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吴建明
2021年5月,一枚“民兵-3”导弹在试验前的倒计时阶段出现故障,发射任务被迫中止。这是“民兵-3”导弹在四年内的第二次失败。对此,美国军方表示,“民兵-3”导弹设计过时,部件老化,技术性能大幅落后,没有继续延寿的必要,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尽快用“陆基战略威慑”(GBSD)取而代之。反对者则认为,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位置相对固定,容易成为对手首轮核打击的目标,是不折不扣的“核武海绵”,因此没必要更新换代,维持现状是最佳选择。事实上,作为一款服役了近半个世纪的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导弹目前仍是美“三位一体”核力量的重要组成,具有戒备率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可靠性能下降、维护费用飙升,这使得美国在“延迟退休”与“更新换代”之间犹豫不决。目前看,GBSD研制进度缓慢,“民兵-3”导弹仍无法被取代,军政各界对于陆基战略导弹的发展方向难达统一。
“民兵-3”是美唯一一款正在服役的陆基战略洲际弹道导弹,于1970年列装,至今已超过50年。作为美苏争霸的明星装备,“民兵-3”导弹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其设计寿命为10年。整个上世纪80年代,美国都在讨论“和平卫士”(MX)导弹项目的各类问题,原本打算以新换旧,孰料苏联解体、美苏签订《进攻性战略武器削减条约》,换装节奏被打断,迫使“民兵-3”导弹不得不坚守岗位。为了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美国开启了大规模延寿计划。根据统计,从1992年至2016年,“民兵-3”导弹经历了大大小小共几十次改造,总花费在360亿美元至480亿美元之间。然而,更为关键的是,“民兵-3”导弹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承受50年的超期服役,在不断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各类技术部件在集成时会带来各种兼容性问题,一旦突破阈值就需要更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周而往复,导致其成本逐年升高。早期“民兵-3”导弹的维护费用大约为12亿美元/年,2004年提高到了20亿美元/年,预计到2030年以后,将会涨到50亿美元/年。因此,“民兵-3”导弹的服役期限,一方面取决于各类技术部件的承受上限,另一方面则取决于美国维持该装备的预算规模与持续性。
作为下一代陆基战略导弹,美空军对于GBSD的定位,首先就是确保美国核威慑力量的安全有效。GBSD在设计理念上并不强调先进性,反而更专注于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可承受性,其设计寿命为50年,此外还考虑了长期服役后升级改造的适应性问题。GBSD项目于2011年启动,2016年完成方案选型与技术要求制定,目前正处于工程和制造开发阶段,预计2026年进入生产和部署阶段,2030年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美国防部2015年计划为GBSD投资632亿美元,此后调整为850亿美元,如果考虑到对新型弹头和再入载具的改造等,其最终预算可能会超过1400亿美元。相比而言,对于维持400~500枚规模的陆基核力量来说,“民兵-3”导弹会更加省钱。总体来说,GBSD不会对美国战略核力量带来太大改变,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陆基导弹“年久失修”所带来的风险,根除了未来可能出现的后患。这倒很像汽车轮胎被扎后,到底是选择补胎,还是更换新的轮胎……
如果继续使用“民兵-3”导弹,依靠多年的资金和技术积累,短期内没有问题,未来则会面临不确定性增加的风险。GBSD会解决前者长期性的问题,但是短时内大批量换装则会使预算占比增加,从而削减其他领域的投资。毕竟,在美国制定对华竞争长期战略的局面下,各新兴领域所需要的投资巨大,美国究竟会为一款“民兵-3 plus”花费多少钱呢?当然,办法不是没有。比如可以將GBSD的服役期限拖至2050年,同时减少对于“民兵-3”导弹的维护费用,分批次退役,降低装备换装的财政压力。至于美国会不会取消部署陆基战略导弹,“可以少发展、慢发展,但是不能没有”,这个可能是美国对这一问题的底线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