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吉瑞
内容摘要:于漪本着“为国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她被称为“人民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科学的光辉。本文通过对于漪的教学实录进行观摩和总结,分析了她的教材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挖掘思想,培育情感;教“活”教材,跨域学习。
关键词:于漪 教育观 立德树人
人民教育家于漪,她的一生都在追求着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她认为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文育人”。她将自己的激情和爱倾注于语文教育实践,书写着“生命與使命结伴同行”的人生格言。她的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编入《语文课程标准》,这也揭示了她的思想的科学性与先进性。目前,已经93岁高龄的她,仍然会写下自己对教育发展的看法和建议。她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红烛精神”。她通过探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于漪教学实录的观摩,可以总结出她对于教材的处理方法,以此深化青年教师的认识。
于漪的教材观体现着她对于教材处理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于漪老师并非科班出身,能够成长为一代语文名师,靠的是为国育人的伟大信念和坚持不懈的一线探索。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对于教材的使用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日益精进的过程。陈钟良评价她时说道:如果一定要用语言表述于漪老师教学特色的话,那么,“朴素”、“自然”便是她的全部。[1]215她没有刻意的设计“亮点”,但课堂教学种却总是闪耀着“亮点”。她将“教书育人”理念贯彻于日常的各项教育教学环节之中。通过对她的教学实录进行分析,可以概括出几点关于她在处理教材时的认识和做法,具体如下:
一.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1.研读教材
所谓“胸中有书”就是要认真的钻研教材,这是教师教书的首要步骤。教材理解并不只限于“理解教材”。[2]教师首先要查阅丰富资料,进行深入分析,达到“真懂”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真懂”呢?于漪这样阐述:对教材做到烂熟于心,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2]6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于漪老师在教材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方面做了反复推敲。在她教学之初,常常在黑夜伴灯苦学语文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并且把该了解的文、史、哲以及中外名家名著都摸索了一遍,这为她理解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研读教材,在保证自己对重点和难点有全面的把控之后,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深究底里,见自学时未见与未闻。
在学习七年级教材中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学生只是对闻一多的治学刻苦有粗略印象,体会不到深刻的意味。于漪带领他们重点理解三点:第一,“望闻问切”的使用,用中医诊断方法来比喻钻研文化典籍的原因是承接上文提到的“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第二,“目不窥园”用到了《汉书.董仲舒传》中董仲舒“三年不窥园”的典故,文中用来形容闻一多钻研文化宝藏的精神。第三,杜甫晚年“一月不梳头”是用杜甫的事例来反衬闻一多,目的在于突出闻一多日夜不懈的精神。[3]135于漪在教学时通过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拓展,为学生深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形象提供了依据,实现课内外知识的相融,进而达到了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2.关注学生
“目中有人”就是要研究学生,爱学生。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于漪在教学中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运用教材来教学时,于漪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她对学生的关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时的基础是不同的,表现在智力、兴趣、性格、家庭情况等多方面。于漪认为,教学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要与学生打成一片,师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于漪常常会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在教《孔乙己》这一课时,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开始就制造悬念问学生: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回忆,鲁迅先生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怎样来塑造这个形象的?[3]132于漪老师在教学时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完成对教材所选文本的深入理解。于漪在教学《荔枝蜜》时,抓住了“蜜”这个点,让学生先分析字形和结构,从“虫”引开,启发学生联想到昆虫、蜜蜂、蜜蜂酿蜜、劳动人民酿造生活的蜜,于漪老师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了作者构思的特色。
