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口头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4-05-04

文/曹飞飞

口头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曹飞飞

口头语和书面语是按照两种不同的语言功能分类产生的。口头语,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在平时生活中交谈时口头使用的语言,人们可以通过说话者的发音来确定表达者的思想感情;而书面语则是人们在书面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是一种以文字为工具进行感情传递的语言。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在于语言运用方式的差异,是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运用差异,也就是说,两种语言的属概念是相同,都是“语言运用”,口头语和书面语是在相同的属概念根据“语言运用”的不同方式进行区分的。

口头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区别鉴定非常复杂。在语法语音使用规范的环境中,书面语可以体现为大量的使用修辞方法和成语等等,口头语的使用则是包含了许多俚语,这样会使交流过更通俗易懂且舒适。但是,在文化知识日益普及的今天,民众的文化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礼貌用语的大量使用使得书面语和口头语慢慢失去了界线,甚至在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群中,两者的使用形式和形态也接近一致。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书面语的一些常用词汇,而在书面语中也同样会出现许多口头用语。

口头语言较之于书面语言不同,它有自己的特点,语文教师必须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提出训练的重点,研究训练的方法,安排训练的步骤。现着重就口头用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做一个规范性的研究。

一、表达的现场性

人们的口语表达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环境中,对某个现象,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表达和交流。这种表达和交流,虽然有时预先深思熟虑,但到具体环境时又必须受环境的制约,要看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如何表达。一般地说,口头表达之前,头脑中只有个大略的想法,思维不一定很有条理,内部逻辑性也不一定非常严密,语句选择不一定十分准确;而且说话过程中,还要通过对方的信息反馈,边表达边思索边修正,这样原有的意思才能逐渐明确,表达的内容也才能逐步充实,感情色彩也才逐渐显露出来,听的人也由原来的不了解到逐步了解,以至完全接受。这整个过程,就是现场效果。这和书面语言的反复斟酌推敲,最后以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是不同的。

这种口语表达现场性的特点,就要求在听说训练中心需注意思维的敏捷与严密性,注意语言的规范化和条理性,做到能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

二、语言的瞬时性

口头语言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各种因素的组合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据统计,正常人口述一分钟约有150个单字,语言一闪而过,很快消失,而下一句话又连续而来。尽管同一句话可以重复几遍,或利用录音机将声音保持下来,但在一般情况下不管说或者听,人脑都要在很短时间内输出或接受相当数量额信息,而且要及时做出反应。

这种口语表达语言瞬时性的特点,决定了听说训练中说话者必须做到语音清晰,吐字清楚,咬字准确,声音响亮,速度快慢相宜,听话人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语音记忆能力,综合概念能力以及瞬间反应能力等。

三、手段的多样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口头语言的作用十分显著,它关系到每一节课的成败。在语文课堂里,教师语言亲切,说话内容浅显易懂,娓娓动听,学生听了宛如春风拂面,这样肯定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充分应用口语表达的魅力,若能适当地运用口头语言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最重要的还是不断锤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蕴。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让我们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用充满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曲,让它在学生的头脑中回响激荡,粘住每一颗求知的心灵。

口头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经常运用的,不受场合限制,也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同时也不受表达者水平的限制,它比书面语更灵活多样。在口头语言中,短句、省略句、词语的异位现象都比较多,另外,同一句话,不同的音调、音高、音长、音强,以及不同的表情、手势、环境,都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这些都说明口头语言表达方式比书面语言更加丰富多彩。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表达手段上不同的是:书面语言的表达只能借助于文字和标点符号。口头语言表达除了以词语为主要内容的有声语言外,还可以运用眼睛、叹气、啧赞以及喜怒哀乐等面部表情等副语言;另外,讲话时的节奏缓急,语速快慢,音调的抑扬顿挫,起伏变化等等都可以有效地增强表达的效果。

四、内容的针对性

由于口头用语相对书面语言在语法上的要求较低,所以很多教师会忽略口语语法的严谨性。但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上看,他们对于口头语言的依赖性很强,往往将自己所说的未经处理直接用书面表达出来。那么如果教师的口头用语在语法上经常出现错误,就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还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表达过程中,应进行正确、恰当地选择,准确地解释概念、规则和原理,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相互联系,以达到使学生准确领会教学内容的效果。语法的规范化包括词汇和句子的准确使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准确选择规范化的词语表达教学内容。例如,一位教师指着黑板的某一地方说:“同学们,请看这个地赏儿(地方),要看清亮(清楚),不能囫囫马约(马马虎虎)。”他的读音合乎普通话语音要求,但使用了普通话里没有的语汇,因此就不是规范的教学语言。另外,句子表达如若不规范,也容易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有的教师在课堂小结时常说:“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对我们的启发很大”。这句话缺失了主语成分,但他的学生在此影响下就有可能在习作中写出“经过这件事,对我的感触很深”之类的话。所以教师要注重口头语言语法的正确性,认真学习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

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是有感而发,有事要讲,或有情要抒,这就是口语表达的针对性,一方面,口语表达具有特定的对象。它是在特定时间内,针对某一件事某一个问进行的。所以听和说的所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另一方面,口语表达的预定内容,常要根据情况的变动而做适当的调整,增减或变换,以适应现场变化的情况,从而使表述的内容针对性更强。因此,它有更大的灵活性。此外,口语表达能临场即景表述,事先毫无准备,这就是它的敏捷性。

总之,对于教学来说,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并不能偏废对听、读、写的培养,毕竟四者相辅相承,才能共同构成语文能力结构体系。因此,教师应发挥积极主导作用,从而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龙泉镇明德小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