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4
徐可
内容摘要: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文学理论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不同的作家秉持不同的观点进行相应的创作。形式与内容相互消解结构是应用广泛但较少被提及的结构,其价值还有很广泛的开拓空间。《浮士德》中有形式与内容相互消解的鲜明应用,通过对《浮士德》的应用探索和歌德的应用心理探究,可以阐释出形式与内容相互消解关系的价值内涵。
关键词:形式与内容 歌德 应用心理 价值
在阐释形式与内容相互消解的应用心理与价值之前,首先对形式与内容的相互消解关系做一个解释。形式与内容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内容是事物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是这些内在要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文学中,内容与形式分别代表了“写什么”和“怎么写”。本文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关系,就是指“写什么”和“怎么写”之间的辨证矛盾关系。
一.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的意涵
历史上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多种说法,其中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再到别林斯基、托尔斯泰都力主“有机统一”论。黑格尔提出著名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一如没有无形式的质料。”[1]国内则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马克思哲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质疑。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关系,实际上属于“有机统一”论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内容与形式相矛盾的情况。简单来讲,即是用喜的内容配合悲的形式,悲的内容搭配喜的形式,使得内容与形式互相消解。
列夫·托尔斯泰“像写鲜花那样去写死刑”的观点就是本文所说的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让欢快明丽的形式去与严肃沉重的内容相消解,可以产生奇特的艺术效果。席勒也有类似的观点:“对待最严肃的素材我们也必须把它更换成最轻松的游戏。”[2]鲍姆嘉通认为“丑的事物,单就它本身来说,可以用一种美的方式去想;较美的事物也可以用一种丑的方式去想。”[3]國内,童庆炳教授提出“内容与形式相互征服”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是相似的,不过童庆炳教授更倾向于强调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动态过程。
在《浮士德》中,可以找到不少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关系的例证。《浮士德》的内容是具有悲剧性质的,但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来看,它都不是戏剧形式意义上的悲剧,即《浮士德》不符合自亚里士多德《诗学》以来对悲剧的定义。[4]
从宏观着眼,虽然《浮士德》以悲剧为内核,但它大部分是由各种类型的喜剧、滑稽剧和笑闹剧的形式组成的。如“学者剧”采用讽刺和滑稽剧的形式;“格雷琴剧”包含婚姻讽刺剧;“女巫的丹房”是魔幻嬉闹剧;“奥尔巴赫的地下酒窖”属于歌舞嬉闹剧等。因此从整体来看,《浮士德》的悲剧内容是与它的喜剧(包括滑稽剧和笑闹剧等)形式相互消解的。
从微观来看,具体的诗体应用也能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关系。“学者剧”展现了浮士德作为学者悲剧式的存在,第一幕“夜”中博士的慨叹直接表现浮士德的颓废沮丧。然而自开场白开始,整个“学者剧”选用的却是狂欢节剧的形式。歌德大量使用双行押韵诗(Knittelvers),这是一种类似于打油诗的简陋诗体,对格律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能够塑造出低级而滑稽可笑的形式感。“学者剧”中所要表达的严肃沉重的悲剧性内容与其低级滑稽的双行押韵体形式相互消解,从而更深刻地表现出浮士德可悲可笑的学者生涯。双行押韵体在浮士德与瓦格纳的散步中也有出现,不过这次歌德不再使用对句押韵。双行押韵体在这一语境中的出现再次印证了其在“夜”这一幕中的应用是不合常规的。[5]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瓦尔普吉斯之夜”,这一幕描写了一场魔鬼与女巫的狂欢,然而此间歌德却插入了一些的无韵诗(抑扬格五音步)。无韵诗具有固定节奏,读起来铿锵有力,一般应用于歌颂英雄的诗歌中。无韵诗进入女巫狂欢节的描写,也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
书中大量运用的反讽手法也是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体现之一。布鲁克斯曾为反讽下过一个普遍定义:“反讽,是承受语境的压力。”[6]《浮士德》中大量运用的反讽就是布鲁克斯所概括的这一类型,即“语境误置”。将某些特定场合使用的话语误置于另一显然不相符的语境中,语言和语境的错位就会产生讽刺效果。《浮士德》第3733节中,瓦伦廷让格雷琴“别拿天主的名义开玩笑”,这里歌德用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词“Spa”,“Spa”在词典中解释为“在眼前的问题”,并且带有开玩笑或讽刺的意味。在第3732节中,玛格丽特的话是以代词“das”结尾的,所以这里歌德使用“Spa”既是为了押韵[7],又在瓦伦廷临死前凸显了讽刺性。书中大量的反讽直接地反映在靡菲斯特身上,这些反讽是更为明显的。