第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漪在教学时会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多要素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例如在教《天上的街市》一文,启发学生回忆夏天夜晚的天空美景,由群星灿烂的景象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魏巍的《我的老师》时,文中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又写到“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为什么又打了呢?于漪捉住教材中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在教《变色龙》时,于漪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起伏的曲线和一条直线,分别表示变与不变。在教学的最后,有学生举手说老师画错了,他认为:表示急切的心情,心跳更快,因此,曲线的前后两部分应该不同,后半部分的起伏应该更大。于漪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且让他到黑板前修改,她的做法无疑是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孟子曰:“心之官则思”,学会思考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在对教材的使用上,于漪老师的教学做到了“胸中有书”和“目中有人”的结合,她有效的将教材文本与学生实际两者连接起来,依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法,通过适宜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在她的这种教材观念指导下,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了思考,有助于促成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二.挖掘思想,培育情感
德,是做人之魂;德育,是教育之魂。[4]于漪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她推动人文性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能够在学生的审美与情感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语文和政治两门学科虽然都在积极的作用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但仍旧有各自的区别。政治是专门塑造学生价值观的科目,主要以理论化的知识点呈现在学生眼前,它的影响方式是显性的和说教的。而语文对学生的影响大多是隐形的和潜移默化的,在教材中的很多作品具有十分显露的教育功能,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触动学生心灵的点,巧妙设计,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能达到感染学生的效果。中学生的品德还未定型,因此,运用好教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情感,是每个语文教育者应有的责任意识。于漪作为情感派的代表,她建构了“披文入情,以情激情”的情感课堂,重视运用“美读、情讲、巧引、言优”的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教材的“情”。于漪的“情”可以从个体,人民和国家三个层面进行论述。
1.个体的情感
文化大革命时期,于漪遭受辱骂和毒打,拨乱反正后的教育重获解放,教师重获尊严。时值于漪讲公开课,她选择了高尔基的《海燕》一课,在钻研教材中,她对描写海燕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了分析,海燕是如何叫的?怎样飞舞的?由于人生的经历,她认为自己好像就是那只海燕,她与海燕达到了心灵上的相通。她引导学生通过发自肺腑的朗读和表达,将课上的群情振奋,她将自己深深的与海燕融合在了一起,整堂课散发着冲出风雨所获得的精神上的喜悦,而这份喜悦不仅是海燕的,相信也是于漪老师的,她那浓厚的情感深深感染着学生。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一定也会深深的感受到海燕的乐观与拼搏带给自己的心灵震撼,其个人品质会在学习之中得到提升。
2.对人民的情感
她在教授《多收了三五斗》时,充分利用教材中情感变化的线索来教学:先出示戴旧毡帽农民的画像,让学生跟随着文本的情节感受丰收后卖粮路上的喜悦,又感受到丰收成灾后希望破灭的沮丧,以及哀求米商后被嘲笑的境遇,这时,一位腼腆的女学生怒不可遏的说:米我们不卖了,运回去自己吃。可见此时,学生已经进入了教学情境,开始与教材中的人物的共情。于漪也观察到了这一点,她借助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了旧社会中国农民的悲苦命运。于漪抓住了教材中的情感线索,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身临其境之感,让学生在深化文本材料主题的同时增强了自己情感的敏感性,切身感受贫苦人民的生活。
3.爱国情
于漪在教《文天祥传》时,她在讲到文天祥在孛罗面前死不下跪,在一“广八尺,深四寻”的土室里“放意文墨”,在临刑时“意气扬扬自若”,她的眼中闪着泪花。她告诉学生文天祥是有名的宰相,但是他临危不惧。通过“留取丹心照汗青”教育学生要忠诚于祖国。他的学生王厥轩这样评论她:不知什么时候起,我的舉止、谈吐、讲话的用词,甚至写出来的字,都在模仿老师。[2]236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前,教师必须要有一颗纯正之心。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材中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和情感首先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来发现。如果教师寥寥几句带过,学生也很难做到有深入的体会。传道者,师也。于漪对于教材情感的挖掘不是那些学生能自己看出来的浅层面的“情”,她所关注的更多是能触动学生内心的“情”,她在让学生明确情感之前,自己先已入情。她在讲授教材时常常流露真情,学生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中,其人文素养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活”教材,跨域学习
