零和竞争必然不受对象国的欢迎。航运和港口码头运营是高度国际化的行业,欧洲、日本、韩国等多国或地区的跨国公司深度参与其中,只渲染中国海外港口投资存在“安全威胁”显然是典型的双标。

良性竞争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欢迎。据2021年日本官方评估,全球每年港口基建需求在700亿~950亿美元之间。发展中国家基建缺口大,迫切需要国际融资和技术支持;同时,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也给各方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良性竞争有助于提升项目水平和控制成本,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而将港航议题“政治化”“安全化”则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明确反对。新加坡《海峡时报》在2022年6月香格里拉峰会召开期间发表社论,“地区国家不希望被迫在各方当中选边站队”,“大多数国家认为,经济合作为促进正当的国家利益搭建了最佳框架。”

即便发达国家目前也面临港航发展动能不足、融资疲软的困境。据路透社披露,美方曾“强烈建议”德国政府拒绝中国企业入股汉堡港。中远海运之所以最终获准入股,是因为其在与比雷埃夫斯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的合作实践中,用行动证明了与中国企业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中远海运调动航线资源将比港带出困境,与鹿港、安港的强强联合使这两个港口稳居欧洲第一、第二大港,这些成绩让真正关心德國经济发展的人不能不做出理智的选择。

“泛安全化”折射出美国霸权的衰落。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长期以美元霸权、军事霸权、话语霸权维系全球霸权国家地位。大变局下,美国与中国展开了全方位竞争。2022年以来,美国接连抛出港航、“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非法捕捞”等议题,强化与中国在“印太”的海上竞争。目前,美国以传统安全为主线的对华竞争呈现出依靠盟友“小圈子”、寻找对华错位竞争优势的新特点。挑动港航议题“安全化”是美国加紧遏制中国的一环,更何尝不是美国对华竞争力有不逮的体现,何尝不是美国霸权衰落的明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