当然,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关系在《浮士德》中只是较少地出现,但其意义是值得关注、不能忽略的。至于歌德为何会使用这一关系,可以从他的心理因素进行探究。
二.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运用的心理因素
探究歌德使用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的心理因素,首先要证明歌德是有意使用这一关系的。歌德的有意性可以从《浮士德》文本中体现出来。在开篇,浮士德表达过自己的追求,有“吃不饱的美食”、“水银一样不停从手中流走的赤金”等。深入思考如此追求的原因,是因为享受停止后人会感到幻灭,因此享受需接二连三地串联起来。这与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审美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内容与形式的方向都完全指向狂喜,会让人难以承受,因为狂喜过后会带来恐怖。歌德意识到了这样的后果,因此要求享受无穷尽,这可以作为论据证明歌德拥有有意使用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心理因素。同样的例证在浮士德对玛加蕾特的表白中也有出现:“我要把自己完全交给你,同时感到一阵狂喜,这种狂喜一定要永远,永远保持住!——它的尽头就是绝望。不,没有尽头!没有尽头!”包括《浮士德》中的一些语句如“最痛苦的赏玩”、“被迷恋的憎恨”、“令人心旷神怡的厌烦”等,类似于后来的矛盾修饰法,也是歌德有意追求悲喜平衡的体现。
文本之外也可找到论据以证明歌德的有意性。歌德对于自己的悲剧作品,只有《浮士德》用“Tragoedie”,其他均使用“Trauerspiel”。[8]这说明他本人也意识到这部悲剧在形式上的不同。“Trauerspiel”是德国的本土词汇,指德国悲苦剧,而“Tragoedie”指古希腊的“羊歌”。羊歌意在严肃而不在悲,且三出悲剧之后还会上演一出萨堤洛斯剧(一种滑稽剧)作为调味品。歌德对《浮士德》悲剧的称呼也反映出这种可能——他是有意使用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的。歌德本人曾认为自己的天性是“温和妥协的”,因此“非天生的悲剧诗人”,因为在他看来,悲剧的本质特征是不可调和性,但在这个“极为平庸的世上,不可调和的东西本身就显得荒诞”(1797年12月9日致席勒信)。也就是说,歌德承认自己会对悲剧做一些有意的“调和”。
更直接的例子可以在歌德的《亚里士多德<诗学>补遗》中找到。歌德认为,亚里士多德要求悲剧在“用完能激起怜悯和恐惧的各种手段之后,最后必然以这些激情的平衡、和解结束它在舞台上的表演”。[9]歌德的这一理解重点在于对“Katharsis”的理解,这个词作为宗教术语意思是“净化”,作医学术语意思是“宣泄”或“求平衡”。一般的翻译将它理解为“净化”,而歌德的译法却强调了“平衡”在悲剧中的地位。这为歌德有意在悲剧中使用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以求平衡增加了论据。
确定歌德使用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的有意性后,便可探究导致其有意使用的心理因素。歌德的成长和学习经历使得他具备相应的心理因素。歌德接触文学的初期,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荷马,同时他也热爱戏剧,频频造访剧院。戏剧尤其讲究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且戏剧中舞蹈形式的高潮与内容的悲剧走向的配合也存在相互消解的关系,歌德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其影响。歌德对古希腊文化的热爱也使他产生有意使用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心理因素。“节制”是古希腊四大美德之一,在古希腊的艺术之中,常利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来取得精神上的平衡,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比如它们的舞蹈部分高潮是与希腊悲剧的合唱结合在一起的;悲剧高潮又搭配形式感特别强的合唱和舞蹈艺术。歌德对古希腊文化的喜爱印证了他对这种“节制”的认同,即对艺术创作中应保持平衡的认同。在学习经历上,歌德曾在莱比锡听过盖勒特的诗艺讲座,并参加了他的写作风格练习。盖勒特善用幽默的嘲讽,也曾仿效法国的“流泪喜剧”。因此盖勒特的作品中也有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体现,歌德参加他的写作风格练习势必受到影响。此外,歌德所处的时代继承了德国中世纪晚期以来的讽刺文学传统,愚人文学中对学者的讽刺逐渐演化为固定模式[10],因此歌德大量运用讽刺也有环境因素。
歌德极具辩证思维,这为他接受和运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关系创造了条件。歌德的“对应翻译”理论就体现了其辨证思想。黑塞对歌德的评价——歌德是矛盾而對立统一的,也说明歌德具有很强的辩证思维。此外,歌德的挚友席勒曾明确提出过通过形式消除素材的思想[11],这为歌德接受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提供可能。
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审美心理也使得歌德选择使用这一结构。对于这方面的论述合并在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价值中阐释。
三.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价值
