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闫晗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标准,本文从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高中教师自身的客观要求、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做法三个方面对高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文 阅读兴趣 高中
高中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对于高中教师自身的客观要求,转变思路探索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
一.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提升文学素养
阅读能使学生有效地拓宽视野,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更好的了解外边的世界,汉字的独特魅力可以让学生框架起属于自己想象中的描述场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讲,只有阅读名家名作,浏览各类文学教育大家的著作,才可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人格,丰富自己的人生底蕴,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学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无论是学习基础生字词的课内阅读还是延伸课堂的课外阅读,都可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增长见识。
2.培养学生的写作探究能力
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和写作手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写作探究能力的必要途径。文章和书籍蕴含着各类的文学知识,不同的文体也有着不同的写作手法,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根据自己的喜好,会进行定量的模仿写作。阅读过的书籍越多,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方法越多,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时就会回想起自己看过的优秀范例,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时大脑要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调动,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自我答疑的过程,遇到不会的问题就要深入阅读,学会分析和思考。
二.高中教师自身的客观要求
1.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阅读教学新思想
目前新兴科技和電子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教育越来越走向便捷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先进电子设备的出现让教育工作者感受到了便利。出生于幸福感十足的当下学生,如以过往的眼光看待今日的学生,那么教学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有的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置于字词句的教学,学生学会了造句组词就算完成了学习目标,其实这种方法是存在错误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基于当前高中学生自身进行探讨,目前的语文教育教学标准应该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加学生对于阅读篇目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充分感受读本的魅力。
培养阅读思路,探究文章深意。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由于语文阅读这一模块的特殊性,很多情感上的理解往往只能意会无法言传,只有让学生独自的整理阅读思路,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才能进一步的讲解。在课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会有一种对文字的憧憬感,并且大脑会对所看到的文字产生丰富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满激情,教师高昂的情绪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教师时时关注着学生对于所讲篇目的心理以及表情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的主旨思想。
在阅读中形成创新与思考能力。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和思考,给予学生大胆想法的一定尊重和理解。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知晓自身的知识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这一点。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不仅要起到调节气氛,还需要进行对学生思考的激发,而不是直接的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自我领悟。作为年轻一代的老师更要积极的面对新事物,掌握多媒体技术、懂得如何制作微课、微视频,甚至是直播教学等,这些便利的学习方式方法都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不能墨守成规,要及时观察学情,转变观念,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
2.教师终身学习提高素养 深化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素养之一,教师要根据不断更新变化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修改和完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者,教师的职业素养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如果说教师的职业素养很难得到提升,那么课堂中的阅读教学也难以得到提升。教师提升自身素养首要任务就是多读书,丰富自己的阅读量,以此为课堂教学实践打好基础。只有教师做到了广泛的阅读,在课堂上就会展现出较强的文化底蕴,学生会从老师的言语中间接学习到和基础知识点相关的有效知识,这样一来,课堂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小说、古诗以及各种文章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或者也可以关注学生平时喜好的文章和经常学习的网站,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喜好,在课前备课时就可以有所参考。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在于六个层次: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教师应该对以上六个层次进行深入的探究。例如,脱离了基本的基础知识,是无法为文化素养做铺垫的,要想拥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就必须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和疏通结构文意入手,学着如何建构起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框架。
将教育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去维系框架,教师也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注重时时学习并且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用起指导教育实践,提升教学能力。只有注重自身的素质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可以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改善语文阅读教学的做法
1.创造阅读条件 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走进正式课堂,提升阅读率。老师应该建议学校单独开设一门阅读兴趣课程,分为自读课和讲授课。自读课,在学校里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监督下阅读一些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学术书籍,自行阅读结束后,可以向老师询问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点。讲授课,老师提前备课,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用简单平实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述一本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著,课后学生记下观后感并做读书笔记。经过老师生动的叙述,学生们脱离了单一的文字描述,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教师暗示下的名著解读的思考方向。教师理解之后的名著,知识点会更加显现出来,让学生很快的抓住名著的中心思想,从而达到牢记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脉络。
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是他们获取信息和积累阅读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应该保证高中生的有效阅读时间,将一节课的时间专注于这一件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良好的阅读活动,在校内教师的督促下完成每一周至每一学期的阅读量要求,指引学生在专注阅读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模仿写作的能力,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步提升。
家庭资源也是语文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的学习氛围可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和专注力。通过家访、短信、家长的形式,动员家长配合学校,让家长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文学名著对于孩子的教育意义以及身心成长的作用。例如说,老师建议家长每一周的周末家庭成员坐下来静静的读二十分钟名著,这样可以有效的承接学生在校内的读书思考。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确的知道为了完成考试的作文素材,我们也要多读名著,做到有话可写。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下的学生更加自信,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更能直接的影响到孩子对于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联系生活,营造氛围感。语文的阅读时通过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对日常生活的场景和感悟进行文字性的描述,其本质上仍是对生活的延伸学生在进行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时,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深度理解。依据以上一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例如说进行作家背景探讨、文章的情感表达时,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将作家背景代入进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寻找文本与自我感情的共鸣,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概述,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代入感增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的理解作家情感,从而达到体验文本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态度的目的。
朗读与默读相结合。第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自信心。其次,大声阅读实质上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再次,在大声朗读的过程中,大脑属于排空的状态,对集中注意力和记忆材料有较大的帮助。默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含义和作者感情,掌握语言的运用规律和技巧。而且,默读不受空间地点时间的限制,不会彼此进行干扰,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沉浸在阅读时的思路里。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做到手、耳、眼、口、心,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默读和朗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在阅读中获得感悟,从而更有效的展开阅读。
笔记法,积累好词好句。记笔记会让阅读的思路更加清晰,默读时因为速度较快,在脑子里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思路时,就已经开始下一章节的阅读。只是看和思考并不能让我们掌握书中的中心思想,而通过文字的方式记录,提出自己的困惑与理解,才能更深层次的吸收与理解。教师可以在每次的学生阅读课过后,布置自愿的读书笔记任务,每天安排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句,或者将推荐书籍放在讲台上,为大家的写作提供素材,形成一个班级的文化角。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