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思政策略

时间:2024-05-04

马炜 秦雨晴

内容摘要: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蕴含浓厚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对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积极挖掘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系统性的“思政”教学改革,在讲授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与文学理论的同时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理论知识传授、评论写作能力培养等有机融合的“思政”教学方法。在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中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文学评论与写作 课程“思政” 教学策略

“课程思政”是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鉴赏分析文学经典作品的素养和能力,蕴含浓厚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对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积极挖掘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系统性的“思政”教学改革,在专业课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协同育人效果。

一.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

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深入发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效将“思政”元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着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高校的专业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它既关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又关乎高等教育‘育人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同该课程的功能价值紧密相连,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3]

文学评论与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与评论写作,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该课程也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该课程主要着眼于文学理论的传授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对文学课程的人文性以及文学作品中的价值导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视。另外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部分大学生缺乏坚定的信仰和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迷茫,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倾向。“课堂是知识传播、素质养成、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平台。从育人的角度审视,任何一门‘金课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概念传授,应是‘智育与‘德育的高度融合,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又要注重专业伦理,与‘课程思政密切相关。”[4]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教师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积极挖掘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作品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道德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效提炼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中的“思政”价值内涵,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古今中外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树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教学新理念和新模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理论知识传授、评论写作能力培养等有机融合的“思政”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中“思政”资源的有效发掘

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蕴含着浓厚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审美价值,是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通道和路径。一方面,教师要通过文学理论知识和评论写作技能的传授,培养学生的鉴赏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与文学理论的同时要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养成,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评论与写作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1.家国情怀教育

中国历史上,当外族入侵、国破家亡之际,总会涌现出一大批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为天下之兴亡奔走呼号,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有曹植这样“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游侠儿;有李纲这样“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大义之士;有霍去病这样千里赴北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民族英雄;有杜甫这样推己及人,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感慨的熊罴之士。现代以来,一批觉醒的新青年力图革新,以文字作警钟,敲醒一个个沉睡的灵魂,为处于苦难中的中国照亮前程。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枪,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作品犀利尖锐地抨击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提出国民性改造問题,探索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闻一多的《红烛》《死水》,戴望舒的《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等诗歌体现出诗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红岩》《红日》《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反映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小说,唱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在文学评论与写作的“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在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写作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教师也需要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的国家话语、集体话语、人民话语等,使学生意识到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只有把“小我”融入民族、国家、集体的“大我”中,与时代同步伐,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璀璨文明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古代教育较为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将“修身”作为立世之本,《大学》提出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莲花的高贵品质,表达出应该保持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关汉卿的《窦娥冤》表达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文化信念;南戏《琵琶记》通过写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子孝妻贤的儒家文化;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表达出坚毅执著、勇敢旷达、顽强不屈的“大丈夫”气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理,激励学生们不断奋发向上。在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思政”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灵活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代经典作品中蕴含的道德理念与主张,弘扬慎独、明礼、博爱、诚信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人文关怀教育

文学的价值追求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是文学安身立命之本,文学就是一门“人学”。文学中的人文关怀指的就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关怀,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肯定,是文学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经典文学作品处处都蕴含着对人性的关怀。茹志鹃的《百合花》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写作手法,描写了战争背景下小通讯员和文工团的女战士“我”的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沈从文在《边城》中构筑了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淳朴自然的乡村生活,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芒;孙犁的《荷花淀》在战火纷飞的题材下挖掘人性的善良与美好,以诗意化的语言代替了对残酷战争场面的描写,在乡村生活中表现人物的心灵美与自然美;冰心在她的小说、诗歌和散文中通过对母爱的颂扬、对童心的抒写和对自然的讴歌,谱写了对人性美的哲理性思考的“爱的哲学”。在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来传递人文精神,在学生细读分析作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蕴含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价值观与人文追求。

4.思想品德教育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点,指的是文学作品天然承担着思想教育的重任。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每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大量体现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文学作品,发挥着导向与示范作用。例如,“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刻画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光辉英雄形象,他们既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的革命先驱,又是具有高尚意志的道德楷模,拥有着坚定的革命理想与崇高的民族责任感。吴强的《红日》,在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下,通过塑造沈振新、刘胜等军官形象,展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罗广斌、杨益言在《红岩》中,也塑造了一批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的革命英雄形象,许云峰在狱中遭受严刑拷打,仍宁死不屈,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硬骨头的精神是不可战胜的;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通过对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在西北战场上开展的几场重大战役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雄伟气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革命时期充满血与火的战争生活,自觉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加深对革命英雄的思想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行、坚定的信仰与责任感。