1.灵活用教材
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好的语文教学不是循规蹈矩的照搬优秀教案,而是要因时而变,处理教材的方式也应如此。于漪在这一点上为我们做了好的表率。
对于教材中同一种文体的不同课文,她在教学中不断的变换教学方法。在《茶花赋》教学时,紧抓“心都醉了”的“醉”这一关键词,讲透讲深,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琢磨“醉”引出的优美意境。在教《记一辆纺车》则从构思角度挑起矛盾,启迪学生思想。教《秋风萧瑟》侧重于让学生联想,并且拓展曹操的《观沧海》和毛泽东的《浪淘沙》。[2]96这些课文都属于记叙文,她在教材的处理上能够做到左右逢源,这也体现了她对于教材内容的熟练程度。
于漪对于教材的态度是极其严谨的,不仅体现在不同课文的教学上,在同一篇课文的教学上她也在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于漪在教《春》这一课时,三次教学进行了三次设计:第一次教学《春》,发挥着补充读物的作用,首次学习,着力于细,注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习作上得到了较大进步。第二次教,《春》已经选入教材,重点侧重于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生动与优美。第三次教《春》,加强了单元教学,将《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进行教授。[5]三次教学,三次改进,这是对于教材的不断深入,是对教学的不断反思。
2.跨域学教材
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中,特别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6]205语文教学拥有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的优势,例如:音乐、历史、美术等。“跨学科学习”以掌握语文学科所需能力为要点,用多领域教材上的知识共同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这种教学将有力的促进学生综合性思维的发展。于漪老师在她的教学中就用到了这种方式,足以见得,她的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前瞻性的特点,这也是受到众多老师推崇的原因之一。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止局限于“语”和“文”。语文和大千世界都是息息相通的。[2]104在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她会设法打通各科的通道,将自己广泛涉猎的教材内容与语文课文材料结合起来,注重拓展文史哲等各类文化信息,让学生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养,构建“大语文观”。
她在教学《七根火柴》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为什么说“只有那只指向正北方向的手”是清晰的呢?是否出现矛盾?于漪面对学生的提问,没有敷衍了事,她运用到了舞台造型艺术的知识来做出阐释,她认为这里描写的是一个悲壮的场面,犹如舞台上的特写。同时让学生想象,舞台上的灯光全部熄灭,唯一的一束光正打在无名战士用尽力气,指向正北方向的手上。[2]104这种解释学生就能理解模糊与清晰同在的艺术效果。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于漪在教《孔乙己》时引用了西方文论关于悲剧的分类,讲古诗中的“留白”时将齐白石的国画《虾》拿来比照讲解,欣赏“不着水痕,满幅皆水”的高超手法。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获得了文化的熏陶。
可以看出,于漪所设计的语文课堂充斥着鲜活的气息,它体现为在语文学科内部对于教材内容的灵活处理,在语文学科之外寻求跨学科的融合来辅助教学。这种情境下,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是与时俱进的。于漪老师对于教材的处理彰显着“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于漪对待教材的观念与行为是不断丰富和创新的,她不仅做到了深入研读语文教材,还将教材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她不仅挖掘了教材思想,培养了学生情感,还做到了自己先有感情;她不仅给学生教授了语文教材知识,还带入了其他科目教材的知识,这些也是她教学水平精湛和教学思想科学的重要凭借。在她的教学之下,现代教育核心素养所要求的“语言”“思维”“审美与情感”“文化传承”的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吸收借鉴于漪老师的教材观,修正自身的教学思想,提升教学技能,为祖国的教育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春茂,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2]王涵.与教材共变:小学语文教师教材素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21.
[3]于漪.点亮生命灯火[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5.
[4]范瑞梅.于漪老师语文课程的德育价值意蕴[J].文学教育(下),2022(06):15-18.
[5]于漪.于漪教案选[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8.
[6]郑国民,李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7.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