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技巧

时间:2024-05-04

胡亚平

内容摘要:阅读是初中生必须要掌握的一大技能,这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注重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并能够将这些习得积极地应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群文阅读模式要作为当前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可以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全面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本文围绕着群文阅读的基本情况展开分析,提出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能够选择适当的材料,科学的展开阅读,让学生有效的积累,让老师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群文阅读 语文课堂 教学途径

进入21世纪后,几乎全球所有的国家都大力推行了阅读教育。科技的高质量发展,信息的迅疾传播,这对信息的阅读以及筛选的要求不断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备受推崇,其定义也随着实践探索被不断修正完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实践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也能发展学生的群文阅读思维、思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是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举措。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大力开展群文阅读,引领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汲取丰沛的文学知识。素质化教育模式下提出学生要全面发展。学习各种知识就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是知识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但是,当前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乐观,经过测试与分析,发现初中七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内容把握良好,90.3%以上的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文章大意;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能力较差,53.1%的学生难于理清文章的线索;学生对关键词语的辨析缺乏技巧,41.5%的学生不能有效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以及表现力;赏析关键句子缺少方法,71.1%的学生难于把握句子真正的表现力;学生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普遍较差,拓展阅读方面自我表述不够清楚。群文阅读教学是围绕着一个相同的主题,对多篇文章展开的阅读,这样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对文本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阅读方式更适合当前的实际需要,能够有效的纠正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还能解决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分离的问题,因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初中阶段语文群文阅读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价值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内容

语文是语言类学科,是工具性学科,也是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论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读”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有效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有创新阅读教学的理念,要在课堂上拓展学生的阅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保持课堂的高效率进行。而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同一个议题,选择多篇文章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是在一本书中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本书中精选的内容。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帮助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主题相似的文章,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1]。这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扩展学生的视野都有重要的作用。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选择内容,增加课堂阅读信息,而这些文章,可以是经典文本(教材篇目),可以是时代金句,还可以是网络美文……这样,既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有提升了阅读能力。

(二)初中阶段语文群文阅读的突出作用

传统模式下利用一节课来针对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学生们在掌握了一篇文章内容后很难进行举一反三。中小学开展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将一类具有相同议题或相似主题的文章进行组合,引导学生高质量阅读,快速的获得知识,有效提升阅读速度以及检索信息的能力,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加深自身的印象,还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来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其次在比较阅读中归纳知识点,在思索中赏析各自的優点,从而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相关的问题,完成阅读任务,这时候学生们就会加快自己的思维锻炼,提高阅读效率,这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当前正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又给初中生所处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变化,开展群文阅读,还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检索信息、辨别真伪的能力。

二.单篇和群文相结合,实现群文阅读

单篇和群文阅读的区别在于:单篇阅读精准指向固定的一篇文章,从而进行精准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鉴赏文章内容,加深阅读印象,从而提高阅读质量。而群文阅读指向多篇文章中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特征进行分析鉴赏,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学生掌握阅读技能,提升阅读能力。两种阅读模式都各有优势,因此如果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势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知识底蕴,从而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2]。

初中语文课本教材中,大部分都是以“小说”的写作载体呈现。例如:统编教材中篇目,例如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和《卖油翁》这几篇都属于小说类型的题材,教师可以实现“群文阅读”教学。通过整合相似的小说题材文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关于小说体裁方面的阅读技巧和写作手法,从而在面对小说类型的文体时能够“收放自如”。再譬如: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也有常见的诗歌类型。第二单元的《黄河颂》第五单元的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几篇属于诗歌题材的都可以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又是中国和外国的不同作品,老师们可以在讲述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发掘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能够了解中西方学者在写作诗歌词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还有文言文类型,老师们要对这些文章的题材进行合理划分,以题材为主,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提升。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群文阅读策略的应用

(一)创设良好情境,培养深度阅读

语文课堂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师生围绕着一个议题,教师适度的点拨,更容易让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也更容易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例如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和《列夫托尔斯泰》这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都是描写人物的,从文章的内容上看,这几篇文章好像没有一点的相同点。然而经过老师的有效点拨,学生们就会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以生活的记忆和重要的他人作为主题的。这样帮助学生从中了解这几篇文章的描述方式,结合这几篇文章中存在的共性特点,让学生来进行深度阅读学习,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以及写作方法都有一定的把握。