《浮士德》中,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的应用给这一诗剧带来了戏剧性的张力。“学者剧”因此更显得讽刺而富有悲剧性;“瓦尔普吉斯之夜”、“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的反讽充分地展露出作者对自己热爱的古希腊文化的嘲弄[12];靡菲斯特类似于丑角的角色则稀释了作品的厚重感和严肃感。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关系由此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增强文本的表现力之外,从审美心理来看,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有利于观赏者健康心理的保持。心理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洛萨达线。洛萨达线是一个区分线,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当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大于2.9013(即洛萨达线)时,团队或个人就会积极向上,反之则会低沉消极。[13]因此心理学家认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理想比例为3:1。从以上数据可知,健康的心理需要积极和消极情绪共同平衡调配。同理,若观赏者一味地沿着同样的情绪走到极致,势必会导致情绪的失衡和崩溃。观赏者若一直处于内容与形式的极致狂欢之中,当狂欢停止,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极大的悲痛与迷茫,而如果内容与形式按照相反的方向相互消解,就可以有效避免观赏者的心理不适。[14]从文学上讲,作品的写作和阅读需要在情绪上有一个节制,一味的痛苦或者狂欢都会导致心态的失衡,而失衡的情绪既不利于深度思考,也不利于读者与作品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因此文学作品需要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浮士德》中,歌德正是在“夜”和“瓦尔普吉斯之夜”这两幕一悲一喜最为极端的情境下最明显地使用了内容与形式的相互消解的结构。
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有更广阔的价值前景。文学方面,虽然它已得到很多应用,但大多局限于诗歌和戏剧。随着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流行,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可以突破诗歌和戏剧的体裁,在小说、散文中运用。走出文学,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关系在绘画、音乐、影视作品中也可以大放异彩。如在绘画方面,以生活垃圾为材料画出山川风月,以油画的形式绘出水墨文人画的内核;在音乐方面,以重唱的形式演绎流行音乐,以摇滚乐的形式再度改编古典音乐等。内容与形式相互消解可以为它们打造奇异的反差效果,从而在产生奇幻效果的同时,平衡接受者的心理,既保证冲击效果,又避免心理危机。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2页。
[2][德]席勒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114-115页。
[3][美]鲍姆嘉通著,高鹤文、祁祥德译:《鲍姆嘉通说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
[4]谷裕:《人间大戏——歌德<浮士德>的戏剧形式》,载《国外文学》,2015年第2期。
[5]Stefan Beyer.Goethean Rhymes and Rhythms in Verse Translations of Faust into Spanish. MonTI5trans(2013), pp.3-4.
[6][美]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Stefan Beyer.Goethean Rhymes and Rhythms in Verse Translations of Faust into Spanish. MonTI5trans(2013), p.4.
[8]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Faust. Kommentare, p.16.
[9]范大灿:《歌德论文学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49-550页。
[10]谷裕:《<浮士德>的“学者悲剧”与讽刺文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11日,第B01版。
[11][德]席勒著,徐恒醇译:《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114-115页。
[12]谷裕:《<浮士德>“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解读——兼论老年歌德与古希腊》,《外国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
[13]Barbara L Fredrickson, Marcial F Losada. Positive affect and the complex dynamics of human flourishing. Am Psycho, 2005 Oct;60(7):678-86.
[14]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文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