三.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融入“思政”的教学举措

“课程思政不是生硬地、机械地将思政内容灌输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而要求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有效融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5]因此,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不只是简单直接地为专业课增加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元素,而是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对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思政”建设。教师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教学目标中融入“思政”教学理念,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设置“思政”教学专题,在课堂教学、组织讨论和课程考核等环节,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1.更新教学目标,融入“思政”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要重新确立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文学经典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论写作的能力,更多把教学重点聚焦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等艺术范畴。将“思政”理念引入“文学评论与写作”课堂教学之后,要加强对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但同时不能削弱文学作品艺术层面的分析,而是要在更广阔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比如小说《芙蓉镇》,作者古华曾提到:“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使我茅塞大开,给了我一个认识论的高度,给了我重新认识、剖析自己所熟悉的湘南乡镇生活的勇气和胆魄。”[6]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等“文学”层面对小说进行鉴赏分析,也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时大的社会政治背景,以及小说中的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再比如讲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时,教师要从社会革命史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鲁迅作品中蕴含的五四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从而深入理解鲁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只有在“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的维度下,才能更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

更新教學目标的内涵是回应***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文学如果说有所谓的永恒的价值,当正在于此,在于对永久性的精神的重建。”[7]因此,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应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确立为课程目标之一,致力于培养既具备宏阔的文学史视野和扎实的文学理论知识,又能灵活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评论文学作品和现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教师要树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教学新理念和新模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合为一体,从而使文学评论与写作这样的人文类课程能真正承担起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建构文化自信的重任,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整合教学内容,设置“思政”教学专题

传统的文学评论与写作的课堂一般是先进行专业文学评论理论知识的介绍,再讲解具体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步骤和方法。这种先理论后作品的传统教学方式,确实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理论知识和分析写作能力。但这种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是模式化的,忽视了学生本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这显然与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本身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相背而行。“文学评论的基础和中心是文学作品,理论只是辅助,既要注意理论为己所用,不是被理论牵着鼻子走,也要注意不要把评论文章写成理论文章,以理论作为统率。”[8]因此,文学评论与写作的“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摆脱固化的教学思维,灵活地运用专题化的教学模式,将要学习的文学作品划分到“家国情怀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几大专题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文本细读,在此过程中插入必要的文学批评理论知识和写作技能的传授,切实将文学理论知识、写作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文学评论与写作的“思政”教学课堂要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融汇知识底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例如,戴望舒的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可以选入“家国情怀教育”的專题。这首诗兼具写实性与象征性,“残损的手掌”象征着祖国山河破碎、灾难深重的现实,真实的自然景物融合了作者自身深切的爱国情感。在“家国情怀教育”的专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充分咀嚼诗歌语言,通过细读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是对当时祖国艰难处境的生动描绘。当“残损的手掌”触摸到“太阳”和“春”,之前所有的阴暗与伤痛都会消失殆尽,迎来民族的希望与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其次,在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后,教师再系统介绍“现代派”诗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鉴赏分析“现代派”诗歌中通感和奇想交织的意象,理解其以客观的意象表现主观情感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学生在文本细读中深入理解“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特质,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

3.贯通教学环节,构建“思政”教学方式

教师在“思政”教学环节的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组织专题汇报、小组讨论、主题演讲、诗歌吟诵等活动,调整传统的作业布置和成绩考评模式,融入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参与度和课后交流等过程性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思政”评价。

比如鉴赏分析余华的《活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将每个成员细读的观点和见解汇总提炼,形成小组阅读成果,在课堂上通过PPT的形式展示汇报。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汇报观点进行及时的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主人公在悲惨苦难下仍然努力活着的积极心态,深入理解作者用冷静客观的笔调讲述生离死别的独特叙事风格。教师讲解诗歌作品时,可以通过诗歌吟诵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如讲解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爱国诗篇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和奋斗经历,对爱国诗篇进行鉴赏分析,可以组织专题演讲,鼓励学生把鉴赏评论文章用演讲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演讲中深入感受家国情怀。

“思政”教学的成绩考评环节,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布置和评论文章考核,还要融入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参与度和课后交流等过程性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思政”评价。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把相关学习资料提前发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并对每节课课堂上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表现情况进行打分。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后的自主阅读中摘录经典片段、撰写读书心得,这些都作为课程成绩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思政”考核方式,全方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表达交流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

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

200603_462437.html.

[3]张敏.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2):78.

[4]章琼.地方高校文学课程的思政教改探究[J].文学教育,2021(11):140.

[5]陈海艳.文学评论写作教学的思政取向[J].读写月报,2020(33):27.

[6]古华.闲话《芙蓉镇》——兼答读者问[J].作品与争鸣,1982(3):67.

[7]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7.

[8]贺仲明.大学生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与方法[J].文学教育,2016(10):7.

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课程思政”背景下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1JSJG137);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文学院“文学评论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对“文学评论与写作”教材和考研真题的调研》(202110100001Y)。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