(二)广泛地结合教学素材,拓展学生思维

作为语文教师,要广泛地结合群文阅读教学实际,发展学生的思维。“群文阅读”的教学要从多篇选文开始,在比较中逐步深入文章内部,从师生共同认可的某一个方面探究几篇文章的内在联系,较有深度地进行阅读,这样,学生的思维发展会更深更广。此时,语文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放手让学生阅读,而要引导点拨,引发学生的思绪,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因而会探求选文更深层的联接点,让阅读教学事半功倍。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涉及到散文类型的文章,散文类型的文章,或写人,或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在这一单元中,有着一篇令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文章,那就是朱自清先生所作的背影。作为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它讲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上学时,父亲送他到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景,将生活中的这件事情用朴素的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其中展现了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关怀与爱护。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散文典范,《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脍炙人口。朱先生善于将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评议叙述的方式表现出来,他的散文风格非常的朴素,但从中能够感受到情感。在背影这篇文章中,将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感人的场景展现出来,令人不知不觉就沉浸在了心里。朱自清先生所著的另外一篇散文《荷塘月色》亦是如此,它描述的是荷塘月色美丽景象,但是其中描写格外朴实,他的这两篇文章都有极强的画面感、朴素美和凝练美。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类文章,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三)基于“1+x”选文内容,融入恰切的课堂提问

“启发式”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才符合当前的教学要求,也符合学生的成长,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必须融入有效的课堂提问,这也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特有表现方式。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必须联系教材和学生的客观性,备课时设计恰切的问题逐步深入阅读内容,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螺旋式”地上升,从而达到预设的目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要体会演讲词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的特点,所选课文《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的即兴演讲,言出于心,顺理成章。首先指出暗杀李公朴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接着以三个“无耻”反衬三个“光荣”,赞扬李公朴先生;然后,一针见血揭露了反动派“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的虚弱本质,用十个“我们”宣布“光明就要出现了”,并指明李公朴先生牺牲的意义;最好表明自己(也是千百个爱国志士)义无反顾,随时准备以身殉志的决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清晰地论述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则先提出话题,然后论述,最后提出希望;《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由20周年纪念回顾开场,引出话题,再谈及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论述“平和”与“自信”将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两个重要内涵,最后赞扬“五重”声誉,表达祝愿。在教学时,可先详细学习《最后一次讲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后采用“1+x”方式,结合其它三篇,引导学生整体阅读,深度感知内容,再通过抓关键句段的方法解读演讲词的内容,理清演讲词的思路,从而把握演讲词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的特点。

(四)求同存异,比较阅读中提升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在多篇文章中寻求相似之处,说到底就是比较阅读。而群文阅读的教材也就是将几篇有相似议题之处的文本放在一起,通过教师点拨,在学生深度阅读过程中比较它们的相同或不同之处。这些异同可以是主题方面的,可以是题材方面的,还可以是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方面的,因为无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更能突出文本某方面的特征,使形象更鲜明,学生的感受也会更强烈。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和《乡愁》这几篇文章,看上去好像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然而其中作者想表露出来的情感,却是分外浓烈。它们都是作者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爱的表达,這些情感的相同点就能够帮助学生们透过这些教材内容,在老师课堂的提问中,思考这些深厚情感,有效地展开群文阅读。

(五)有利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对语文教学来说,课外阅读是一个在学校课堂较难着手和把控的方面,因为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很难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便于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譬如我们在让孩子读《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时,鼓励孩子们每天坚持阅读,可以选择每晚睡持阅读二十分钟,甚至十分钟,先养成阅读习惯。周末也可以读一小时。“如果你能把一件小事坚持下去,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可以这样鼓励孩子。孩子们读完书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开展一个读书交流会,小组选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这样一来,班内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解决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分离的问题,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徜徉书海。给学生选择恰当的阅读素材,拓展学生的视野,融入恰切的课堂提问,发展学生的思维,求同存异,积极开展比较阅读,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让语文阅读教学实现新发展和新突破,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庄艳丽,李长青.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的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62-63.

[2]林伟丽.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9(36):99-100.

[3]林丽娟.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53-54.

[4]宁晓会.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25):112.

本文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会宁县实验中学群文阅读教学为例》(编号:GS[2020]GHB0955)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实验初级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